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stud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发展。”因此,为更好地培养世纪人才,必须对当前的语文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创新 改革 教学方法
  一、转变教育思想,适应时代教学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转变教育思想,也就是从旧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改革封闭型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以实现语文教学的科学化、现代化。只有转变了思想,教师才能创造性地驾驭教学内容,灵活机动地运用教学方法,学生的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如今,过度的升学竞争,让学校成为社会的“敏感区”,也给广大教师带来了沉重的思想负担。如果一所中学升学率不能提高,导致家长不信任,学生就会大量流失,就会带来种种社会压力。
  针对这种现状,学校必须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和教师必须带头投入教改,转变教育思想,在改革中加以创新,以适应新时期的教育形势。教师应以灵活机动、轻松愉快的教学方法把学生从繁重的题海中解脱出来,使学生从被动获取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
  二、讲究教学方式的间隔变换、有机组合
  教学方式的交替变换,有助于消除学生疲劳,保持注意力。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巧于设计和安排教学方式,讲究教学方式的间隔变换和合理搭配,使之有动有静、动静结合,使教学活动在动静交替中有节奏地进行。
  如学习《孔乙己》一文,第一步用讲授式,介绍与课文有关的背景资料及对小说中人物、情节、环境理解和把握的导读提示。第二步运用练习式。一是对比分析孔乙己两次出场的肖像、语言、动作等方面的变化,引导学生把握孔乙己这个形象的特征及意义;一是完成课后练习,体味该文语言精炼、深刻、含蓄的特色。第三步运用讨论式,思考讨论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把握小说的主题。这样安排,整堂课做到讲练结合,动静相生,表现出一种与学生心理相容的节奏变化。
  板书也是调整教学节奏的重要手段,对此应给以足够重视。教学板书是教师的书面语言,它从视觉上刺激学生,增加信息接受的渠道。这种信息渠道的转换,会带来学生心理和行动的变化,使学生由听变看、由听变写、或边听边看边写等。就是说,教师可通过板书引导和控制学生,使整个教学进程保持适当节奏。实际教学时,有的教师是先把整个内容讲完再板书,或者先抄好板书而后讲内容,这样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教学的流程和教学的效果。最理想的应是板书与教学语言密切结合,边讲边写。
  三、研究教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
  一堂好课,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活跃他们的思维,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教给他们思维的方法,使他们在理解阅读和训练中进行想象联想、分析综合。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培养了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应重视把学生的“学”放到教学结构的主体位置上,研究指导学生掌握适用于语文特点的各种学习方法,如阅读方法、思维方法、观察方法、写作方法、记忆方法、复习方法等;研究并教会学生自己去捕捉知识,掌握知识,获取信息,研究信息并将信息转化为知识的能力,给学生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使学生学习得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开展教学活动,发展语文能力
  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尝试,就是开展教学活动。这种活动就是通过语文教师的集体备课,讨论研究,不断在教学活动中加以创新,通过集思广益,去粗取精,在教学活动中总结经验,以形成新的教学方法和经验。语文教学大纲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就连中考、高考等语文试题的导向也明确了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能力。所谓语文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出的科学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综合运用等能力。要想全面提高学生诸多方面的能力,语文教学就应进行有效改革。学校要不断改变教学条件,把学生引入书籍的世界,在校园内开展各项语文活动,并能指导学生运用媒体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际能力,从而使他们的爱好和特长得到充分发挥。
  实践证明,能力是在实践中培养的,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要靠学生自身的反复实践,别人无法代替。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思想,在视野和思路上要不断拓宽,要从狭小的教学圈走向广阔的天地,把自主交给学生;要通过多种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广泛的学习兴趣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在能力,从而使其各方面的语文能力得到发展。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是历史教学的基本形式,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除了遵循一般的教学原则,还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不断探究和寻找提高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下面就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优化教学语言、灵活运用史料手段、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好解题指导等方面,谈谈本人的一些观点。  一、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历史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教会学生掌握探求历史真理的方法,使之能多
期刊
1973年,在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召开的校本课程开发国际研讨会上,菲吕马克(Furumark,A.M.)和麦克米伦(Mcmllen,I.)两位学者首先提出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此后便得到了广泛的响应。“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焦点问题之一。  校本课程开发中,我们并不提倡就某一科目进行开发研究,目前来看单一科目开发研究也较少。但我认为:只有单一科目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深入
期刊
摘 要: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高中新课改提出了“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每一位高中生物教师都应积极地加入到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中去。就如何才能较好地开展研究性学习,笔者结合自己在高中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高中 生物 研究性学习 科学探究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当今世界,对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在“以
期刊
“历史比较主要作为一种宏观历史研究方法,通过对不同空间、不同时间的历史现象(事物、概念、过程)进行比较研究,以求同求异,求常求变,从中寻求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以扩大和加深对于历史的认识”。  在现行的历史教学大纲中把比较作为一项重要的能力要求提出来;现行初中教材设计了大量比较类型的思考题或练习题;在中考历史科命题中,比较也作为一项重要的能力考查要求,体现在各种题型中。所有这些都要求历史教学应重视比
期刊
新课程要求我们从生命的高度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在数学学习中,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喜欢学数学。因此,我们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既要考虑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兴趣,从而有效地进行教学。  要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更精彩有效,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环节着手。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兴
期刊
摘 要:数学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的基础,其在我国教育的各个阶段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如今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对于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探究式方式作为当今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对于数学教育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整个数学教育体系中,小学数学教育对于学生有着重要的作为,只有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才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为学生今后数学学科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只有把探究式方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因此,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培养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跨世纪人才,这已成为很多老师的共识。要让学生发自内心地爱上课外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自主进行课外阅读,就要从低年段培养,从一年级的新生做起。笔者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投其所好——借动画
期刊
摘 要: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渠道。因此,在理念更新的同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引起了我们的担忧和关注。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就必须注重对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有效性 策略  教学策略是每一位教师教学中必须思考的,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已被广大教师所认同,并开始外显于课堂教学之中,但由于对教材
期刊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生物课程要让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备较强的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期间不难看出两方面教学理念的转变,第一,教学目标的完全转变,切实加强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第二,教学方式的完全转变,让学生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教学研究表明,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自主的学习过程,倡导学生的
期刊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自身性质、地位和价值的阐述。从这段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做好语文课程教育教学极其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做好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