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市新观:线上火热、线下变革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806026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既是何宏从事年桔种植的第8年,也是刘亚东从事年花生意的第8年。
  2月6日,春节将至,年桔种植户何宏一早拉着一车四季桔,从南沙区的东涌镇开到黄埔区的港湾北市场。他在市场外围租了一个“摊位”,但整整一个上午过去,只有一个人搬了一盆年桔回家。
  2月20日已是年后,多位年花年桔种植户告诉南都周刊记者,“去年(2021年春节)生意不好做,亏了不少钱,没卖完的花桔,现在等干了后烧掉处理。”
  而另一边,刘亚东的鲜花网店生意却异常兴隆。接单、配货、打包,客服来不及服务,工人来不及发货,每个人都在拼命抢时间……
  刘亚东甚至停发了广东以外地区的订单。因为只做广东地区的年花年桔生意,都让他们忙到晕眩,每晚“仗”都要打到两点以后。
  今年1月,出于疫情防控需要,广东多地宣布取消2021年迎春花市,何宏、刘亚东的命运也因此驶向了不同的方向。
  为缓解花农销售压力,广东省各行各业都动了起来,花农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传统花市化整为零,变成散布在街头巷尾的一个个购花档位;线上云花市全面铺开,“触网”的花农花商们不断奔前忙后……
  2月12日,广州市花市办发布通报称,截至2月11日(大年三十)18时,全市“云上花市”线上浏览量(点击量)约534.19万人次,销售额约3118.36万元。全市331个线下售卖点接待消费者约128.82万人次,销售额约1.03亿元,线上线下总销售额约1.34亿元。

花市取消批发商“消失”


  在黄埔区的港湾北市场外,何宏守着他的百来盆年桔。其实这里根本算不上什么“摊位”,但10天的租金就要7800元。
  黄澄澄的桔子,红色的盆,工工整整地摆在地上,喜气洋洋,但无人问津。何宏百无聊赖地刷着手机,摊位租金和种植本金就在一分一秒中流逝……
  何宏是贵州人,小时候在老家,书读不下去了,就和其他青年一样,到广州找间工厂打工。过年的时候,何宏和朋友逛花市,看见一盆盆的年花年桔,热闹又好看,于是萌生了种植年桔的想法。
  “年卅晚,行花街”,是很多广东人家的习惯。而珠三角也是我国盆栽花卉的主要集散地,花卉远销至港澳、东南亚等地。2019年广东省林业局发布的《2018年广东省林业统计分析报》显示,广东全省花卉从业人员12.2万人,花农4.3万户,全年生产盆栽植物3.1亿盆。规模和影响力不容小觑。
  不少外地人,第一次看见花市,都会被这春色遍地的南国景象深深折服,何宏便是其一。后来,他索性不再打工,去东涌镇的村子里租了基地,种苗种植水肥管理,一步步从头学起。
  一盆年桔的生长周期至少两年,蓟马红蜘蛛黄龙病,无不需要种植者親力亲为。几千盆的规模虽然不算大,但不算人工,总投入也达到数十万元。
  8年时间,何宏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和他的年桔在一起。“很怕自己养不好”。但他养得还算不错,行情好的时候,他种植的不同大小的年桔,可以从几十元每盆卖到400多元每盆。
  入行这么些年,何宏知道,年花年桔的种植和销售自有一套逻辑:一年辛苦下来,每到春节前夕,就有批发商来到他们的花厂基地批量订购,再将这些年花年桔送往各市各区的迎春花市、档口渠道进行销售。

  对于种植户而言,只需用心管理好自己的花木,不用也不会直接面对市场上的消费者们。直到今年,情况起了变化。
  冬季疫情反复,防疫措施升级,先是深圳、珠海、肇庆等地相继宣布取消2021年迎春花市。1月27日,广州也表示“不再按传统模式开展迎春花市活动”,全市11个区将按照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春节鲜花售卖工作。
  大型迎春花市取消,批发商集体“失踪”。对于何宏这样长年泡在田间地头的种植户而言,这意味着最大的、也几乎是唯一的销售渠道,突然之间消失了。
  苦等无果,往年的这个时候,何宏的年桔已经销完五六成,但现在,他的年桔几乎还原封不动地摆在园里。
  年桔如此,年花也如是。花农王桂阳在佛山种植蝴蝶兰,他的基地里有6万多盆、几十个品种的蝴蝶兰——大辣椒、中国红、牛魔王、黄金红、姚金蝶、红粉佳人……造型生动、寓意美好。
  按照往年的销售经验,批发商会从元旦之后开始向他订货,到了春节前夕,他的蝴蝶兰应该已经卖完了。
  但在今年,他的蝴蝶兰到春节前一周还剩下四成左右无人问津。“以往都是批发商过来批货,再拿去花市里边卖。如果花市不开,批发商这边就不敢订货,我们这边就卖不出去。”

种植户走出去“练摊”


  年桔的生长周期较长,从细嫩的种苗到成熟的盆景,其间需要经过数次修剪、多次换盆,浇水、施肥、防虫、扎造型……整个过程大约需要2-4年。
  所谓“桔”不等人,年桔上市时间一到,必须抓紧销售,当年没有销售完的年桔,往往失去商品价值,不仅消费者不买账,“下年再养也长不了这么多果了。”
  年花也多是如此,有种植户向记者形容,“年宵花年桔这些东西,其实跟月饼一样,你在春节这个阶段没有卖掉,那就没用了,都是属于一次性、节日性的消费。”
  批发商按兵不动,何宏心中着急,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辛苦两年种出的年桔烂在园里。2月伊始,何宏决心自己寻找“市场”,“没办法了,不拉出来卖也不行了,卖一盆算一盆吧。”   最终,他在黄埔区的港湾北市场外围谋得一块“摊位”,30平米的面积,露天的场地,和街边练摊无异,价格还不菲。
  市场里买东西的人很多,可是没人光顾他的年桔,何宏内心焦躁,“来了四五天了,都没有人,有时候一天就卖一棵两棵。”
  直面市场,遭遇“挫折”的并不止何宏一个种植户。何宏基地所在的村子,还有不少农户种植年桔,有的还在苦苦等待收购,有的则尝试自谋出路,把年桔拉到市场上销售,结果基本都是“卖不掉”。
  榄核镇是年花年桔种植大镇,全镇种植年桔、桃花等过年应节花卉近1300亩。当地的年桔种植户谭天才管理着10亩土地,全是年桔,其中最小的年桔都种植了3年。
  谭天才告诉南都周刊记者,因为没有收购商前来采购,他只能自己把年桔装车运出去卖,但一直到春节期间,“拉出去的几百盆年桔基本都没卖出去。今年卖不出就没用了,血本无归。”
  至于卖不出去的原因,种植户不懂销售只是其一。谭天才认为,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花市一旦不开,种植户们只能试着自觅场地,零星卖花卖桔。但这些小“门脸”太过偏僻,不成规模,“我们自己没法宣传,都没人知道,想买花桔的人也根本找不到去哪里买。”

  所谓“桔”不等人。年桔上市时间一到,必须抓紧销售, 年前卖不完就失去了商品价值,不仅顾客不买账,“下年再养也长不了这么多果了”。

  这样的分析不无道理。对于不少消费者而言,购买年花年桔关注的不仅是吉祥的寓意,更在于“行花街”时候的喜庆氛围,“买”有时只是随之而来的行动。而当原本远离市场的种植户三三两两地在偏僻的路口、市场外围摆摊售卖的时候,消费者并不买账。
  “销路不振”往往还伴随着“价格降低”的后果,不少种植户向南都周刊记者透露,今年年花年桔的价格,相比去年下降了5%-15%不等。
  榄核镇的种植户张林勇种植了16亩年桔,包括朱砂桔、四季桔、金桔等。2月,张林勇的基地还有七成货等待出售,“花市那里没有人过来看货,只能自己找偏僻的地方卖。”
  张林勇告诉记者,往年行情好的时候,“朱砂桔70分大小的,批发600元一盆,四季桔70分大小的,批发450元一盆,金桔12寸大小的,批发80元。”
  到了今年,“价格少一半,还都说贵。”仅有的一些批发商试图压价收购,市场上的零星消费者则砍价砍到“成本都不够”。
  在广州市越秀区的某街边临时档口,看桔挑桔的人不少。今年的年桔比往年便宜,但旁边等着拉活帮忙送桔到家的工人说,买的人比往年少。

鲜花网店生意火爆


  同样是卖年花卖年桔,但天下并不同此凉热。
  刘亚东在深圳有10余亩的年桔种植基地,同时还经营着一家名为“花伴水”的鲜花网店。春节将至,他的网店到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年花年桔销售量巨大,每天晚上配货都要忙到1-2点。
  刘亚东2013年9月大学毕业来到深圳,“我是山东人,从小生长在北方,冬天都是光秃秃的。那年冬天,在花市一逛,全都是花,完全把我震撼住了。”
  2014年,刘亚东决心进入花卉行业,在深圳一个市场里开了一家店。回忆当时的情况,刘亚东说:一年到头,只有年尾的两个月因为销售年花年桔生意会好点,除此之外的大多数时间,门店生意十分惨淡。
  当时刘亚东思考:不谋求变化,这一行或许很难继续做下去。2014年12月,他尝试开设了网店,“当时鲜花做网店的,整个深圳不超过3家。”
  开网店,行,还是不行,谁都没有明确答案。起初刘亚东没有任何线上销售经验,网店也没有什么生意。他记得线上接到的第一单,是一个来自龙华区的客户,订购了两盆绿萝,总计26元。
  门店门可罗雀,网上却有人下单,他惊喜万分,立刻亲自开车把两盆绿萝从南山区送到了龙华区,来回快4个小时。当时的客户拿到花还很吃惊,“两盆绿萝你还自己送,真的很感谢。”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亚东发现,网店生意愈发“好做”。短短一年时间,他在线上销售的花卉数量,就已经超过了线下,并很快取代门店成为他最主要的销售渠道。他索性关掉了市场里的小店,专门做起线上销售。
  今年春节,多地取消迎春花市,刘亚东察觉到了变化。“往年到了这个时候,种植户的花木基本都订完了。但今年在一些批发商及种植户组成的微信群中,这几天还有不少花农在群里吆喝,试图低价销售手中积压的年宵花。”
  但刘亚东的网店,不仅没有受到取消花市的影响,生意反而更好了。“花市取消后,一些客户对年花的需求转移到了线上,这部分的订单是有增加的。”
  刘亚东向记者透露,随着春节临近,最近一个月网店的销售额甚至达到了以往3个月的销售总量。
  积极应对变化的不只网店,南都周刊记者近日走访广州花卉博览园等花卉批发市场,看到有不少散客前来选购年宵花,有些正对着猪笼草、蝴蝶兰和杜鹃比价。
  有年宵花销售档口的老板向记者透露,迎春花市取消,对于他们基地的年花种植、档口销售并未产生太大影响,“我们做的都是熟客,和去年没有多大变化。”
  从事花卉种植、设计、零售、租赁等服务的广州春晖园林有限公司業务经理刘丽丹告诉记者,今年其公司种植的年宵花已经销售了七成左右,“因为有固定的客户,销售额和上一年持平。”她也注意到,“相比往年,今年来店里的散客多了,这可能和市区花市规模减少有关。”
  面对疫情带来的变化,似乎唯有触手更长、更能触达消费终端的种植者才能够屹立不倒,甚至抓住新的“商机”。但这往往需要提前投入,和更长远的布局。

转型伴随阵痛


  2020年年初疫情突如其来,原本热闹非凡的花市活动受到影响,其实已经对广东的鲜花市场产生过一轮冲击。
  刘亚东记得,“去年疫情的时候,线下渠道卖花受阻,当时我们花厂周边,有很多农户种的年花年桔没卖掉,堆得到处都是,有些直接就焚烧、丢弃了。”   为了保障花农,今年各方早早进行了一系列积极准备。1月18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关于举办广东“保供稳价安心”数字平台2021迎春网络年货节活动的通知》,为花农打开线上销路举办线上花市。此后,“云上花市”在广州、深圳、珠海、肇庆、清远、佛山、江门等地拉开序幕。
  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的指导下,广州市白云区在“一亩田”APP平台上线30个年宵花品种;
  广州从化线上花市则可通过“新开花谷”小程序进入;
  佛山市南海区通过“云花市”和购花地图进行线上销售和线下引流;
  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上线“云赏陈村花会”,首次将迎春花市和陈村花会搬至线上;
  深圳迎春花市调整为以街道为单元设置迎春购花点,共有近3200个购花点,遍布全市74个街道,还可以逛线上花市买花……
  疫情正加速传统行业向电商的转型,也要求原本久居田间地头的农户们直面终端消费者。只是对于不少花农来说,这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年桔种植大镇陈村镇,已有近千年的年桔种植历史。陈村镇石洲村村干部梁伽立近日接受财新采访时提及,陈村800亩花田,桔农约有40-50户,分散小农居多,年纪大多五六十岁,“最年轻的也40多了”。
  当一个原本只和花花草草打交道的“种植者”,突然要以“销售者”的身份出现在消费者面前,网购、物流、包装、营销、推广、客服、售后……一连串的概念扑面而来,他们中的不少人变得无助,甚至有些抗拒。
  王桂阳认为,“线上销售不现实。”此前,有政府部门和企业联系他,希望与他合作开展线上销售,但他从多年的种植生涯中得出的经验是,兰花娇贵无比,花盆又是易碎品,通过快递运输不够现实。

  短短一年时间,他在线上销售的花卉数量, 就已经超过了线下,并很快取代门店 成为他最主要的销售渠道。

  谭天才更是感慨,线上销售对他这样的农户而言,效果“微乎其微”,包装、物流、宣传渠道,统统都是要考虑的问题,也是他此前从未考虑过的问题。
  小型的花木快递起来问题不大,但对于年花、年桔等大件商品,或者是比较珍贵的盆栽,快递起来比较困难。刘亚东向记者分析,一般来说,大件花木或盆栽,他们都是线上下单后,通过专车配送和物流快递相结合的方式配送,交易更多集中在珠三角地区。
  2020年疫情之后,送货上门的途径受阻,线上的鲜花生意也受到了影响。但刘亚东以此为契机,与德邦、顺丰等快递物流公司建立合作,着重解决大件花木的长距离配送的安全和成本问题,此后还陆续在4个一线城市设置了仓储店,以实现更快速度的专车配送。
  近日,省政协委员、东莞市花卉协会会长周世明在接受南方都市报记者采访时提到,虽然今年各地纷纷提出云花市,但是物流问题没有完全解决,是最大的困难。但花卉产品的数字化是必须要走的一条路,无论这条路多难走,都要走下去。
  劉亚东十分认可这种说法,这也是他从事花卉销售多年的心得。“线上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在他看来,线上生意最好的地方在于,可以直接接触到消费者,所以可以第一时间调整战略。
  数万花农被突然抛向了市场,抛向了“云端”,现实中还有更多困境需要解决。对于农户而言,从接触,到接受,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应采访对象要求,何宏为化名。)
其他文献
对大连13岁男孩残忍杀害10岁女孩一事,舆论义愤填膺。杀人、藏尸、还可能涉及性侵,有着明显超越未成年人的心理、生理和行动。该男孩还被曝光曾多次骚扰小区女业主,作案后甚至拿“未满14岁”炫耀与挑衅。  每一个细节,都触动着公众的愤怒点。这一次,人们实在无法容忍“还是孩子”的和稀泥式宽容。对于流行的“四大宽容”:来都来了、死都死了、大过年的、都是孩子,人们实在忍够了。  警方通报中提到:依据《刑法》第
摸黑穿过一排排狭长的握手楼,我走出曲折的巷子,一头撞进了凌晨三点热闹的广州。  街道两旁摆满夜宵摊子,未眠的人围在临时搭起的桌子前,喝酒、攀谈。大部分店铺还亮着,热闹的大排档、糖水店自不用说,理发店、药店一副无所事事的样子,也不肯关门。巷子口的自助成人用品店里,一个流浪汉面对着电子屏上的性感美女广告,看得入神。  广州的深夜,一如白日里那样热闹,但静谧的夜色下,聒噪和喧闹早已褪去,一切显得温存。 
终于可以有条件地摘下口罩了。  总要有点抬脸色的打扮——也不知道是哪个广告鬼才想出来的段子,包治百病,口红解千愁。没有一支口红搞不定的事,如果有,那就两支。  于是大大小小的品牌,相关的不相关的,纷纷挤破头,试图在口红每年成万上亿的销售额里分一杯羹。去年我们看到快时尚出了口红,故宫出了口红,辣条出了口红,甚至痔疮膏也出了口红,听上去像是噱头,但当看到社交媒体上铺天盖地的色号测评,官方店铺又频频断货
Youssef al-Madhoun,11岁在加沙地带北部Beit Lahia的家中5月前,Youssef 在学校表现出色,他希望将来成为一名医生。现在,他的父亲Ahmed Awad Selim al-Madhoun说,他晚上不敢睡觉,不敢一个人走出房子,去洗手间的时候门需要开着。Batool al-Masri,14歲在加沙地带北部Beit Hanoun的家中5月10日,在他们家附近的田野里,Ba
北京直男“最能侃的京腔”  皇城根儿底下长大的四九城直男们,最具标志性的特征当属一口地道的京腔。他们习惯操着一口地道的京腔,在四九城里转悠着,街里街坊,招呼着“吃了么您内”,讲究着局气有面儿。  出租车司机群体是“北京侃爷”的代表,随手招一辆出租车,从上车起话题就如绵延的江河般展开来,以“今儿天真鸡儿热”为源头,一路沿着住房、医疗几大黄金社会话题顺流而下。不一会儿,二十分钟过去,一句洪亮的“到了您
7月7日,人人网(RENN.US)向SEC递交了20-F年度报告,披露了2019年业绩和最新股权结构。2019年,人人网全年营收3.498亿美元,较2018年同期的4.98亿美元下滑29.8%;净亏损为1.07亿美元,2018年同期净利润为6448万美元,同比下滑266.7%。  而人人公司旗下核心资产、同样在美股上市的开心汽车,2019年净营收为3.35亿美元,同比下降22.4%。净亏损6910
是的,迪士尼通过多年电影、媒体、衍生产品的多元布局为我们打造了一个完整的文化星球,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裹挟而来,让所有人都无可避及。  迪士尼的全球扩张曾经面对着的就是“美国化”的批评,然而在这次上海迪士尼的开业中,包括开业典礼上强化的中国元素、中文版的《狮子王》、花车巡游出现的花木兰,可以明显感受到迪士尼在努力地对中国释放着文化全球化的积极善意。  它吸引的不仅是年青一代,还有他们的父母,甚至祖辈。
也许可以有这么一个世界,不论男女,你爱赚钱养家就赚钱养家,没人叫你女汉子、老处女,你爱貌美如花就貌美如花,没人说你死变态、娘娘腔。  一直以为Netflix是出品《纸牌屋》、《聚焦》、《辛德勒的名单》这类“严肃深刻型”作品的,所以当看到这张男人戴着假咪咪上街的电影海报上,公然写着Netflix大名的时候,立刻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在结束了时而喷饭,时而捂额的观影体验后,我静下心反思一下,发觉自己差
作为一名70后,去年比较尴尬的事,便是几次三番被人提醒你已经迈入“中老年人”的行列。  先是2017年10月31日的《老年日报》在头版头条发了一篇文章,标题是《老年生活如何过?70后向往自由,60后注重健康》。从标题看,显然是将70后列为老年人,并企图指导他们如何生活。但其正文的内容,却是说“相比70后、80后对自由的向往,即将迈入老年阶段的60后想法更加传统,运动是他们现在每天生活的一种习惯”。
12月15日,粤港澳大湾区流行文化系列活动项目发布暨第三届粤港澳台微影视周启动仪式在惠州举行。记者在现场了解到,粤港澳大湾区流行文化系列活动将于明年正式举办,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流行文化繁荣兴盛。  据悉,为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和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全面部署,在省委宣传部指导下,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和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将共同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流行文化系列活动。这一构想得到省政府相关部门和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