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各个学校的开展,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要重点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入创新的教学方式,即探索性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小学语文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使学生能够主动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自主处理问题,从而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足够的兴趣,不断提升语文学习效果,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运用;探索性;语文
引言
探索性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的运用,符合语文课程改革要求,是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宰者,通过对语文知识积极主动进行分析、思考以及探究,思维得到发散,从而能够迅速的学会语文知识。基于此,本文主要探究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将探索性学习运用到语文课堂中,以期不断培养小学生独立学习能力,达到理想的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一、调动学生探索性学习热情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想使探索性学习有效的运用到教学中,教师必须调动小学生探索性学习热情,学生只有对知识充满探索性欲望,才愿意积极主动进行学习。但是如果小学生缺少学习热情,便不会自主进行探索性学习,而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进而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大纲,以及学生性格特点,紧抓学生兴趣点来建立探索性学习内容,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自愿进行探索性学习,在探索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中《威尼斯的小艇》这一篇课文,小学语文教师要找准学生兴趣点,提出:“同学们知道威尼斯吗?”、“威尼斯出行形式有什么不同?”等等,掉足学生胃口,充分燃起小学生探索性学习热情。学生要想得到答案,就必须通过阅读课本内容,因此,主动学习课本内容,积极查找相关答案,实现探索性学习目的,从而培养了小学生思考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再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蟋蟀的住宅》这一篇课文,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这一课内容时,教师可以围绕这篇课文编造一个故事,讲述蟋蟀搭建住宅的经过。这种方式紧抓着学生好奇心理,学生会好奇蟋蟀住宅样子。纷纷提出疑惑,有的学生问:“草丛不是蟋蟀的家吗?”等等,学生提出疑问便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一个过程,这时教师引出本课学习内容,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寻找答案,从而学生在探索性学习中掌握本课内容,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
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性格特点以及教学内容,构建符合学生的教学情境,使小学生自主对所学内容开展探索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况时,可以结合生活情况进行创设,可以借助多媒体方式进行创设,也可以通过演话剧等方式进行创设,增添语文课堂的趣味性,使小学生在清晰、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开展对教学内容的进一步探索,在探索过程中了解和把握所学语文知识。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这一课内容,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如多媒体、互联网等,教师可以集中多媒体播放关于圆明园相关的视频与图片,包括圆明园被毁前与被毁后的网络资源,接着引出圆明园背景、历史等。利用圆明园被八国联军被毁前后的差异,这样学生会仔细阅读文章,探索文中表达的真实情感,从而使燃起学生爱国情怀,要做好新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强大使命,会更加发奋努力好好学习。此外,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网络探索圆明园相关知识,历史变迁等,实现独立学习的目的,创建了高校的小学语文课堂。
三、布置科学合理的教学任务
要想是探索性学习方式有效的运用到语文课堂中,小学语文教师要调动小学生的竞争观念,增强竞争意识,科学合理的布置教学任务,并且构建激励奖惩措施,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在竞争中结合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深层次的探索语文知识。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以小组形式布置教学任务,以小组方式开展探索性学习。但是,语文教师要合理的进行分组,确保每组中有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与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学生针对教学难点可以互相进行交流与探讨,一同学习与进步,增强探索学习的信息。教师也要时刻观察学生学习情况,对于存在的问题给予积极的引导,并且让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向能力高的学习吸取经验,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探索性学习欲望,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营造开放性的学习氛围
小学语文教师要营造开放性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思维得以发散,从而能够从多层面、多角度去分析、思考、探索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将正向与逆向思维融合在一起去探索问题,进而能够培养小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不断提升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构建开放性学习氛围,这样小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开展学习,对教学内容进行反复的分析、思考、探索,进而掌握所学知识。这种学习方式,学生思维得到发散,不受时间与空间的约束,对知识进行反复的推敲与消化,使其形成在自己的知识结构中,语文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并且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素材或者让学生通过网络自己查找相关素材,从而在碰到疑惑时能够自己查找资料进行解决,大大的提升了自主学习效率,使语文课堂绽放新的色彩。
总结
总体来说,随着新课程改变的逐步推进,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注重运用探究性教学方式开展教学,调动学生探索性学习热情、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布置科学合理的教学任务、营造开放性的学习氛围等,不断激发提高学生探索知识能力,从而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參考文献
[1] 陈早琴.探索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语文课内外,2018,(34):94. DOI:10.3969/j.issn.1672-1896.2018.34.094.
[2] 梁常勇.探索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魅力中国,2018,(43):17. DOI:10.3969/j.issn.1673-0992.2018.43.017.
[3] 钟丽娣.浅析如何引入探究式学习到高中语文课程中[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26):83.
关键词:运用;探索性;语文
引言
探索性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的运用,符合语文课程改革要求,是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小学语文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宰者,通过对语文知识积极主动进行分析、思考以及探究,思维得到发散,从而能够迅速的学会语文知识。基于此,本文主要探究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将探索性学习运用到语文课堂中,以期不断培养小学生独立学习能力,达到理想的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一、调动学生探索性学习热情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想使探索性学习有效的运用到教学中,教师必须调动小学生探索性学习热情,学生只有对知识充满探索性欲望,才愿意积极主动进行学习。但是如果小学生缺少学习热情,便不会自主进行探索性学习,而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进而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大纲,以及学生性格特点,紧抓学生兴趣点来建立探索性学习内容,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自愿进行探索性学习,在探索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中《威尼斯的小艇》这一篇课文,小学语文教师要找准学生兴趣点,提出:“同学们知道威尼斯吗?”、“威尼斯出行形式有什么不同?”等等,掉足学生胃口,充分燃起小学生探索性学习热情。学生要想得到答案,就必须通过阅读课本内容,因此,主动学习课本内容,积极查找相关答案,实现探索性学习目的,从而培养了小学生思考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再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蟋蟀的住宅》这一篇课文,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这一课内容时,教师可以围绕这篇课文编造一个故事,讲述蟋蟀搭建住宅的经过。这种方式紧抓着学生好奇心理,学生会好奇蟋蟀住宅样子。纷纷提出疑惑,有的学生问:“草丛不是蟋蟀的家吗?”等等,学生提出疑问便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一个过程,这时教师引出本课学习内容,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寻找答案,从而学生在探索性学习中掌握本课内容,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
小学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性格特点以及教学内容,构建符合学生的教学情境,使小学生自主对所学内容开展探索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况时,可以结合生活情况进行创设,可以借助多媒体方式进行创设,也可以通过演话剧等方式进行创设,增添语文课堂的趣味性,使小学生在清晰、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开展对教学内容的进一步探索,在探索过程中了解和把握所学语文知识。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这一课内容,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如多媒体、互联网等,教师可以集中多媒体播放关于圆明园相关的视频与图片,包括圆明园被毁前与被毁后的网络资源,接着引出圆明园背景、历史等。利用圆明园被八国联军被毁前后的差异,这样学生会仔细阅读文章,探索文中表达的真实情感,从而使燃起学生爱国情怀,要做好新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强大使命,会更加发奋努力好好学习。此外,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网络探索圆明园相关知识,历史变迁等,实现独立学习的目的,创建了高校的小学语文课堂。
三、布置科学合理的教学任务
要想是探索性学习方式有效的运用到语文课堂中,小学语文教师要调动小学生的竞争观念,增强竞争意识,科学合理的布置教学任务,并且构建激励奖惩措施,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在竞争中结合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深层次的探索语文知识。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以小组形式布置教学任务,以小组方式开展探索性学习。但是,语文教师要合理的进行分组,确保每组中有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与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学生针对教学难点可以互相进行交流与探讨,一同学习与进步,增强探索学习的信息。教师也要时刻观察学生学习情况,对于存在的问题给予积极的引导,并且让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向能力高的学习吸取经验,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探索性学习欲望,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营造开放性的学习氛围
小学语文教师要营造开放性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思维得以发散,从而能够从多层面、多角度去分析、思考、探索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将正向与逆向思维融合在一起去探索问题,进而能够培养小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不断提升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构建开放性学习氛围,这样小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开展学习,对教学内容进行反复的分析、思考、探索,进而掌握所学知识。这种学习方式,学生思维得到发散,不受时间与空间的约束,对知识进行反复的推敲与消化,使其形成在自己的知识结构中,语文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并且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素材或者让学生通过网络自己查找相关素材,从而在碰到疑惑时能够自己查找资料进行解决,大大的提升了自主学习效率,使语文课堂绽放新的色彩。
总结
总体来说,随着新课程改变的逐步推进,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注重运用探究性教学方式开展教学,调动学生探索性学习热情、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布置科学合理的教学任务、营造开放性的学习氛围等,不断激发提高学生探索知识能力,从而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參考文献
[1] 陈早琴.探索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语文课内外,2018,(34):94. DOI:10.3969/j.issn.1672-1896.2018.34.094.
[2] 梁常勇.探索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魅力中国,2018,(43):17. DOI:10.3969/j.issn.1673-0992.2018.43.017.
[3] 钟丽娣.浅析如何引入探究式学习到高中语文课程中[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2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