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学入伍训练是其部队生活的第一步,是其成长定型的关键时期,也是其成长过程中的“第一粒扣子”。而军事体育训练作为入学入伍阶段的重要教学训练内容,本文结合体育训练的基本规律,分析“分组教学”在军事体育教学中运用。对帮助学员其打好体能和技能基础,强化意志品质和战斗作风,提升部队打赢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摸准情况,提供依据
准确的把握新生各项基本情况是进行科学训练的必要前提,同时根据训练学相关理论,在进行训练前需要对受训人员的起始状态进行诊断,才能更好的完成训练目标。
(一)体能水平整体较低
新生在体能基础方面呈现出整体较差,分化明显的特征:地方生的体能基础主要源于学校体育课及课外体育锻炼;部队生则经历过一定的专门性体能训练,具有一定的体能基础,体能水平明显高于地方生,但综合二者来看其体能水平在整体上仍然都处于较低水平。
(二)技能水平分化明显
当前技能水平高低决定了学习的起点,同时运动技能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的迁移作用,拥有一定技能基础的学员进行新技术学习时具有更高的效率。部队生经受过专门训练,在技能方面具有较好基础;地方生中除极少部分具有体育训练经历人员,其余基本都未曾接触过相关技能学习,技能基础普遍较差。
(三)心理状况复杂多变
据有关数据显示,地方生心理素质整体稍差。这主要是生活、学习、成长经历所造成的;首先地方生年龄普遍较小,心理素质发展相对滞后;其次入学前主要生活在学校和家庭等相对封闭环境,缺乏应对不同人际关系的经验;最后他们对于部队生活了解甚少,融入新环境需要一定时间。而部队生年龄相对较大,心理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环境适应好,在心理素质方面具有較为明显的优势。
二、合理分组,灵活应对
分组训练是贯彻科学施训要求的基本手段之一,根据人员基本情况及教学内容特点进行合理分组,能够更好的促进各个阶水平学员的训练水平提升。
(一)同质分组
在教学训练的组织过程中,往往会将身体素质和技能水平相近的学员分为一组,也称为“同质分组”,如在实际训练过程中通常依据体能基础将训练人员分为“低”“中”“高”组等。
1.便于区别对待,力求学有所得
同质分组的优势在于可以针对不同的基础,对训练的内容和负荷进行针对性调整。例如,对于素质较差的学员来会存在完不成任务或为了完成任务而改变技动作结构的现象。如在力量训练中由于力量不足,借助其他部位肌肉的“力量代偿”效应完成训练,降低训练效果。因此将水平相近的学员进行同质分组,安排相应负荷就能使每一个学员都能找到自我“最近发展区”,实现“跳一跳,摘苹果”教学目的,让每个人在教学训练中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2.促进组内竞争,形成良好氛围
科学的同质分组也能促进组内的良性竞争。在训练中同组人员水平相近的情况下,彼此间更可能互相“较劲”,从而实现组内“竞争提高竞争”的良性循环,促进整体训练水平的提高。而如果组内水平差距较大,在进行训练或竞赛时,就会出现可以预料的结果,使得比赛竞争失去悬念,让组内的竞争成为“一潭死水”。需要注意的是,同质分组在涉及到分组竞争时也有诸多不足。当涉及组间竞争时,会导致结果的可预料性,也就是高水平组能够轻而易举赢得胜利,而低水平组则很难品尝胜利的喜悦,当竞争失去悬念的时,学员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
3.及时进行人员调整,避免形成固化标签
同质分组在具备上述优势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不足,即长期固定分组可能会导致心理上“标签化”形成。首先,新生正处于心理年龄上“自我边界”的形成期,在刚进入陌生环境,彼此了解不足背景下可能导致其在军事体育训练中对自我和他人能力认知产生偏差,而长期进行同质分组则可能将这一偏差固“标签化”。其次,长期的同质分组也可能致使其对于体能水平上的认知投射到其他环境中,如部分高水平组人员认为低水平组人员在体能这一微角度中“身体素质较差”“技能水平较低”等印象错误的投射到“能力不行”、学习能力太差”等更宏观的能力当中,不利于良好训练氛围的形成以及集体的性发展。最后,长期同质分组间接的降低了其与不同水平学员共同完成任务的机会,不利于沟通交流和团结协作能力的发展。因此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需要在运用同质分组的同时,适当选用其他分组方式异质分组。
(二)异质分组
异质分组则是将体能基础、技能水平、心理素质等差异较大人员分为一组, 进行教学训练的一种教学方法手段,能够与同质分组在优缺点上进行互补。
1.平衡各组实力,促进组间竞争
在进行涉及组间竞争的内容时采用异质分组,可以有效的促进竞争的产生。将不同水平的学员混合分组,使每个组在“整体实力”上更加接近,加剧了竟争结果的不确定性,从而起到刺激小组成员全力以赴的效果,更好的实现体能和技能水平提升这一教学目的。
2.适时进行引导,培养团结协作能力
异质分组在运用得当的前提下能够很好地增强学员间团结协作与沟通交流能力。通过观察总结可以发现,在涉及到需要水平一人员配合完成的教学任务中,通常会出现如下情况:水平较高者认为水较低者影响了自己练习效率,产生不愿意继续配合练习的想法;水平较低者出消极被动的心理,害怕耽误了对方练习时间,拖了小组“后腿”而不愿继续参与。此时需要及时进行引导,使其发生转变。首先了解产生原因,比如询问本人或组内成员。其次利用高水平者“爱出风头”“爱表现”的心理特点,提醒其可以运用自身技术和经验去帮助低水平者;引导低水平者正视现实,主动向对方进行学习,提升自身水平才能不拖小组后腿。最后传授几种配合方法,如降低难度训练、利用辅助器械等,以此帮助双方建立积极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行为模式。
通过教员语言和行为的引导,在个体层面上能够帮助低水平者形成主动向优秀者学习促进自我提高促进集体发展这一积极的认知行为模式;对于高水平者使其在帮助他人的过程巩固强化自身知识技能,初步掌握组训方法,从而为将来第一任职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在集体的层面上,提高了小组整体的练习效率,形成融治的组内训练氛围,更好的发扬了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帮助学员学会如何与不同特点的人配合完成任务,发展沟通交流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培养团结协作意识,促进体能、技能和品德的全面发展。
(湖北武汉空军预警学院)
一、摸准情况,提供依据
准确的把握新生各项基本情况是进行科学训练的必要前提,同时根据训练学相关理论,在进行训练前需要对受训人员的起始状态进行诊断,才能更好的完成训练目标。
(一)体能水平整体较低
新生在体能基础方面呈现出整体较差,分化明显的特征:地方生的体能基础主要源于学校体育课及课外体育锻炼;部队生则经历过一定的专门性体能训练,具有一定的体能基础,体能水平明显高于地方生,但综合二者来看其体能水平在整体上仍然都处于较低水平。
(二)技能水平分化明显
当前技能水平高低决定了学习的起点,同时运动技能的形成具有一定的的迁移作用,拥有一定技能基础的学员进行新技术学习时具有更高的效率。部队生经受过专门训练,在技能方面具有较好基础;地方生中除极少部分具有体育训练经历人员,其余基本都未曾接触过相关技能学习,技能基础普遍较差。
(三)心理状况复杂多变
据有关数据显示,地方生心理素质整体稍差。这主要是生活、学习、成长经历所造成的;首先地方生年龄普遍较小,心理素质发展相对滞后;其次入学前主要生活在学校和家庭等相对封闭环境,缺乏应对不同人际关系的经验;最后他们对于部队生活了解甚少,融入新环境需要一定时间。而部队生年龄相对较大,心理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环境适应好,在心理素质方面具有較为明显的优势。
二、合理分组,灵活应对
分组训练是贯彻科学施训要求的基本手段之一,根据人员基本情况及教学内容特点进行合理分组,能够更好的促进各个阶水平学员的训练水平提升。
(一)同质分组
在教学训练的组织过程中,往往会将身体素质和技能水平相近的学员分为一组,也称为“同质分组”,如在实际训练过程中通常依据体能基础将训练人员分为“低”“中”“高”组等。
1.便于区别对待,力求学有所得
同质分组的优势在于可以针对不同的基础,对训练的内容和负荷进行针对性调整。例如,对于素质较差的学员来会存在完不成任务或为了完成任务而改变技动作结构的现象。如在力量训练中由于力量不足,借助其他部位肌肉的“力量代偿”效应完成训练,降低训练效果。因此将水平相近的学员进行同质分组,安排相应负荷就能使每一个学员都能找到自我“最近发展区”,实现“跳一跳,摘苹果”教学目的,让每个人在教学训练中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2.促进组内竞争,形成良好氛围
科学的同质分组也能促进组内的良性竞争。在训练中同组人员水平相近的情况下,彼此间更可能互相“较劲”,从而实现组内“竞争提高竞争”的良性循环,促进整体训练水平的提高。而如果组内水平差距较大,在进行训练或竞赛时,就会出现可以预料的结果,使得比赛竞争失去悬念,让组内的竞争成为“一潭死水”。需要注意的是,同质分组在涉及到分组竞争时也有诸多不足。当涉及组间竞争时,会导致结果的可预料性,也就是高水平组能够轻而易举赢得胜利,而低水平组则很难品尝胜利的喜悦,当竞争失去悬念的时,学员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
3.及时进行人员调整,避免形成固化标签
同质分组在具备上述优势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不足,即长期固定分组可能会导致心理上“标签化”形成。首先,新生正处于心理年龄上“自我边界”的形成期,在刚进入陌生环境,彼此了解不足背景下可能导致其在军事体育训练中对自我和他人能力认知产生偏差,而长期进行同质分组则可能将这一偏差固“标签化”。其次,长期的同质分组也可能致使其对于体能水平上的认知投射到其他环境中,如部分高水平组人员认为低水平组人员在体能这一微角度中“身体素质较差”“技能水平较低”等印象错误的投射到“能力不行”、学习能力太差”等更宏观的能力当中,不利于良好训练氛围的形成以及集体的性发展。最后,长期同质分组间接的降低了其与不同水平学员共同完成任务的机会,不利于沟通交流和团结协作能力的发展。因此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需要在运用同质分组的同时,适当选用其他分组方式异质分组。
(二)异质分组
异质分组则是将体能基础、技能水平、心理素质等差异较大人员分为一组, 进行教学训练的一种教学方法手段,能够与同质分组在优缺点上进行互补。
1.平衡各组实力,促进组间竞争
在进行涉及组间竞争的内容时采用异质分组,可以有效的促进竞争的产生。将不同水平的学员混合分组,使每个组在“整体实力”上更加接近,加剧了竟争结果的不确定性,从而起到刺激小组成员全力以赴的效果,更好的实现体能和技能水平提升这一教学目的。
2.适时进行引导,培养团结协作能力
异质分组在运用得当的前提下能够很好地增强学员间团结协作与沟通交流能力。通过观察总结可以发现,在涉及到需要水平一人员配合完成的教学任务中,通常会出现如下情况:水平较高者认为水较低者影响了自己练习效率,产生不愿意继续配合练习的想法;水平较低者出消极被动的心理,害怕耽误了对方练习时间,拖了小组“后腿”而不愿继续参与。此时需要及时进行引导,使其发生转变。首先了解产生原因,比如询问本人或组内成员。其次利用高水平者“爱出风头”“爱表现”的心理特点,提醒其可以运用自身技术和经验去帮助低水平者;引导低水平者正视现实,主动向对方进行学习,提升自身水平才能不拖小组后腿。最后传授几种配合方法,如降低难度训练、利用辅助器械等,以此帮助双方建立积极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行为模式。
通过教员语言和行为的引导,在个体层面上能够帮助低水平者形成主动向优秀者学习促进自我提高促进集体发展这一积极的认知行为模式;对于高水平者使其在帮助他人的过程巩固强化自身知识技能,初步掌握组训方法,从而为将来第一任职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在集体的层面上,提高了小组整体的练习效率,形成融治的组内训练氛围,更好的发扬了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帮助学员学会如何与不同特点的人配合完成任务,发展沟通交流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培养团结协作意识,促进体能、技能和品德的全面发展。
(湖北武汉空军预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