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溶栓前后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来源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s3522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溶栓治疗对其凝血纤溶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2h内急性心肌梗塞患者30例,用重组链激酶(r-SK)150万U进行溶栓治疗,并按临床判断再通标准将其分为溶栓再通组和未通组,观察其溶栓前后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活性,D-二聚体(D-Dimer)及纤维蛋白原(Fg)含量变化.结果溶栓再通组溶栓后血浆t-PA活性较溶栓前明显升高,PAI活性明显减低,而未通组溶栓前后t-PA、PAI活性无明显变化.两组溶栓后血浆D-Dimer较溶
其他文献
通过对医学留学生基本情况进行分析,认为由于留学生在入学前所接受的教育不同,个人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的参差不齐,造成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医学留学生在道德基础、知识面和行为
分析了导致大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情感受挫、就业压力、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紧张、精神和躯体疾患、内心冲突。提出预防大学生自杀的策略:重视对学生的挫折教育、加强学生心理健
人的素质决定经济的发展水平与动力。农村教育的提升是激发乡村振兴内力、乡村持续繁荣的迫切要求。长期以来,圄于人力、物力、财力等外部资源不足,农村教育出现“内卷化”现
目的探讨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及卒中样发作(MELAS)患者头痛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46例伴头痛的MELAS综合征患者(头痛组)及14例无头痛患者(非头痛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与
引入“成长尖端统计学”的思路,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群体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健康的规律。认为积极的人生态度、文理兼具的完整知识体系、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