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逢其时并被朋友信赖着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4年,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新华社摄影部,成为一个普通编辑,开始接触到摄影界,接触到那些充满活力的群体和个人。
  在那之前,我没有看过一个摄影展览,也不认识一个摄影师,甚至也不知道好的照相机长什么样……那时候有一个特别强烈的感觉就是,在思想被牢牢地禁锢了几十年之后,摄影人突然明白,原来摄影有另外一副模样!原来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被拍摄的,原来可以不只是为了完成领导指定的任务而去拍摄的……
  80年代,年纪大的摄影者突然有一种紧箍多时的枷锁被打开了感觉,而年轻一代的摄影者,王文澜、邓维、雍和、胡武功、侯登科、于德水、陈锦……更像是脱了缰的小马驹儿一样地奋力奔跑起来。当时那批觉醒的摄影者,现在都已经成为中国摄影界的一代名家了。
  我工作不久,参与了两次重要的活动,让我和这些摄影人成了一生的朋友。1987年,中国摄影家协会在珠海举办了“87摄影趋势研讨会”,在那个会议上,我认识了现在的陕西群体、北京群体、于德水、吴家林、王征……大家在会议期间把各自的照片拿出来。那个会议到底讨论了什么,我现在忘了,但分明记得大家彼此的鼓励、激发,晚上都挤在一个房间里说不完的话,真是一个热气腾腾的会议。后来很难再遇到那样的摄影会议。
  那次会议后,这一群人形成了摄影界的中坚力量,彼此也都成了终生的好朋友。
  1988年的北京国际新闻摄影周,“荷赛”等知名机构带来的展览在当时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每天都是人潮汹涌,要把展板推倒好几次,当时我被安排每天负责扶展板。也是国际摄影周期间,杨绍明先生安排二十多岁的我在历史博物馆负责《改革在开放年代》展览——钱捍、安哥、金涌、仇伟军四人联展。而王文澜、贺延光、王毅(已去世)、巴义尔、陈炼一协助我。我们每天骑着自行车、喝着北冰洋汽水,干完活就走,好像从来没在一起吃过一顿饭。按现在的话说,我是执行策展人,但那时还没有策展人的概念。这是我这辈子做的第一个展览,而且居然是在历史博物馆做的。
  我一直在想:几十年来,我在中国摄影界是没有受过什么委屈的人,而且还比较顺畅地做了很多成为“文化事件”的大事。为什么呢?因为我一直被这些摄影师呵护着,一直是他们特别信赖的朋友。我从给他们背包儿、给他们写点小文字开始,到后来帮他们做访谈录、口述史,成为他们重要图书和展览的编辑者、执行者。我和他们彼此信赖,我和他们每一个人似乎都有一條秘密的智慧与情感通道。
2017年,王苗在福建霞浦。

  我的重要访谈录《他们为什么要摄影》是2011年出版的,但其实很多谈话在80年代就开始了。我跟他们,走到哪儿谈到哪儿,飞机、火车、汽车,田埂上、小饭馆儿,有的有长长的采访提纲,更多的就记在小纸片上……他们头脑非常清晰,思想单纯,行动力强,珍惜情谊,重视名誉。我们一直有着共同的立场、情怀、目标,像兄弟姐妹一样,彼此鼓励、彼此欣赏、彼此推动,还有,彼此掩护。
  我是一个生逢其时的编辑,李媚(摄影活动家、策展人)到中国照片档案馆看我的工作,说:“小波你是全中国最幸福的图片编辑。”我说:“媚姐,我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图片编辑啊。”到现在我一分钟也没有厌倦过我的工作。因为这份工作,让我走遍大山大河,认识了那么多好朋友,天天都可以到历史深处去看那么多的历史照片……我特别幸运。
  现在我和这些朋友在一起的时候啊,很少说摄影了,我们更多在谈论对万事万物的态度,谈论看世界的方法,我们会谈音乐,谈体育,谈我们走过的路。
  就像是大树的根系,我们看似彼此独立的个体,却在最深处手拉着手。时间越长,大树根系越茂盛、缠得越牢。在那里,我们的手,拉得更紧。
其他文献
奇秀黄山 操文明 摄奇秀黄山 操文明 摄奇秀黄山 操文明 摄奇秀黃山 操文明 摄奇秀黄山 操文明 摄奇秀黄山 操文明 摄奇秀黄山 操文明 摄  “望中汹涌如惊涛,天风震撼大海潮。有峰高出惊涛上,宛然舟揖随波漾。”巍峨奇秀、壁立千仞展现了黄山的气度与格局,清奇、雄浑、飘逸描绘了黄山的内在涵养与风格。奇松、怪石、云海、日出的随机组合,给予我无限的灵感与遐想。徜徉于云海松石之间,追求内心的平静与释怀,体
摄像头多了,你可以拍摄更多题材,但是多摄间的协同也变成了一个难题。多摄系统的组成  要说摄像头之间的“打架”,我们要先搞清楚手机上的多摄系统组成。当我们看到一些手机摄像头上标注16-135mm焦距时,应该清楚这与相机上类似镜头的光学结构是不同的。简单说,就是相机上的镜头焦距标识是“真实而连续”的,在广角端和长焦端之间可以变焦到任意焦距,可以是44mm,也可以是87mm,或是130mm都会是实打实的
[摘要] 当前构建新型的艺术设计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刻不容缓,而研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艺术设计教学原则对艺术设计教育创新模式的开展与推广至关重要。本文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出发,论述了建构主义教学原则在综合化艺术设计教育创新能力培养中的运用以及对培养设计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方面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建构主义 艺术设计 教育创新    20世纪90年代以
【摘要】我们现在的文化运作方式与文化生活形态主要是由图像的呈示与观看来构成。视觉图像作为图像社会的一部分,包括摄影、摄像、电影、电视以及由真实影像所拍摄而成的各种广告等等;它和图画图像包围着我们,并构成了当今的图像文化统治。  【关键词】视觉化 泛审美化 可视性    一、视觉化    在照相技术发明之前,一切美术作品都是超客观真实性的。对美和造型性的追求.加上美术家的主观体验和创造性想象,使得任
[摘要]二十世纪,中国现代喜剧作家冲出封闭的文化心态,以一种全新自觉的现代精神从事喜剧创作。他们关注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存境况、价值取向、文化心理,既对封建伦理道德和半新半旧,半中半西的中国文化进行了讽刺和批判,又把文化批判和政治批判相融合,并关注民间世界的生存本相。这就使得中国现代喜剧既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意蕴、又显示了深厚的人文情怀。  [关键词]喜剧 文化内涵    二十世纪,中国喜剧在
摘要:《爱情呼叫转移》是2007年一部较为成功的喜剧电影,其成功的原因有很多,本文主要探讨该部电影的语言特色,我们认为影片语言上的成功之处主要有以下三点:网络语言和当下语言的使用、许多修辞手法的使用、庄谐结合的语言风格。  关键词:爱情呼叫转移 语言特色 网络语言 修辞手法 庄谐结合    电影《爱情呼叫转移》以下简称《呼叫》是由张建亚导演。刘仪伟、束焕编剧的一部喜剧电影。这部电影一上映,便受到
[摘要]中国女性电影塑造的女性形象,其实也是女性意识的体现。本文从女性的情感视角来看,她所表现的女性审美、女性的觉醒以及女性的困惑来解读女性意识的嬗变。  [关键词]女性电影 情感视角 女性意识    女性意识是指从女性的角度来看待事物,以女性的眼光来体察生活中的一切。当这种女性意识深入到电影里,以女性的情感视角看女性的婚姻、恋爱、家庭等生活现象,不仅使中国的女性电影开拓了表现的视野,同时也有
打破纪录的像素数量  这次,索尼α7R Ⅳ的约6100万有效像素全画幅ExmorRTMCMOS背照式影像传感器,打破了135全画幅数码相机保持了几年的像素纪录,即使在APS-C画幅模式下依然有约2600万像素,大大提高了照片的实用性。这也是索尼首次在135数码相机的像素数量上取得领先地位,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索尼在影像传感器研发生产水平上的领先实力。因此,索尼在发布会之始就打出“数码影像新高度”、“
摘要 从二语习得、心理学及英文动画片的特点与英语学习的关系的研究表明,看动画片学英语最适合刚接触英文电影的大学生。  关键词 英文动画片 学习 二语习得 心理学 英文动画片特点    随着我国对英语学习的热情不断加深,学者们越来越发现英文影视在英语学习中的突出地位。在大学生英语学习的众多影音材料里,用英文动画片来学习最合适。下面从不同角度研究了英文动画片与英语学习的关系。    一、从二语习得看二
[摘要]杨维桢的情诗类作品多是民歌体,其中名气最大影响也最大的是《西湖竹枝歌》。这类情歌多以女子的口吻,单调和谐、轻快上口,语言一般朴素自然,新鲜流利。他的竹枝歌在当时和后世都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关键词]杨维桢 情诗《西湖竹枝歌》    杨维桢(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东维子、铁笛道人,是元代后期的诗坛领袖。《明史·杨维桢传》说他“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张羽称其古乐府出入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