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塑性应变比(r值)是评价金属材料成形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ISO 10113:2020标准规定:采用全自动方法测试时,应在试样平行长度部分至少均匀测试3处宽度.根据ISO 10113:2020标准的要求,采用视频引伸计同时测试了试样长度和宽度方向的实时应变.结果表明:视频引伸计采用非接触式测试,避免了与试样接触产生的人为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测试结果与人工测试结果也更为接近.
【机 构】
:
力试(上海)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上海 201506;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中央研究院,上海 2019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塑性应变比(r值)是评价金属材料成形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ISO 10113:2020标准规定:采用全自动方法测试时,应在试样平行长度部分至少均匀测试3处宽度.根据ISO 10113:2020标准的要求,采用视频引伸计同时测试了试样长度和宽度方向的实时应变.结果表明:视频引伸计采用非接触式测试,避免了与试样接触产生的人为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测试结果与人工测试结果也更为接近.
其他文献
以CaCl2为氯化剂,进行了氯化焙烧铜熔炼渣回收铅的研究,考察了焙烧温度、保温时间、氯化剂添加量和空气流量对铅金属回收率的影响,探讨了铜熔炼渣中铅的氯化挥发动力学.结果表明,当焙烧温度950℃、焙烧时间12 min、CaCl2添加量10%、空气流量100 mL/min时,铅的金属回收率达到92.71%.铜熔炼渣中铅的氯化挥发过程遵循界面化学反应控制的未反应核收缩模型,其反应表观活化能为83.002 kJ/mol.
针对刚果(金)某铜钴氧化矿含钴萃余液,采用生石灰与氧化镁为沉淀剂、焦亚硫酸钠与压缩空气为氧化剂,经除杂、一段沉钴、二段沉钴等工序,制备了粗制氢氧化钴销售产品.结果表明,适宜的除杂工艺条件为:生石灰浓度15%、反应时间5 h、反应pH=4.5、电位420 mV,此时除铁率达99.5%;一段沉钴适宜工艺条件为:反应pH=8.0、反应时间6 h、氧化镁加入量(tMgO/tCo)1.0,一段沉钴制备的氢氧化钴含钴45.6%;二段沉钴优化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3 h、反应pH=9.0,二段沉钴渣含钴34.2%;将二段
某浮选金精矿氰化浸出尾渣中Au品位1.58 g/t、Ag品位49.88 g/t,为了探索尾渣中目标矿物解离特征以及金、银未充分浸出的原因,对该浸渣开展了系统性工艺矿物学分析,结果表明,浸渣中裸露金含量占63.85%,这部分金在氰化浸出过程中属于可回收金;浸渣中有36.15%的金以包裹体形式存在,磨矿细度较粗是导致金金属流失的原因.在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进行了浸出条件优化试验,确定适宜的金精矿浸出条件为:磨矿细度-0.037 mm粒级占95%、矿浆浓度50%、氰化钠浓度5 g/L、浸出时间36 h、溶氧度4
采用基于硫酸根自由基(SO4-·)的高级氧化技术,将(NH4)2S2O8作为氧化剂氧化预处理黄铁矿.考察了(NH4)2S2O8和FeSO4浓度、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对氧化浸出黄铁矿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热活化(NH4)2S2O8产生SO4-·预处理黄铁矿,在(NH4)2S2O8浓度0.395 mol/L、浸出温度70℃、浸出时间8 h条件下,黄铁矿浸出率可达73.71%.通过动力学方程拟合,确定该体系浸出黄铁矿可采用收缩核动力学模型描述,浸出黄铁矿过程中反应速率的决定步骤为内扩散速率,其表观活化能为50
以四川小麻柳矿山截排洪隧洞工程为例,研究了地下工程开挖过程中不同支护结构对围岩加固的作用效果.采用初期支护、衬砌支护、管棚支护以及注浆支护,运用FLAC3D软件对实际工程支护加固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其中,利用软件自带FISH语言编制程序,将注浆扩散半径与时间计算步长关联,模拟注浆支护的动态加固过程.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于动态的浆液扩散过程模拟行之有效,支护工程对隧洞围岩起到明显加固作用,可为相似工程提供借鉴.
采用真空蒸馏?籽晶定向凝固工艺制备6N及以上高纯铟,考察了蒸馏温度、凝固速度及凝固次数对杂质脱除率的影响,并对半导体用高纯铟进行了表面分析及其纯度测定.结果表明,真空蒸馏温度1273 K、保温时间60 min、定向凝固温度150~170℃、籽晶转速5 r/min、坩埚转速15 r/min、凝固速度20 mm/h、凝固次数3次条件下,高纯铟产品纯度达到6N及以上超高纯铟标准,该工艺所得金属铟结晶度高,呈现出片状结构,金属呈单晶相,实现了6N及以上金属铟的稳定结晶,并且金属铟没有腐蚀和表面氧化,该半导体用高纯
对含杂三元正极废粉和纯三元正极粉进行了氢还原?水浸提锂工艺对比试验,采用XRD、SEM?EDS和红外光谱等检测手段对反应产物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纯三元正极粉较佳焙烧条件为:焙烧温度500℃、焙烧时间30 min、氢气流量100 mL/min,此条件下所得焙烧料在浸出液固比10:1、温度90℃、时间120 min条件下浸出,锂浸出率为98.71%.含杂三元正极废粉较佳焙烧条件为:焙烧温度500℃、焙烧时间90 min、氢气流量100 mL/min,此条件下所得焙烧料在相同条件下水浸时,锂浸出率为84.7
为分析富La、Ce混合稀土(RE)和Mg元素协同作用对Al?9.5Si合金组织演变的影响,采用凝固曲线测试、金相显微镜与扫描电镜观察等手段对不同成分的Al?9.5Si合金样品的形核温度、微观组织形貌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单独加入RE或Mg,向Al?9.5Si合金中同时加入1.5%Al?10RE和0.4%Mg使合金变质后,其初生α?Al和共晶形核温度下降约50℃,且过冷度更大;晶粒尺寸和二次枝晶臂间距分别下降93.5%和38.5%,晶粒细化效果显著;共晶Si形貌由片状转变成性能更优的纤维状.
以异丙醇作为溶剂,通过溶剂热法在不同反应时间下制备了前驱体碳酸钴,再采用高温煅烧法制备了超细纳米/微米多孔四氧化三钴粉末,研究了反应时间对前驱体碳酸钴及四氧化三钴的组成及形貌的影响,并测定了四氧化三钴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纳米/微米球(2~4μm)由细小且均匀的四氧化三钴纳米颗粒和孔洞组成;以四氧化三钴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0.5和1 A/g电流密度下,循环450圈后比容量分别保持在680和473 mAh/g,显示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