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来源 :莫愁·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che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我小时候,家里的中堂上写着“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两句话。每年春节前夕,父亲都要忙中偷闲写春联,这两句也是必写的内容。
  有一天,父亲喝了二两酒,我趁着父亲高兴的时候问他:“你是啥时候学会写毛笔字的呢?”父亲说:“12岁那年。”当时家里很穷,但祖父知道读书识字的重要性,以一年4斗小麦的代价,把父亲送进了私塾。可是父亲在外面疯玩惯了,他学习不用功,还常常逃学。
  祖父说:“你不想上学,就跟我脱坯。”
  所谓“脱坯”就是将泥巴装进特制的木模里,制成一块一块长方形的干泥巴,晒干后当砖头垒墙。俗话说,脱坯打墙,赛过阎王。意思是脱坯打墙这种活特别累人。父亲干了三天就累得吃不消了。这时候祖父又问他:“你愿意脱坯还是愿意上学?”父亲说:“我想上学。”当天晚上,祖父拎着四包糕点带着我父亲向私塾先生赔礼道歉,父亲又接着上学了。上了两年私塾一天也没逃学,字也写得好,受到私塾先生的夸奖。
  两年之后,因遇到旱灾,庄稼颗粒无收,父亲辍学。祖父把他送到县城一家中药店当学徒,这时候,他才真正认识到读书的重要。他白天忙着抓药、切药、炮制药,晚上偷偷地读《药性赋》《本草纲目》,练习写字,后来就成了一名中药师。
  我五六岁时,只要父亲有空,就把我抱在腿上,指着药橱上的药名耐心地教我认:大黄、黄连、生熟地,当归、白芍、炙黄芪……我还没上小学,400多味常用药的药名都认识了,这些药名有近千个汉字,这些汉字仿佛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学习知识的大门。

2


  我上初中时,三个班一共120多名学生,毕业时还剩下17名学生。我能坚持到最后,并考取高中,都是源于父亲的鼓励。
  那时候,父亲在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半岗区卫生院管理中药仓库,他每个月都要拉着板车到县药材公司购一次中药。回来路过我所在的中学时,除了按月送来生活费外,还要送点吃的,有时送一块馍,有时送一小块豆饼。
  一天傍晚,下着鹅毛大雪,下课时,一位同学喊我:“閆振田,你父亲来了。”这时,我看到父亲如同一个雪人,身上披满了雪,眉毛胡子上也都是雪花。当时八里河结了冰,渡口封了,他是拉着满车的中药,踏着尺把深的积雪,从三道冲绕道50多里赶到学校的。我从老师那里要了一碗热水给父亲,他一口气喝完了,我让他歇一会儿才走,他说:“我的棉袄汗湿透了,不能歇,歇了更冷。”我推着板车把他送上堤坝,临走时,他从怀里掏出半块秫面馍递给我:“快吃吧。”我不接,对父亲说:“你拉着这么重的车子走了几十里的路,该饿坏了,你吃吧。”父子俩在雪地里推来让去。最后父亲说:“你要坚持住,不上好学,这一辈子都没出息。”说着又把半块秫面馍塞到我手里,转身就走。他不让我送了,我目送着面黄肌瘦的父亲拉着沉重的板车,躬着腰吃力地往前拉,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
  我也有过放弃读书的念头,可是一想到风雪中的父亲,想到拿着半块秫面馍往我怀里塞的父亲,我就会重新打起学习的劲头。
  1968年3月,我应征入伍。当我离开家乡的那天,我在送行的人中寻找父亲,可是直到汽车开动,也没见到父亲的影子。我感到很纳闷:从上初中起,每次返校,父亲都要依依不舍地送我,有时送了一程又一程。上高中时,甚至送到离我家8里远的八里河,船到河中,仍能看到父亲站在南岸,目送着我。这次我离开老家,三年五载才能回来,父亲为何不来送我?
  我揣着这个谜团当了三年兵,三年后,当我回乡探亲,向母亲提起这个疑问时,母亲说:“你大(父亲)说你从小长到大,在家里吃没吃着好的,穿没穿着好的,忍饥挨饿,破衣烂衫,现在看到你穿着一身新军装走了,又高兴又难过,又觉着对不起你。他怕送你时忍不住眼泪,让你看到了难过,还不如不送,所以就没送你。你走那天,他在稻场上转了半天,哭了半天,还是我把他劝回来的。”听了母亲一席话,我泪流满面地对母亲说:“俺大咋能说对不起我呢?他拼死拼活地让我们读书学文化,这不是给了我们最大的财富吗?”

3


  父亲用他至深的爱以及以身示范,让我保持对学习渴望,让我深刻体会到文化知识对人发展的重要性,而我也将这种精神传递给我的女儿。
  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女儿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看书,刚上小学五年级,就熟读了《红楼梦》。有一次,中央电视台举办“红楼梦知识大赛”,女儿站在电视机前,上面出的题目,她对答如流,而且基本正确。
  成年后的她主动进修了复旦大学的作家班。在作家班两年,她聆听贾植芳、王元化等名家的指导,她用“醍醐灌顶”来形容这些教授、学者对她的教育。1998年那年,她应聘到《新安晚报》不久,就写出了《误读红楼》这本书,受到红学家王蒙的高度评价;她接着又撰写了《读〈诗经〉》《读秦淮八艳》《读胡适》等系列著作,几乎一年出版一本书。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说过:“我以为艺术家不是一代人就可以造就的。先祖的血脉经过几代人继承下来的,才能绽开一朵花。”每当女儿新书出版发行的时候,我就想起了我的祖父,想起了祖父在食不果腹的困境中让父亲读书,点燃了我家的文化火种。“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两句话也一直激励着我们,向上向善、勤奋好学,让文化的火种在我家生根发芽,持续昌盛。
  编辑 乔可可 15251889157@163.com
其他文献
今年第一期我们刊发了赵凤兰老师对叶廷芳先生的长篇访谈,这一期我们却在纪念叶先生了。对于叶先生的离去,连近两年和叶先生有深度交往的赵凤兰,都感到意外(“我显然高估了他自然生命的韧度,以为他的身体会像他的精神一样强大,怎奈生命无常、世事难料”)。而我对叶先生的印象,还停留在那篇访谈里,在那篇完成于去年的访谈中,我看到的是叶先生不亚于年轻学人的思想力和批判力,更是一位八旬老人的生命力。在这样的印象中,我
期刊
太阳疲倦了  他今天跑得太快太远了;  小鸟厌倦了,  他们唱的歌曲太多太多了;  蜜蜂和蝴蝶也累了,  因为他们的小翅膀啊  這一天飞过太多的花园了。  疲倦人们把昏沉的头脑  放在温暖舒适的床上。  太阳拉下金色的眼罩  藏在天空下睡觉,  那些鸟儿、蜜蜂和蝴蝶  也都藏进了花丛和树梢,  一切都安静得像小老鼠那样,  要到明天早上,爸爸才会来叫。  所以杰弗里,欧文,菲利斯,还有你,  也要
期刊
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今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战略高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克服功利化、短视化教育行为,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期刊
“双减”之后,我们的家长和孩子将何去何从?  有人说,“双减双减”,校内加,校外减,最终减了个“寂寞”;有人说,“双减”后,从此可以轻松快乐地做个“学渣”了;有人说,“双减”就是要大家集体躺平……  真是如此?否也!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真正理解教育精髓的家长,反而会利用好这样的机会弯道超车。  而弯道超车的方式,就是找准孩子的兴趣点,用兴趣擎举起成长的旗帜。一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积
期刊
“双减”时代,如何加强对孩子的学习指导,笔者提出如下三堂课,供家长朋友参考,并求教于大方之家。第一课:提高生活能力  学习问题,首先是生活问题。从日常生活入手,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自主决策和自我管理能力,这是无数学霸成功的第一条经验。  我的朋友张老师,在儿子七岁时,从外省落户苏州生活。节假日里,张老师总带儿子坐公交车满城闲逛,熟悉姑苏城里城外。一两年后,他让儿子骑自行车出行,穿行于苏州的大街小巷
期刊
有人以为,“双减”后学生负担减轻,家长也可以“躺平”了;还有人以为,学校课后延时服务,孩子的家庭作业都在学校完成了,家长就可以对孩子不闻不问,从此心安理得地做一个甩手掌柜。如果这样理解,那就真的错了。  “双减”之下,这些事家长不能减:示范  在这里,需要大家厘清一个概念:没有书面家庭作业≠没有家庭作业。老师们通常会布置一些口头作业,比如,读读课文,看看课外书,背背古诗文。这些都是很弹性的学习任务
期刊
軒轩:  爸爸人在外地,心里很牵挂你。  从你妈妈口中得知,“双减”政策实施后,你们的家庭作业少了、考试少了,在学校完成作业后,回家你就看电视、玩手机,奶奶和妈妈劝你,你根本不听。你的学习状态让爸爸忧心不已,思考再三以这种方式跟你沟通一二。  也许在你眼中,学习是辛苦的,有背不完的书,做不完的作业,学不完的知识。不可否认,学习确实很辛苦,但是爸爸作为过来人告诉你,不学习的人生更苦。  也许你会用“
期刊
订规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要想杜绝孩子沉迷手机,就要制订手机使用规则,规范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长、浏览内容等。需要提醒的是,规则要全家人一起讨论形成,尊重孩子的意见,这样孩子就愿意去遵守,并能学会通过协商解决问题。  规则里要明确规定手机使用的时间和次数,如吃饭、写作业、走路、睡觉前等时间点上不可以使用手机,节假日玩手机不超过1个小时等;规定手机使用的地点,设立家庭“停机场”,上网课也要在“停
期刊
11月25日是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  对孩子来说,父母是最亲密的人。但,越亲密越控制,孩子往往更容易成为家暴的受害者。为人父母,当然希望全力教育好孩子。但父母拥有爱的本能,并不代表知道如何去爱孩子。  我们特别刊发本文,让更多人认识到语言暴力的危害,对语言暴力说“不”,让孩子在安全、宽容、充满爱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美国著名儿童学家阿黛尔法伯说过,永远不要低估你的话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力。是的,语言是
期刊
在地铁5号线上,我遇到了这样一对母女。  母女两人都戴着口罩,看不出具体年龄,但母亲年龄应该不小了,染过的头发底层是一绺一绺白发,她胸前抱着一个大双肩包;女儿坐在座位上,一个小双肩包放在双腿上,拿着手机的手放在包上。  车刚开,就听母亲一直在和女儿大声地说话,讲的是外地话。女儿连说两句:“你听我说!”声音很急促。母亲并没有听她说,只回答:“回去再说。”突然,女儿用手机啪啪啪地拍着腿上的小包,尖利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