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这样一个人:光头,眼镜,喜欢穿不太合身的风衣,看起来“又丑又瘦”,愣说自己唱歌激情有余美感不足……他的人生从一个乡野孩子开始,到蓉漂、北漂、广漂、故土难离……他的事业从一个乡村教师开始,到新闻工作者、音乐追梦人、声音造型师、视听艺术探索者……
这就是90年代凭一首《你在他乡还好吗》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星”光头李进在今天给当年和现在的自己所下的定义。
如今的他,喜欢一身简单的夹克衫T恤牛仔裤,时而素雅时而卡通时而绚丽,怎么舒服怎么来,唯一不变的是,待人依然坦诚率直,做事依然认真严谨。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统假期的重视,越来越小的地球村,增添着越来越浓烈和遥远的亲情牵挂,也带来了越来越浓重的思念。自媒体的发展,让《你在他乡还好吗》时时被网友大量转发。无论何情何景,《你在他乡还好吗》总能找到戳动人心最柔软的泪点,成为大家的感情寄托。如果说,1993年的《你在他乡还好吗》如同最淳朴又最让人离不开的精神稻米,填补了无数被思念缠绕的空白心灵,那么,2019年的《你在他乡还好吗》在经历了岁月沉淀之后,已变成一壶纯酿的美酒,愈久弥香。
而这首歌的演唱者,川籍歌手光头李进,也已从音乐领域跨界到影视导演、电视栏目主持人、配音演员。他导演的电影作品《记忆》获迈阿密国际电影节“新锐导演奖”和“最佳音乐奖”,导演的微电影《金玉锁》获第四届中国国际微电影节“十佳音乐微电影奖”和“影响力大奖”。截至本文完成之日,《记忆》以2019澳门国际电影节热门推荐榜第一名的成绩,正式入围2019澳门国际电影节。
故土难离,虽然在外拼搏多年,成都依然是李进最眷恋的地方,每年都会回来好几次。近日,在李进成都的家里,他接受了本刊的专访,并用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人”可以有太多的可能性,“奇迹”是存在的,但能不能坚持和努力才是最后的答案。
乡野“傻”小孩儿的音乐天赋
很难相信,李进在8岁以前从未接触过音乐。由于父母工作原因,李进出生之后由奶奶带,奶奶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妇女,没有文化,对他完全进行“放养”。“放养”过程中,李进经历了多次“大难不死”,用他的话说,“能活下来就已经是奇迹了”,谈不上什么艺术教育。
等李进长大一点,便跟着父亲在阿坝州理县的农村生活。8岁的时候,第一次听到了“音乐”。那是一个知青哼唱的一首电影歌曲,叫《小路》,也就是这首歌,开启了李进音乐启蒙的大门。之后,农村公社大喇叭里的广播歌曲《东方红》《国际歌》,让他再次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他现在回想起往事,发现那时候居然还能从大喇叭播放的歌曲里听得出和声,觉得简直是不可思议。
此后,李进渐渐展现出了他的音乐天赋,开始看样板戏。只要看过的样板戏,基本能全本背下来。当时李进父亲任教的小学有一个球场,旁边有个小土坡,他就经常跟知青阿姨一起在小土坡上当众演唱《沙家浜》选段,饰演郭建光。
“感觉心中一直有个天使在指引”,李进说。他发现自己当时完全是没有任何音乐意识的一个“傻”小孩儿,一切都是出自本能。
可能真的是天分在指引当年那个乡野“傻”小孩儿李进一步步走向音乐这条路。
猪圈里的舞台
因为常年在奶奶家和父母各自工作的地方辗转生活,李进没读过幼儿园,直接读了小学、中学,然后考上了成都师范学院,学习的是数学化学双专业。那个时候的李进并没有“理想”的概念,就觉得应该好好地学习,被分配一个工作,仅此而已。
进校以后,学校经常以一些校友的故事来教育大家,比如沙汀和艾芜,都是学校引以为自豪的人。他们的故事带给李进极大的震撼,他突然发现人是必须要有一个方向的,于是开始尝试一些自己可以发展的方向,比如说朗诵。然后他每天兜里揣着一本新华字典,遇到普通话发音吐字的问题就赶紧去查字典。
不久,学校举行诗歌朗诵会,李进所在的班级朗诵一首抒情诗,李进被选为领诵。为了增强节目效果,李进在朗诵的时候使用了自己发明的小技巧——用哭腔朗诵。只是一个小小的试验,没想到效果极好,台下的老师同学都被感动哭了,并报以热烈的掌声。当时学校最美丽的女老师也被深深打动,她等李进朗诵完毕下台后,给了他一个很大的拥抱,还亲手为他擦汗。
作为一个青春萌动的少年,看到自己的才华如此受人肯定,就连最美丽的女老师也主动地来接近自己,那一瞬间,他受到了巨大的激励,欣喜若狂,决定这辈子都要为艺术献身!
确立发展方向之后,李进觉得世界一下子就开阔了,整个人的生命仿佛重新开始燃烧,每一天对他来说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幸运的是,那个时候,他不是孤身一人,他还有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是当时学校朗诵团的成员。每天放学后,两个人都会相约在学校后面的猪圈里,闻着猪屎的味道,练习朗诵和小品表演。这种为了理想而努力奋斗的快乐日子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直到有一天,学校的音乐老师告诉了他们一个真相,想要在表演领域发展,个子太矮了不容易成功,并劝说他们改学唱歌。于是两个海拔不高的少年,瞬间失去了朗诵和表演的热情,开始跟着音乐老师学唱歌,从此算是正式迈进音乐的领域。
成都第一代“蓉漂”
從成都师范学院毕业后,李进被分配到汶川的一所中学教书,半年之后考进了当地广播局,集播音、记者、编辑三个岗位的工作于一身,并在短短两年获得了四川省新闻行业评选的一些奖项。有了在学校期间音乐老师的引导,工作之余,他坚持每天早上“吊嗓子”练声,听磁带自学歌剧和流行音乐,也渐渐发现自己对音乐具有极高的领悟力,任何人唱的歌,都模仿得极好。那段时间他对音乐的投入状态,可以用“如痴如狂”来形容。
这样痴迷的日子过了一年多,有一天,从省里来了一个制片人,同阿坝州广播局合作一部三集的电视剧,李进接受单位安排进入了剧组工作,一生的命运从此改变。 由于电视剧的后期在成都剪辑,李进跟着剧组到了成都,并保管着单位的录音机。这对他来说可是一个美差,听音乐就更方便了。那个时候是八十年代后期,人们的精神生活都比较匮乏,基本没有什么娱乐,歌舞厅成了当时年轻人喜爱的消遣娱乐之地,一到晚上就很热闹,唱歌的跳舞的,什么都有。作为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李进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多次观望之后,也大着胆子开始唱歌。于是每天晚上工作结束,李进就到成都的“音乐茶座”歌舞厅唱歌,随着演唱次数的增多,他发现自己“渐入佳境”,是那么回事儿了,唱起歌来“不比歌星差”。现场的观众们也很喜欢,每次都报以热烈的掌声,让他越来越有信心。
唱歌的日子久了,就唱入了“魔”,后来就决定不回广播局了,“漂”在成都“全职”唱歌。在八十年代,有一个国家单位的工作,是人人都羡慕的。但“胆儿大”的李进为了音乐,毫不犹豫地舍弃了“铁饭碗”,从新闻行当的希望之星第一次跨界成为成都第一代“蓉漂”。
理想与现实很快就出现了冲突,由于李进从小没有正规地学习过音乐,连五线谱都不认识,完全凭个人的激情和对歌星的模仿在演唱。一旦跟乐队配合,问题就暴露出来了——毫无节奏感,导致乐队每次跟他配合,都手忙脚乱,意见很大。受到了那么多的吐槽,李进也感到很苦闷,怀疑自己是不是可以在音乐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但他心里又认为自己是可以的。为了验证这个想法,李进找到四川省歌舞剧院著名作曲家薛明兴老师,请他帮忙鉴定自己唱歌的水准。薛老师认真听完李进的演唱之后,给予了极大的肯定。薛老师说,虽然李进的演唱谈不上有技巧,但非常可贵的是,他特别投入,这一点是很多唱歌的人所缺乏的,也是最重要的。薛老师说的话,给了李进极大的鼓励,他牢牢记在心中。之后在追寻音乐梦想的路途中,无论是在任何地方,但凡遇到困难,他都会想到当年薛老师说的话,然后咬紧牙关不放弃,想办法克服困难,磨练自己,坚持在音乐这条路上走下去。
1987年,二十岁的李进参加四川省电视台首届抒情歌曲电视大奖赛决赛,由此步入歌坛。这个比赛里当时还有李丹阳、黄绮珊等如今的知名歌手。就在那个比赛中,李进遇到了自己人生中第一个大的挫折——虽然进了决赛,成绩却是倒数第一。本来以为自己是王者,没想到却是个“青铜”。他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把自己关在房里,听着郭峰的《让世界充满爱》,伤伤心心地痛哭了一天。
今日的李进再回想起这件往事,心里很释然,当时的自己是凭冲动在唱歌,舞台经验不足,在比赛中多的是经验丰富的选手,自己也就相形见绌了。还好当年自己哭完之后并没有因此沉沦,而是发奋一雪前耻,果断南下,并且学会了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必须要经过周密的准备和磨炼,不然,也不会有今天的自己。
韩红、孙浩的同班“北漂”
南下的李进结识了几个北京来的朋友,在他们的“忽悠”之下,1988年到了北京,不久考入王酩和金铁霖主办的中国音乐学院首届通俗歌曲明星班,成了韩红、孙浩的同班同学。
在当时的某些老师和同学眼里,李进想走音乐这条路是一件虚无缥缈的事情。在那个年代,全中国就几个“歌星”,高高在上,难以企及。而且追求音乐梦想的竞争相当残酷,受欢迎的歌手都是外貌英俊或者漂亮、声音条件好的。像李进这种形象瘦弱、声音条件一般、来自一个小地方、还缺乏成熟舞台经验,基本上算是一个新人,跟班里那些受过正规的音乐训练、从小在音乐的氛围里长大、在专业音乐团体工作的“大”演员们比起来,李进这种“青铜”想要实现理想几乎不太可能。但是李进觉得,太阳是可以从西边出来的,无非就是勤学苦练,等待机会。当时王酩老师觉得李进唱歌特别投入,很喜欢他,给了他很多锻炼的机会,还让他和同学牟青(著名军旅歌手,艺名老兵)一起演唱电视剧主题歌。那个时候,王酩老师似乎也无法想象,他这个学生竟然八岁之前连音乐都没听过。
从“北漂”到“广漂”: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
进入90年代,广东歌坛成为内地本土音乐的中流砥柱,甚至与港台地区流行音乐并驾齐驱。在这一时期,广东歌坛率先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唱片公司模仿国外和中国港台地区的乐坛环境,与歌手和创作人建立签约制,并且学习歌星包装手法,把“包装”出来的歌手推向全国,为他们在各地的电台、电视音乐节目上打榜,为央视的“青歌赛”“春晚”输送人才,影响力波及全国,成为90年代初内地最重要的造星大本营。
这个时候,“北漂”李进在北京混得走投无路,转移了阵地,开始成为一名“广漂”。在汕头,他凭自己设计的“光头”形象和扎实的演唱功底,很快成为当时汕头最红的歌星。汕头也有乐队朋友建议他去广州发展,因为他们觉得李进应该是能“红”的人,不应该在汕头浪费时间。就这样,李进到了广州,在广州市歌舞团的一间只能放下一张单人床的道具仓库间“蜗居”一年后,遇到了他的贵人,流行音乐元老级的人物——王文光老师。
这是李进在事业上的一个转折点。半岛设计制作公司当时正想推出自己的歌手,李进的到来使音乐总监王文光惊喜不已。这时候,李进又把音乐人杨虹、李广平的作品《你在他乡还好吗》推荐给了王文光。当时李进也面临自己的转型,他已经不满足于对其他歌曲的翻唱了,特别想去唱创作歌曲,所以拿到《你在他乡还好吗》这首歌的时候,创作方向感特别明确。
一般情况下,歌手是依照作者给出歌曲的速度去唱,但《你在他鄉还好吗》这首歌他进行了大量二度创作,寻找最好的速度、调性和表达方式。他认为这首歌的歌词真的写到很多异乡游子的心里去了,必须把这个歌曲真正的分量和内在的东西表达出来。经过一个多礼拜的试唱和琢磨,李进将原歌曲七十多的速度减到了六十多,加上一个很能发挥他高音优势的调性,终于找到最好的感觉。因为之前有做记者的经历,有文学功底,他把这首歌密密麻麻的两页纸进行拆分处理,分析段落结构和起承转合,找到最佳表现方式,终于完成了一首犹如歌剧咏叹调式的大型抒情歌曲。应该说,《你在他乡还好吗》这首歌是由李进完成了最后一步的演唱创作,使之成熟的。 在接下来的录制中,李进的演唱豪气干云,将歌曲中传达的挚爱与伤感演绎得出神入化、感人至深,既具摇滚的激情,又不乏温暖和含蓄,抒情中展示力度,温暖中透出冷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在当时漂泊题材盛行的海量流行歌曲中,这首歌脱颖而出,拿下无数广东和全国歌曲排行榜当季和年度十大金曲奖,并荣获中国唯一一届国字头歌曲评选十大金曲“中国十大金曲”奖。
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这首歌之前,说李进的追梦路曲折坎坷一点不过分,也并未做好准备,遇到很多难关。但如果没有这些挫折,也不会有对自己的苛求和锤炼,也不会遇到《你在他乡还好吗》这个大机遇,从此一炮而红。
不只《你在他乡还好吗》
成为了“歌星”的李进,遇上中国内地流行乐坛的黄金年代,与同时期的杨钰莹、毛宁、甘萍、李春波等岭南歌手,以及北京挖出的陈红、陈琳、谢东、孙悦等,成为中国流行音乐工业“造星”的第一代“成品”。他们被冠以同一个名字:94新生代。
这些年在音乐道路上,李进总共发了8张专辑,100多首歌,只因《你在他乡还好吗》太深入人心,其他歌曲难以超越,以至于被有些网友称之为“一辈子一首歌”。
“在追梦的路上,我付出的真的很多,世界上哪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李进说。其实也有网友道出了一些感悟:“可能主要因为李进一出道就扔出个王炸,大家对他其他歌曲关注度就散了。”
仔细梳理李进的音乐作品,《巴山夜雨》《回家過年》《相依为命》《你最近在干嘛》等专辑,收录了《阳光照耀我的破衣裳》《人在江湖》《梦中的撒哈拉》《甘心情愿》等深具时代特征、有漂泊和流浪情怀的歌曲,在当时都激起巨大反响,排行榜成绩往往名列前茅,以至于很多歌被盗版商无数次侵权牟利。比如《巴山夜雨》表达了游子仗剑要干一番惊天动地大事业的豪迈和乡愁难解的缠绵,演唱起伏大,爆发力强,吐字刚劲,尤其配器恢宏大气。《阳光照耀我的破衣裳》是李进特意为希望工程创作和演绎的歌曲,意在唤起人们对流浪少年的关注和爱心,被列为团中央评选的爱国歌曲一百首之一。
2012年,因为习主席一句朴实无华的“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李进被深深打动,在飞机上,他在杂物袋的边缘写下一首《美好中国》,赤子之心,跃然纸上。然而他没有急功近利地推出这首歌,而是用近三年的时间来沉淀,把它更好地修改、打磨。在2015年隆重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国庆前夕,李进终于按捺不住澎湃的心情,拿出了这首像诗一样的《美好中国》,来表达他对祖国真挚的祝福和赞美。
音乐这条道路上,李进一直靠自己的坚持和努力一步一步往前走着。但他是一个有强烈“好奇心”的人,喜欢“探索”,他觉得“人”还有很多可能性,他想寻找和挖掘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自我。他认为自己可以做的还有很多,而不只是一个普通的流行歌手。
开始跨界:影视导演
进入21世纪,李进开始探索导演领域,他希望自己的兴趣点能够从听觉艺术延伸到视觉艺术,而且导演的创作难度和劳动强度让他觉得很有成就感。
2003年,李进应成都市文联之约,创作歌曲《留在蓉城的微笑》。这首歌李进写过三个作曲版本,经过四次以上修改和录音。在这首歌里,李进以一个外地人的角度来写成都,写在成都感受到的各种情愫和魅力,写成都女孩的万般风情,融入了他自己对成都这座城市深深的情感,还将自己在成都读书时从文庙后街跑步到老南门大桥底下练声的情景放了进去。这首歌在当年中国音协主办的成都十大金曲比赛中,获得“歌唱成都十大金曲”和“最受群众欢迎歌曲”大奖,被定为成都的形象歌曲。很难想象,这首歌的歌词竟然是李进在梦中灵感涌出而成型的。
说起来很难让人相信,为了将他脑海中的画面实现视觉化的体现,他决定拍摄《留在蓉城的微笑》MV胶片版,并担任导演。他还请来大牌摄影师吕乐和著名美术师邸琨为他助阵。为了这个成都情结,李进竟然卖掉自己在北京的一套80平方米的房子,自掏腰包几十万。为了他心中的“蓉城微笑”,李进足足准备了两个月的时间,又在成都海选了上千位成都女孩在片子里面出镜。最特别的是,这部MV仅有4分多钟,用了两个女主角。李进用35毫米胶片在成都拍了整整一个星期,将成都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全部融入音乐中,然后回到北京精益求精,剪辑接近两个月的时间,终于给成都打造了一张精致的文化名片。让他欣慰的是,十几年过去了,成都人依然记得他的付出,当赵雷的《成都》火爆一时的时候,很多成都人也还在为李进的《留在蓉城的微笑》点赞,电视台依然经常在播放《留在蓉城的微笑》。
《留在蓉城的微笑》MV完成之后,在李进对外活动的海报简介上,“影视导演”这个新名头,开始与“著名唱作音乐人”同时出现。
2010年,李进求学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在北京电影学院的导演研修班学习了一年。毕业之后,他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不断磨砺自己的创作功力,拍摄了大量的音乐微电影、故事短片和广告作品,为成为一名优秀的电影导演做准备。
2016年,由李进导演并主唱主演的音乐微电影《金玉锁》获得第四届中国国际微电影节“十佳音乐微电影奖”和“影响力大奖”。
2017年,在第34届迈阿密国际电影节上,李进凭借多年前拍摄的故事短片《记忆》夺得华语电影短片单元“新锐导演奖”,成为首位在国际电影节中获导演奖的中国音乐人。
曾经凭借一曲《你在他乡还好吗》红遍大江南北并获得唯一一届中国十大金曲奖的唱作音乐人光头李进,经过多年的坚持与努力,成功地进入中国优秀电影导演行列。
继续跨界:电视栏目主持人、自媒体播主、配音演员
2015年,李进受邀加盟旅游卫视推出的中国首档原创奥运冠军家庭生活真人秀电视节目《冠军·家生活》,担任主持人。 站在摄影棚里,李进回想起年轻时候和小伙伴在猪圈里朗诵、表演的场景,感慨万分。他很感谢那个时候的自己,对喜欢的事情不懈努力,坚持学习和训练,才使得后来担任主持人的时候可以游刃有余。在阿坝州播音那段日子,因为那个时候基本是录播,每次播完了,李进都会一个人就跑到挂高音喇叭的电线杆底下听,给自己找毛病,哪个地方做得不好就继续调整。为了更快地进步,当时他还找了好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的播音、朗诵片段来进行模仿。
《冠军·家生活》这个节目大概持续了一年左右,因电视台方面的原因停播。但是李进对主持人这个职业的热度不减,他开始玩自媒体,做播主,拍抖音小视频,还在“今日头条”上开设了“光头李进的音乐教室”,主要发表对目前音乐创作的评论。“光头李进的音乐教室”开办一年时间,粉丝从一千涨到十几万,都是他一个人从不懂到懂,亲力亲为经营出来的,所发布的文章《王菲版〈我和我的祖国〉为什么也那么动听?》达到20万的阅读流量,还受到杂志转载。最近《谭维維中秋演唱和改编的盲点在哪里?》《谭维维中秋演唱争议的焦点在哪里?》两篇文章,也具有极高的热度。李进目前已经成为了最活跃的头条大V,平均每天都会发几条头条,粉丝们的留言他也会认真看过,同他们不断地进行互动。
主持人做过了,李进又将目光投向了配音的领域,有了电视台和自媒体的经历,他越来越发现自己朗诵的能力比年轻时候成熟多了,所以就更有兴趣对新的领域进行挑战。他就像一个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的小孩子,尝试着挑战自己未曾涉足的领域。各种不同风格的经典片段,都是他用来给自己做配音训练的素材,就如同当初自己给自己做播音、朗诵训练一样。接触配音一年的时间里,他配过席慕蓉的散文,配过海子的诗;在央视《七天乐》中模仿过易中天讲三国,也配过疯狂新闻联播绕口令;他还配过纪录片四川话版《航拍四川》。目前,他正在挑战国内外电影电视剧经典片段,找来的都是老戏骨们的台词。
李进沉浸在“配音秀”的世界中,乐此不疲,网友们也纷纷在他所配的作品下面点赞留言说好。网友们的认可,让他充满信心。而最近,李进的配音引起了业界关注,大型配音真人秀节目《声入其境》导演邀请李进与其他配音演员在节目中同台竞技。
光头李进从二十岁步入歌坛开始,通过自己一点一滴的努力,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如今,他已经从一个歌手和音乐人,延伸到了其他的领域,并且还在继续延伸。未来还要探索什么领域,或许是编剧?或许是赛车手?他也不知道。就像他当年去广东、去北京打拼的时候,也看不到自己清晰的未来。他有一点非常值得我们赞赏:相信自己,并且不断超越自我,让自己越来越成熟,实现心中的“艺术家”之梦。
这两年,李进在音乐上,也探索着不同的演唱方式。比如在中央电视台的节目里,采用抒情和摇滚风格翻唱郑智化的《水手》;在辽宁卫视春晚的节目里,在《你在他乡还好吗》原版轻摇滚的基础上,采用最经典的摇滚方式演唱,赢得阵阵喝彩;而在一些大型公益晚会上翻唱邓丽君的《在水一方》,则结合了流行和美声的共同的技巧,尝试给观众一个男版邓丽君的感觉。
关于这个“男版邓丽君”,还有一个温馨的小故事。当年李进的贵人王文光老师曾对李进说,“听你唱歌就像听邓丽君。”李进很惊讶,“为什么呀,我是男的,她是女的呀。”王文光老师说,“因为邓丽君的歌每一首都好听,而你也一样,不管什么样的歌,就算是烂歌,到了你的嘴里,也好听。”
李进说自己是一个比较好奇但又不计后果胆子很“肥”的人,童心好奇心伴随着年龄与日俱增。未知世界还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等待着他去探索,所以他接下来还会继续延伸,跨着界增加生命的宽度”。相信李进不管延伸到哪里,都会尽力做到更好。他会带着他一直以来的坚持,带着他的艺术之梦,带着他艺术家的责任感与使命,用力飞翔!让我们祝福光头李进!
最后,用李进经常说的一句话来作结:“我认为人生最幸福的事,就是不用看别人的脸色养活自己还能做点事业。但并不是谁都能如此任性,尽管不知是好还是坏,反正走到今天了。”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这就是90年代凭一首《你在他乡还好吗》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星”光头李进在今天给当年和现在的自己所下的定义。
如今的他,喜欢一身简单的夹克衫T恤牛仔裤,时而素雅时而卡通时而绚丽,怎么舒服怎么来,唯一不变的是,待人依然坦诚率直,做事依然认真严谨。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统假期的重视,越来越小的地球村,增添着越来越浓烈和遥远的亲情牵挂,也带来了越来越浓重的思念。自媒体的发展,让《你在他乡还好吗》时时被网友大量转发。无论何情何景,《你在他乡还好吗》总能找到戳动人心最柔软的泪点,成为大家的感情寄托。如果说,1993年的《你在他乡还好吗》如同最淳朴又最让人离不开的精神稻米,填补了无数被思念缠绕的空白心灵,那么,2019年的《你在他乡还好吗》在经历了岁月沉淀之后,已变成一壶纯酿的美酒,愈久弥香。
而这首歌的演唱者,川籍歌手光头李进,也已从音乐领域跨界到影视导演、电视栏目主持人、配音演员。他导演的电影作品《记忆》获迈阿密国际电影节“新锐导演奖”和“最佳音乐奖”,导演的微电影《金玉锁》获第四届中国国际微电影节“十佳音乐微电影奖”和“影响力大奖”。截至本文完成之日,《记忆》以2019澳门国际电影节热门推荐榜第一名的成绩,正式入围2019澳门国际电影节。
故土难离,虽然在外拼搏多年,成都依然是李进最眷恋的地方,每年都会回来好几次。近日,在李进成都的家里,他接受了本刊的专访,并用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人”可以有太多的可能性,“奇迹”是存在的,但能不能坚持和努力才是最后的答案。
乡野“傻”小孩儿的音乐天赋
很难相信,李进在8岁以前从未接触过音乐。由于父母工作原因,李进出生之后由奶奶带,奶奶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妇女,没有文化,对他完全进行“放养”。“放养”过程中,李进经历了多次“大难不死”,用他的话说,“能活下来就已经是奇迹了”,谈不上什么艺术教育。
等李进长大一点,便跟着父亲在阿坝州理县的农村生活。8岁的时候,第一次听到了“音乐”。那是一个知青哼唱的一首电影歌曲,叫《小路》,也就是这首歌,开启了李进音乐启蒙的大门。之后,农村公社大喇叭里的广播歌曲《东方红》《国际歌》,让他再次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他现在回想起往事,发现那时候居然还能从大喇叭播放的歌曲里听得出和声,觉得简直是不可思议。
此后,李进渐渐展现出了他的音乐天赋,开始看样板戏。只要看过的样板戏,基本能全本背下来。当时李进父亲任教的小学有一个球场,旁边有个小土坡,他就经常跟知青阿姨一起在小土坡上当众演唱《沙家浜》选段,饰演郭建光。
“感觉心中一直有个天使在指引”,李进说。他发现自己当时完全是没有任何音乐意识的一个“傻”小孩儿,一切都是出自本能。
可能真的是天分在指引当年那个乡野“傻”小孩儿李进一步步走向音乐这条路。
猪圈里的舞台
因为常年在奶奶家和父母各自工作的地方辗转生活,李进没读过幼儿园,直接读了小学、中学,然后考上了成都师范学院,学习的是数学化学双专业。那个时候的李进并没有“理想”的概念,就觉得应该好好地学习,被分配一个工作,仅此而已。
进校以后,学校经常以一些校友的故事来教育大家,比如沙汀和艾芜,都是学校引以为自豪的人。他们的故事带给李进极大的震撼,他突然发现人是必须要有一个方向的,于是开始尝试一些自己可以发展的方向,比如说朗诵。然后他每天兜里揣着一本新华字典,遇到普通话发音吐字的问题就赶紧去查字典。
不久,学校举行诗歌朗诵会,李进所在的班级朗诵一首抒情诗,李进被选为领诵。为了增强节目效果,李进在朗诵的时候使用了自己发明的小技巧——用哭腔朗诵。只是一个小小的试验,没想到效果极好,台下的老师同学都被感动哭了,并报以热烈的掌声。当时学校最美丽的女老师也被深深打动,她等李进朗诵完毕下台后,给了他一个很大的拥抱,还亲手为他擦汗。
作为一个青春萌动的少年,看到自己的才华如此受人肯定,就连最美丽的女老师也主动地来接近自己,那一瞬间,他受到了巨大的激励,欣喜若狂,决定这辈子都要为艺术献身!
确立发展方向之后,李进觉得世界一下子就开阔了,整个人的生命仿佛重新开始燃烧,每一天对他来说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幸运的是,那个时候,他不是孤身一人,他还有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是当时学校朗诵团的成员。每天放学后,两个人都会相约在学校后面的猪圈里,闻着猪屎的味道,练习朗诵和小品表演。这种为了理想而努力奋斗的快乐日子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直到有一天,学校的音乐老师告诉了他们一个真相,想要在表演领域发展,个子太矮了不容易成功,并劝说他们改学唱歌。于是两个海拔不高的少年,瞬间失去了朗诵和表演的热情,开始跟着音乐老师学唱歌,从此算是正式迈进音乐的领域。
成都第一代“蓉漂”
從成都师范学院毕业后,李进被分配到汶川的一所中学教书,半年之后考进了当地广播局,集播音、记者、编辑三个岗位的工作于一身,并在短短两年获得了四川省新闻行业评选的一些奖项。有了在学校期间音乐老师的引导,工作之余,他坚持每天早上“吊嗓子”练声,听磁带自学歌剧和流行音乐,也渐渐发现自己对音乐具有极高的领悟力,任何人唱的歌,都模仿得极好。那段时间他对音乐的投入状态,可以用“如痴如狂”来形容。
这样痴迷的日子过了一年多,有一天,从省里来了一个制片人,同阿坝州广播局合作一部三集的电视剧,李进接受单位安排进入了剧组工作,一生的命运从此改变。 由于电视剧的后期在成都剪辑,李进跟着剧组到了成都,并保管着单位的录音机。这对他来说可是一个美差,听音乐就更方便了。那个时候是八十年代后期,人们的精神生活都比较匮乏,基本没有什么娱乐,歌舞厅成了当时年轻人喜爱的消遣娱乐之地,一到晚上就很热闹,唱歌的跳舞的,什么都有。作为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李进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多次观望之后,也大着胆子开始唱歌。于是每天晚上工作结束,李进就到成都的“音乐茶座”歌舞厅唱歌,随着演唱次数的增多,他发现自己“渐入佳境”,是那么回事儿了,唱起歌来“不比歌星差”。现场的观众们也很喜欢,每次都报以热烈的掌声,让他越来越有信心。
唱歌的日子久了,就唱入了“魔”,后来就决定不回广播局了,“漂”在成都“全职”唱歌。在八十年代,有一个国家单位的工作,是人人都羡慕的。但“胆儿大”的李进为了音乐,毫不犹豫地舍弃了“铁饭碗”,从新闻行当的希望之星第一次跨界成为成都第一代“蓉漂”。
理想与现实很快就出现了冲突,由于李进从小没有正规地学习过音乐,连五线谱都不认识,完全凭个人的激情和对歌星的模仿在演唱。一旦跟乐队配合,问题就暴露出来了——毫无节奏感,导致乐队每次跟他配合,都手忙脚乱,意见很大。受到了那么多的吐槽,李进也感到很苦闷,怀疑自己是不是可以在音乐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但他心里又认为自己是可以的。为了验证这个想法,李进找到四川省歌舞剧院著名作曲家薛明兴老师,请他帮忙鉴定自己唱歌的水准。薛老师认真听完李进的演唱之后,给予了极大的肯定。薛老师说,虽然李进的演唱谈不上有技巧,但非常可贵的是,他特别投入,这一点是很多唱歌的人所缺乏的,也是最重要的。薛老师说的话,给了李进极大的鼓励,他牢牢记在心中。之后在追寻音乐梦想的路途中,无论是在任何地方,但凡遇到困难,他都会想到当年薛老师说的话,然后咬紧牙关不放弃,想办法克服困难,磨练自己,坚持在音乐这条路上走下去。
1987年,二十岁的李进参加四川省电视台首届抒情歌曲电视大奖赛决赛,由此步入歌坛。这个比赛里当时还有李丹阳、黄绮珊等如今的知名歌手。就在那个比赛中,李进遇到了自己人生中第一个大的挫折——虽然进了决赛,成绩却是倒数第一。本来以为自己是王者,没想到却是个“青铜”。他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把自己关在房里,听着郭峰的《让世界充满爱》,伤伤心心地痛哭了一天。
今日的李进再回想起这件往事,心里很释然,当时的自己是凭冲动在唱歌,舞台经验不足,在比赛中多的是经验丰富的选手,自己也就相形见绌了。还好当年自己哭完之后并没有因此沉沦,而是发奋一雪前耻,果断南下,并且学会了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必须要经过周密的准备和磨炼,不然,也不会有今天的自己。
韩红、孙浩的同班“北漂”
南下的李进结识了几个北京来的朋友,在他们的“忽悠”之下,1988年到了北京,不久考入王酩和金铁霖主办的中国音乐学院首届通俗歌曲明星班,成了韩红、孙浩的同班同学。
在当时的某些老师和同学眼里,李进想走音乐这条路是一件虚无缥缈的事情。在那个年代,全中国就几个“歌星”,高高在上,难以企及。而且追求音乐梦想的竞争相当残酷,受欢迎的歌手都是外貌英俊或者漂亮、声音条件好的。像李进这种形象瘦弱、声音条件一般、来自一个小地方、还缺乏成熟舞台经验,基本上算是一个新人,跟班里那些受过正规的音乐训练、从小在音乐的氛围里长大、在专业音乐团体工作的“大”演员们比起来,李进这种“青铜”想要实现理想几乎不太可能。但是李进觉得,太阳是可以从西边出来的,无非就是勤学苦练,等待机会。当时王酩老师觉得李进唱歌特别投入,很喜欢他,给了他很多锻炼的机会,还让他和同学牟青(著名军旅歌手,艺名老兵)一起演唱电视剧主题歌。那个时候,王酩老师似乎也无法想象,他这个学生竟然八岁之前连音乐都没听过。
从“北漂”到“广漂”: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
进入90年代,广东歌坛成为内地本土音乐的中流砥柱,甚至与港台地区流行音乐并驾齐驱。在这一时期,广东歌坛率先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唱片公司模仿国外和中国港台地区的乐坛环境,与歌手和创作人建立签约制,并且学习歌星包装手法,把“包装”出来的歌手推向全国,为他们在各地的电台、电视音乐节目上打榜,为央视的“青歌赛”“春晚”输送人才,影响力波及全国,成为90年代初内地最重要的造星大本营。
这个时候,“北漂”李进在北京混得走投无路,转移了阵地,开始成为一名“广漂”。在汕头,他凭自己设计的“光头”形象和扎实的演唱功底,很快成为当时汕头最红的歌星。汕头也有乐队朋友建议他去广州发展,因为他们觉得李进应该是能“红”的人,不应该在汕头浪费时间。就这样,李进到了广州,在广州市歌舞团的一间只能放下一张单人床的道具仓库间“蜗居”一年后,遇到了他的贵人,流行音乐元老级的人物——王文光老师。
这是李进在事业上的一个转折点。半岛设计制作公司当时正想推出自己的歌手,李进的到来使音乐总监王文光惊喜不已。这时候,李进又把音乐人杨虹、李广平的作品《你在他乡还好吗》推荐给了王文光。当时李进也面临自己的转型,他已经不满足于对其他歌曲的翻唱了,特别想去唱创作歌曲,所以拿到《你在他乡还好吗》这首歌的时候,创作方向感特别明确。
一般情况下,歌手是依照作者给出歌曲的速度去唱,但《你在他鄉还好吗》这首歌他进行了大量二度创作,寻找最好的速度、调性和表达方式。他认为这首歌的歌词真的写到很多异乡游子的心里去了,必须把这个歌曲真正的分量和内在的东西表达出来。经过一个多礼拜的试唱和琢磨,李进将原歌曲七十多的速度减到了六十多,加上一个很能发挥他高音优势的调性,终于找到最好的感觉。因为之前有做记者的经历,有文学功底,他把这首歌密密麻麻的两页纸进行拆分处理,分析段落结构和起承转合,找到最佳表现方式,终于完成了一首犹如歌剧咏叹调式的大型抒情歌曲。应该说,《你在他乡还好吗》这首歌是由李进完成了最后一步的演唱创作,使之成熟的。 在接下来的录制中,李进的演唱豪气干云,将歌曲中传达的挚爱与伤感演绎得出神入化、感人至深,既具摇滚的激情,又不乏温暖和含蓄,抒情中展示力度,温暖中透出冷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在当时漂泊题材盛行的海量流行歌曲中,这首歌脱颖而出,拿下无数广东和全国歌曲排行榜当季和年度十大金曲奖,并荣获中国唯一一届国字头歌曲评选十大金曲“中国十大金曲”奖。
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这首歌之前,说李进的追梦路曲折坎坷一点不过分,也并未做好准备,遇到很多难关。但如果没有这些挫折,也不会有对自己的苛求和锤炼,也不会遇到《你在他乡还好吗》这个大机遇,从此一炮而红。
不只《你在他乡还好吗》
成为了“歌星”的李进,遇上中国内地流行乐坛的黄金年代,与同时期的杨钰莹、毛宁、甘萍、李春波等岭南歌手,以及北京挖出的陈红、陈琳、谢东、孙悦等,成为中国流行音乐工业“造星”的第一代“成品”。他们被冠以同一个名字:94新生代。
这些年在音乐道路上,李进总共发了8张专辑,100多首歌,只因《你在他乡还好吗》太深入人心,其他歌曲难以超越,以至于被有些网友称之为“一辈子一首歌”。
“在追梦的路上,我付出的真的很多,世界上哪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李进说。其实也有网友道出了一些感悟:“可能主要因为李进一出道就扔出个王炸,大家对他其他歌曲关注度就散了。”
仔细梳理李进的音乐作品,《巴山夜雨》《回家過年》《相依为命》《你最近在干嘛》等专辑,收录了《阳光照耀我的破衣裳》《人在江湖》《梦中的撒哈拉》《甘心情愿》等深具时代特征、有漂泊和流浪情怀的歌曲,在当时都激起巨大反响,排行榜成绩往往名列前茅,以至于很多歌被盗版商无数次侵权牟利。比如《巴山夜雨》表达了游子仗剑要干一番惊天动地大事业的豪迈和乡愁难解的缠绵,演唱起伏大,爆发力强,吐字刚劲,尤其配器恢宏大气。《阳光照耀我的破衣裳》是李进特意为希望工程创作和演绎的歌曲,意在唤起人们对流浪少年的关注和爱心,被列为团中央评选的爱国歌曲一百首之一。
2012年,因为习主席一句朴实无华的“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李进被深深打动,在飞机上,他在杂物袋的边缘写下一首《美好中国》,赤子之心,跃然纸上。然而他没有急功近利地推出这首歌,而是用近三年的时间来沉淀,把它更好地修改、打磨。在2015年隆重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国庆前夕,李进终于按捺不住澎湃的心情,拿出了这首像诗一样的《美好中国》,来表达他对祖国真挚的祝福和赞美。
音乐这条道路上,李进一直靠自己的坚持和努力一步一步往前走着。但他是一个有强烈“好奇心”的人,喜欢“探索”,他觉得“人”还有很多可能性,他想寻找和挖掘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自我。他认为自己可以做的还有很多,而不只是一个普通的流行歌手。
开始跨界:影视导演
进入21世纪,李进开始探索导演领域,他希望自己的兴趣点能够从听觉艺术延伸到视觉艺术,而且导演的创作难度和劳动强度让他觉得很有成就感。
2003年,李进应成都市文联之约,创作歌曲《留在蓉城的微笑》。这首歌李进写过三个作曲版本,经过四次以上修改和录音。在这首歌里,李进以一个外地人的角度来写成都,写在成都感受到的各种情愫和魅力,写成都女孩的万般风情,融入了他自己对成都这座城市深深的情感,还将自己在成都读书时从文庙后街跑步到老南门大桥底下练声的情景放了进去。这首歌在当年中国音协主办的成都十大金曲比赛中,获得“歌唱成都十大金曲”和“最受群众欢迎歌曲”大奖,被定为成都的形象歌曲。很难想象,这首歌的歌词竟然是李进在梦中灵感涌出而成型的。
说起来很难让人相信,为了将他脑海中的画面实现视觉化的体现,他决定拍摄《留在蓉城的微笑》MV胶片版,并担任导演。他还请来大牌摄影师吕乐和著名美术师邸琨为他助阵。为了这个成都情结,李进竟然卖掉自己在北京的一套80平方米的房子,自掏腰包几十万。为了他心中的“蓉城微笑”,李进足足准备了两个月的时间,又在成都海选了上千位成都女孩在片子里面出镜。最特别的是,这部MV仅有4分多钟,用了两个女主角。李进用35毫米胶片在成都拍了整整一个星期,将成都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全部融入音乐中,然后回到北京精益求精,剪辑接近两个月的时间,终于给成都打造了一张精致的文化名片。让他欣慰的是,十几年过去了,成都人依然记得他的付出,当赵雷的《成都》火爆一时的时候,很多成都人也还在为李进的《留在蓉城的微笑》点赞,电视台依然经常在播放《留在蓉城的微笑》。
《留在蓉城的微笑》MV完成之后,在李进对外活动的海报简介上,“影视导演”这个新名头,开始与“著名唱作音乐人”同时出现。
2010年,李进求学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在北京电影学院的导演研修班学习了一年。毕业之后,他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不断磨砺自己的创作功力,拍摄了大量的音乐微电影、故事短片和广告作品,为成为一名优秀的电影导演做准备。
2016年,由李进导演并主唱主演的音乐微电影《金玉锁》获得第四届中国国际微电影节“十佳音乐微电影奖”和“影响力大奖”。
2017年,在第34届迈阿密国际电影节上,李进凭借多年前拍摄的故事短片《记忆》夺得华语电影短片单元“新锐导演奖”,成为首位在国际电影节中获导演奖的中国音乐人。
曾经凭借一曲《你在他乡还好吗》红遍大江南北并获得唯一一届中国十大金曲奖的唱作音乐人光头李进,经过多年的坚持与努力,成功地进入中国优秀电影导演行列。
继续跨界:电视栏目主持人、自媒体播主、配音演员
2015年,李进受邀加盟旅游卫视推出的中国首档原创奥运冠军家庭生活真人秀电视节目《冠军·家生活》,担任主持人。 站在摄影棚里,李进回想起年轻时候和小伙伴在猪圈里朗诵、表演的场景,感慨万分。他很感谢那个时候的自己,对喜欢的事情不懈努力,坚持学习和训练,才使得后来担任主持人的时候可以游刃有余。在阿坝州播音那段日子,因为那个时候基本是录播,每次播完了,李进都会一个人就跑到挂高音喇叭的电线杆底下听,给自己找毛病,哪个地方做得不好就继续调整。为了更快地进步,当时他还找了好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的播音、朗诵片段来进行模仿。
《冠军·家生活》这个节目大概持续了一年左右,因电视台方面的原因停播。但是李进对主持人这个职业的热度不减,他开始玩自媒体,做播主,拍抖音小视频,还在“今日头条”上开设了“光头李进的音乐教室”,主要发表对目前音乐创作的评论。“光头李进的音乐教室”开办一年时间,粉丝从一千涨到十几万,都是他一个人从不懂到懂,亲力亲为经营出来的,所发布的文章《王菲版〈我和我的祖国〉为什么也那么动听?》达到20万的阅读流量,还受到杂志转载。最近《谭维維中秋演唱和改编的盲点在哪里?》《谭维维中秋演唱争议的焦点在哪里?》两篇文章,也具有极高的热度。李进目前已经成为了最活跃的头条大V,平均每天都会发几条头条,粉丝们的留言他也会认真看过,同他们不断地进行互动。
主持人做过了,李进又将目光投向了配音的领域,有了电视台和自媒体的经历,他越来越发现自己朗诵的能力比年轻时候成熟多了,所以就更有兴趣对新的领域进行挑战。他就像一个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的小孩子,尝试着挑战自己未曾涉足的领域。各种不同风格的经典片段,都是他用来给自己做配音训练的素材,就如同当初自己给自己做播音、朗诵训练一样。接触配音一年的时间里,他配过席慕蓉的散文,配过海子的诗;在央视《七天乐》中模仿过易中天讲三国,也配过疯狂新闻联播绕口令;他还配过纪录片四川话版《航拍四川》。目前,他正在挑战国内外电影电视剧经典片段,找来的都是老戏骨们的台词。
李进沉浸在“配音秀”的世界中,乐此不疲,网友们也纷纷在他所配的作品下面点赞留言说好。网友们的认可,让他充满信心。而最近,李进的配音引起了业界关注,大型配音真人秀节目《声入其境》导演邀请李进与其他配音演员在节目中同台竞技。
光头李进从二十岁步入歌坛开始,通过自己一点一滴的努力,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如今,他已经从一个歌手和音乐人,延伸到了其他的领域,并且还在继续延伸。未来还要探索什么领域,或许是编剧?或许是赛车手?他也不知道。就像他当年去广东、去北京打拼的时候,也看不到自己清晰的未来。他有一点非常值得我们赞赏:相信自己,并且不断超越自我,让自己越来越成熟,实现心中的“艺术家”之梦。
这两年,李进在音乐上,也探索着不同的演唱方式。比如在中央电视台的节目里,采用抒情和摇滚风格翻唱郑智化的《水手》;在辽宁卫视春晚的节目里,在《你在他乡还好吗》原版轻摇滚的基础上,采用最经典的摇滚方式演唱,赢得阵阵喝彩;而在一些大型公益晚会上翻唱邓丽君的《在水一方》,则结合了流行和美声的共同的技巧,尝试给观众一个男版邓丽君的感觉。
关于这个“男版邓丽君”,还有一个温馨的小故事。当年李进的贵人王文光老师曾对李进说,“听你唱歌就像听邓丽君。”李进很惊讶,“为什么呀,我是男的,她是女的呀。”王文光老师说,“因为邓丽君的歌每一首都好听,而你也一样,不管什么样的歌,就算是烂歌,到了你的嘴里,也好听。”
李进说自己是一个比较好奇但又不计后果胆子很“肥”的人,童心好奇心伴随着年龄与日俱增。未知世界还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等待着他去探索,所以他接下来还会继续延伸,跨着界增加生命的宽度”。相信李进不管延伸到哪里,都会尽力做到更好。他会带着他一直以来的坚持,带着他的艺术之梦,带着他艺术家的责任感与使命,用力飞翔!让我们祝福光头李进!
最后,用李进经常说的一句话来作结:“我认为人生最幸福的事,就是不用看别人的脸色养活自己还能做点事业。但并不是谁都能如此任性,尽管不知是好还是坏,反正走到今天了。”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