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我小时候,家里的中堂上写着“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两句话。每年春节前夕,父亲都要忙中偷闲写春联,这两句也是必写的内容。
有一天,父亲喝了二两酒,我趁着父亲高兴的时候问他:“你是啥时候学会写毛笔字的呢?”父亲说:“12岁那年。”当时家里很穷,但祖父知道读书识字的重要性,以一年4斗小麦的代价,把父亲送进了私塾。可是父亲在外面疯玩惯了,他学习不用功,还常常逃学。
祖父说:“你不想上学,就跟我脱坯。”
所谓“脱坯”就是将泥巴装进特制的木模里,制成一块一块长方形的干泥巴,晒干后当砖头垒墙。俗话说,脱坯打墙,赛过阎王。意思是脱坯打墙这种活特别累人。父亲干了三天就累得吃不消了。这时候祖父又问他:“你愿意脱坯还是愿意上学?”父亲说:“我想上学。”当天晚上,祖父拎着四包糕点带着我父亲向私塾先生赔礼道歉,父亲又接着上学了。上了两年私塾一天也没逃学,字也写得好,受到私塾先生的夸奖。
两年之后,因遇到旱灾,庄稼颗粒无收,父亲辍学。祖父把他送到县城一家中药店当学徒,这时候,他才真正认识到读书的重要。他白天忙着抓药、切药、炮制药,晚上偷偷地读《药性赋》《本草纲目》,练习写字,后来就成了一名中药师。
我五六岁时,只要父亲有空,就把我抱在腿上,指着药橱上的药名耐心地教我认:大黄、黄连、生熟地,当归、白芍、炙黄芪……我还没上小学,400多味常用药的药名都认识了,这些药名有近千个汉字,这些汉字仿佛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学习知识的大门。
2
我上初中时,三个班一共120多名学生,毕业时还剩下17名学生。我能坚持到最后,并考取高中,都是源于父亲的鼓励。
那时候,父亲在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半岗区卫生院管理中药仓库,他每个月都要拉着板车到县药材公司购一次中药。回来路过我所在的中学时,除了按月送来生活费外,还要送点吃的,有时送一块馍,有时送一小块豆饼。
一天傍晚,下着鹅毛大雪,下课时,一位同学喊我:“閆振田,你父亲来了。”这时,我看到父亲如同一个雪人,身上披满了雪,眉毛胡子上也都是雪花。当时八里河结了冰,渡口封了,他是拉着满车的中药,踏着尺把深的积雪,从三道冲绕道50多里赶到学校的。我从老师那里要了一碗热水给父亲,他一口气喝完了,我让他歇一会儿才走,他说:“我的棉袄汗湿透了,不能歇,歇了更冷。”我推着板车把他送上堤坝,临走时,他从怀里掏出半块秫面馍递给我:“快吃吧。”我不接,对父亲说:“你拉着这么重的车子走了几十里的路,该饿坏了,你吃吧。”父子俩在雪地里推来让去。最后父亲说:“你要坚持住,不上好学,这一辈子都没出息。”说着又把半块秫面馍塞到我手里,转身就走。他不让我送了,我目送着面黄肌瘦的父亲拉着沉重的板车,躬着腰吃力地往前拉,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
我也有过放弃读书的念头,可是一想到风雪中的父亲,想到拿着半块秫面馍往我怀里塞的父亲,我就会重新打起学习的劲头。
1968年3月,我应征入伍。当我离开家乡的那天,我在送行的人中寻找父亲,可是直到汽车开动,也没见到父亲的影子。我感到很纳闷:从上初中起,每次返校,父亲都要依依不舍地送我,有时送了一程又一程。上高中时,甚至送到离我家8里远的八里河,船到河中,仍能看到父亲站在南岸,目送着我。这次我离开老家,三年五载才能回来,父亲为何不来送我?
我揣着这个谜团当了三年兵,三年后,当我回乡探亲,向母亲提起这个疑问时,母亲说:“你大(父亲)说你从小长到大,在家里吃没吃着好的,穿没穿着好的,忍饥挨饿,破衣烂衫,现在看到你穿着一身新军装走了,又高兴又难过,又觉着对不起你。他怕送你时忍不住眼泪,让你看到了难过,还不如不送,所以就没送你。你走那天,他在稻场上转了半天,哭了半天,还是我把他劝回来的。”听了母亲一席话,我泪流满面地对母亲说:“俺大咋能说对不起我呢?他拼死拼活地让我们读书学文化,这不是给了我们最大的财富吗?”
3
父亲用他至深的爱以及以身示范,让我保持对学习渴望,让我深刻体会到文化知识对人发展的重要性,而我也将这种精神传递给我的女儿。
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女儿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看书,刚上小学五年级,就熟读了《红楼梦》。有一次,中央电视台举办“红楼梦知识大赛”,女儿站在电视机前,上面出的题目,她对答如流,而且基本正确。
成年后的她主动进修了复旦大学的作家班。在作家班两年,她聆听贾植芳、王元化等名家的指导,她用“醍醐灌顶”来形容这些教授、学者对她的教育。1998年那年,她应聘到《新安晚报》不久,就写出了《误读红楼》这本书,受到红学家王蒙的高度评价;她接着又撰写了《读〈诗经〉》《读秦淮八艳》《读胡适》等系列著作,几乎一年出版一本书。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说过:“我以为艺术家不是一代人就可以造就的。先祖的血脉经过几代人继承下来的,才能绽开一朵花。”每当女儿新书出版发行的时候,我就想起了我的祖父,想起了祖父在食不果腹的困境中让父亲读书,点燃了我家的文化火种。“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两句话也一直激励着我们,向上向善、勤奋好学,让文化的火种在我家生根发芽,持续昌盛。
编辑 乔可可 1525188915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