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糖食品:骗得了味蕾,骗不了大脑

来源 :北方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748291485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我在北京科教的养生厨房做菜,其中也有不少甜味的食品。比如说,有甜味的果蔬饮料,甜味的饼,甜味的羹,还有甜味的炒燕麦片。有人问我说:为什么不加甜味剂来替代蜂蜜、水果干和红糖呢?
  我说:因为不想欺骗人们的味蕾啊。
  一直以来,人们都对甜味剂寄予厚望,因为它能解决爱甜和怕胖的矛盾。但是,千百万年以来,甜味都与碳水化合物能量相联系。在进化的智慧当中,甜味意味着水果的营养,代表着血糖升高,带来着能量上的满足和情绪上的满足。用不能消化吸收的甜味剂来替代糖,身体果然能够被蒙骗吗?
  一些新的研究给出了答案。
  其中一项研究让8名进行健身锻炼的人用不同的甜饮料来润嘴(只漱漱口,没有实际咽下去),有的饮料含有葡萄糖,有的饮料含有同样甜度的糖精。这些受试者进行一项60分钟的固定单车健身,他们的运动强度有仪器记录下来。有的日子他们用糖精水,也有的日子他们用葡萄糖水。
  结果呢,用葡萄糖润口之后,运动强度都有小幅度的稳定上升,而用糖精水润口,则一点作用都没有。
  然后研究者换了润口液。这次也是两个选择,一份是不含能量的糖精水,另一份是糖精加麦芽糊精(一种淀粉水解物,就是无糖食品里常常会加的那些白色粉末,溶于水之后变成柔软的糊状),糊精和葡萄糖一样含有能量,也一样会升高血糖。两份饮料的甜度也是一模一样,所含的糖精一样多。
  结果呢,用糖精加麦芽糊精润口之后,运动强度都有小幅度的稳定上升,而用纯糖精水润口,还是一点作用都没有。
  用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方法进行大脑扫描发现,含有能量的葡萄糖和麦芽糊精饮料能刺激大脑的特定区域活化,这些区域会让身体产生被奖赏的感觉,而糖精却不能。
  另一项科罗拉多大学的研究,让12名女性吃同样甜度的蔗糖或者蔗糖素(三氯蔗糖)饮料,一种高效甜味剂。受试者完全分不出来哪个是蔗糖,哪个是蔗糖素,因为它们的甜味完全一样。然而,FMRI扫描能发现两者的区别——因为大脑对这两种饮料的反应完全不一样。
  可见,甜味剂能够蒙骗我们的味蕾,但却不能欺骗我们的大脑。吃用甜味剂配出来的“无糖食品”,根本不能满足大脑对于甜味的需求。
  其实,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就对甜味剂有利于减肥的说法提出了怀疑。因为很多证据发现,用人工甜味剂制作食品,会使人们吃的更多,而不是更少。甜味剂似乎能够刺激食欲,而不是满足食欲。而近年来对大脑信号的研究,正好能够解释这种食欲激发的现象。
  也就是说,味蕾得到甜味,向大脑报告身体得到了糖。而大脑却得不到真正糖的激发,血糖也没有相应的上升。这些完全不一致的信号,很可能会给身体带来困惑。于是就可能带来食欲障碍和代谢紊乱,而这种情况,可能会进一步增加肥胖的危险。
  所以,如果要想吃糖,就堂堂正正地吃。不要用甜味剂来欺骗自己,因为大脑是不会上当的,它只会用更强的食欲来报复我们的欺骗。
其他文献
腰酸、背痛,脸色煞白,站都站不起来——8月21日下午,当27岁的程小姐从江苏省人民医院急诊科转入肾科病房的时候,肾科刘佳主任医师还以为来了什么重病号。问清情况之后才知道,原来又是祸起龙虾。“这已经是这两天病房收治的第三个了。”刘佳主任医师说。记者了解到,这一星期以来,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因食用龙虾出现身体问题的,已经达到了十多人。  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这些病人并不是特例。从今年七月份开始,南京鼓
刑法学界对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所侵犯的法益属性素有“个人法益说”和“公共法益说”之争,其重要意义在于判定该法益是否能由公民承诺放弃.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实际案例出发,
在人类历史上,疾病与瘟疫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发展.中央苏区时期,苏区军民长期受到炎热潮湿气候和战火的困扰,苏区军民的生命和健康反复被疾病和瘟疫威胁.为了提高红军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