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朗读的作用很大,理解课文的唯一手段就是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最重要的手段。"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指导:教师范读,感染学生;创设情境,调动学生;重点品读 引导感悟;激励评价,指引方向。
【关键词】教师范读 创设情境 重点品读 激励评价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朗读的作用很大,理解课文的唯一手段就是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最重要的手段。"可见,阅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只有当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学生才会从容地坐在书本面前,细细地品读,深入地思考。阅读是学生当前学习和后续学习的重要方式。下面谈一下我在教学中的几点浅显认识:
一、教师范读感染学生
叶老说:“在教导学生读文时,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这是语文教学最可贵的一种境界。要使学生有感悟,有体验,教师首先要有感悟,有体验;要使学生被感动,教师首先要被感动。只有当教师热情投入、真情流露的时候,才能以情悟情,让学生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切奏、停顿和速度,轻后果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特别像《王二小》和《难忘的泼水节》这类感情色彩较浓厚的课文,更应该通过朗读来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朗读,不是一种简简单单的见字发声的过程,而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一种需要调动声音、情感和众多技巧的艺术性的创造活动。在引导学生朗读时,教师的范读、带读、引读,都具有非常直观的指导作用。
二、创设情境,调动学生
(一)搜集资料,情境铺垫
情境渲染,对学生的朗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教师善于创设情境,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能有效地促使学生带有感情地朗读。《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首诗歌是赞颂雷锋的,我先让学生搜集关于雷锋的事迹,通过学生交流,多媒体显示,让学生了解雷锋做了多少好事,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名好战士,从而使学生获得独特感受,为有感情朗读课文做好铺垫。
(二)插图引路,情境展现
教材中不少课文配有色彩鲜明、充满生活情趣的画面。我们在进行朗读指导时,切不可对这些生动、形象的画面视而不见,而要充分利用它们为学生朗读课文作好情感上的铺垫,使观察与朗读相得益彰,让这些插图带着孩子们和作者一同欢笑、一同惆怅、一同悲伤……一同用最丰富的情感语言去赞美他们、歌咏他们、思念他们……有感情地朗读正是他们情感心声的需求,学生图文对照,感悟、体验就能读出感情,读出赞美,这也是利用插图创设情境的教学中所产生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重点品读引导感悟
我们所学的每一篇课文中,都有一些重点段落。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例如当读到《穷人》中的“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这些语句时,教师就要先指导学生理解句子中带点的词,然后反复朗读,要求把带点词语读重音,读出感情来,从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渔夫的日子很苦,度日如年,备受煎熬,同时也表达了渔夫的坚强精神,一定能战胜困难渡过难关。这足以说明渔夫同桑娜一样有关心他人的美好心灵。
四激励评价,指引方向
语文课堂上朗读指导中的评价至关重要。当学生朗读文本后,是多么期待着老师能给他一个肯定呀!而此时,教师的评价语言看似不经意的淡淡一说,看似恰如其分的一个肯定,看似简单的一句鼓励……细细体味,这样亲切、真挚的语言对学生的学习都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学生朗读后我们要及时给予评价,特别是对于那些读得不太好或者胆小怯场等的学生,在指出不足时要予以肯定和鼓励,提出建设性的建议。首先,教师的评价语言应该恰当。其次,教师应该认真聆听学生的朗读,不要仅仅是在学生读完后作一个简单的评价,在学生朗读的时候,应该在肢体语言方面表现出认真倾听的姿态。最后,要注意学生互评中出现的问题。有些学生在对他人朗读的评价更像是在挑毛病,会说一些“他这个字读错了。”“他读的不够响亮。”等等。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做出有效的评价,把评价的面放宽,多去注意学生朗读的技巧。
语文不是无情物,字词句读都是诗。作者的情感表达常常隐藏于文字深处。阅读的过程是“物我的回响交流的过程”,是学生与作者的对话,与文本的对话,与自己的对话。在反复的阅读中,感悟真情、亲情、恩情、知遇之情……让所有的情化为激情-------教师的激情,学生的激情,课堂的激情!因此,语文教学要想让学生真情流淌,就必须让学生读懂、读通、读深,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与文本对话、交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周国光、张林林编著《现代汉语语法理论与方法》(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人教版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7月第3版)
[4]人教版实验教科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五、六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5]于根元主编推广普通话促进语言文字规范(成人读本)(语文出版社1998年4月第1版)
[6]崔峦老师在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上的总结发言(“人教网”2006年11月)
【关键词】教师范读 创设情境 重点品读 激励评价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朗读的作用很大,理解课文的唯一手段就是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最重要的手段。"可见,阅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只有当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学生才会从容地坐在书本面前,细细地品读,深入地思考。阅读是学生当前学习和后续学习的重要方式。下面谈一下我在教学中的几点浅显认识:
一、教师范读感染学生
叶老说:“在教导学生读文时,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这是语文教学最可贵的一种境界。要使学生有感悟,有体验,教师首先要有感悟,有体验;要使学生被感动,教师首先要被感动。只有当教师热情投入、真情流露的时候,才能以情悟情,让学生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切奏、停顿和速度,轻后果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特别像《王二小》和《难忘的泼水节》这类感情色彩较浓厚的课文,更应该通过朗读来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朗读,不是一种简简单单的见字发声的过程,而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一种需要调动声音、情感和众多技巧的艺术性的创造活动。在引导学生朗读时,教师的范读、带读、引读,都具有非常直观的指导作用。
二、创设情境,调动学生
(一)搜集资料,情境铺垫
情境渲染,对学生的朗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教师善于创设情境,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能有效地促使学生带有感情地朗读。《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首诗歌是赞颂雷锋的,我先让学生搜集关于雷锋的事迹,通过学生交流,多媒体显示,让学生了解雷锋做了多少好事,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名好战士,从而使学生获得独特感受,为有感情朗读课文做好铺垫。
(二)插图引路,情境展现
教材中不少课文配有色彩鲜明、充满生活情趣的画面。我们在进行朗读指导时,切不可对这些生动、形象的画面视而不见,而要充分利用它们为学生朗读课文作好情感上的铺垫,使观察与朗读相得益彰,让这些插图带着孩子们和作者一同欢笑、一同惆怅、一同悲伤……一同用最丰富的情感语言去赞美他们、歌咏他们、思念他们……有感情地朗读正是他们情感心声的需求,学生图文对照,感悟、体验就能读出感情,读出赞美,这也是利用插图创设情境的教学中所产生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重点品读引导感悟
我们所学的每一篇课文中,都有一些重点段落。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例如当读到《穷人》中的“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这些语句时,教师就要先指导学生理解句子中带点的词,然后反复朗读,要求把带点词语读重音,读出感情来,从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渔夫的日子很苦,度日如年,备受煎熬,同时也表达了渔夫的坚强精神,一定能战胜困难渡过难关。这足以说明渔夫同桑娜一样有关心他人的美好心灵。
四激励评价,指引方向
语文课堂上朗读指导中的评价至关重要。当学生朗读文本后,是多么期待着老师能给他一个肯定呀!而此时,教师的评价语言看似不经意的淡淡一说,看似恰如其分的一个肯定,看似简单的一句鼓励……细细体味,这样亲切、真挚的语言对学生的学习都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学生朗读后我们要及时给予评价,特别是对于那些读得不太好或者胆小怯场等的学生,在指出不足时要予以肯定和鼓励,提出建设性的建议。首先,教师的评价语言应该恰当。其次,教师应该认真聆听学生的朗读,不要仅仅是在学生读完后作一个简单的评价,在学生朗读的时候,应该在肢体语言方面表现出认真倾听的姿态。最后,要注意学生互评中出现的问题。有些学生在对他人朗读的评价更像是在挑毛病,会说一些“他这个字读错了。”“他读的不够响亮。”等等。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做出有效的评价,把评价的面放宽,多去注意学生朗读的技巧。
语文不是无情物,字词句读都是诗。作者的情感表达常常隐藏于文字深处。阅读的过程是“物我的回响交流的过程”,是学生与作者的对话,与文本的对话,与自己的对话。在反复的阅读中,感悟真情、亲情、恩情、知遇之情……让所有的情化为激情-------教师的激情,学生的激情,课堂的激情!因此,语文教学要想让学生真情流淌,就必须让学生读懂、读通、读深,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与文本对话、交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周国光、张林林编著《现代汉语语法理论与方法》(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人教版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7月第3版)
[4]人教版实验教科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五、六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5]于根元主编推广普通话促进语言文字规范(成人读本)(语文出版社1998年4月第1版)
[6]崔峦老师在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上的总结发言(“人教网”2006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