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新认识特朗普》这一专题来得非常及时。最近三个月来,特朗普一系列举动都引发了全球连锁反应,包括了4月份的中美贸易摩擦及5月份的美朝关系的主动出击。他的每次举动,都在刷新着人们对他的认知,不仅仅是中国学者及媒体看不清楚,就连美国人也不知道他的牌路。当人们都等着这位“政坛门外汉”出洋相时,却惊讶地发现他的手段越发娴熟。
今年,我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亚美研究中心访学,也与多位美国人聊过特朗普。众所周知,加州的精英分子并不喜歡特朗普,因为他否定了之前美国的“自由国际主义”,也否定了精英们极为珍视的“美国价值观”。尤其是一些墨裔的学者,对特朗普更是有很大意见。可是,他们都不得不承认:特朗普身后是一个“传统的保守美国”,他的选民更多来自于传统工业区及广大农场。这个群体并不是全球化的受益者,相反,他们自认为利益受到了损害。
如果对特朗普这两年的推特内容进行话语分析研究,我们可以初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特朗普不断地怼各路精英(包括媒体人、学者、球星等),一边又不断赞美美国工农阶层。“job”(工作),是他发推的高频词之一,也是他经济改革的着眼点。他经常感慨,“美国的农民和工人等了太久太久”“美国欠他们的太多了”等等。据我初步的观察,在美国网络中讽刺特朗普的人似乎变得越来越少,更多人通过留言表示感激。这可能是特朗普站稳脚跟的一个信号:以反建制著称的他,逐步被承认。
对“特朗普主义”的分析,是本专题非常有价值的部分。在特朗普的世界观里,全球是个残酷的竞技场,遵循的都是“零和博弈”。这种世界观看似熟悉,令人想到了爱德华·卡尔、汉斯·摩根索等现实主义国际理论。对于美国一贯实施的“自由国际主义”全球化政策,特朗普并不感冒,相反,他认为,美国在近20年一直让别人占便宜。专题强调,特朗普最初开始有意于从政是1988年,当时他自荐为老布什的竞选搭档,只是被老布什所嫌弃。在这里,似乎存在一个暗示:特朗普的“零和博弈”思维似乎来自冷战时代,来自全球化狂飙突进的前夜。专题又进一步指出,在2016年的大选中,特朗普基本上沿用了里根1980年的竞选口号“让美国重新伟大”。由此,一条线索逐渐变得清晰:特朗普似乎是一个从80年代穿越而来的经典国际关系理论的笃行者。
此前,多位学者试图从不同角度阐释特朗普,包括传统的“左—右”框架、民粹主义、激进保守主义、马基雅维利主义等。这些解释尽管都不尽准确,但都从不同的侧面,呈现了特朗普的部分轮廓。专题也进行了心理学上的尝试,对特朗普的性格进行分析。这种努力如今看来是非常必要的,因为美国政府已经被打上了非常明显的特朗普烙印。此前,特朗普被怀疑能否让技术官僚们信服,但今日他应该是通过了这一关,并成功地影响了白宫。今日的美国政府,从行为、逻辑、思想方式上,似乎已经特朗普化(至少白宫的官方推特,口吻有点特朗普的风格了)。
特朗普虽然行为带有表演性,但他并非为演而演。他构建了一套虽然破绽百出但极具煽动性的话语。同时,他还是一个强力执行者,有足够魄力将自己的意愿付诸行动,并反制建制派力量。令人伤感的是,一直对特朗普行为感到恶心的美国精英阶层,现在也似乎在逐渐改变看法。
今年,我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亚美研究中心访学,也与多位美国人聊过特朗普。众所周知,加州的精英分子并不喜歡特朗普,因为他否定了之前美国的“自由国际主义”,也否定了精英们极为珍视的“美国价值观”。尤其是一些墨裔的学者,对特朗普更是有很大意见。可是,他们都不得不承认:特朗普身后是一个“传统的保守美国”,他的选民更多来自于传统工业区及广大农场。这个群体并不是全球化的受益者,相反,他们自认为利益受到了损害。
如果对特朗普这两年的推特内容进行话语分析研究,我们可以初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特朗普不断地怼各路精英(包括媒体人、学者、球星等),一边又不断赞美美国工农阶层。“job”(工作),是他发推的高频词之一,也是他经济改革的着眼点。他经常感慨,“美国的农民和工人等了太久太久”“美国欠他们的太多了”等等。据我初步的观察,在美国网络中讽刺特朗普的人似乎变得越来越少,更多人通过留言表示感激。这可能是特朗普站稳脚跟的一个信号:以反建制著称的他,逐步被承认。
对“特朗普主义”的分析,是本专题非常有价值的部分。在特朗普的世界观里,全球是个残酷的竞技场,遵循的都是“零和博弈”。这种世界观看似熟悉,令人想到了爱德华·卡尔、汉斯·摩根索等现实主义国际理论。对于美国一贯实施的“自由国际主义”全球化政策,特朗普并不感冒,相反,他认为,美国在近20年一直让别人占便宜。专题强调,特朗普最初开始有意于从政是1988年,当时他自荐为老布什的竞选搭档,只是被老布什所嫌弃。在这里,似乎存在一个暗示:特朗普的“零和博弈”思维似乎来自冷战时代,来自全球化狂飙突进的前夜。专题又进一步指出,在2016年的大选中,特朗普基本上沿用了里根1980年的竞选口号“让美国重新伟大”。由此,一条线索逐渐变得清晰:特朗普似乎是一个从80年代穿越而来的经典国际关系理论的笃行者。
此前,多位学者试图从不同角度阐释特朗普,包括传统的“左—右”框架、民粹主义、激进保守主义、马基雅维利主义等。这些解释尽管都不尽准确,但都从不同的侧面,呈现了特朗普的部分轮廓。专题也进行了心理学上的尝试,对特朗普的性格进行分析。这种努力如今看来是非常必要的,因为美国政府已经被打上了非常明显的特朗普烙印。此前,特朗普被怀疑能否让技术官僚们信服,但今日他应该是通过了这一关,并成功地影响了白宫。今日的美国政府,从行为、逻辑、思想方式上,似乎已经特朗普化(至少白宫的官方推特,口吻有点特朗普的风格了)。
特朗普虽然行为带有表演性,但他并非为演而演。他构建了一套虽然破绽百出但极具煽动性的话语。同时,他还是一个强力执行者,有足够魄力将自己的意愿付诸行动,并反制建制派力量。令人伤感的是,一直对特朗普行为感到恶心的美国精英阶层,现在也似乎在逐渐改变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