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翻译能力是外语学习者语言能力的终极体现,但翻译教学却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合理利用英语电影开展翻译教学,对改革现有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材料、弥补专业师资不足、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大有裨益。
关键词: 英语原版电影 大学英语 翻译教学
教学理念的发展和教学设施的改善为英语原版电影进入大学英语课堂辅助教学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客观条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英语电影,有利于改善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状态、加强学生的语言和文化输入,合理运用英语电影中的中文字幕还可帮助学生提高其英语语用能力和翻译能力[1]。笔者主要从改良教学材料和手段的角度论述英语电影在提高学生对翻译的认识及培养其翻译能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和促进意义。
1.大学英语中翻译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翻译能力是外语学习者语言能力的终极体现,是广大学生最希望获得的语言能力之一。但对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而言,翻译教学却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薄弱环节。首先,我国现有翻译教学模式比较陈旧。有调查显示,多所高校英语专业本科生有近半数不满意翻译课教师的教学方法,认为翻译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使他们体会不到翻译的乐趣[2]。相比之下,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情况更不乐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技能是排在听、说、读、写之后的第五项技能,往往得不到广大教师的特别重视;翻译能力的提高要以较扎实的语言技能为基础,而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提高以上四种基本语言技能已属不易,难有更多余力钻研翻译。其次,大学英语的课时安排和师资配备也无法保证大多数学生接受翻译理论和技巧方面系统专业的指导。现有大学英语教材中的翻译训练章节通常都是按《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对翻译能力的要求[3],以书面语句子操练为主,且内容有限;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师并非是翻译专业科班出身,难以进行系统专业的翻译教学,有关翻译的内容往往留作补充材料让学生自学。因此,要进行有效的翻译教学,就有必要借助新的教学材料改变教学模式、调整教学方法,而配有中文字幕的英语电影正是上佳选择。
2.英语电影对改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效果的促进意义
(1)英语电影丰富了翻译教学的素材,有利于教学模式的更新变革。
电影对白提供给学生教材书面语之外的实用口语,丰富了翻译练习的素材;对照中文字幕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参考、学习一些较高水平翻译工作者(字幕翻译)的翻译成果,较好地解决了专业师资匮乏的问题;教师在提高自身翻译理论的基础上(用理论解释和分析已有的翻译成果比生成新的翻译成果更易把握),组织学生就学到的翻译技巧对选定的电影对白和字幕进行讨论,品味某些译文的精妙,质疑某些值得商榷的翻译。由于电影连贯的情节包含了丰富的语言文化信息,能比教材中的翻译实例提供更多的讨论空间(教材中的实例大多是为说明相关翻译理论和技巧而特意挑选的典型句例,一般不存在异议),这就迫使教师难以对译例一言定论,学生也有了参与的愿望和机会。翻译教学也就有可能从学院式的封闭式教学体系转向开放式教学体系,既有利于学生实践翻译技能,又使其体会到翻译的乐趣。
(2)电影中的巨大信息量可完整展示影响翻译过程和结果的副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
日常言语中诸如停顿、音高、语气、表情和肢体动作等副语言因素对理解说话人的真实意图影响很大。而两种语言承载的不同文化和言语发生的语境有时甚至决定了翻译的成败。在一定情况下,语境确定话语意义的作用要远大于词语本身,因为语境比词语本身更能表现出话语的特殊意义[4]。而大学英语教材中有关翻译的章节内容往往以就词论词、就句论句地介绍翻译技巧为主,如果不了解语言之外的因素对翻译的影响,学生容易产生误解,认为读懂原文词句就能做好翻译。在翻译教学中引入英语电影,情节的推进为学生充分理解电影对白提供了完整的语境,也有助于学生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在展现副语言因素方面,电影中真实再现的日常交流也更优于各种书面文字资料。因此,尽管口头语言的翻译超出了《课程要求》的范围,但通过对影响翻译的各种因素的解释说明能让学生对翻译的认识更加深入全面,对其语言综合能力的提高也有促进。
3.英语电影中可供开展开放式翻译教学的丰富素材
电影蕴含的丰富信息使其包含了翻译教学和训练需要的几乎所有材料,但借助英语原版电影来深化翻译教学还应建立在充分利用大学英语教材的前提和基础上。原则上,教师主要应利用英语电影来使学生认识翻译过程中的诸多影响因素,帮助他们有效整合课堂所学的翻译技巧,最终提高其语言综合能力。以下几则实例主要用来展示英语电影可用于翻译教学的部分素材,对教学中的具体操作不作详细论证。
(1)利用电影中的谚语、俚语的译法加深学生理解语言文化异同在翻译中重要意义。
谚语和俚语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用通俗话语表达深刻思想的语言精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包含着民族群体的整体价值观和对世界万物的共同认识。许多谚语或俚语都伴随着典故而生,加之民族间价值观的差异和对事物的不同认识,使得由简单语言文字构成的谚语或俚语成为外语学习中的难点。其浅显的语言恰恰是翻译中的陷阱,在观影过程中提起讨论可以引起学生对该现象的足够重视。
Mona Lisa Smile(《蒙娜丽莎的微笑》)是笔者开展教学的必选影片之一。除了内容健康、情节动人外,电影中丰富的语言对白,尤其是多处出现的谚语和俚语更增加了这部影片的教学意义。影片开始不久,三位教师讨论一位有个性、爱出风头的女学生和她身为校友会主席的母亲时有如下一段对话:
A:Betty’s just a young girl flexing her muscles.
B:So was Lizzie Borden,and her mother wasn’t president of the alumnae association.
C:That’s her mother?
B:Apple,tree.(中文字幕:有其母必有其女。)
教师A和教师B提起了刺头学生Betty,以及和她个性相同且颇有社会影响力的母亲Lizzie Borden。新来的教师C惊讶二者的关系,而教师B只回答了两个单词“Apple,tree.”来予以确认。
在这段对话中的“flex one’s muscles”也是俚语,意为小试身手、显示实力。此处的翻译并不复杂,学生借助词典可以自己把握。而不易把握的正是看似最简单的单词“Apple,tree.”。根据语境及apple与tree的关系,部分学生可以猜测教师B的回答是在肯定二者母女关系。但中文字幕显示为“有其母必有其女”则让人找不到此译文的出处和依据。其实,“Apple,tree.”应是“The apple doesn’t fall far from the tree.”的变体或缩略表达。只有非常熟悉这一谚语的人才会在交流中对其进行缩略,也只有理解了这一点,译者才可能给出正确译文,仅凭词典无法查到此处“Apple,tree.”的确切意义。但同一影片的另一译本则将此句译为“如假包换”,显然是偏重于考虑交际中的语境及对话的相关性和流畅性。值得一提的是,在知道了该谚语的完整表述后,有学生提出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更像是“落叶归根”,这都是教师需要小心处理的问题,也恰恰体现了理解和把握谚语、俚语对于翻译的重要意义。
在这部影片中还有多处谚语、俚语式的特殊表达,表现出了各自的文化内涵和对译文的影响。如“Don’t wash your dirty laundry in public.(中文字幕:家丑不可外扬。)”则更体现了不同民族语言文化的异同。该英语表述用生动的文字——“别在公共场合洗自己的脏衣服。”传达出了中国文化中的传统处世哲学,一方是拉家常式的讲述,一面是讲道理式的劝诫,却体现了两种文化共同的价值观,这其实还可被教师用作说明直译、意译关系的素材。
(2)电影可以提供翻译实践中需考虑的包含文化因素、情节语境及受众群体在内的大语境。
电影除了传承文化、表现生活,还应该娱乐大众。电影的娱乐效果主要落实在观众身上。其实,任何需要翻译的语言文字都有其受众,受众群体是一个分层级的结构,各层级具有职业界限、教育程度界限、专业非专业界限等。任何作品都不可能获得“受众群体”异口同声的首肯或否定[5]。因此,电影的主要观众群也自然是翻译时要考虑的语境因素。
Kung Fu Panda(《功夫熊猫》)以美国动画电影的表现手法来讲述中国的传统武侠故事,将纯中国元素展现于世人。对于这样一件作品的翻译,任何一个中国人恐怕都有发表意见的欲望和资格。首先对于“Dragon Warrior”这一身份的翻译就有多个版本,比较流行的主要是“神龙大侠”和“龙斗士”两种。对于喜欢网游的青少年观众而言,“龙斗士”更受欢迎,因为它听起来更像是网游人物的身份,且符合部分网游中崇尚打斗的激进成分。而推崇传统武侠文化的观众自然倾向于“神龙大侠”,在他们心中“侠”大于“武”,所以尽管“Warrior”是武士的意思,译为“大侠”则更传神。而将“Dragon”译为“神龙”既体现了中华文化对龙的崇拜,又体现出视需要对原文进行信息增减的具体翻译策略。
影片接近结尾处,豹子见到熊猫得知这便是神龙大侠并欲与之一战之前轻蔑地说:“You’re a panda.What are you gonna do,big guy?Sit on me?”(你就是只熊猫。你能怎样,大块头?坐在我身上吗?)。应该说,此译文过于平淡,毫不出彩。另两种翻译版本则各有优势,译文甲:“你就是只熊猫,能奈我何?泰山压顶吗?”;译文乙:“你就是只熊猫,想干什么?一屁股坐死我?”与译文乙比,译文甲很好地融合了中国武侠文化,“泰山压顶”是武术中的技击招数,“能奈我何”也是武侠作品中的标准用语,完全符合豹子武学大宗师的身份。而译文乙则胜在符合影片喜剧氛围的大语境,看之令人发笑。虽欠缺文化特色,却也为影片增色不少,尤其稍后决战中出现了熊猫肥大的臀部坐在豹子身上的特写镜头,更折射出译者在译文中增加“一屁股”这样信息的妙处。这两则译文孰优孰劣,也只有留待观众和学生自己去思量和评判。
(3)电影中丰富的语言信息还给论证可译与不可译提供了话题和材料。
可译性问题一直是翻译理论研究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其实质是:用某种语言表达出来的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精神风貌是否能够用另一种语言完全确切地再现出来[6]。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不需要在该问题上过于纠缠,但电影中某些语料恰可用来讨论和说明该问题。英、汉语言间的具体差异和原文作者的特殊表达意图都可能使可译性受到限制,这些情况往往在电影中都会出现,可以成为有用的教学材料。
美国动画片The Lion King(《狮子王》)中,当獴猫Timon与野猪Pumbaa见到小狮子Simba后有一段对白体现出由多义词产生的表达效果很难甚至无法完满翻译成另一种语言。
Timon:Gee,he looks blue.(中文字幕:我觉得他有点Blue嘞。)
Pumbaa:I’d say brownish gold.(中文字幕:我倒认为他是金黄色的。)
Timon:No,no,no.I mean he’s depressed.(中文字幕:不,我说的是忧郁。)
这几句对白的喜剧效果关键就由多义词"blue"(蓝色、忧郁)产生。但由于在汉语中找不到对应的多义词,相似的表达效果无法直接对译出来。电影中的中文字幕也只能将第一句话中的“blue”用英语单词来表现,对于懂英语的观众来说,这种方式可以部分还原作者想制造的效果,但对于不懂英语的观众则没什么意义。
另一部电影August Rush(《八月迷情》)中也有一句因原作者有意为之而难以转译为汉语的台词。当小主角Evan第一次遇见流浪小孩Arthur,后者在介绍自己的生活经历时讲道:“My parents?They ain’t gave me nothing.(中文字幕:我父母?他们什么也没给我。)”无论从电影人物对白的上下文和电影情节的大语境看,这句话的翻译在意义上都是可取的。在细看之后,有学生指出此处译文有误,原文应为双重否定,该译成“他们什么都给了我”。这样一来,其意义又与语境相悖,且无法解释话语中明显的语法错误。其实,此处的错误应该是原作者刻意为之,有无其他原因一时间无从考证,但最有可能的是为了表现流浪儿受教育程度低、语言表达不畅这一细节。但要用汉语把这一信息很好地和话语意义融合在一起并表现出来却难以实现。类似的情况在文学作品和电影中时有出现,在翻译教学中都应该让学生有所了解。
4.利用电影辅助开展翻译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电影蕴涵的语言文化信息丰富多样,适用于诸如听力、口语、文化和翻译等多方面的英语教学。教师可根据不同的影片、不同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英语能力的不同组织不同的课堂教学,具体到翻译教学,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中文字幕是开展翻译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供学生参考和学习。但字幕翻译的水平良莠不齐,有些甚至错误明显,并不都能作为译例讲评。教师应在备课时做足准备,有所取舍。与别种翻译教学、训练一样,再精妙的中文字幕翻译也不宜作为终极范本要求学生无条件接受,而应该使教学处于一种开放状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
(2)完整播放电影较为耗时,截取片段又难以保证情节的流畅和完整从而影响到翻译中的语境,并降低学生的兴趣。教学的时机应予以充分考虑,鉴于课时安排和翻译技能在《课程要求》中所处的地位,教师可以在利用电影开展听说训练或进行文化输入的过程中挑选合适内容适时开展翻译教学。
(3)任何学习行为都不能局限在课堂中,课后的自主学习才是学生获取进步最有保障的途径。电影教学活动颇为费时,不便反复进行,教师应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方法为重点,让其学习处于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5.结语
英语原版电影以其丰富的语言文化信息展现了其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潜在优势。合理地利用电影中的中文字幕,可丰富翻译教学素材,一定程度上弥补专业师资的匮乏,更能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性,对有效开展翻译教学活动意义重大。
需要注意的是,翻译能力尽管是广大学生最希望获得的语言能力之一,但毕竟要以听、说、读、写等能力的提高为前提。在开展翻译教学时,教师要对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有所监控,不能为了翻译而翻译。加之大学英语课时紧张、《课程要求》对各项语言能力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不管何种形式的翻译训练都不宜过多占用课堂时间。利用英语电影开展翻译教学应与其它语言能力训练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信在教师的合理利用和安排下,英语原版电影应可发挥其传统教材所不具有的优点,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尤其是加深对翻译的认识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陶满星.对大学英语多元化教学的一点思考——论英文电影辅助英语教学的可行性及其应用[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2]胡东平,王建辉.基于市场需求的翻译教学的混沌认识及其应对方略[J].外语界,2009,(4).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4]Nida,Eugene A. 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60.
[5]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299.
[6]乔曾锐.译论——翻译经验与翻译艺术的评论和探索[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172-173.
关键词: 英语原版电影 大学英语 翻译教学
教学理念的发展和教学设施的改善为英语原版电影进入大学英语课堂辅助教学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客观条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英语电影,有利于改善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状态、加强学生的语言和文化输入,合理运用英语电影中的中文字幕还可帮助学生提高其英语语用能力和翻译能力[1]。笔者主要从改良教学材料和手段的角度论述英语电影在提高学生对翻译的认识及培养其翻译能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和促进意义。
1.大学英语中翻译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翻译能力是外语学习者语言能力的终极体现,是广大学生最希望获得的语言能力之一。但对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而言,翻译教学却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薄弱环节。首先,我国现有翻译教学模式比较陈旧。有调查显示,多所高校英语专业本科生有近半数不满意翻译课教师的教学方法,认为翻译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使他们体会不到翻译的乐趣[2]。相比之下,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情况更不乐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技能是排在听、说、读、写之后的第五项技能,往往得不到广大教师的特别重视;翻译能力的提高要以较扎实的语言技能为基础,而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提高以上四种基本语言技能已属不易,难有更多余力钻研翻译。其次,大学英语的课时安排和师资配备也无法保证大多数学生接受翻译理论和技巧方面系统专业的指导。现有大学英语教材中的翻译训练章节通常都是按《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对翻译能力的要求[3],以书面语句子操练为主,且内容有限;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师并非是翻译专业科班出身,难以进行系统专业的翻译教学,有关翻译的内容往往留作补充材料让学生自学。因此,要进行有效的翻译教学,就有必要借助新的教学材料改变教学模式、调整教学方法,而配有中文字幕的英语电影正是上佳选择。
2.英语电影对改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效果的促进意义
(1)英语电影丰富了翻译教学的素材,有利于教学模式的更新变革。
电影对白提供给学生教材书面语之外的实用口语,丰富了翻译练习的素材;对照中文字幕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参考、学习一些较高水平翻译工作者(字幕翻译)的翻译成果,较好地解决了专业师资匮乏的问题;教师在提高自身翻译理论的基础上(用理论解释和分析已有的翻译成果比生成新的翻译成果更易把握),组织学生就学到的翻译技巧对选定的电影对白和字幕进行讨论,品味某些译文的精妙,质疑某些值得商榷的翻译。由于电影连贯的情节包含了丰富的语言文化信息,能比教材中的翻译实例提供更多的讨论空间(教材中的实例大多是为说明相关翻译理论和技巧而特意挑选的典型句例,一般不存在异议),这就迫使教师难以对译例一言定论,学生也有了参与的愿望和机会。翻译教学也就有可能从学院式的封闭式教学体系转向开放式教学体系,既有利于学生实践翻译技能,又使其体会到翻译的乐趣。
(2)电影中的巨大信息量可完整展示影响翻译过程和结果的副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
日常言语中诸如停顿、音高、语气、表情和肢体动作等副语言因素对理解说话人的真实意图影响很大。而两种语言承载的不同文化和言语发生的语境有时甚至决定了翻译的成败。在一定情况下,语境确定话语意义的作用要远大于词语本身,因为语境比词语本身更能表现出话语的特殊意义[4]。而大学英语教材中有关翻译的章节内容往往以就词论词、就句论句地介绍翻译技巧为主,如果不了解语言之外的因素对翻译的影响,学生容易产生误解,认为读懂原文词句就能做好翻译。在翻译教学中引入英语电影,情节的推进为学生充分理解电影对白提供了完整的语境,也有助于学生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在展现副语言因素方面,电影中真实再现的日常交流也更优于各种书面文字资料。因此,尽管口头语言的翻译超出了《课程要求》的范围,但通过对影响翻译的各种因素的解释说明能让学生对翻译的认识更加深入全面,对其语言综合能力的提高也有促进。
3.英语电影中可供开展开放式翻译教学的丰富素材
电影蕴含的丰富信息使其包含了翻译教学和训练需要的几乎所有材料,但借助英语原版电影来深化翻译教学还应建立在充分利用大学英语教材的前提和基础上。原则上,教师主要应利用英语电影来使学生认识翻译过程中的诸多影响因素,帮助他们有效整合课堂所学的翻译技巧,最终提高其语言综合能力。以下几则实例主要用来展示英语电影可用于翻译教学的部分素材,对教学中的具体操作不作详细论证。
(1)利用电影中的谚语、俚语的译法加深学生理解语言文化异同在翻译中重要意义。
谚语和俚语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用通俗话语表达深刻思想的语言精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包含着民族群体的整体价值观和对世界万物的共同认识。许多谚语或俚语都伴随着典故而生,加之民族间价值观的差异和对事物的不同认识,使得由简单语言文字构成的谚语或俚语成为外语学习中的难点。其浅显的语言恰恰是翻译中的陷阱,在观影过程中提起讨论可以引起学生对该现象的足够重视。
Mona Lisa Smile(《蒙娜丽莎的微笑》)是笔者开展教学的必选影片之一。除了内容健康、情节动人外,电影中丰富的语言对白,尤其是多处出现的谚语和俚语更增加了这部影片的教学意义。影片开始不久,三位教师讨论一位有个性、爱出风头的女学生和她身为校友会主席的母亲时有如下一段对话:
A:Betty’s just a young girl flexing her muscles.
B:So was Lizzie Borden,and her mother wasn’t president of the alumnae association.
C:That’s her mother?
B:Apple,tree.(中文字幕:有其母必有其女。)
教师A和教师B提起了刺头学生Betty,以及和她个性相同且颇有社会影响力的母亲Lizzie Borden。新来的教师C惊讶二者的关系,而教师B只回答了两个单词“Apple,tree.”来予以确认。
在这段对话中的“flex one’s muscles”也是俚语,意为小试身手、显示实力。此处的翻译并不复杂,学生借助词典可以自己把握。而不易把握的正是看似最简单的单词“Apple,tree.”。根据语境及apple与tree的关系,部分学生可以猜测教师B的回答是在肯定二者母女关系。但中文字幕显示为“有其母必有其女”则让人找不到此译文的出处和依据。其实,“Apple,tree.”应是“The apple doesn’t fall far from the tree.”的变体或缩略表达。只有非常熟悉这一谚语的人才会在交流中对其进行缩略,也只有理解了这一点,译者才可能给出正确译文,仅凭词典无法查到此处“Apple,tree.”的确切意义。但同一影片的另一译本则将此句译为“如假包换”,显然是偏重于考虑交际中的语境及对话的相关性和流畅性。值得一提的是,在知道了该谚语的完整表述后,有学生提出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更像是“落叶归根”,这都是教师需要小心处理的问题,也恰恰体现了理解和把握谚语、俚语对于翻译的重要意义。
在这部影片中还有多处谚语、俚语式的特殊表达,表现出了各自的文化内涵和对译文的影响。如“Don’t wash your dirty laundry in public.(中文字幕:家丑不可外扬。)”则更体现了不同民族语言文化的异同。该英语表述用生动的文字——“别在公共场合洗自己的脏衣服。”传达出了中国文化中的传统处世哲学,一方是拉家常式的讲述,一面是讲道理式的劝诫,却体现了两种文化共同的价值观,这其实还可被教师用作说明直译、意译关系的素材。
(2)电影可以提供翻译实践中需考虑的包含文化因素、情节语境及受众群体在内的大语境。
电影除了传承文化、表现生活,还应该娱乐大众。电影的娱乐效果主要落实在观众身上。其实,任何需要翻译的语言文字都有其受众,受众群体是一个分层级的结构,各层级具有职业界限、教育程度界限、专业非专业界限等。任何作品都不可能获得“受众群体”异口同声的首肯或否定[5]。因此,电影的主要观众群也自然是翻译时要考虑的语境因素。
Kung Fu Panda(《功夫熊猫》)以美国动画电影的表现手法来讲述中国的传统武侠故事,将纯中国元素展现于世人。对于这样一件作品的翻译,任何一个中国人恐怕都有发表意见的欲望和资格。首先对于“Dragon Warrior”这一身份的翻译就有多个版本,比较流行的主要是“神龙大侠”和“龙斗士”两种。对于喜欢网游的青少年观众而言,“龙斗士”更受欢迎,因为它听起来更像是网游人物的身份,且符合部分网游中崇尚打斗的激进成分。而推崇传统武侠文化的观众自然倾向于“神龙大侠”,在他们心中“侠”大于“武”,所以尽管“Warrior”是武士的意思,译为“大侠”则更传神。而将“Dragon”译为“神龙”既体现了中华文化对龙的崇拜,又体现出视需要对原文进行信息增减的具体翻译策略。
影片接近结尾处,豹子见到熊猫得知这便是神龙大侠并欲与之一战之前轻蔑地说:“You’re a panda.What are you gonna do,big guy?Sit on me?”(你就是只熊猫。你能怎样,大块头?坐在我身上吗?)。应该说,此译文过于平淡,毫不出彩。另两种翻译版本则各有优势,译文甲:“你就是只熊猫,能奈我何?泰山压顶吗?”;译文乙:“你就是只熊猫,想干什么?一屁股坐死我?”与译文乙比,译文甲很好地融合了中国武侠文化,“泰山压顶”是武术中的技击招数,“能奈我何”也是武侠作品中的标准用语,完全符合豹子武学大宗师的身份。而译文乙则胜在符合影片喜剧氛围的大语境,看之令人发笑。虽欠缺文化特色,却也为影片增色不少,尤其稍后决战中出现了熊猫肥大的臀部坐在豹子身上的特写镜头,更折射出译者在译文中增加“一屁股”这样信息的妙处。这两则译文孰优孰劣,也只有留待观众和学生自己去思量和评判。
(3)电影中丰富的语言信息还给论证可译与不可译提供了话题和材料。
可译性问题一直是翻译理论研究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其实质是:用某种语言表达出来的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精神风貌是否能够用另一种语言完全确切地再现出来[6]。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不需要在该问题上过于纠缠,但电影中某些语料恰可用来讨论和说明该问题。英、汉语言间的具体差异和原文作者的特殊表达意图都可能使可译性受到限制,这些情况往往在电影中都会出现,可以成为有用的教学材料。
美国动画片The Lion King(《狮子王》)中,当獴猫Timon与野猪Pumbaa见到小狮子Simba后有一段对白体现出由多义词产生的表达效果很难甚至无法完满翻译成另一种语言。
Timon:Gee,he looks blue.(中文字幕:我觉得他有点Blue嘞。)
Pumbaa:I’d say brownish gold.(中文字幕:我倒认为他是金黄色的。)
Timon:No,no,no.I mean he’s depressed.(中文字幕:不,我说的是忧郁。)
这几句对白的喜剧效果关键就由多义词"blue"(蓝色、忧郁)产生。但由于在汉语中找不到对应的多义词,相似的表达效果无法直接对译出来。电影中的中文字幕也只能将第一句话中的“blue”用英语单词来表现,对于懂英语的观众来说,这种方式可以部分还原作者想制造的效果,但对于不懂英语的观众则没什么意义。
另一部电影August Rush(《八月迷情》)中也有一句因原作者有意为之而难以转译为汉语的台词。当小主角Evan第一次遇见流浪小孩Arthur,后者在介绍自己的生活经历时讲道:“My parents?They ain’t gave me nothing.(中文字幕:我父母?他们什么也没给我。)”无论从电影人物对白的上下文和电影情节的大语境看,这句话的翻译在意义上都是可取的。在细看之后,有学生指出此处译文有误,原文应为双重否定,该译成“他们什么都给了我”。这样一来,其意义又与语境相悖,且无法解释话语中明显的语法错误。其实,此处的错误应该是原作者刻意为之,有无其他原因一时间无从考证,但最有可能的是为了表现流浪儿受教育程度低、语言表达不畅这一细节。但要用汉语把这一信息很好地和话语意义融合在一起并表现出来却难以实现。类似的情况在文学作品和电影中时有出现,在翻译教学中都应该让学生有所了解。
4.利用电影辅助开展翻译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电影蕴涵的语言文化信息丰富多样,适用于诸如听力、口语、文化和翻译等多方面的英语教学。教师可根据不同的影片、不同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英语能力的不同组织不同的课堂教学,具体到翻译教学,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中文字幕是开展翻译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供学生参考和学习。但字幕翻译的水平良莠不齐,有些甚至错误明显,并不都能作为译例讲评。教师应在备课时做足准备,有所取舍。与别种翻译教学、训练一样,再精妙的中文字幕翻译也不宜作为终极范本要求学生无条件接受,而应该使教学处于一种开放状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
(2)完整播放电影较为耗时,截取片段又难以保证情节的流畅和完整从而影响到翻译中的语境,并降低学生的兴趣。教学的时机应予以充分考虑,鉴于课时安排和翻译技能在《课程要求》中所处的地位,教师可以在利用电影开展听说训练或进行文化输入的过程中挑选合适内容适时开展翻译教学。
(3)任何学习行为都不能局限在课堂中,课后的自主学习才是学生获取进步最有保障的途径。电影教学活动颇为费时,不便反复进行,教师应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方法为重点,让其学习处于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5.结语
英语原版电影以其丰富的语言文化信息展现了其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潜在优势。合理地利用电影中的中文字幕,可丰富翻译教学素材,一定程度上弥补专业师资的匮乏,更能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性,对有效开展翻译教学活动意义重大。
需要注意的是,翻译能力尽管是广大学生最希望获得的语言能力之一,但毕竟要以听、说、读、写等能力的提高为前提。在开展翻译教学时,教师要对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有所监控,不能为了翻译而翻译。加之大学英语课时紧张、《课程要求》对各项语言能力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不管何种形式的翻译训练都不宜过多占用课堂时间。利用英语电影开展翻译教学应与其它语言能力训练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信在教师的合理利用和安排下,英语原版电影应可发挥其传统教材所不具有的优点,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尤其是加深对翻译的认识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陶满星.对大学英语多元化教学的一点思考——论英文电影辅助英语教学的可行性及其应用[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2]胡东平,王建辉.基于市场需求的翻译教学的混沌认识及其应对方略[J].外语界,2009,(4).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4]Nida,Eugene A. 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60.
[5]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299.
[6]乔曾锐.译论——翻译经验与翻译艺术的评论和探索[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