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声乐演唱和教学中的“放松”

来源 :音乐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ey_d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声乐演唱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的修正和进步的过程,也是由浅入深的学习声乐作品的过程,特别是学习不断“放松”歌唱状态的过程。那么,怎样的“放松”状态才更加有利于声乐演唱呢?
  
  声乐演唱和声乐教学中“放松”的内涵
  
  学习声乐演唱的声乐爱好者和学生,经常会听到“放松”这个词,那么究竟怎样才能称为“放松”呢?“放松”主要是指身体协调统一的“放松”状态,以及气息的“放松”的状态。演唱的过程中绝对不可以盲目的使用过多的力量,以致造成身体的僵持,气息的僵硬,从而严重影响声乐作品的演绎。因为我们都知道学习声乐演唱,追求的是歌唱的艺术状态,歌唱就不仅仅是嗓子在歌唱,而是把全身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把全身都利用起来的一门表演艺术。这就要求演唱者把握好整个身体的协调控制能力,犹如体操运动员或是杂技演员对于身体的控制能力,合理分配身体力量,该放松的时候要适时调整。可见声乐演唱中所需要的“放松”是相对意义上的“放松”,准确的是指演唱技巧中收放自如的“放松”的歌唱状态,那么它的尺度又如何去把握呢?
  声乐演唱的动作是指挥身体的植物神经的协调,相对于支配动感神经是更加不容易。所谓植物神经是指只会运动而没有明显感觉的肢体运动。我们用于歌唱的咽腔、喉腔、鼻腔的这部分神经就属于植物神经的范畴。动感神经的运动是可以明确的感受到其运动,相对的会容易支配和掌握,而植物神经的运动是培养一种习惯,是根据一种下意识的习惯运动。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声乐演唱的训练成为相对困难的工作,让学生充分掌握演唱技巧中的收放自如的“放松”状态,在教学当中尤为重要。
  
  声乐教学中关于“放松”的尺度
  
  果真只是“放松”就够了吗?在学习歌唱的过程中,我们的学生经常会听到声乐教师说到“放松”一些,不要紧张,那么怎样才称为“放松”呢?经验告诉我们,“放松”相对的应该是“紧张”,也就是说有“紧”有“松”才称其为“放松”。可是我们往往忽略了学生的盲目状态,学生在初学的时候很难掌握“放松”的尺度,如何“放松”是需要明确地指出的一个很关键的学术上的问题。那么,就涉及到讲解清楚怎样才是真正歌唱中的“放松”状态,究竟哪里“放松”,哪里“紧张”,才能使学生领会,并做到收放自如的演唱状态,达到演唱不同难度作品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在演唱的时候胃部用力量,因为不知道何处使用力量,只能是胃部盲目使用力量。众所周知,声音是有能量的,因而演唱时是需要一定的力量支持,力量的安放问题成为问题的关键。如果没有明确的力量安放,胃部使用力量是很自然的。胃部使用力量会造成一系列的困难,气息常常处于不够用的情形,而且无法演唱高音,因为力量被截在身体的中间,声音刚好被卡住了,无法顺利的演唱高音,而且是越到高音胃部用力量越大,越是使用胃部力量,随着力量的增加声带随着不断增厚,便越是唱不上去高音,越是唱不上去,越增加气息,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声乐演唱需要表面上看起来很“放松”,事实上使用了很多正确的身体力量,这其中的奥秘需要经验丰富的声乐教师揭示出来。演唱时的力量在我们的背部、腰、臀部、大腿、小腿、脚掌、脚趾,给予身体强有力的支撑。力量集中在我们身体的后半身,前半身是放松的,因为力量如果放在人体的后半身是不容易被察觉的,身体的前半部是“放松”的,放松的部位包括脖子、肩膀、胸、胃、腹部。演唱的力量使用正确力量的“放松”状态,不能简单的告诉学生“放松”。重要的是声音是有能量的,就需要一定的身体力量的支持,那么力量的安放在哪里最恰当呢?我们会经常地碰到大部分学生不懂使用正确的身体力量,因此,首先要告诉学生怎样使用正确的力量,而不是简单的告诉他们“放松”。如果只是简单的告诉学生“放松”,不但不能使学习声乐演唱的学生走上正轨,反而容易走上相反的道路。因而培养良好的习惯、使用正确的力量是非常重要的。
  
  声乐演唱中的身体和心态的“放松”状态
  
  声乐演唱是一门表演艺术,演唱时,合理调配身体力量,用声音完美地演绎声乐作品,并被观众所接受和欣赏,是声乐艺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终的目的所在;如果你的身体力量使用不合理,势必影响声音的演唱效果,这样,身体和心态的“放松”,显得尤其重要。把握演唱中的“放松”技巧:第一,要求演唱时的力量安放在身体的后半身,如后背、腰、臀部、大腿、小腿、脚掌、脚趾,通过这些身体部位的协调,整个人很稳的站在舞台上。并且要求前半身的部位如:脖子、肩膀、胸、胃部、腹部处于放松状态,达到身体前半身“放松”,后半身“紧张”的歌唱状态。这种状态有如飘扬的红旗,旗杆是挺直的,旗帜在前面飘动。如果能做到前“松”后“紧”的歌唱状态,将会把歌唱的能量积蓄起来,形成声音所需的强大气场,演唱高音时会变得轻松自如,表面上没有用什么力量,高音却很辉煌、很明亮,声音也可以传送到演出场所最远的观众席上,声音艺术的美感将得到充分的发挥;第二,身体力量侧重于后背、腰、臀部、大腿、小腿、脚掌、脚趾,这样腹腔、胸腔、胃部都不再需要用力量,腹腔、胸腔的腔体的压力对于声带压力很小,声带处于很薄的状态,声带很容易振动,当然就很容易演唱高音,完成声乐作品的能力明显的增强。同时也可以深刻的体会到,不是演唱高音困难,难度在于力量的运用和把握,或者换句话说,如何减少不正确的力量,才能做到正确的“放松”,而不是简单的与学习声乐的学生讲“放松”,这是解决声音演唱技巧问题的关键所在。身体的“放松”协调统一是心理“放松”的前提,只有身体“放松”不再给演唱造成困难,声乐演唱的表演才不能成为演员的负担,才能做到心理层面上的“放松”。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声音演唱和声乐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一种良好的演唱习惯,即“放松”的歌唱状态。声乐演唱时重要的部位如:咽腔、喉腔、口腔等植物神经的肌肉相互协调的良好习惯,是演唱时声音更加流畅自如,这些良好的习惯是演唱不同类型的声乐作品的必要前提。■
其他文献
本报讯 6月4日,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教系三年级学生李红娇钢琴独奏会举行。这是该院钢琴系副教授黄莹教学音乐会中的一场,也是唯一一场由非钢琴专业学生举办的音乐会。  音乐会上,李红娇演奏了《滇南山谣三首》《春舞》《杜姆卡》《g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Op.25》等中外曲目,显示了扎实的基本功和对作品较为细腻的把握,赢得好评。黄莹介绍,在教学中她鼓励能力突出者开办独奏会,会促进其业务水平,更能影响其他同学
期刊
6月14日,在我国第三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到来之即,由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黑龙江流域非物质艺术文化遗产研究”课题组和黑龙江省群众艺术馆共同主办的“东北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北大鼓学术研讨与演唱会”,在哈尔滨师范大学隆重召开。   此次会议是自2006年黑龙江省申报“东北大鼓”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功后,首次在高校召开的学术交流研讨会。会议由音乐学院副院长、课题负责人、博士生导师郁正民和艺
期刊
汶川大地震后迎来第一个重要的节日是“六一儿童节”,由国际节日合唱团推出的《雾度孤儿》5月29日晚在北京解放军歌剧院首演,指挥尼克·史密斯,导演张科民。演出收入捐赠国内地震灾区,以表在京“老外”对灾区儿童的关心与支持。  这些老外演员小的只有6岁,年迈的有66岁,唱队、乐队、演员加起来百十来号人,基本上都是音乐、戏剧的爱好者。小演员们主要是在京工作的老外们念小学、中学的孩子。音乐响起,冷月高悬,是伦
期刊
每周选载    李良才世家  李良才12岁因家境贫困弃学,拜师学习木工,14岁经亲戚介绍进上海谋得利钢琴厂学习。李良才的钢琴装配、调整技术是向美国技师学的。17岁时他东渡日本,进入横滨钢琴公司,学习钢琴制造、装配、调律技术。日本人的好学精神和高水平的仿造技术,对李良才日后的事业影响很大。    1932年李良才回国,继续为上海谋得利琴行工作,不久因不满英商对华人的歧视而离开,改投永兴琴行、鸣凤琴行
期刊
在我国云南境内生活的布朗族,是古代云南的最早居民——“朴人”的后裔,长期与傣族毗邻而居,无文字传统的布朗人兼通傣语并使用傣文,其文学艺术也深受傣族的影响。一些布朗地区的传统音乐文化也受到周边民族(如汉族)的影响,具有多元混融性。    传统的布朗族民间音乐包括民歌、歌舞音乐和器乐三类,此外也有属于宗教音乐范畴的原始祭祀仪式音乐,以及与傣族宗教音乐相同的小乘佛教音乐。民歌是最能体现本族文化传统的音乐
期刊
前不久,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聆听了六小龄童的演讲,很是精彩,所受启迪也是深刻的。真没有想到一个“美猴王”身上的举手投足之中竟然融入了如此博大精深的中华艺术传统;也更没想到六小龄童对传统艺术文化的了解竟是如此透彻。他的演讲主要讲了戏曲艺术与影视艺术的相互借鉴。在越来越浮躁的当今社会,真是太需要六小龄童这样的艺术家。  他从小学习韶剧,后来又学习昆曲,他之所以能将“孙悟空”表现得如此活灵活现,就像从书中走
期刊
编者按:声乐的钢琴伴奏者、艺术指导应该是一个什么职业概念?他们具有的工作能力以及工作职责应该是什么?在我国大多数艺术院校中,许多正在从事这门专业学习和教学的师生都难以回答。由于长期对这门专业缺乏系统、完整的定义、规范和要求,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指导”少之又少。      带着一系列问题,男中音歌唱家、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导师马金泉(以下简称马)走访了钢琴演奏家、艺术指导、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教师张佳林(
期刊
不久前,总政歌剧团女中音歌唱家阎俊茹在北京音乐厅举行了独唱音乐会。回忆起当天高朋满座的情景,阎俊茹难掩激动。“走上舞台,台下满场的观众,我的家人、师长、朋友,一张张熟悉的面孔让我目不暇接。我平复了许久才唱出第一嗓”。    放歌生产队    出生于沈阳的阎俊茹和许多歌唱家一样,自小就显露出音乐天赋。虽然父母都不是搞艺术的,但家里却歌声不断。“父亲喜欢京剧,我总跟在他后面学。我的模仿能力强,一会儿老
期刊
美国国会图书馆国家录音档案每年25个限额收藏,流行曲歌王迈克尔·杰克逊专辑《颤栗》(Thrillerz)上月有幸成为今年被收藏的声音档案之一。  享有收录美国的“声音历史”美誉的国家录音档案(The library of Congress–Recorded Sound Reference Center),是美国最大的声音纪录数据中心。该中心成立于1920年,早期主要是以收集各个唱片公司提供的录音样
期刊
(续上期 第四级 第四项乐曲)  (二)《回旋曲》(OP.151 NO.1)狄亚贝里曲G大调,2/4拍,生动活泼、充满生命力,小快板;回旋曲式。  这首回旋曲旋律都是弱起拍。注意:旋律都在右手,左手均为伴奏。周广仁教授曾有精妙评述:“旋律和伴奏,二者决不可平起、平坐。记住!所有的旋律都要‘高人一头’,只高半个头都不够”。学习这首回旋曲,不仅要学会技术上的流畅、音质的干净、音乐的表现,更重要的是要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