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文化的国家,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沉淀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闪耀着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的灿烂光芒,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教育的各阶段对教学工作都有重要的价值意义,本文分析了优秀传统文化在中职学前教育中融合的意义以及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学前教育教学的策略研究。
关键词:学前教育 传统文化 融合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7-30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是一个思想活跃、世界文化交融的时代,随之而来的应试教育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有所减弱。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掀起了一股古诗词热潮,甚至在年青一代中盛行唐装,传统文化又重新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而如何将我国五千多年历史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学前教育的各个方面,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幼儿教师,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职学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时代使命。
一、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学前教育融合的意义。
1.有利于传承文化,提高中职学生文化素养,培养民族意识。文化传承是每一个民族存续和发展过程中恒古不断的现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魅力无穷,厚重的文化底蕴能够给人丰富的体验,像《三字经》、《论语》等。其实很多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感兴趣,但是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使得她们更注重知识技能学习,希望以一技之长立足社会,从而对优秀传统文化不够重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开展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拓展活动,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比如组织学生开展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促进优秀文化的渗透和传承。
2.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树立正确价值观。学生的学习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他们既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又是传统文化的参与者,在实现自我的同时发展和丰富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以来人格价值取向就贯穿于国学知识中,例如“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志无疆者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而庄子文化中所提倡宣扬的人格独立、尊重个性、尊重生命等为我们树立独立人格、培养创造精神提供榜样。优秀的传统文化闪耀着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的灿烂光芒,有利于学前教育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价值观,将来在幼儿教师岗位上引导幼儿成长,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一代代传承下去。
二、将学前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实施建议。
1.将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学前教育课程相结合,在学前教育教材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各学科课程教材创新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立足课堂教学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语文学科中相对较为常见,很多耳熟能详的古诗词的缘起释义都能通俗解释并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比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美术学科中以传统节假日为引导,探讨剪纸文化技巧、故事;在历史课程中讲解战国时齐桓公开创的稷下学宫开创了文史上百家争鸣的先河;在音乐课程中贯穿有关乐器流传的故事,例如钟子期俞伯牙高山流水遇知音等等。
2.创立各类传统文化社团、交流平台,将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延伸到课外生活中。学以致用,以传统文化交织现代生活。以学校为组织,创立各类传统文化社团,比如诗词歌赋、书法绘画、象棋、刺绣、剪纸、汉服文化等传统文化社团,通过校园班级、校园网络贴吧平台等交流平台,组织诗歌朗诵比赛、春节期间书法社团学生为社区居民书写对联等等社团活动,将传统文化从课堂教材融入课外生活,以社团活动为依托,充分挖掘资源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让民族自信根植于学生心灵!时间会一直往前走,而留下来的,是历史,也是文化的沉淀,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生产力的革新,意识形态的转变,不变的,是人的传承,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生活中,离不开衣食住行,五千年的历史长河,繁育出各种各样的生活形态,基本上每一种都有他的历史,比如衣服,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机器大规模批量纺织生产,代替了以前的手工纺布织衣,时下很多年轻人也会经常穿汉服、旗袍等。再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吃饭用的筷子,在我们眼里再平常普通不过的东西,可是全世界只有中国人才用筷子,这就是一种独有的文化。有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却正在慢慢消逝,比如京剧、中医、传统建筑、髹漆……让我们痛心疾首,我们尽可能为学生创立各类传统文化社团、提供交流平台,将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延伸到课外生活中,培养学生兴趣,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總之,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同时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更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我们一代代弘扬传承,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在百花齐放的世界洪流中坚定文化自信,世界多元文化实现各美其美。文化应和而不同,相互之间美人之美。不同类型的文化有共同的本质,可以实现相互交流、和谐相处,达到美美与共。将我国五千多年历史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学前教育的各个方面,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幼儿教师,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职学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时代使命。
毕节同心农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贵州 大方 551600
关键词:学前教育 传统文化 融合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7-30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是一个思想活跃、世界文化交融的时代,随之而来的应试教育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有所减弱。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掀起了一股古诗词热潮,甚至在年青一代中盛行唐装,传统文化又重新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而如何将我国五千多年历史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学前教育的各个方面,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幼儿教师,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职学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时代使命。
一、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学前教育融合的意义。
1.有利于传承文化,提高中职学生文化素养,培养民族意识。文化传承是每一个民族存续和发展过程中恒古不断的现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魅力无穷,厚重的文化底蕴能够给人丰富的体验,像《三字经》、《论语》等。其实很多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感兴趣,但是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使得她们更注重知识技能学习,希望以一技之长立足社会,从而对优秀传统文化不够重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开展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拓展活动,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比如组织学生开展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促进优秀文化的渗透和传承。
2.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树立正确价值观。学生的学习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他们既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又是传统文化的参与者,在实现自我的同时发展和丰富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以来人格价值取向就贯穿于国学知识中,例如“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志无疆者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而庄子文化中所提倡宣扬的人格独立、尊重个性、尊重生命等为我们树立独立人格、培养创造精神提供榜样。优秀的传统文化闪耀着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的灿烂光芒,有利于学前教育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价值观,将来在幼儿教师岗位上引导幼儿成长,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一代代传承下去。
二、将学前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实施建议。
1.将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学前教育课程相结合,在学前教育教材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各学科课程教材创新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立足课堂教学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语文学科中相对较为常见,很多耳熟能详的古诗词的缘起释义都能通俗解释并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比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美术学科中以传统节假日为引导,探讨剪纸文化技巧、故事;在历史课程中讲解战国时齐桓公开创的稷下学宫开创了文史上百家争鸣的先河;在音乐课程中贯穿有关乐器流传的故事,例如钟子期俞伯牙高山流水遇知音等等。
2.创立各类传统文化社团、交流平台,将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延伸到课外生活中。学以致用,以传统文化交织现代生活。以学校为组织,创立各类传统文化社团,比如诗词歌赋、书法绘画、象棋、刺绣、剪纸、汉服文化等传统文化社团,通过校园班级、校园网络贴吧平台等交流平台,组织诗歌朗诵比赛、春节期间书法社团学生为社区居民书写对联等等社团活动,将传统文化从课堂教材融入课外生活,以社团活动为依托,充分挖掘资源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让民族自信根植于学生心灵!时间会一直往前走,而留下来的,是历史,也是文化的沉淀,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生产力的革新,意识形态的转变,不变的,是人的传承,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生活中,离不开衣食住行,五千年的历史长河,繁育出各种各样的生活形态,基本上每一种都有他的历史,比如衣服,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机器大规模批量纺织生产,代替了以前的手工纺布织衣,时下很多年轻人也会经常穿汉服、旗袍等。再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吃饭用的筷子,在我们眼里再平常普通不过的东西,可是全世界只有中国人才用筷子,这就是一种独有的文化。有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却正在慢慢消逝,比如京剧、中医、传统建筑、髹漆……让我们痛心疾首,我们尽可能为学生创立各类传统文化社团、提供交流平台,将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延伸到课外生活中,培养学生兴趣,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總之,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同时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更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我们一代代弘扬传承,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在百花齐放的世界洪流中坚定文化自信,世界多元文化实现各美其美。文化应和而不同,相互之间美人之美。不同类型的文化有共同的本质,可以实现相互交流、和谐相处,达到美美与共。将我国五千多年历史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学前教育的各个方面,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幼儿教师,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职学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时代使命。
毕节同心农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贵州 大方 55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