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也有黑眼圈

来源 :飞碟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TA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6年在中国首次发现的中华龙鸟,是首个被发现的带羽毛的恐龙(古代鸟类及其直系亲属除外)。《现代生物学》最近刊出的一项研究认为,中华龙鸟的羽毛是一种伪装。
  动物伪装形式多样,包括反阴影(身体的腹部是浅色,背部是深色)、独特的带条纹的尾巴以及所谓的“黑眼圈(”如现代动物浣熊和臭鼬的黑眼圈)。
  上述研究论文的合作者雅各布·温瑟尔说:“恐龙是一种神奇的动物,它的生态位和生活方式与现在的哺乳动物和鸟类有很多相似之处。”
  研究发现,恐龙进化出了复杂的伪装方法,这也意味着它们拥有良好的视力。实际上,从前如果有什么动物需要伪装的话,那么小型恐龙是最需要伪装的。大约生活在12亿年前的中华龙鸟是一种体型相对较小的动物,那时的世界充满许多包括霸王龙属的恐龙在内的可怕的食肉动物。为了躲避这些强敌的捕食,中华龙鸟不得不学会伪装。同时,伪装也能帮助它偷袭毫无戒备的猎物,如小蜥蜴等。
  布里斯托尔大学的研究者用偏振光照相术绘制出了中华龙鸟化石的高分辨率、高对比度影像。因为化石中保存了羽毛的色素体,所以科学家通过绘制羽毛的存缺就能够梳理出它的颜色模式。此前,古生物学家研究过不同标本,检测到指示棕色着色的小而圆的黑素体(在皮肤和羽毛中发现的吸光色素体)。
  温瑟尔说:“‘黑眼圈面具’无疑是最迷人的发现,在现存动物中常见这种‘面具’。其确切的功能有待进一步研讨,但是现在我们可以说明的是恐龙也有这种‘面具’。”
  “黑眼圈面具”或许有多种不同功能,包括减少眩光(如有的足球运动员将眼下涂成黑带)或者为应对猎食者而掩饰眼睛。
  温瑟尔谈道:“哺乳动物中的中型捕食者常有‘黑眼圈面具’,用作警示(如臭鼬、獾),
  以警告较大的捕食者它们会放臭气。然而,我们认为对恐龙来说,‘黑眼圈面具’的功能更类似于鸟类‘黑眼圈面具’的功能。”
  科学家推测,伯勞鸟的面具可使它们在阳光下捕猎,可帮助它们发现猎物并进行突然袭击。现存的有“黑眼圈面具”的鸟类包括蓝锥咀雀、黑脸噪鹛和五子雀。
  研究者还发现了斑纹尾,一种常用的被称作“反阴影”的保护色。拥有反阴影保护色的动物有黑色背部和浅色腹部,看上去更扁平,三维度不明显。拥有了这样的保护色,动物在其所处环境下不显眼。动物会依据其栖息地有不同程度的反阴影保护。中华龙鸟特有的反阴影保护花纹说明其生活在开放环境中,如平原或大草原。2016年,这些研究者研究了在同一个古代湖床沉积区发现的另一种恐龙,其反阴影保护表明它们生活在森林里。
其他文献
恐龙曾称霸一时,遍布全球,它的灭绝众说纷纭,一直没有定论。  地球上最古老的恐龙的诞生时间被确定为大约2.3亿年前, 当时只有一块超级大陆——盘古大陆(古生代至中生代形成的大片陆地)。因此,今天在各个大陆,甚至南极都可以找到恐龙的化石。但是,没有一个地方能找到存在于白垩纪和早第三纪交替时(约6600万年前—约6500万年前)的恐龙化石。这就意味着,恐龙在这一时期突然从地球上蒸发,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期刊
是谁造成了13世纪中叶的大萧条?灾难笼罩欧洲  据欧洲的史料记载,1257年冬,整个欧洲萎靡不振,白天变得出奇地短,而且无比寒冷。雾霾笼罩整个陆地,阳光只能勉强透过严密的笼罩物照到地面。陆地平均温度迅速下降了2℃。整个地球的风向也发生了变化。欧洲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极端的气候。夏秋季节冷雨连绵不断,粮食作物的根都烂在田里,而冬季变得无比寒冷。  这种显著的、可怕的气候变化,给各种生物带来了灾难,植物
期刊
地球上最大的火山不久前才被发现。它藏在太平洋西北部的深海底部,距离日本东部1600千米。1.4万年前,它就坐在这里了。科学家早就知道达姆火山的存在,但是直到2013年秋,人们才知道这座火山到底有多大。其面积完全可与火星上太阳系最大的火山——奥林匹斯山——相媲  美。奥林匹斯山高26.4千米,山顶形成了巨大的凹陷,环形区内直径约600千米,熔岩就从这里喷出来。奥林匹斯山是一座早就停息的死火山,在它的
期刊
海底火山世界呈现很多种形式,但很少得到研究。而地球上一些最大的火山恰恰藏身于海洋,但是一直到现在,我们对它们还是不甚了解。2013年年底,我们才知道处在南极边缘的火山的一些特点,虽然按照地质物理常识,它们不该在那里。  南极的玛丽·伯德地地域冰天雪地,一望无际,寒风刺骨——这就是南极洲通常的景观。但是,这个冰的世界并不总是寒冷的,甚至在其表面还经常冒出火焰。冰与火这种离奇组合在南极并不罕见。环绕南
期刊
大规模的火山喷发之后,地球的平均温度会降低。但也可能是大规模的气候变化减缓或加剧了火山的活动。  原则上,任何一次大规模的火山喷发都会影响到我们星球的气候。最能说明问题的一个例子就是1991年6月菲律宾的皮纳杜波火山喷发。当时,100万吨火山硫黄冲入大气层,导致大气中弥漫了大量的固态悬浮微粒(飘浮在空气中直径在0.001~10μm之间的微小颗粒)。它们吸收和折射阳光,导致地球气候出现了剧烈的变化。
期刊
1977年,美国的夫妻档导演查尔斯·埃姆斯和雷·埃姆斯拍摄了一部时长仅9分钟的科普短片,中文片名译为《十的次方》,展现的是从宏观的已知宇宙到微观的基本粒子的一系列典型图像。影片始于高度约1米的俯拍画面:一位白人男子刚与家人进完午餐,安然地躺在草坪上休憩。之后,影片开始以每10秒放大10倍的速度,不断提升观众视角。公园,芝加哥城,五大湖区,美国国土,以及整个地球相继进入视野。这感觉,仿佛再现了法国诗
期刊
译/石姝慧  我是一名专门研究行星的天体生物学者,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行星演化的主要过渡阶段以及各个行星与生命形式之间不断发展的关系。目前,科学界普遍认同的观点是:人类已经进入地球史的一个新纪元。在这一新纪元,人类的基本活动已成为推动全球变化的力量之一。这一推动力,像形成各个大陆并推进物种进化的自然力量一样强大。这一新纪元常被称为“人类世”,也叫作“人类时代”。对这一新纪元进行反思能够促使人类从深邃
期刊
2030年,地球的大功率无线电将会将信息传输到距地球约12.4光年的一颗外行星,那里具备了人类生存的条件。如果当地有外星人接收无线电,那么这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一场音乐盛典,因为发送的二进制数据流中涵盖了地球一流电子音乐家的音乐片段。一半是艺术,一半是科学,但人类对外星人几乎一无所知。我们是否该真正开始关注自身呢?  2017年10月,西班牙举行了为期三天的声呐电子音乐节。在此期间,各主办方将欧洲非
期刊
译/晨飞  现代生物学的统一主题大体上建立在查尔斯·达尔文的进化论上,即自然选择的过程。自然会选择最健康、适应力最强的生物体,让它们繁殖、生存。这个过程也被称为适应,很可能有助于个体生存的性状被当作自适性状。随着生物体变化,新变体茁壮成长,物种出现、进化。19世纪50年代,达尔文描述了自然选择的这种机制,当时人们还不了解潜在的分子机制。但是,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勾画出一个现代
期刊
这张影像由40张数字照片叠加而成,并经过特殊数字处理,以突显2017年8月日全食时暗淡的日冕结构。影像中可清楚看到交织在日冕里的炽热气体、磁场错综复杂的层状和焦散流线结构,还可见到从太阳临边伸展出去的粉红环状日珥。  2 满相地球  2017年8月21日,当运行到月球近面上方时,“月球探勘”号转身眺望明亮满相的地球,并用它的窄视角相机拍下了这幅美丽地球的清晰影像。  3 “好奇”号的自拍  这张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