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是表达思想的重要方式,是沉下心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世界的绝佳方式。写作在小学阶段主要表现为作文。在《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想都是要从其自身阅历出发,这无疑需要学生平时对生活有所观察。孩子们所写的内容可以是他们的亲身经历,比如:课堂趣事、课间游戏、比赛竞赛、实验活动、与朋友之间的小事情等;当然除了亲身经历之外还可以是他人经历而被写作者知晓的,如:日常的新闻、读过的书籍、听过的家长里短、道过的人情是非等。在学生作文中多是故事,却又不限于各种故事,各种景物也会被纳入作文的范围当中。换句话说写作者所接触过的、所知晓的一切都可以作为作文素材。而作文的本质可以说是将人的生活现实与思想相连接一种外显的媒介。而这个媒介的表达巧妙,则句顺文通,妙笔生花;若此媒介表达不好,则文句不通,词不达意。
要想句顺文通,准确地表达出写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需要的是不断的练习。这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是需要一步步达成的,决不能好高骛远,强行拔高写作要求。是学生对作文产生抗拒心理。
一、《新课程标准》下学生的写作阶段
小学的写作阶段性目标需要根据小学生各个阶段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来制定。这些阶段性目标的的制定在《新课程标准》中有详细的体现。第一阶段是基础的写话,是一、二年级写作的培养重点。虽然“写话”二字看起来很简单,但它在整个作文兴趣培养中的地位非常的重要。可以说它是学生作文起航的第一步,也是学生写作兴趣培养的第一步。
对于“写话”。教师要做的是要让孩子对写话有兴趣,简单的写一些自己想说的话就可以,不需要有华丽的词汇。同时也可以写点孩子自己对人、事、物的想象,对周边事物的认知。要知道想象是孩子最宝贵的财富之一,也是培养孩子作文兴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具体而言就是要让孩子能写,敢写,愿意写。
除了让孩子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外,还可以引导孩子运用一些阅读和生活中用到的词汇,来丰富他们的作文内容。这一切的核心就是孩子对写话有兴趣,有写话的意愿。从而克服对作文的畏惧心理,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结合一、二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我们不难看出来在这个阶段主要是对句子和句群的训练。从最开始的能写出一句话到能写好一句话。教师主要做的就是让孩子乐于动笔,哪怕是多用拼音也胜过不敢动笔写。
第二个阶段是三、四年级的作文。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能够用笔写出一些通顺的句子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的自主性培养越来越重要,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着而非决定者。故而在学生作文练习过程中,教师要成分发挥其引导作用。提倡自由表达,给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不要给出过多的限制。鼓励孩子多多留心周围的事物,并将其呈现到书面上,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这一阶段的作文形式要求可以宽泛一些,让孩子写出他们的见闻感受,对印象深刻的事物加以描述。教师也要以表扬为主,增强孩子们的作文信心。
课堂上多设置一些作文分享環节,让孩子敢于分享自己的作文,乐于分享自己的作文。相对而言三年级是作文的初始阶段,只要如实的记录见闻就可以了,再现生活中的真实事件,激励杜绝胡编乱造。四年级可以适当地在孩子们自由作文的基础上将文章具体化、细节化。试着展现个体的独特性。避免千篇一律。在这个时期,教师可以着手安排学生对不同问题写法的浅显学习了,加强他们修改作文的能力。这个修改可以是对自己作文的修改,也可以是同学之间的互批互改。在不断的修改中,孩子们能够意识到自己在语言表达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和自己尚未出现的但他人出现的一些自己忽略的问题。所以说修改的过程也是进步的过程。
第三个阶段是五年级的作文,随着孩子身心的才不断成熟,这个阶段的作文要求要比上两个阶段的要求高。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明白写作的重要性,懂得写作是为了更好地进行自我表达和与他人交流。在继续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丰富自我见闻的同时,自身的独特感受和习作素材的积累成为了这一阶段的重点。与前两个阶段对作文的基础要求是敢说、敢写不同,本阶段的则要求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进行分段表述也是必不可少的。所谓的内容具体就是指要把一件事情写完整,包括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和必要的时间、地点、人物。简而言之,学生文章的写作这个时候已经初步具备具体形态了。
二、作文兴趣培养下的观察与修改
作文兴趣的培养除了结合新课标按阶段确立具体阶段应做之事外,教师的引导培养也是重中之重。一个孩子除了天生对写作有兴趣之外,更多的是教师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想培养孩子对生活的热爱就要先让孩子知道要如何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教给学生一些观察方法,比如在观察中怎样抓住观察对象的特征,从多角度审视观察对象,如何在观察中调动多种感官,如何将观察与思考联系起来。不能盲目地让学生去观察,否则这只会成为一句无法落实的空话。要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就要培养学生的感悟力,并注意积累有特点的语句。
作文教学不可能只是单纯的写,与之相对应的还有修改。对于学生作文的修改需要注意的不单单是作文的内容,还有学生对待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与方法。这里包括上文提到的学生自批、学生之间的互批还包括教师的批改。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文章是改出来的。
其实,无论是基础阶段的写话,还是后来的作文都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去制定相应的计划。学生在写作上无疑会有一些共性问题,但不可忽视的是在学生身上永远会暴露一些个性问题。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依然是教师工作的重点。每个孩子的作文之路都是一个未知的神秘花园,兴趣是花园里的未知的种子,让花园里的种子发芽,让花开得多姿多彩,是我们这些园丁义不容辞的责任。
要想句顺文通,准确地表达出写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需要的是不断的练习。这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是需要一步步达成的,决不能好高骛远,强行拔高写作要求。是学生对作文产生抗拒心理。
一、《新课程标准》下学生的写作阶段
小学的写作阶段性目标需要根据小学生各个阶段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来制定。这些阶段性目标的的制定在《新课程标准》中有详细的体现。第一阶段是基础的写话,是一、二年级写作的培养重点。虽然“写话”二字看起来很简单,但它在整个作文兴趣培养中的地位非常的重要。可以说它是学生作文起航的第一步,也是学生写作兴趣培养的第一步。
对于“写话”。教师要做的是要让孩子对写话有兴趣,简单的写一些自己想说的话就可以,不需要有华丽的词汇。同时也可以写点孩子自己对人、事、物的想象,对周边事物的认知。要知道想象是孩子最宝贵的财富之一,也是培养孩子作文兴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具体而言就是要让孩子能写,敢写,愿意写。
除了让孩子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外,还可以引导孩子运用一些阅读和生活中用到的词汇,来丰富他们的作文内容。这一切的核心就是孩子对写话有兴趣,有写话的意愿。从而克服对作文的畏惧心理,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结合一、二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我们不难看出来在这个阶段主要是对句子和句群的训练。从最开始的能写出一句话到能写好一句话。教师主要做的就是让孩子乐于动笔,哪怕是多用拼音也胜过不敢动笔写。
第二个阶段是三、四年级的作文。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能够用笔写出一些通顺的句子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的自主性培养越来越重要,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着而非决定者。故而在学生作文练习过程中,教师要成分发挥其引导作用。提倡自由表达,给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不要给出过多的限制。鼓励孩子多多留心周围的事物,并将其呈现到书面上,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这一阶段的作文形式要求可以宽泛一些,让孩子写出他们的见闻感受,对印象深刻的事物加以描述。教师也要以表扬为主,增强孩子们的作文信心。
课堂上多设置一些作文分享環节,让孩子敢于分享自己的作文,乐于分享自己的作文。相对而言三年级是作文的初始阶段,只要如实的记录见闻就可以了,再现生活中的真实事件,激励杜绝胡编乱造。四年级可以适当地在孩子们自由作文的基础上将文章具体化、细节化。试着展现个体的独特性。避免千篇一律。在这个时期,教师可以着手安排学生对不同问题写法的浅显学习了,加强他们修改作文的能力。这个修改可以是对自己作文的修改,也可以是同学之间的互批互改。在不断的修改中,孩子们能够意识到自己在语言表达上出现的一些问题,和自己尚未出现的但他人出现的一些自己忽略的问题。所以说修改的过程也是进步的过程。
第三个阶段是五年级的作文,随着孩子身心的才不断成熟,这个阶段的作文要求要比上两个阶段的要求高。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明白写作的重要性,懂得写作是为了更好地进行自我表达和与他人交流。在继续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丰富自我见闻的同时,自身的独特感受和习作素材的积累成为了这一阶段的重点。与前两个阶段对作文的基础要求是敢说、敢写不同,本阶段的则要求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进行分段表述也是必不可少的。所谓的内容具体就是指要把一件事情写完整,包括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和必要的时间、地点、人物。简而言之,学生文章的写作这个时候已经初步具备具体形态了。
二、作文兴趣培养下的观察与修改
作文兴趣的培养除了结合新课标按阶段确立具体阶段应做之事外,教师的引导培养也是重中之重。一个孩子除了天生对写作有兴趣之外,更多的是教师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想培养孩子对生活的热爱就要先让孩子知道要如何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教给学生一些观察方法,比如在观察中怎样抓住观察对象的特征,从多角度审视观察对象,如何在观察中调动多种感官,如何将观察与思考联系起来。不能盲目地让学生去观察,否则这只会成为一句无法落实的空话。要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就要培养学生的感悟力,并注意积累有特点的语句。
作文教学不可能只是单纯的写,与之相对应的还有修改。对于学生作文的修改需要注意的不单单是作文的内容,还有学生对待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与方法。这里包括上文提到的学生自批、学生之间的互批还包括教师的批改。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文章是改出来的。
其实,无论是基础阶段的写话,还是后来的作文都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去制定相应的计划。学生在写作上无疑会有一些共性问题,但不可忽视的是在学生身上永远会暴露一些个性问题。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依然是教师工作的重点。每个孩子的作文之路都是一个未知的神秘花园,兴趣是花园里的未知的种子,让花园里的种子发芽,让花开得多姿多彩,是我们这些园丁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