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文锦字,亦称回文璇玑图。相传为我国古代才女苏蕙所制。《晋书·列女传》载:
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凡八百四十字,文多不录。
武则天《璇玑图序》则说,苏蕙是陈留县令苏道质的第三个女儿。她智识精明,仪容秀丽,十六岁上嫁给窦滔,窦滔甚是爱他。不意这个深得苻坚信任且历备显职的允文允武的窦滔,正当春风得意之时,却不幸因忤旨被谪戍敦煌。好在不久苻坚攻克襄阳,乏将镇守,也就重新启用了他。窦滔携了宠妾赵阳台去襄阳赴任,竟把苏蕙冷落家中。苏蕙伤心之余,乃织锦为回文,五色相宣,莹心耀目,纵横八寸,题诗二百余首,计八百余言,纵横反覆,皆为文章,其文点画无缺。这就是流传后世的回文璇玑图了。苏蕙派人把它送到窦滔那里,窦滔看了,深受感动,便送走了赵阳台,具车从盛礼迎苏氏归于汉南。于是二人恩爱如初。
这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动人故事。更为奇特的则是故事中那个巧慧的苏若兰制作的回文璇玑图。自武则天起,许多人都对这图产生过浓烈的兴趣,许多人都试图揭示藏在璇玑图中的玄机。宋元间有个叫起宗的僧人“以意推求,得三、四、五、六、七言三千七百五十二首,分为七图”,但这还不算完,明代的康万民“更增一图”,读其诗至四千二百零六首。其后有人又合起宗、康万民之研究成果,释读出近八千首诗来。不过,他们对此图的绎释很是牵强,好些读法并未得到学术界的承认。因此,我们只能作文字游戏看。
到了现代,人们还不时提及回文璇玑图。陈望道先生对它的评价是“难能而不可贵”,虽下了“难能”的两字断语,却又明白地告诉人们,它并不“可贵”。范文澜先生也是如此意见,一方面称赞回文璇玑图“技术上的奇巧”,一方面又指出它“文学价值”的“有限”。他在《中国通史》中写道:
苻坚部将窦滔镇守襄阳,窦滔妻苏若兰年二十三,被留在家里,用五彩丝织成一幅锦字回文诗,寄给窦滔。全幅横直各八寸,二十九行,每行二十九字,凡八百四十一字,按各种读法,可得诗二百余首。窦滔得诗,叹为“妙绝”,送走善于歌舞的宠妾赵阳台,迎苏若兰到襄阳。苏若兰寄诗时说,我的诗自成语言,只有我丈夫能懂得。用限制极严的形式,表达多样家常生活和夫妻间情爱,技术上是很奇巧的。武则天称为《璇玑图》,撰文说,“纵横反覆,皆为文章,其文点画无缺——才情之妙,超今迈古”,可称确评。不过,技术上的奇巧不一定就是好的文学,只有丈夫能懂的语言,文学价值也就有限了。苏若兰所著文词有五千多字,《璇玑图诗》因奇巧而得传。
这“因奇巧而得传”的回文璇玑图,被李汝珍收入到他的《镜花缘》里,所以我们今天很容易便能见到它;并且,《镜花缘》里录有武则天的《回文璇玑图序》,还介绍了此图的读法(该书第四十一回)。《镜花缘》所载的回文璇玑图或者正是武则天当年所见的璇玑图吧!
不难看出,范文澜先生对回文璇玑图的介绍,基本是根据武则天的《璇玑图序》的,但武则天的说法,与房玄龄等所撰《晋书·列女传》却有一些出入。
首先是苏蕙制作织锦回文诗的原因,《璇玑图序》说是因为窦滔带了宠妾去襄阳赴任,苏氏遭冷落而伤心怨艾,《晋书·列女传》的记载却是窦滔“被徙流沙,苏氏思之”。其次是这织锦回文的名目,武则天称之为“璇玑图”,而房玄龄等则把它叫做“回文旋图”。再次是织锦回文的规格,《璇玑图序》记载为“五色相宣,莹心耀目,纵横八寸,题诗二百余首,计八百余言”,《晋书·列女传》只说是“织锦为回文旋图诗”,“凡八百四十字”,并没讲这织锦的长宽。最后是织锦回文的读法,武则天说是“纵横反覆,皆为文章”,房玄龄等则说“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
如果制作回文的原因不同,其诗的内容便当有别。但我们读《镜花缘》里的《回文璇玑图》,则既有“诗情明显怨,怨艾兴理辞”,又有“林阳潜曜翳英华,沉浮异逝颓流沙”,似乎把二者兼顾了,所以我们不易判断武则天所说的织锦回文与房玄龄等人所说的织锦回文是否一致。至于“璇玑图”和“回文旋图”名称的不统一,相信一定会有原因,只可惜没有苏蕙织锦回文的实物流传下来,我们也不知道它究竟是什么模样,从而也就无法知道哪种命名更为正确,是《晋书》漏掉了“玑”字还是武则天自作聪明把“旋”字添一“玉”字旁而凑成“璇玑”?实在让人难以捉摸。但是房玄龄等在叙述到苏蕙织锦回文时,为什么不写它的规格大小?难道仅仅是因为史书文字需要简略吗?按理,房玄龄等人是看到过“回文旋图”上的文字的,不然他们就不会说“文多不录”了。“不录”非无可录,而是觉得文字过多而不便录。但写明“回文旋图”的尺寸并不费事啊。是他们觉得没有必要讲还是这图在规格上根本不如武则天所说的那般小巧精致?更让人不解的是,这织锦回文究竟该怎么读?武则天的《璇玑图序》说,此图“纵横反覆,皆成文章”,那就是既可以从上往下读,又可以从下往上读;还可以从右往左读,或是从左往右读;而照房玄龄等人“宛转循环以读之”的说法,则似乎又该绕着圈儿来读。由此,我们似乎可以这样判断:《镜花缘》里的璇玑图只符合武则天的叙述而不符合房玄龄等人的记载。他们究竟谁见到过苏蕙的织锦回文?谁说的更接近事实的真相?武则天推崇备至的这个璇玑图是不是他人作伪的产物?
在甘肃秦安(传为苏蕙的故乡)一带,民间流传着另一种回文璇玑图,这图上的文字也被说成是苏蕙织锦上的诗句。此图别开生面,不妨照录如下:
去 日 深 山 当 量 妻 夫 归 早 咐 真 思 又
公 雀 同 初 叫 寡 思 回 妇 嘱 不 身 情 贵
阳 婆 结 夫 配 早 织 垂 时 恩 上 何 米 语
侣 发 年 夫 与 锦 归 去 双 少 深 柴 夫 谁
好 伴 奴 迈 回 要 凄 可 寒 泪 中 久 料 我
岂 赦 寻 文 身 孤 本 衣 怜 家 上 至 别 月 早 知 朝 能 受 靠 野 归 想 天 今 枕 日 离
子 天 冷 淡 尚 鹤 谁 更 不 久 地 同 鸯 鸳
全诗八行,行十四字,计一百一十二字。其读法是从第一行的“夫”字起,沿右侧“妇”字下斜,至“离”字竖着向下,“鸳”字横左,“鸯”字沿“枕”字斜着向上,至“量”作左横,再从“当”字向左下“初”字斜去,回环萦绕穿插,最后到第一行的“妻”字结束。每七字一句,共十六句。诗曰:
夫妇恩深久别离,鸳鸯枕上泪双垂。
思量当初结发好,岂知冷淡受孤凄。
去时嘱咐真情语,谁料至今久不归。
本要与夫同日去,公婆年迈身靠谁?
更想家中柴米贵,又思身上少寒衣。
野鹤尚能寻伴侣,阳雀深山叫早归。.
可怜天地同日月,我夫何不早归回?
锦字回文朝天子,早赦奴夫配寡妻。
此诗风格绝不类魏晋间人作品,语气倒像明清的白话小说中的诗作,大致可以定为宋元以后民间文人的伪托。况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某些穷家小户的境况,与史书所载(特别是武则天所说)的苏若兰的情形颇不相同。从最后两句看,这织锦像是要献给皇帝而不是送给丈夫的,这也与《晋书》记载及武则天所言不合。总之,可以断言,这民间流传的织锦回文绝不是苏蕙织锦上的回文的内容。
甘肃秦安一带民间流传的回文璇玑图的伪劣是肯定的,武则天见到的回文璇玑图是不是真的呢?
且不说苏蕙有没有必要把那图的结构搞得那么复杂,能绎出二百多首诗(一说能绎出七千九百多首诗)来,单是那时的织锦技术能不能解决在八寸见方的织物上织成点画无缺的八百四十一字(须知那时没有简化字,每字仅约0.7平方厘米,何况还有“五色相宣,莹心耀目”的图案)也还是个问题。就算巧慧的苏若兰能解决织锦的技术问题,就算她有把璇玑图搞得异常复杂的闲情逸致,那么,她为什么一方面歌颂着“仁智怀德圣虞唐”的皇帝,一方面又在责骂“林阳潜曜翳英华”的昏君呢?这岂不自相矛盾?或者有人会说,“仁智”云云,那只是明面上的颂扬,算不得她的真心话。可是,这诗不是写给她丈夫的吗?不是只有她丈夫才读得懂吗?既然是这样,她又何必在内容上弄出这阳颂阴咒的把戏?
似乎也有人对流传下来的这个回文璇玑图产生过怀疑。《乐府雅词》载无名氏《八张机》道:
八张机,回文织是阿谁诗?织成一片凄凉意,行行读遍,厌厌无语,不忍更寻思。
这怀疑是有道理的。如果此回文璇玑图果是苏若兰寄给丈夫的,她似乎并无特意标明“始平苏氏,璇玑图诗”(见该图正中部分)的必要。假定她真给这回文锦字命了名,那么,房玄龄等人自然会遵从作者的意旨,他们又怎么会给这织锦另起一个“回文旋图”的名目?
苏蕙回文锦字是什么样子,其内容是否如武则天所说,在没有寻得新的证据之前,我们是很难弄清了,但回文璇玑图究竟是何种图案,又似乎可以寻出一些端倪。
我以为,“璇玑”其实该作“旋玑”(《晋书·列女传》就用的是“旋”而不是“璇”)。旋,是周旋复绕之意(所以房玄龄等称苏蕙织锦回文为“旋图诗”);玑,本指不圆的珠子,在织锦中应是指椭圆的图案。旋玑图极有可能是指由若干椭圆小圈组成的周旋复绕图案。(至于武则天为什么要改“旋玑”为“璇玑”,我的推测是和她喜欢标新立异的性格有关。) 而苏蕙寄给丈夫的诗,大概也是用笔写到那织锦的的图案上去的,或者是用染色丝线刺绣上去的也未可知。关于这一点,武则天《璇玑图序》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佐证(尽管我怀疑那璇玑图不是苏蕙的织锦)。武则天说的是“题诗二百余首”,一个“题”字,不正是指的“题写”么?织出椭圆的周旋复绕的“玑”形图案,再把诗题写上去或刺绣上去,每“玑”一字。这自然比在图案上织出文字来容易得多。而这些字的组合排列,或许就如上边提及的甘肃秦安一带民间流传的回文璇玑图的方式,只是结构可能更为复杂一些。如果此推断不错,那么,也许苏蕙的诗本身并不复杂,只是由于这种穿插复绕形式的巧妙,才使不知就里的人不易看破读懂;而这种形式却为窦滔熟悉,更便于夫妻间私语的保密,苏蕙才特意采用的吧!
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凡八百四十字,文多不录。
武则天《璇玑图序》则说,苏蕙是陈留县令苏道质的第三个女儿。她智识精明,仪容秀丽,十六岁上嫁给窦滔,窦滔甚是爱他。不意这个深得苻坚信任且历备显职的允文允武的窦滔,正当春风得意之时,却不幸因忤旨被谪戍敦煌。好在不久苻坚攻克襄阳,乏将镇守,也就重新启用了他。窦滔携了宠妾赵阳台去襄阳赴任,竟把苏蕙冷落家中。苏蕙伤心之余,乃织锦为回文,五色相宣,莹心耀目,纵横八寸,题诗二百余首,计八百余言,纵横反覆,皆为文章,其文点画无缺。这就是流传后世的回文璇玑图了。苏蕙派人把它送到窦滔那里,窦滔看了,深受感动,便送走了赵阳台,具车从盛礼迎苏氏归于汉南。于是二人恩爱如初。
这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动人故事。更为奇特的则是故事中那个巧慧的苏若兰制作的回文璇玑图。自武则天起,许多人都对这图产生过浓烈的兴趣,许多人都试图揭示藏在璇玑图中的玄机。宋元间有个叫起宗的僧人“以意推求,得三、四、五、六、七言三千七百五十二首,分为七图”,但这还不算完,明代的康万民“更增一图”,读其诗至四千二百零六首。其后有人又合起宗、康万民之研究成果,释读出近八千首诗来。不过,他们对此图的绎释很是牵强,好些读法并未得到学术界的承认。因此,我们只能作文字游戏看。
到了现代,人们还不时提及回文璇玑图。陈望道先生对它的评价是“难能而不可贵”,虽下了“难能”的两字断语,却又明白地告诉人们,它并不“可贵”。范文澜先生也是如此意见,一方面称赞回文璇玑图“技术上的奇巧”,一方面又指出它“文学价值”的“有限”。他在《中国通史》中写道:
苻坚部将窦滔镇守襄阳,窦滔妻苏若兰年二十三,被留在家里,用五彩丝织成一幅锦字回文诗,寄给窦滔。全幅横直各八寸,二十九行,每行二十九字,凡八百四十一字,按各种读法,可得诗二百余首。窦滔得诗,叹为“妙绝”,送走善于歌舞的宠妾赵阳台,迎苏若兰到襄阳。苏若兰寄诗时说,我的诗自成语言,只有我丈夫能懂得。用限制极严的形式,表达多样家常生活和夫妻间情爱,技术上是很奇巧的。武则天称为《璇玑图》,撰文说,“纵横反覆,皆为文章,其文点画无缺——才情之妙,超今迈古”,可称确评。不过,技术上的奇巧不一定就是好的文学,只有丈夫能懂的语言,文学价值也就有限了。苏若兰所著文词有五千多字,《璇玑图诗》因奇巧而得传。
这“因奇巧而得传”的回文璇玑图,被李汝珍收入到他的《镜花缘》里,所以我们今天很容易便能见到它;并且,《镜花缘》里录有武则天的《回文璇玑图序》,还介绍了此图的读法(该书第四十一回)。《镜花缘》所载的回文璇玑图或者正是武则天当年所见的璇玑图吧!
不难看出,范文澜先生对回文璇玑图的介绍,基本是根据武则天的《璇玑图序》的,但武则天的说法,与房玄龄等所撰《晋书·列女传》却有一些出入。
首先是苏蕙制作织锦回文诗的原因,《璇玑图序》说是因为窦滔带了宠妾去襄阳赴任,苏氏遭冷落而伤心怨艾,《晋书·列女传》的记载却是窦滔“被徙流沙,苏氏思之”。其次是这织锦回文的名目,武则天称之为“璇玑图”,而房玄龄等则把它叫做“回文旋图”。再次是织锦回文的规格,《璇玑图序》记载为“五色相宣,莹心耀目,纵横八寸,题诗二百余首,计八百余言”,《晋书·列女传》只说是“织锦为回文旋图诗”,“凡八百四十字”,并没讲这织锦的长宽。最后是织锦回文的读法,武则天说是“纵横反覆,皆为文章”,房玄龄等则说“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
如果制作回文的原因不同,其诗的内容便当有别。但我们读《镜花缘》里的《回文璇玑图》,则既有“诗情明显怨,怨艾兴理辞”,又有“林阳潜曜翳英华,沉浮异逝颓流沙”,似乎把二者兼顾了,所以我们不易判断武则天所说的织锦回文与房玄龄等人所说的织锦回文是否一致。至于“璇玑图”和“回文旋图”名称的不统一,相信一定会有原因,只可惜没有苏蕙织锦回文的实物流传下来,我们也不知道它究竟是什么模样,从而也就无法知道哪种命名更为正确,是《晋书》漏掉了“玑”字还是武则天自作聪明把“旋”字添一“玉”字旁而凑成“璇玑”?实在让人难以捉摸。但是房玄龄等在叙述到苏蕙织锦回文时,为什么不写它的规格大小?难道仅仅是因为史书文字需要简略吗?按理,房玄龄等人是看到过“回文旋图”上的文字的,不然他们就不会说“文多不录”了。“不录”非无可录,而是觉得文字过多而不便录。但写明“回文旋图”的尺寸并不费事啊。是他们觉得没有必要讲还是这图在规格上根本不如武则天所说的那般小巧精致?更让人不解的是,这织锦回文究竟该怎么读?武则天的《璇玑图序》说,此图“纵横反覆,皆成文章”,那就是既可以从上往下读,又可以从下往上读;还可以从右往左读,或是从左往右读;而照房玄龄等人“宛转循环以读之”的说法,则似乎又该绕着圈儿来读。由此,我们似乎可以这样判断:《镜花缘》里的璇玑图只符合武则天的叙述而不符合房玄龄等人的记载。他们究竟谁见到过苏蕙的织锦回文?谁说的更接近事实的真相?武则天推崇备至的这个璇玑图是不是他人作伪的产物?
在甘肃秦安(传为苏蕙的故乡)一带,民间流传着另一种回文璇玑图,这图上的文字也被说成是苏蕙织锦上的诗句。此图别开生面,不妨照录如下:
去 日 深 山 当 量 妻 夫 归 早 咐 真 思 又
公 雀 同 初 叫 寡 思 回 妇 嘱 不 身 情 贵
阳 婆 结 夫 配 早 织 垂 时 恩 上 何 米 语
侣 发 年 夫 与 锦 归 去 双 少 深 柴 夫 谁
好 伴 奴 迈 回 要 凄 可 寒 泪 中 久 料 我
岂 赦 寻 文 身 孤 本 衣 怜 家 上 至 别 月 早 知 朝 能 受 靠 野 归 想 天 今 枕 日 离
子 天 冷 淡 尚 鹤 谁 更 不 久 地 同 鸯 鸳
全诗八行,行十四字,计一百一十二字。其读法是从第一行的“夫”字起,沿右侧“妇”字下斜,至“离”字竖着向下,“鸳”字横左,“鸯”字沿“枕”字斜着向上,至“量”作左横,再从“当”字向左下“初”字斜去,回环萦绕穿插,最后到第一行的“妻”字结束。每七字一句,共十六句。诗曰:
夫妇恩深久别离,鸳鸯枕上泪双垂。
思量当初结发好,岂知冷淡受孤凄。
去时嘱咐真情语,谁料至今久不归。
本要与夫同日去,公婆年迈身靠谁?
更想家中柴米贵,又思身上少寒衣。
野鹤尚能寻伴侣,阳雀深山叫早归。.
可怜天地同日月,我夫何不早归回?
锦字回文朝天子,早赦奴夫配寡妻。
此诗风格绝不类魏晋间人作品,语气倒像明清的白话小说中的诗作,大致可以定为宋元以后民间文人的伪托。况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某些穷家小户的境况,与史书所载(特别是武则天所说)的苏若兰的情形颇不相同。从最后两句看,这织锦像是要献给皇帝而不是送给丈夫的,这也与《晋书》记载及武则天所言不合。总之,可以断言,这民间流传的织锦回文绝不是苏蕙织锦上的回文的内容。
甘肃秦安一带民间流传的回文璇玑图的伪劣是肯定的,武则天见到的回文璇玑图是不是真的呢?
且不说苏蕙有没有必要把那图的结构搞得那么复杂,能绎出二百多首诗(一说能绎出七千九百多首诗)来,单是那时的织锦技术能不能解决在八寸见方的织物上织成点画无缺的八百四十一字(须知那时没有简化字,每字仅约0.7平方厘米,何况还有“五色相宣,莹心耀目”的图案)也还是个问题。就算巧慧的苏若兰能解决织锦的技术问题,就算她有把璇玑图搞得异常复杂的闲情逸致,那么,她为什么一方面歌颂着“仁智怀德圣虞唐”的皇帝,一方面又在责骂“林阳潜曜翳英华”的昏君呢?这岂不自相矛盾?或者有人会说,“仁智”云云,那只是明面上的颂扬,算不得她的真心话。可是,这诗不是写给她丈夫的吗?不是只有她丈夫才读得懂吗?既然是这样,她又何必在内容上弄出这阳颂阴咒的把戏?
似乎也有人对流传下来的这个回文璇玑图产生过怀疑。《乐府雅词》载无名氏《八张机》道:
八张机,回文织是阿谁诗?织成一片凄凉意,行行读遍,厌厌无语,不忍更寻思。
这怀疑是有道理的。如果此回文璇玑图果是苏若兰寄给丈夫的,她似乎并无特意标明“始平苏氏,璇玑图诗”(见该图正中部分)的必要。假定她真给这回文锦字命了名,那么,房玄龄等人自然会遵从作者的意旨,他们又怎么会给这织锦另起一个“回文旋图”的名目?
苏蕙回文锦字是什么样子,其内容是否如武则天所说,在没有寻得新的证据之前,我们是很难弄清了,但回文璇玑图究竟是何种图案,又似乎可以寻出一些端倪。
我以为,“璇玑”其实该作“旋玑”(《晋书·列女传》就用的是“旋”而不是“璇”)。旋,是周旋复绕之意(所以房玄龄等称苏蕙织锦回文为“旋图诗”);玑,本指不圆的珠子,在织锦中应是指椭圆的图案。旋玑图极有可能是指由若干椭圆小圈组成的周旋复绕图案。(至于武则天为什么要改“旋玑”为“璇玑”,我的推测是和她喜欢标新立异的性格有关。) 而苏蕙寄给丈夫的诗,大概也是用笔写到那织锦的的图案上去的,或者是用染色丝线刺绣上去的也未可知。关于这一点,武则天《璇玑图序》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佐证(尽管我怀疑那璇玑图不是苏蕙的织锦)。武则天说的是“题诗二百余首”,一个“题”字,不正是指的“题写”么?织出椭圆的周旋复绕的“玑”形图案,再把诗题写上去或刺绣上去,每“玑”一字。这自然比在图案上织出文字来容易得多。而这些字的组合排列,或许就如上边提及的甘肃秦安一带民间流传的回文璇玑图的方式,只是结构可能更为复杂一些。如果此推断不错,那么,也许苏蕙的诗本身并不复杂,只是由于这种穿插复绕形式的巧妙,才使不知就里的人不易看破读懂;而这种形式却为窦滔熟悉,更便于夫妻间私语的保密,苏蕙才特意采用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