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是打动心灵的秘诀”,教育是一种复杂微妙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育只有在学生真正意识到那是对自己真诚的关怀和爱护的时候,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为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把感化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劝导、给学生以宽容,从而促使学生的思想、行为等向好的方向转变。下面,笔者谈谈感化教育的六种方法。
一、心灵沟通法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育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教师。教师要力求做到以情感人,用尊重、理解、爱护架设起通向学生心灵的桥梁,消除师生的感情隔阂和对立情绪。心灵与心灵间畅通的管道,使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能够水到渠成。一位姓何的女学生,因青春期的到来而比较好打扮,由于家庭经济有限,她把手伸向了同班同学,偷了一位同学的20元钱。笔者调查确定是她所为之后,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声述、处罚她,而是从维护她的名誉着想,批阅她的周记时在批语中与她谈起“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刻意追求外在美是一时的美,只有心灵美才是最永恒之美”的话题。在第二周的周记中,她把事情的经过详实地写了出来,并承诺愿意交出那20元钱,在周记的结尾还这样写到:“老师,是你那美丽的话语感化了我,使我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将永远铭记你的话语。”这件事就这样圆满地解决了,丢钱的同学财物失而复得,偷钱的人也悔改自新。可见,一个老师在学生身上多投入一些关爱和理解,对学生的影响有多么巨大,细微的一言一行不但感化了学生,而且还净化了他们的心灵。
二、集体效应法
集体是有强大感召力的教育力量,班主任善于科学地运用这一力量来感化教育学生,其效果之良好是出乎意料的。当班主任最怕“家长愁”、“同学烦”的“双差生”。其实,“双差生”的自卑心理很严重,他们并非不想上进,身上也不乏闪光的东西,但是却很少得到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关心和爱护。针对这一情况,在实践中,笔者常常动用班集体的力量,开展一系列给差生送温暖的活动。如组织“他们为班级增光彩”的主题班会,专门给“双差生”找优点,使“双差生”们深受感动,唤醒了他们的自尊、自信和勇气,许多曾被烙上“双差生”金字的同学自此在心理上逐渐“脱痂”,在学习、纪律上更为自觉。
三、宽容教育法
人人都会犯错误,中小学生更是难免,对学生的过失,聪明的老师往往不以严厉的批评、处罚来处理,而是本着理解、尊重、爱护的原则,用宽大的胸怀、恢宏的气度宽容学生的过失,这样做往往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某位老师曾经跟笔者谈起他上某新班第一节课的经历:由于谢顶,他刚走进教室,就听到有学生大声叫道:“呵!光滑得像上润滑油!”另一个学生接着唱:“照到哪里哪里亮。”学生的不礼貌举动引起了哄堂大笑。他没有立即斥责学生,而是平静地走到唱歌的那学生身边,亲切地问:“你叫什么名字?”并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课堂上唱歌可不好呀!”接着又拍拍自己的头顶,爽朗地笑着说:“不过,这也太显眼逗人了。”说得同学们都大笑起来,教室里的气氛顿时活跃了,师生关系变得融洽了,该老师以后的教学可谓是顺风顺水。在这个事件中,学生从老师包容的言行中,感受到朋友般的坦诚、慈父般的亲切。试想,如果这位老师不用宽容的态度去感化学生,而是板起面孔训斥学生来维护自己的面子,可能情况就不一样了。当然,宽容也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而是让学生从教师身上受到启迪和感染,学会尊重他人、真诚待人和自律自爱。
四、以身作则法
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教师个人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思想道德教育需要言传,更需要身教。身教不带任何强制性,而是通过教育者无声的示范去感化、影响、带动和吸引学生。身教符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善于模仿的特点,易于被他们接受。可见,身教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化教育作用。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神圣的,其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修养,随人、随时、随地都要有适当的举止。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树立良好的形象,以良好的行为举止去感化教育学生呢?首先,应处处、时时、事事做到为人师表,在学生心目中保持美好的形象。它不是与学生谈话时,让学生不时用手撩拨老师吐出的烟雾,也不是满身珠光宝气、披肩散发、描眉涂唇走上讲台给学生讲《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者如此的举止、打扮,给学生造成的恶劣影响是可想而知的,教师其身不正更难以理直气壮地严格要求学生。其次,以行动去影响和带动学生。即使是一个细微的行为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感化效果。笔者担任初一班主任时,面对卫生意识差的农村孩子坚持以身作则,每次进教室,发现地上有碎纸就拣起来丢进纸篓里。学生们看见老师如此爱护教室清洁,自愧不如,不仅不再乱丢废纸,而且十分关心班集体的卫生,其良好的卫生习惯在老师的感化下自然而然形成了,比起什么“高压政策”要有效得多。最后,教师要勇于自责和改错。教师在工作中难免会出现差错,对待过失,应勇于自责、知错就改。教师只有勇于自责和改错,用真诚去感化学生,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五、声感效应法
俗话说:“恶言恶语伤人心,温言暖语甜人心。”一些老师对犯错误的学生总喜欢采用严厉的话语去斥责,甚至大发雷霆以解恨。然而,教师越是用激愤的高声调去斥骂学生,效果越是可能恰得其反。反之,老师用和风细雨般的语调去感化学生,学生就会更倾向于体谅老师的用心良苦,从而收敛自己,克服缺点错误。笔者曾在上课时,发现同桌的两位男生喜欢照小镜子,分散了听课精力。在学生自习之际,我走到那桌男生身边,悄悄耳语:“我们班两位帅哥,帅无人比,就是喜欢照……”话没说完,他们就脸红了,从此,再也看不见他们在课堂上有“臭美”的行为了。这归功于我的语调温柔可亲,感化了他们。
六、因材施教法
早在两千年前,孔子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这条原则仍适用于当今的素质教育。学生各有不同的性格、道德表现和家庭状况。在教育工作中,有些教师不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总想把所有学生的性格铸成同一模式,这种一刀切的做法,无异于削足适履,是与教育原则背道而驰的。其结果,不仅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扭曲了学生的性格发展。因此,在教书育人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施以相应的感化方法而达到教育目的。对坦率、热情、易于冲动、脾气暴躁的学生,老师要以慈爱、情理去感化陶冶,不宜在人多的场合给予批评,应注意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信任,使他们认识到控制感情的必要性和科学方法,从而把这类学生引导、感化为积极热情、生机勃勃的好学生。对活泼好动、善于交际、接受能力强、反应迅速但做事风风火火、急于求成的学生,应着重培养他们的耐性,用“锲而不舍”“滴水穿石”的态度去感化他们。对性格内向孤僻的学生,老师需在感情方面给予关心和信任,主动接近他们,促使他们打开心扉说心里话,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信、自强的精神,以形成其大方的性格。总之,教师针对各种性格的学生进行对症下药的感化教育,乃上上之策也。
总之,教育工作者巧妙运用感化这一手段,不但能促进学生思想品质的良好发展,也充分体现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良好风范。这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值得尝试的“灵丹妙药”。
一、心灵沟通法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育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教师。教师要力求做到以情感人,用尊重、理解、爱护架设起通向学生心灵的桥梁,消除师生的感情隔阂和对立情绪。心灵与心灵间畅通的管道,使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能够水到渠成。一位姓何的女学生,因青春期的到来而比较好打扮,由于家庭经济有限,她把手伸向了同班同学,偷了一位同学的20元钱。笔者调查确定是她所为之后,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声述、处罚她,而是从维护她的名誉着想,批阅她的周记时在批语中与她谈起“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刻意追求外在美是一时的美,只有心灵美才是最永恒之美”的话题。在第二周的周记中,她把事情的经过详实地写了出来,并承诺愿意交出那20元钱,在周记的结尾还这样写到:“老师,是你那美丽的话语感化了我,使我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将永远铭记你的话语。”这件事就这样圆满地解决了,丢钱的同学财物失而复得,偷钱的人也悔改自新。可见,一个老师在学生身上多投入一些关爱和理解,对学生的影响有多么巨大,细微的一言一行不但感化了学生,而且还净化了他们的心灵。
二、集体效应法
集体是有强大感召力的教育力量,班主任善于科学地运用这一力量来感化教育学生,其效果之良好是出乎意料的。当班主任最怕“家长愁”、“同学烦”的“双差生”。其实,“双差生”的自卑心理很严重,他们并非不想上进,身上也不乏闪光的东西,但是却很少得到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关心和爱护。针对这一情况,在实践中,笔者常常动用班集体的力量,开展一系列给差生送温暖的活动。如组织“他们为班级增光彩”的主题班会,专门给“双差生”找优点,使“双差生”们深受感动,唤醒了他们的自尊、自信和勇气,许多曾被烙上“双差生”金字的同学自此在心理上逐渐“脱痂”,在学习、纪律上更为自觉。
三、宽容教育法
人人都会犯错误,中小学生更是难免,对学生的过失,聪明的老师往往不以严厉的批评、处罚来处理,而是本着理解、尊重、爱护的原则,用宽大的胸怀、恢宏的气度宽容学生的过失,这样做往往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某位老师曾经跟笔者谈起他上某新班第一节课的经历:由于谢顶,他刚走进教室,就听到有学生大声叫道:“呵!光滑得像上润滑油!”另一个学生接着唱:“照到哪里哪里亮。”学生的不礼貌举动引起了哄堂大笑。他没有立即斥责学生,而是平静地走到唱歌的那学生身边,亲切地问:“你叫什么名字?”并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课堂上唱歌可不好呀!”接着又拍拍自己的头顶,爽朗地笑着说:“不过,这也太显眼逗人了。”说得同学们都大笑起来,教室里的气氛顿时活跃了,师生关系变得融洽了,该老师以后的教学可谓是顺风顺水。在这个事件中,学生从老师包容的言行中,感受到朋友般的坦诚、慈父般的亲切。试想,如果这位老师不用宽容的态度去感化学生,而是板起面孔训斥学生来维护自己的面子,可能情况就不一样了。当然,宽容也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而是让学生从教师身上受到启迪和感染,学会尊重他人、真诚待人和自律自爱。
四、以身作则法
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教师个人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思想道德教育需要言传,更需要身教。身教不带任何强制性,而是通过教育者无声的示范去感化、影响、带动和吸引学生。身教符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善于模仿的特点,易于被他们接受。可见,身教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化教育作用。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神圣的,其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修养,随人、随时、随地都要有适当的举止。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树立良好的形象,以良好的行为举止去感化教育学生呢?首先,应处处、时时、事事做到为人师表,在学生心目中保持美好的形象。它不是与学生谈话时,让学生不时用手撩拨老师吐出的烟雾,也不是满身珠光宝气、披肩散发、描眉涂唇走上讲台给学生讲《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者如此的举止、打扮,给学生造成的恶劣影响是可想而知的,教师其身不正更难以理直气壮地严格要求学生。其次,以行动去影响和带动学生。即使是一个细微的行为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感化效果。笔者担任初一班主任时,面对卫生意识差的农村孩子坚持以身作则,每次进教室,发现地上有碎纸就拣起来丢进纸篓里。学生们看见老师如此爱护教室清洁,自愧不如,不仅不再乱丢废纸,而且十分关心班集体的卫生,其良好的卫生习惯在老师的感化下自然而然形成了,比起什么“高压政策”要有效得多。最后,教师要勇于自责和改错。教师在工作中难免会出现差错,对待过失,应勇于自责、知错就改。教师只有勇于自责和改错,用真诚去感化学生,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五、声感效应法
俗话说:“恶言恶语伤人心,温言暖语甜人心。”一些老师对犯错误的学生总喜欢采用严厉的话语去斥责,甚至大发雷霆以解恨。然而,教师越是用激愤的高声调去斥骂学生,效果越是可能恰得其反。反之,老师用和风细雨般的语调去感化学生,学生就会更倾向于体谅老师的用心良苦,从而收敛自己,克服缺点错误。笔者曾在上课时,发现同桌的两位男生喜欢照小镜子,分散了听课精力。在学生自习之际,我走到那桌男生身边,悄悄耳语:“我们班两位帅哥,帅无人比,就是喜欢照……”话没说完,他们就脸红了,从此,再也看不见他们在课堂上有“臭美”的行为了。这归功于我的语调温柔可亲,感化了他们。
六、因材施教法
早在两千年前,孔子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这条原则仍适用于当今的素质教育。学生各有不同的性格、道德表现和家庭状况。在教育工作中,有些教师不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总想把所有学生的性格铸成同一模式,这种一刀切的做法,无异于削足适履,是与教育原则背道而驰的。其结果,不仅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扭曲了学生的性格发展。因此,在教书育人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施以相应的感化方法而达到教育目的。对坦率、热情、易于冲动、脾气暴躁的学生,老师要以慈爱、情理去感化陶冶,不宜在人多的场合给予批评,应注意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信任,使他们认识到控制感情的必要性和科学方法,从而把这类学生引导、感化为积极热情、生机勃勃的好学生。对活泼好动、善于交际、接受能力强、反应迅速但做事风风火火、急于求成的学生,应着重培养他们的耐性,用“锲而不舍”“滴水穿石”的态度去感化他们。对性格内向孤僻的学生,老师需在感情方面给予关心和信任,主动接近他们,促使他们打开心扉说心里话,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信、自强的精神,以形成其大方的性格。总之,教师针对各种性格的学生进行对症下药的感化教育,乃上上之策也。
总之,教育工作者巧妙运用感化这一手段,不但能促进学生思想品质的良好发展,也充分体现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良好风范。这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值得尝试的“灵丹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