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玩儿鹰,在我国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从春秋、战国历经唐、宋、元、明、清,玩鹰历来就是帝王、达官贵族的嗜好。而千百年来,文人墨客诗画中以鹰为题材的佳作也不在少数。
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玩鹰的人群主要是前清的遗老遗少及一些新贵,总之,是有钱的大户人家。他们往往还雇用专人为之捕鹰、训鹰、放鹰。前清的王府中,管这些人叫鹰奴,到了民国,叫鹰把式。这些把式也是代代相传的,都有着自己的驯鹰秘籍。在东北三省、内蒙古、新疆都有捕鹰人,每年都会把鹰送到京城来。驯鹰、放鹰的人群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人们称他们为鹰户。这些鹰户人家在北京为数不多,彼此都认识,互相关照,他们的生活也比较艰难。
养鹰就得养狗,因为打猎时离不开狗。打猎的程序是这样的,主人骑着马,放鹰人架着鹰,也骑在马上。一群闲人拿着棍子,成排走着,目的是惊起兔子。兔子一跑,放鹰人就马上放鹰。鹰俯冲下去,用翅膀扇打兔子,一只爪要抓到兔子的屁股上,兔子一回头,另一只爪就抓到兔子的眼睛上,把兔子摁到地上。这时,马上放狗,狗咬到兔子,再交给主人。这是一连串的动作。可有时,鹰抓到了兔子,兔子就是不回头,它把鹰往草丛或树丛中带,这样就会把鹰弄伤或弄死。这就是那句歇后语——“兔子老了,鹰难拿”的来源。所以,养鹰就必须养狗,而且是细腰的猎狗,用它来保护鹰。这一切都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
熬鹰
每年都要收新鹰进门,行话管这种鹰叫生鹰。生鹰来了,就要熬鹰,行话叫上宿,就是不叫鹰睡觉。熬鹰就是通过不让鹰睡觉,来熬掉它的野性。相传,熬鹰就是叫鹰忘掉它以前的生活和生活习惯。通过熬鹰和喂麻团(用麻绳和棉花弄在一起,让鹰吞下去),还可以刮掉鹰胃里的油,就是叫鹰掉膘,这样才是驯服它的第一步。
熬鹰是一件非常辛苦的活儿。在冬天,不管多冷,天一黑,熬鹰人就要架着鹰出来,找个他们熟悉的酒馆或茶馆聚集。几个熬鹰人,凑在一起侃大山,先喝酒,后喝茶。你想,要是一个人单独熬一只鹰,将很难度过一个个漫漫长夜。熬鹰人一见面互相问候,互相观看对方的鹰,一起侃大山,再一起从一个酒铺走向下一个茶馆或酒铺。
鼓楼的西北角、平安里、果子巷、五牌楼等地都有这样的酒馆或茶馆。这样的酒馆和茶馆同别的地方不一样,就是在他们的门口有一块儿小小的空地,在那里竖着木桩,木桩中间还有横梁,并且配有长条木桌。这是专为熬鹰人、放鹰人准备的。因为鹰怕热,不能带进屋里,木桩是为了拴狗或拴马用的,中间横梁是为了白天架鹰用的,而且一到冬天,这样的酒馆外经常会有几只野兔儿挂在那里供人来买。
散了
在民国时期玩鹰的遗老遗少达到了最高峰,还特意设置了比赛项目,每年腊月初八就是他们的比赛日,其豪华程度已经超过了前清时的达官贵人。
1949年解放后,许多官僚和有钱人逃到了台湾或香港,甚至海外,他们中间也有玩鹰的,只好把鹰放了。而留下来的那些鹰户人家即使想继续自己的嗜好,也不敢大张旗鼓地玩儿了,因为新中国政府不提倡甚至是讨厌人们的这类嗜好。
1950年底,北京开始了大搞爱国卫生运动,全市打狗,无一幸免。没有了狗,有鹰也没有用了,这些人只好把鹰也放了,玩鹰这一行当也就消散了。
情缘
我在少年时期,竟阴差阳错地与鹰结下了不解之缘。
有一天,我放学回家遇上了哥哥的同学,他手里提了个笼子碰到我,说:“我这儿有个玩意儿,给你吧。你把他养大放了,也是一条性命。”我一看吓一跳,原来是一只刚刚出生不久的小鹰雏。它皮上长着黄色的茸毛,嘴弯弯的。我由于好奇,从此就开始精心养起了这只快饿死的小鹰。
我用填鸽子的手法慢慢地往它嘴里填玉米虫,喂它牛奶,后来就打“老家贼”(麻雀)给它吃,还给他起了个名字叫“青儿”。再后来我用家里的鸽子到鸽子市去换野鸽子喂它。我家的一只鸽子能换好多只野鸽子。因为怕人知道,把它放在家里后院的厨房里。家里没有太多人吃饭,这个厨房早就不用了。那里面有个天窗,屋子又高又大,它可以在那里练习飞翔。后来它会飞了,我就在天窗下,给它架了个木板,把它放到上面去。它很有灵性,很小就能分辨出我的声音和气味。3个多月过去了,它吃了几十只鸽子和上百只麻雀(那时麻雀非常便宜,两分钱一只)。我每次来喂它,一吹口哨它就飞过来。我早就不用拿手喂它了,只要把麻雀抛给它,它会在空中接住。有一天我终于看到了它飞上天空,希望它赶快飞走,可又舍不得它走。多少年的压岁钱都花光了,家里给的早点钱我也用来给它买吃的。那时我就怕上体育课,经常饿得眼冒金星。
它晚上在家住,白天不知飞到哪里去。有一天,突然听到它的叫声很异常,我发现它的右腿被人用弓打断了。我赶紧给它的伤口处敷上了云南白药,用纱布裹好,并用硬纸筒固定起来,还向它嘴里填了许多南瓜子(据说南瓜子有接骨作用),慢慢地在家调养。大约20天左右,它用嘴撕掉了绑在腿上的纸筒和绷带,并舞动着翅膀鸣叫,像是告诉我它已经好了。它又飞上了蓝天。由于没有人摸它,所以它的羽毛上有着一层白白的霜,和鸽子一样,后背洁白的羽毛上,还有一片片的斑点,真是美极了。它的眼睛红红的,变得凶猛了,也更加警觉了。我现在再吹口哨叫它下来或呼唤青儿,它也会发出像哨音一样的声音来答复。我家离安定门城楼不远,那里有许多野鸽子等食物供它捕食。为了保持亲近,我有时还喂它些羊肉。
转眼到了冬天,下雪时我给它准备好吃的,目的是不让它出去。它很通人性,发现我放学回家时,会发出叫声,希望我和它一起玩儿。家里的人也只有妈妈进入此屋它不会攻击。妈妈和我想叫它快快飞走。因为北京城乃至全国,正在掀起“反贪污、反浪费”的“打老虎”运动,要是让别人知道家里还有它,我家就会遭殃。
有一天,我正准备去上学,突然看到它飞到前院的上空,听到它的叫声有些特别。它低空盘旋着,等妈妈从屋子里出来看到它时,它突然落到了前院的窗台上,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我走近它,它用头、嘴来蹭我的头,并冲着妈妈叫,意思是让妈妈摸摸它。妈妈说:“你真是漂亮啊!”妈妈摸着它,对我说:“你去给它拿点吃的,它这是要走了。”我把家里的生肉拿给它,它不吃,只是鸣叫。我这才知道妈妈说对了。它飞了起来,鸣叫着,在我家上空盘旋着,越来越高。那一天,我伤心得没有去上学。
转年的春天,我正在院子里帮妈妈晾冬天的棉被,突然听到空中有青儿的叫声,青儿回来了。它正慢慢地准备落下,但不是一只,而是两只。青儿落下了,另一只没有落下。青儿和我们亲昵了一阵,就鸣叫着飞走了。妈妈对我说:“放心吧,青儿已经成家了。”从此,我的青儿就再也没回来过。
北京城早就没有玩鹰的人了,在新疆哈萨克斯坦族还有人用鹰来打猎,中东、阿拉伯国家玩鹰玩得很厉害、很讲究。许多国家的不法分子都在偷运和走私鹰到那里,那里还有鹰医院,形成了一个产业链。
许多许多年过去了,我在画报上看到了故宫的藏画——意大利人郎世宁为乾隆皇帝画的鹰,叫海东青,但它远远没有我的青儿漂亮。此时我才知道青儿是一只精美绝伦的神鹰,是人们多少年来可望而不可求的海东青。后来不管我走到哪里,总是注视天空,看天空中的飞鸟……
1990年,我因为工作关系到北美去谈合作项目,休息时,使馆组织我们到尼亚加拉大瀑布。我被那美丽的景色所吸引。我突然发现在我的上空有两只鹰在盘旋,我开始以为它们是美国的白头鹰,当它们低空盘旋时,我看到是两只白色的鹰,我顿时激动万分,我失声喊出:“青儿!青儿!”然而它们不是我的青儿,它们飞远了。青儿,我思念着你。
(此文已收录于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胡同串子的故事》一书当中。本刊2012年2期刊登的《南北锣鼓巷,今时旧日》和2012年3期刊登的《卖晚报》也为张文瑾的作品,错排成窦海军,特此更正。)
编辑/冯 岚 icarusfeng@126.com
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玩鹰的人群主要是前清的遗老遗少及一些新贵,总之,是有钱的大户人家。他们往往还雇用专人为之捕鹰、训鹰、放鹰。前清的王府中,管这些人叫鹰奴,到了民国,叫鹰把式。这些把式也是代代相传的,都有着自己的驯鹰秘籍。在东北三省、内蒙古、新疆都有捕鹰人,每年都会把鹰送到京城来。驯鹰、放鹰的人群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人们称他们为鹰户。这些鹰户人家在北京为数不多,彼此都认识,互相关照,他们的生活也比较艰难。
养鹰就得养狗,因为打猎时离不开狗。打猎的程序是这样的,主人骑着马,放鹰人架着鹰,也骑在马上。一群闲人拿着棍子,成排走着,目的是惊起兔子。兔子一跑,放鹰人就马上放鹰。鹰俯冲下去,用翅膀扇打兔子,一只爪要抓到兔子的屁股上,兔子一回头,另一只爪就抓到兔子的眼睛上,把兔子摁到地上。这时,马上放狗,狗咬到兔子,再交给主人。这是一连串的动作。可有时,鹰抓到了兔子,兔子就是不回头,它把鹰往草丛或树丛中带,这样就会把鹰弄伤或弄死。这就是那句歇后语——“兔子老了,鹰难拿”的来源。所以,养鹰就必须养狗,而且是细腰的猎狗,用它来保护鹰。这一切都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
熬鹰
每年都要收新鹰进门,行话管这种鹰叫生鹰。生鹰来了,就要熬鹰,行话叫上宿,就是不叫鹰睡觉。熬鹰就是通过不让鹰睡觉,来熬掉它的野性。相传,熬鹰就是叫鹰忘掉它以前的生活和生活习惯。通过熬鹰和喂麻团(用麻绳和棉花弄在一起,让鹰吞下去),还可以刮掉鹰胃里的油,就是叫鹰掉膘,这样才是驯服它的第一步。
熬鹰是一件非常辛苦的活儿。在冬天,不管多冷,天一黑,熬鹰人就要架着鹰出来,找个他们熟悉的酒馆或茶馆聚集。几个熬鹰人,凑在一起侃大山,先喝酒,后喝茶。你想,要是一个人单独熬一只鹰,将很难度过一个个漫漫长夜。熬鹰人一见面互相问候,互相观看对方的鹰,一起侃大山,再一起从一个酒铺走向下一个茶馆或酒铺。
鼓楼的西北角、平安里、果子巷、五牌楼等地都有这样的酒馆或茶馆。这样的酒馆和茶馆同别的地方不一样,就是在他们的门口有一块儿小小的空地,在那里竖着木桩,木桩中间还有横梁,并且配有长条木桌。这是专为熬鹰人、放鹰人准备的。因为鹰怕热,不能带进屋里,木桩是为了拴狗或拴马用的,中间横梁是为了白天架鹰用的,而且一到冬天,这样的酒馆外经常会有几只野兔儿挂在那里供人来买。
散了
在民国时期玩鹰的遗老遗少达到了最高峰,还特意设置了比赛项目,每年腊月初八就是他们的比赛日,其豪华程度已经超过了前清时的达官贵人。
1949年解放后,许多官僚和有钱人逃到了台湾或香港,甚至海外,他们中间也有玩鹰的,只好把鹰放了。而留下来的那些鹰户人家即使想继续自己的嗜好,也不敢大张旗鼓地玩儿了,因为新中国政府不提倡甚至是讨厌人们的这类嗜好。
1950年底,北京开始了大搞爱国卫生运动,全市打狗,无一幸免。没有了狗,有鹰也没有用了,这些人只好把鹰也放了,玩鹰这一行当也就消散了。
情缘
我在少年时期,竟阴差阳错地与鹰结下了不解之缘。
有一天,我放学回家遇上了哥哥的同学,他手里提了个笼子碰到我,说:“我这儿有个玩意儿,给你吧。你把他养大放了,也是一条性命。”我一看吓一跳,原来是一只刚刚出生不久的小鹰雏。它皮上长着黄色的茸毛,嘴弯弯的。我由于好奇,从此就开始精心养起了这只快饿死的小鹰。
我用填鸽子的手法慢慢地往它嘴里填玉米虫,喂它牛奶,后来就打“老家贼”(麻雀)给它吃,还给他起了个名字叫“青儿”。再后来我用家里的鸽子到鸽子市去换野鸽子喂它。我家的一只鸽子能换好多只野鸽子。因为怕人知道,把它放在家里后院的厨房里。家里没有太多人吃饭,这个厨房早就不用了。那里面有个天窗,屋子又高又大,它可以在那里练习飞翔。后来它会飞了,我就在天窗下,给它架了个木板,把它放到上面去。它很有灵性,很小就能分辨出我的声音和气味。3个多月过去了,它吃了几十只鸽子和上百只麻雀(那时麻雀非常便宜,两分钱一只)。我每次来喂它,一吹口哨它就飞过来。我早就不用拿手喂它了,只要把麻雀抛给它,它会在空中接住。有一天我终于看到了它飞上天空,希望它赶快飞走,可又舍不得它走。多少年的压岁钱都花光了,家里给的早点钱我也用来给它买吃的。那时我就怕上体育课,经常饿得眼冒金星。
它晚上在家住,白天不知飞到哪里去。有一天,突然听到它的叫声很异常,我发现它的右腿被人用弓打断了。我赶紧给它的伤口处敷上了云南白药,用纱布裹好,并用硬纸筒固定起来,还向它嘴里填了许多南瓜子(据说南瓜子有接骨作用),慢慢地在家调养。大约20天左右,它用嘴撕掉了绑在腿上的纸筒和绷带,并舞动着翅膀鸣叫,像是告诉我它已经好了。它又飞上了蓝天。由于没有人摸它,所以它的羽毛上有着一层白白的霜,和鸽子一样,后背洁白的羽毛上,还有一片片的斑点,真是美极了。它的眼睛红红的,变得凶猛了,也更加警觉了。我现在再吹口哨叫它下来或呼唤青儿,它也会发出像哨音一样的声音来答复。我家离安定门城楼不远,那里有许多野鸽子等食物供它捕食。为了保持亲近,我有时还喂它些羊肉。
转眼到了冬天,下雪时我给它准备好吃的,目的是不让它出去。它很通人性,发现我放学回家时,会发出叫声,希望我和它一起玩儿。家里的人也只有妈妈进入此屋它不会攻击。妈妈和我想叫它快快飞走。因为北京城乃至全国,正在掀起“反贪污、反浪费”的“打老虎”运动,要是让别人知道家里还有它,我家就会遭殃。
有一天,我正准备去上学,突然看到它飞到前院的上空,听到它的叫声有些特别。它低空盘旋着,等妈妈从屋子里出来看到它时,它突然落到了前院的窗台上,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我走近它,它用头、嘴来蹭我的头,并冲着妈妈叫,意思是让妈妈摸摸它。妈妈说:“你真是漂亮啊!”妈妈摸着它,对我说:“你去给它拿点吃的,它这是要走了。”我把家里的生肉拿给它,它不吃,只是鸣叫。我这才知道妈妈说对了。它飞了起来,鸣叫着,在我家上空盘旋着,越来越高。那一天,我伤心得没有去上学。
转年的春天,我正在院子里帮妈妈晾冬天的棉被,突然听到空中有青儿的叫声,青儿回来了。它正慢慢地准备落下,但不是一只,而是两只。青儿落下了,另一只没有落下。青儿和我们亲昵了一阵,就鸣叫着飞走了。妈妈对我说:“放心吧,青儿已经成家了。”从此,我的青儿就再也没回来过。
北京城早就没有玩鹰的人了,在新疆哈萨克斯坦族还有人用鹰来打猎,中东、阿拉伯国家玩鹰玩得很厉害、很讲究。许多国家的不法分子都在偷运和走私鹰到那里,那里还有鹰医院,形成了一个产业链。
许多许多年过去了,我在画报上看到了故宫的藏画——意大利人郎世宁为乾隆皇帝画的鹰,叫海东青,但它远远没有我的青儿漂亮。此时我才知道青儿是一只精美绝伦的神鹰,是人们多少年来可望而不可求的海东青。后来不管我走到哪里,总是注视天空,看天空中的飞鸟……
1990年,我因为工作关系到北美去谈合作项目,休息时,使馆组织我们到尼亚加拉大瀑布。我被那美丽的景色所吸引。我突然发现在我的上空有两只鹰在盘旋,我开始以为它们是美国的白头鹰,当它们低空盘旋时,我看到是两只白色的鹰,我顿时激动万分,我失声喊出:“青儿!青儿!”然而它们不是我的青儿,它们飞远了。青儿,我思念着你。
(此文已收录于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胡同串子的故事》一书当中。本刊2012年2期刊登的《南北锣鼓巷,今时旧日》和2012年3期刊登的《卖晚报》也为张文瑾的作品,错排成窦海军,特此更正。)
编辑/冯 岚 icarusfen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