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依据不明确之救济机制探讨

来源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huo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执行依据的执行标的和被执行人都应明确。然而在司法实践中,执行依据不明确的问题广泛存在。现有的处理方式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保障该问题得以合理解决。构建规范的诉讼救济机制,以执行解释为辅.以回归审判程序为主,是解決执行依据不明确问题的重要之策。
  关键词:执行依据不明确;救济机制;执行解释;补充判决
  一、执行依据不明确概述
  执行依据,即是有权机关依照法定程序所作出的载明权利义务关系,具有给付内容及可执行之内在效力的已生效的法律文书①。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18条第1款第4项“申请执行的法律文书有给付内容,且执行标的和被执行人明确”可知,唯有具有实质的给付内容的给付之诉的裁判文书或调解书才能作为执行依据。
  对执行依据的要求,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463条明确规定:“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执行的生效法律文书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权利义务主体明确;(2)给付内容明确。”依文义解释理解,“不明确”之事项主要是有关的权利义务主体及给付内容,表现为两者并不能达到“具体、明确”之标准。具体可包括这样几种:①对义务履行标的表述模糊。如对于执行标的物本身属性表述不清晰,包括其外观、内在价值、型号、规格等特性;标的具有可选择性;未查明标的状况。②对履行义务的各项具体条件规定不明确、不具体。③对执行所要达到的标准和效果规定不明确、不具体。总而言之,“执行依据不明确”是指满足可作为执行依据之前提要求的法律文书在主文部分对于某些细节问题规定不明,导致该法律文书在执行时因这种不明确之因素而遇到执行争议或障碍的一种情状。但就一方面而言,从上述不明确种类也能看出,“执行依据不明确”的裁判从整体上而言仍是正确的裁判,其属一种裁判瑕疵,而非裁判错误。但同时“执行依据不明确”作为裁判瑕疵的一类也区别于其他仅在表述上存有不足的裁判瑕疵,其毕竟涉及实体权利关系之确定,故其救济比单纯的表述瑕疵有更高标准。
  二、执行依据不明确现有处理方式之不足及分析
  现行对执行依据不明确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两种:裁定不予受理或驳回申请、由审判机构对裁判文书或调解书进行解释。但上述两种解决途径都存在某些不容忽视的不足之处,分析如下:
  (一)不予受理或驳回申请
  直接裁定不予受理或驳回申请的做法简单粗暴,弊端明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一定程度损害司法公信力,不利于社会矛盾解决。执行依据是人民法院、仲裁机构等依据法定的权限与程序作出的解决纠纷的判断,具有终局的权威性②。当事人已耗费大量精力得到裁判结果,进入执行阶段却最终不能被实施,对裁决的威信损害自不待言,也极易引起当事人的不满与怨言。第二,这与立案登记制等改革措施考虑的出发点背道而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一点重要考虑是有纠纷必解决,即使在普通民事案件的受理阶段,也不会因材料有问题而不予立案,而是给予当事人补正材料的机会,更何况已进入执行阶段只差最后一步实施。面对法院做出的裁判文书出现问题,决不能因其存在瑕疵而直接阻碍案件得到最终的解决。
  (二)由审判机构进行补正或解释
  最高法院在(2015)执申字第52号执行案例中认为:执行程序中无法确定给付内容的,则应当提请生效法律文书的做出机构结合案件审理期间查明的情况,对不明确的执行内容予以补正或进行解释说明。但“执行依据不明确”的给付内容往往无法从卷宗或其他法律文书找到依据,因此审判机关的解释往往缺乏现实可信的依据,不足以令当事人信服,况且这也十分可能造成审判人员对裁判结果或调解结果的任意解释的局面,缺乏规范性程序的保障。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很有可能对法院所作出的解释存有异议或不服解释,这时若无规范机制对当事人的异议进行救济而直接根据解释强行执行就容易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符合程序规范,有损司法权威性。
  (三)造成执行依据不明确原因探讨分析
  通过以上文分析可知,我国司法实践中现行处理执行依据不明确的方式及相关制度都无法圆满的、规范的解决“执行依据不明确”这一具有特殊性的执行过程中的阻碍问题。要探明究竟,还需回归到导致“执行依据不明确”的根本原因上进行探索。执行依据不明确之原因主要分为主客观两个层面:
  第一,主观认识层面。鉴于人的主观认知能力和思维的局限性以及客观情况的多变性、复杂性,即便是思维最为缜密的法官也难以预见到所有的可能遇到的执行不明的状况。即便对情状思虑周全,尽到了充分注意义务,在以文字表述之时也无法穷尽所有的可能存在争议的事实。仅依赖法官素养的提高或设定监督惩罚机制去解决此类问题,不但会徒增法官负担,也根本无法保障问题能够得以合理有效的解决。第二,客观体制层面。目前我国采用了审执分立之举措。此种做法在提高了审判与执行工作的独立性与效率的同时,也难免会一定程度上切断审判阶段与执行阶段的联系,导致另一种现象——易使同一案件在审判阶段与执行阶段产生相悖的价值评价,在审判过程中并无瑕疵的裁判,在进入执行程序后很可能就存在类似“执行依据不明确”一类的瑕疵问题。
  三、执行依据不明确的救济机制
  基于上述执行依据不明确原因的分析,应当提请法官在审判程序中更加审慎严谨地表达和注意审执容易产生误解的地方。但在已经进入执行程序之后,对于执行依据不明确之情状,笔者建议应有如下救济措施。
  (一)执行依据不明确之审查
  首先要对不明确的执行依据进行审查。原因有二:一是确认缺漏之事项是否确实属于执行依据不明确,二是对执行依据不明确之状况进行分离,以决定将其归入执行程序救济或是归入审判程序救济。首先,审查的主体是执行机构,审查的内容是生效法律文书给付内容是否明确。其次,对于确实属于“执行依据不明确”的案件,执行审查部门应当进一步考察其内容,决定其应当归于何种程序进行解决。   (二)执行解释的适用
  执行依据不明确之案件可分为两类:一是争议事项纯粹出于双方各自争取尽可能多的利益,并不存在客观上的实体权利义务的判断。二是争议事项确实存在对客观权利义务未审理查明的状况。
  对上述第一种的执行依据,应当由执行机构继续进行执行解释。执行解释是“执行法院从执行角度出发,对执行依据的内容作出的正式解释”。执行解释既不涉及对事实的确认和审理,自然就不需要设置调查程序和辩论程序,但为了充分保障当事人双方的合法权益,避免司法权力之滥用,执行解释应当以听证的方式进行,在充分听取当事人双方意见和理由的基础上做出能够平衡双方利益的解释。
  (三)回归审判程序的适用
  对上述第二类案件,执行解释已不足以救济,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途径应当回归审判程序。笔者对此设计如下:
  (1)补充判决的启动方式。依当事人申请。如 (上接第页)果当事人对于裁判文书中没有具体规定之事项的履行达成了一致,在执行上不存在争议,那么本着“处分原则”,法院就不应强行对已经得以恢复稳定的权利义务关系按照“错误裁判”处理。
  (2)补充判决运作过程。由于我国立法在补充判决方面缺乏可供依据的法律制度,对于补充判决的具体运作过程的问题应当作为一项重要的立法内容進行讨论,在此不便展开浅薄无依据之讨论。但笔者以为,补充判决既属于对实体权利义务关系作出确定的判决过程,就应当组织当事人进行言词辩论,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故而其应当以现有的审判程序作为参照,又由于其审理的事项简单,更应倾向将现有的关于简易程序的有关规定作为其参照。
  (3)对补充判决的救济。补充判决由于是关于原判决细节事实的判定而具有一定的依附性,不应与原判决相拆分,因而其效力应当溯及原判决生效之日。由于补充判决是对案件实体问题的确定,故应适用上诉或再审加以救济。补充判决作出后原判决仍在上诉期内的,对补充判决不服可提起上诉;补充判决作出后原判决已生效的则应当适用审判监督程序予以救济。
  注释:
  ①冯灼兰:《执行依据不明确的缺陷弥补与权利救济》,载《东南司法评论》2017年第00期。
  ②王杏飞:《执行依据不明的应对》,载于《人民法院报》2016年第8版。
  参考文献:
  [1]董少谋.民事诉讼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
  [2]冯灼兰.执行依据不明确的缺陷弥补与权利救济[J].东南司法评论,2017(0).
  [3]百晓锋、董少谋.生效法律文书给付内容不明问题之处理[N].人民法院报,2016(8).
  [4]王杏飞.执行依据不明的应对[N].人民法院报,2016(8).
  [5]兰美海.民事裁判文书瑕疵补正程序之完善[C].贺荣.全国第28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7.
  [6]王妮妮.民事执行依据的识别[D].苏州:苏州大学,2015.
  [7]李月.论民事裁判瑕疵之救济[D].开封:河南大学,2013.
  作者简介:
  程笑寒(1997.8~ ),女,山东淄博人,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2016级本科生。
其他文献
1 案例资料rn简要案情 刘某,女,40岁.孕36周,此前孕4产3;因感腹痛伴阴道流血1h于2014年5月6日上午8时许,请本村“接生婆”到家中接生(孕期未进行过产检).9时30分许给予“催产
复星集团创建于1992年,是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集团之一,目前拥有医药、房地产、钢铁及零售等四大主导产业,及矿业和金融等战略投资.2006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利润第39位、销售
资源型城市约占我国城市总数的1/4,其中绝大多数资源已经或濒临枯竭.全国因矿山枯竭而产生的困难职工总数约300-400万人,并影响1000万人以上职工家属生活.在辽宁10大金属矿山
隐形巨人更加倾向于使用研究性设计。在研究型设计中,设计师的设计更偏向缜密的分析和推理。设计方案建立在对用户、使用场合、创新等因素严密的分析基础之上  所谓“隐形巨人”,“隐形”的意思是指这些企业几乎不为外界所关注;而“巨人”则强调这些企业几乎完全主宰着各自所在的市场领域,它们占有很高的市场份额,有着独特的竞争策略,往往在某一个细分的市场中进行着专心致志的耕耘。  “经过长期的发展,隐形巨人企业已经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是指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社会及公众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企业社会责任一般由经济责任、法律责任、
摘要:今天,统计学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虽然从“统计学”一词出现到现在只有短短三百年,但统计学的发展却经历了很多的曲折,从古典统计学的国势学、政治算术学到近代统计学的社会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再到现代统计学的经典统计学和贝叶斯统计学,在这期间统计学的发展经历了很多次的思想交锋,每一次思想交锋的都代表着统计学的新发现新认识。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人是靠思想站立起来的”,统计学的发展也是
早春的闽西北已褪去严冬萧瑟的外衣,到处新柳吐翠,桃红点点,梨花飘银。沉寂了一冬的沙溪河开始涌动着春潮,唱着欢快的曲调将蓝天白云的美丽画面拥入怀中。它似乎也知道,一个
A刘伯承在 1 958年曾经受到批判。由于批判会局限于军委扩大会议 ,又是保密的 ,所以 ,知道详情的人并不多。1 958年 5月 ,南京军事学院院长办公室接到总部的紧急通知 ,通知刘
通过行政保护的模式维护著作权法律制度是我国著作权保护体系的重要部分。本文通过分析著作权行政保护的价值目标、行政查处的性质、行政保护的方式、权利人维权的成本、效果
广交会自2013年起,每年举办一次广交会出口产品设计奖(Canton Fair Design Awards,简称CF Awards)。  通过CF奖,广交会力争为国际买家呈现更多的中国设计精品,  并努力把此奖项打造称国内乃至全世界具有影响力的评选活动  泳池太阳能加热器  企业名称:江苏汇天国际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本产品为新型的太阳能加热器,通过PP上盖与PP下盖的焊接形成水道;整个水道置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