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中儒家思想琐议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pass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儒林外史》是作家吴敬梓通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揭露和抨击了封建统治阶层政治图景,同时也塑造了一些来自社会底层洁身自好、富有崇高品质的“小人物”形象,从中反映出作品对于儒家思想的一种现代认识。
  关键词:儒家思想;仁政礼仪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009-01
  探究《儒林外史》中对于儒家思想的突破以及作者思想的进步性,应先从作者吴敬梓的身世、教养以及他当时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政治社会环境相联系来看,这样我们才能够正确全面地认识到这部讽刺小说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儒林外史》对所有这些人物都作了真实的反映和歌颂,表现出对那些总想着不劳而获、仗势欺压百姓的封建统治阶级和权贵极度鄙视,也是对轻视自食其力这种传统思想的有力批判。正如我们所知,作品中杜少卿这个人物就是依照作者本人真实写照而创作的形象,从富裕的封建官僚家庭穷苦到靠卖文生活。他之所以这样生动的塑造并大加赞赏王冕、沈琼枝、鲍文卿和四个市井奇人自食其力的精神,其实也与自己长期的生活经历有关,从自身的实践中他得出了新的思想,并以此作为反对讽刺那些靠无耻手段取得地位名利的儒林中人的思想利器,这样的思想也反映了当时被压迫人民的想法,具有一定的民主主义倾向。
  儒家的最高政治理想是礼乐与仁义,主张维护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而吴敬梓对此却有新的突破,他在小说开头题诗中写到“人生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他用极具讽刺性的语言写出了那些看似高贵的将相神仙、名士举人,在现实生活中也不过是一群不知廉耻,虚伪奸诈,坏事做尽的丑陋形象。吴敬梓虽然对儒林中这类人之间无耻肮脏、弱肉强食的关系表现得极度厌恶,但他却并没有因此而感到绝望,而是从那些在社会底层生活的普通劳动者身上发掘到了人与人之间和谐、淳朴的美好关系。小说第二十一回写了牛老爹和卜老爹在贫困交加的生活中依然相互扶持,并且结为儿女亲家,在为孙子、外孙女商定婚事时互相体谅、帮助,不计较钱物多少,表现出他们朴实善良的品质和真诚深厚的情谊。鲍文卿和倪老爹也有着类似的珍贵情谊,鲍文卿十分同情他的困苦境况,在他极度贫困连最后一个儿子都无法抚养的时候,主动提出送他二十两银子维持生活开销,并把他的儿子收为螟蛉之子,一直视如己出,倪老爹去世以后,鲍文卿又主动拿出一些银子为他料理后事。他们之间的感情完全是贫贱中的患难之交。
  作者怀着炽热的情感,以浓重的笔墨精心描绘了这样四位品德高尚,朴实无华的老人之间发生的诚挚友情,歌颂了他们人性中的仁义光辉,寄托着吴敬梓对人与人之间真挚友谊的向往。同时,这种朴实美好也是对当时那些痴迷于举业功名、品行下流的儒林中人和世态炎凉、人情薄寡的一种有力鞭挞。通览全书可以看出,作者在批判儒林丑态的同时,对于下层劳动人民也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与关注,能够从社会底层平凡的生活中发掘到那些即使地位卑微身上却闪现着崇高品质的人们,这也正是他身上闪现传统民主主义思想的地方。
  《儒林外史》中所展现的广阔社会生活画面以及其中所塑造的种种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往往都带着不同程度的忠孝色彩,这也是小说艺术形象塑造不可缺少的部分,其中或褒或贬,或讥讽或赞扬,无不凝聚着作者的爱憎。通过这部小说也可以反映出吴敬梓的忠孝观,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对于孝道的赞扬是十分明显的,那些能够身体力行或者赞助孝悌行为的人,都是他提倡和赞颂的对象,这也成为衡量一个人品行优劣的一种判断标准。
  吴敬梓提倡、赞美孝亲的思想是毫无疑问的,那么对于忠君问题以及忠与孝的关系又是何种态度呢?我们可以看看平少保出师“征剿生番”一却章中所写萧云仙在父亲萧昊轩坚持下投军报效朝廷多年,最终没能“挣得一丝半粟孝敬父亲,倒要破费父亲的产业,心里愧恨之极!”可萧父不但不责怪朝廷反而认定“这是朝廷功令”,毫无怨言,临终时仍教导儿子“为人以忠孝为本,其余都是末事。”(第四十回)由此我们看到一个固守着“君为臣纲” “忠孝为本”的封建教条思想的愚昧灵魂,甚至到死都没有觉悟,这也是作者对忠君思想的讽刺与抨击。作品中还塑造了郭孝子这样一个人物典型来进一步阐明“忠”与“孝”之间的斗争,他的忠君思想较之萧昊轩有过之而无不及,其父是获罪于朝廷的罪民,而他二十年来历尽辛苦寻找父亲。他在“忠”与“孝”的矛盾斗争中不能两全,最终以孝亲代替了忠君,这也是以孝为本。用当时的封建道德衡量,郭孝子寻父的行为已是大逆不道即不忠的。作者这样安排也否定了忠君这一教条思想,甚至是愚忠。虽然艺术形象的描写上有不足之处,但通读作品还是可以看出其中所阐述的忠孝观的基本点以及展开的各个侧面,通过这些也体现了作者进步的忠孝观。
  对于如何对待功名富贵,作者提出的是要求知识分子讲求“文行出处”的观点和以礼乐兵农济世的设想,从经世致用和山林隐逸结合的思想观点出发,来反对功名富贵和科举制度,这种思想终究是以正统儒家思想为依托的,在现实中实践的可能性较小,带有浓厚的乌托邦性质。
  吴敬梓在作品中精心揭露了多种多样事物的矛盾,以及各具特点的不同讽刺对象。对于“男女平等”,承认妇女具有独立的人格,这种思想在作品中也有所流露。儒家思想中有轻视妇女的言论,“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论语·阳货》)这一思想也为封建思想统治下的人们所遵从和误解。在《儒林外史》中作者塑造了一个新型的妇女形象沈琼枝,她大胆逃离盐商家,在繁华而污浊的南京独自生活,作者借杜少卿之口表达了对她的极大赞赏:“盐商富贵奢华,士大夫见了就销魂夺魄,你一个女子视如土芥,这就可敬的极了。”(第四十一回)她有理想、有刺绣作诗才能,敢于冲破束缚和阻碍去追求自己的人生权利,表现出对封建婚姻、礼教的痛斥和抗争。还有第三十四回中杜少卿反对纳妾也是很好的证明,他认为“娶妾之事,最伤天理,天下不过是这些人,一个人占了几个妇人,天下必有几个无妻之客,小弟为朝廷立法,人生须四十无子,方许要一妾,此妾如不生子,便遣别嫁。”虽然这里仍没有摆脱儒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思想,但是承认男女平等的权利已经是历史的一大进步,并且是对封建道德准则的重大突破。
  《儒林外史》的可贵之处在于其中流露出对于封建正统思想的怀疑与突破,对于男女平等权利的肯定,对于奴性的憎恶等进步思想,使得小说对封建社会作出了有力的批判,而运用的主要武器就是讽刺。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谈到清代讽刺小说时,对它作了极高的历史评价,认为它是“秉持公心,指擿时弊”,“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吴敬梓.《儒林外史》.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
  [2]何其芳.《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文学研究集刊》第一册。
  [3]李汉秋.《儒林外史的文化意蕴》.河南:大象出版社1997。
其他文献
张说是唐代文章大家,他与苏廷硕二人的文章被时人誉为“燕许大手笔”。诰颂公文和碑志文是张说文章创作最为重要的两个部分,其碑志文在对墓主一生历史的述说的过程中,在题材
七十年代是运城县水利事业大发展的时期。水利建设对农业增产的效果是无疑的,但过量开发地下水所带来的问题也是严重的,从迈入八十年代起,就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今后我县水利
内蒙古自治区从1975年开始进行小面积田间试验,当年在干旱牧区草场取得明显的增产效果,随后在哲盟通辽县开展了大面积喷灌试点,目前又在牧区建设两个用大型喷灌机喷灌草场的
万能中耕自动底盘是一种新型的、能合理地满足农艺作业要求的拖拉机结构。虽然它的使用还不广泛,但在国外,它的销售量却比适宜编配综合机组的新型整体式拖拉机(如Deutz公司
580型牵引式割晒机是约翰·迪尔公司为大型高效的联合收割机配套设计的。它有5.5(18英尺)、6.4(21英尺)和7.6(25英尺)米三种割幅。每种割幅均可延长0.9(3英尺)米。这种割晒
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推进,近年来中考试题中出现了不少新题型.命题者往往给出一些新情境,设置一些新问题,要求同学们充分发挥阅读理解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解答试题,全面考
辽宁省鞍山农业机械厂于一九七九年试制成电动时针式喷灌机二台,该机采用胶轮,设计臂长四百一十二米(11个塔架)。样机安装在海城县验军公社二台子大队。受地块限制,按装臂长
稻麦收获机械分联合作业机械和分段作业机械两种。分段作业机具是指收割机和脱粒机。在水稻收获方面,国内目前尚缺少将收割机与脱粒机相衔接的捡拾机具,这就大大限制了收割
山地整地作业机械化与平原明显地不同,取决于山区造林的特点,因此有必要研制专用的山地造林整地机械。在坡度达25度的山地,应用ПН-2整地机(图1),可以同时完成矩形块状整地
现在,不少农用拖拉机均装有逆行机构,用以改善在田间地头、运输以及某些工作时的操纵性能。这些逆行机构分机械式、液压式、电操纵式或动力换档式等几种。本文简单介绍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