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课程改革形势下,我们都在努力关注学生,关注课堂,力求课堂更精彩。下面是我对成功的地理课堂几点理解。
一、导入精彩,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动力,有了兴趣,就有了全神贯注的积极思维,所以,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应作为教学的首要环节。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每一节课的开始要特别注意新课的引入,可采用歌谣法、地理故事、地理游戏等趣味较强的教学方法导入新课,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用故事、新闻热点等巧妙设疑,造成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一定意义上讲,兴趣既是学习的原因、动力,又是学习的结果。当然要保持和发展兴趣是不易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根据内容多渠道变换思路,坚持教学得法的原则,用科学的、新颖的、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多为学生提供新鲜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动力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知识目标而忽视情感目标,强调地理知识,缺乏地理情趣。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愉悦、兴趣是他们的学习驱动力之一。因此,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应创设积极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只有在高昂的学习情绪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的激发下,才能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新知识的学习总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教学新的内容时,我们应该先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进行新旧对比,从而得到解决新问题的方法,掌握新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如在学习“祖国宝岛”——台湾时,我先让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学过的“东南侨乡”——福建省,了解福建省的地理位置、旅游资源、气候和物产,从而使学生掌握学习省区的方法。在教学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地图创设情境,并引导学生学会看地图,通过分析探究,对问题做出解答,从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地理活动来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主动动手去探索、实践、创新。这样才能深刻地理解地理知识,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三、指导自学,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的能力
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在上课前把本课要求学生识记的内容,设计出一套层次性强的自学思考题,分层质疑,启发思考。学生通过看书,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相应层次的问题,并记住这些内容。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通过独立学习活动逐步解决问题。教师要注意把握提问的策略,让各类学生均有输出信息的机会。实施分层质疑可以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知识,这样能够较好地解决教材的统一性和学生个性差异的矛盾,使学生各有所得。如分析各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分析地图反映的基本原理,解决图中 “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等。这些问题有的学生能自己解决,有的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教师的指导必不可少。此环节将学生推向了学习舞台的中心,教师不再是滔滔不绝地讲课,而是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相机点拨,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了学生活动的策划者和指导者。
当然,教师要备课充分,设计问题要有重点、有针对性,教师才能在课堂上得心应手、有条有理。如在讲中东地区,教师通过投影将历史上的多次战争资料或影片片段介绍给学生,让学生知道该地区多次战争的原因,就知道该地区为什么是热点地区;教学“三洲五海”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结合中东地区地图,在图中找出“三洲”亚洲、欧洲、非洲,“五海”黑海、里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并要确定它们在地图上位置,这样在考试中无论填图还是选择都能迎刃而解。
四、经典讲解,减轻学生学习地理的压力
新课改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并不否认教师讲解、归纳、总结的作用。课堂教学重心前移,学生的问题、疑难、矛盾得以提前暴露、展现,使教师的讲解很有针对性,可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教师讲解时要力求栩栩如生、情趣盎然、言简意赅。
五、合理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课堂评价是一种沟通的艺术,教师在地理课堂上,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去营造和谐民主的情境,令学生如沐春风,人人轻松。这样的氛围,正是进行课堂评价所需求的。教师要注意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赞扬,鼓励学生提出创造性的见解,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与此同时,我们还应特别关注学困生,多给他们一些指导和帮助,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评价方法应多样化,要注意将适时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这种多维评价方式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各种能力得到关注,學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拓展和提升。一种好的评价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肯定自己,建立学习地理的信心,并且可以及时体验到学习地理成功的快乐。
总之,我们要树立“一切为了每位学生发展”的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相信学生的潜能,大胆引导他们自学,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学生才能深刻地理解地理知识,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让地理课更精彩,应成为我们地理教师追求的最高目标。
(责编 潘冰)
一、导入精彩,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动力,有了兴趣,就有了全神贯注的积极思维,所以,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应作为教学的首要环节。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每一节课的开始要特别注意新课的引入,可采用歌谣法、地理故事、地理游戏等趣味较强的教学方法导入新课,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用故事、新闻热点等巧妙设疑,造成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一定意义上讲,兴趣既是学习的原因、动力,又是学习的结果。当然要保持和发展兴趣是不易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根据内容多渠道变换思路,坚持教学得法的原则,用科学的、新颖的、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多为学生提供新鲜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动力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知识目标而忽视情感目标,强调地理知识,缺乏地理情趣。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愉悦、兴趣是他们的学习驱动力之一。因此,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应创设积极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只有在高昂的学习情绪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的激发下,才能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新知识的学习总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教学新的内容时,我们应该先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进行新旧对比,从而得到解决新问题的方法,掌握新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如在学习“祖国宝岛”——台湾时,我先让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学过的“东南侨乡”——福建省,了解福建省的地理位置、旅游资源、气候和物产,从而使学生掌握学习省区的方法。在教学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地图创设情境,并引导学生学会看地图,通过分析探究,对问题做出解答,从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地理活动来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主动动手去探索、实践、创新。这样才能深刻地理解地理知识,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三、指导自学,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的能力
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在上课前把本课要求学生识记的内容,设计出一套层次性强的自学思考题,分层质疑,启发思考。学生通过看书,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相应层次的问题,并记住这些内容。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通过独立学习活动逐步解决问题。教师要注意把握提问的策略,让各类学生均有输出信息的机会。实施分层质疑可以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知识,这样能够较好地解决教材的统一性和学生个性差异的矛盾,使学生各有所得。如分析各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分析地图反映的基本原理,解决图中 “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等。这些问题有的学生能自己解决,有的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教师的指导必不可少。此环节将学生推向了学习舞台的中心,教师不再是滔滔不绝地讲课,而是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相机点拨,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了学生活动的策划者和指导者。
当然,教师要备课充分,设计问题要有重点、有针对性,教师才能在课堂上得心应手、有条有理。如在讲中东地区,教师通过投影将历史上的多次战争资料或影片片段介绍给学生,让学生知道该地区多次战争的原因,就知道该地区为什么是热点地区;教学“三洲五海”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结合中东地区地图,在图中找出“三洲”亚洲、欧洲、非洲,“五海”黑海、里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并要确定它们在地图上位置,这样在考试中无论填图还是选择都能迎刃而解。
四、经典讲解,减轻学生学习地理的压力
新课改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并不否认教师讲解、归纳、总结的作用。课堂教学重心前移,学生的问题、疑难、矛盾得以提前暴露、展现,使教师的讲解很有针对性,可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教师讲解时要力求栩栩如生、情趣盎然、言简意赅。
五、合理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课堂评价是一种沟通的艺术,教师在地理课堂上,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去营造和谐民主的情境,令学生如沐春风,人人轻松。这样的氛围,正是进行课堂评价所需求的。教师要注意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赞扬,鼓励学生提出创造性的见解,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与此同时,我们还应特别关注学困生,多给他们一些指导和帮助,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评价方法应多样化,要注意将适时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这种多维评价方式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各种能力得到关注,學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拓展和提升。一种好的评价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肯定自己,建立学习地理的信心,并且可以及时体验到学习地理成功的快乐。
总之,我们要树立“一切为了每位学生发展”的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相信学生的潜能,大胆引导他们自学,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学生才能深刻地理解地理知识,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让地理课更精彩,应成为我们地理教师追求的最高目标。
(责编 潘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