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年龄虽小,但他们同样有自己的情感、个性,有自己的人格,教师首先要把他们当人来对待无论他们在人人的眼中是多么的不懂事,教师也不能把他们看成是任人摆布的木偶,不能闭眼不看他们的喜好、充耳不闻他们的怨艾,仅仅把他们当成装知识的容器教师应保持一颗不老的童心,缩短与学生的距离,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与他们灵犀相通,尊重、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与他们平等对话。
一、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
情感是灵性的主旋律,有了情感,才会发现美、理解美、创造美。作为教师,就应该俯下身来听听学生的心灵之音,重视他们的喜怒哀乐,关注他们的情感倾向。学生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教师不能以自己的情感强加于学生,一定要从学生的情感、兴趣出发,多听听孩子心灵的呼声。孩子们渴望什么样的教师,期盼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喜欢什么样的环境,需求什么样的情感?法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卢梭说:“儿童有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我们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来代替孩子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是不足取的。
教师与学生课堂沟通的纽带和桥梁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倾听,而教师的耐心倾听更显重要教师的课堂倾听,不完全等同于一般的“听话”,其根本目的是倾听生命和呼应生命,这里的生命并不是一个抽象概念,而应当具体为儿童的鲜活生命,如一位老师在教学《丑小鸭》一课时,一位女生发言:“课文中的‘他,字写错了,因为是鸭子,应该用‘它’。”女生的话音一落,就遭到了部分同学的反对,认为文中有“鸭妈妈”“鸭哥哥”“鸭姐姐”,当然是“他”或“他们”,还有的认为书上怎么会错,于是双方各持己见,这时老师就应跟着学生走,用童心去倾听他们的争论,并予以积极引导。于是这位教师说:“老师觉得这位同学能人胆提出和课文不同的意见,很好。我们应该这样用心地读书,因为是鸭子,应当用‘它’,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这时,持反对意见的同学找出了更多的理山:“因为这篇课文是童话故事,不是真的写鸭子。”“在这个故事里作者一把鸭子当人来写,会说话,当然要用‘他’”“如果一面丑小鸭叫‘哥哥’‘姐姐’,一面又用‘它’来称呼,这就不统一了。”于是争论得到了一致的认可,用“他”没有错,但认识不同的孩子也得到了源于认真倾听的呵护。争论的收获远远不限于取得了一个结论。
一个具有倾听意见和习惯的教师,他还善于倾听言辞背后的思绪和性情、欲望和需求,并加以热情的呵护和细心的引导。这时,当学生发现自己那些隐藏不露的性情被老师认可和爱护时,他们就会与教师建立起更深一层的信赖和乐于交往的关系,同时也使自己更充满自信,真正感受到作为一个独立生命而受人尊重、爱护的喜悦之情。如一次语文课上,一位学生读课文,其中有一句话,一连七次都没有读正确,于是学生失去了信心想坐下。而老师依然亲切地鼓励她说:“你深吸一口气,放松放松,然后一字一字地在心里把这句话默读一遍,第八次准能把漏掉的字读出来。”第八次,她成功了。在老师和同学的掌声中,她的眼泪夺眶而出。试想,如果老师严厉地批评或怕耽误时间而让学生坐下,那么小女孩一颗稚嫩的心就会雪上加霜;正是有了老师的呵护和鼓励才有小女孩的最后成功。
二、老师要保持一颗童心
小学老师都应该具备一颗童心,这不但影响着教学的质量,而且更会影响着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有人评价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是“成人派往儿童精神世界的友好使者”,这形象而有力地说明了于老师的成功首先就在于他拥有一颗不泯的童心,从而赢得了所有孩子的真心
有这样一个事例,在一堂二年级的说话课上,老师让学生说:“我长大了干什么?”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要当警察捉小偷,有的说要当科学家发明东西,有的说要当解放军保卫祖国等等。老师都高兴地表扬他们勇敢有志气。这时,有个小男生举手说:“老师,我长大了要当——爸爸,当爸爸我要对妈妈好!”这个“理想”出乎老师的意料,她愣了一下,显得有些尴尬,忙说:“小小年纪怎么能这样想呢,坐下!”小男生满脸的失落……
我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学感到高兴,更为那个小男生的“理想”所深深触动。在他那稚嫩的回答中透露着清纯、善良和充满的童真。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父母感情的隔膜已经在他的心中留下了隐隐约约的印痕,或许他烦恼过,现在,他信任自己的老师,勇敢地站起来表达出了内心真实的感受和美好的心愿,这是多么率真而又实在的真情表露啊!可以说,我从他的身上看到了大人所不及的“真善美”。可是,这位老师的话却让人深思:为什么“小小年纪”不能这样想?是因为这样想有悖于学理?是因为这样想有早熟的嫌疑?或者是因为这样想根本就不是一个“理想”?这真让我感到惊讶和遗憾,为何这位老师就体会不到其中纯洁无邪的“童真”?她面对的可是一个八九岁富于幻想的孩子啊!但不管什么原因,有一点我是确信不疑的,那就是这位老师少了一颗与孩子心心相印的“童心”。因为没有童心,老师就容易以成人的世俗的所谓“成熟”的目光去看待孩子的一言一行,看到的只是自己内心成人化的意识在孩子身上的投射,而看不到孩子的天真与可爱。于是,简单而干脆的否定就常常轻易地伤害了这些急待呵护的童心。老师这样做不管是否有意,终将会给孩子留下许多负面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蹲下身来,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孩子的世界,用孩子的心灵去体验孩子的喜怒哀乐,允许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思考、发现和表达。无论他们的想法是多么“离题”、荒唐或出人意料,我们都应该给予真诚的理解和鼓励。总之,让我们拥有一颗童心,这无论对老师,还是对学生都将是一种成功和收获。
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和学生达成心灵之约,改造他们的课堂,放飞孩子的想象,那么,学习将会是很快乐的一件事情。
一、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
情感是灵性的主旋律,有了情感,才会发现美、理解美、创造美。作为教师,就应该俯下身来听听学生的心灵之音,重视他们的喜怒哀乐,关注他们的情感倾向。学生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教师不能以自己的情感强加于学生,一定要从学生的情感、兴趣出发,多听听孩子心灵的呼声。孩子们渴望什么样的教师,期盼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喜欢什么样的环境,需求什么样的情感?法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卢梭说:“儿童有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我们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来代替孩子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是不足取的。
教师与学生课堂沟通的纽带和桥梁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倾听,而教师的耐心倾听更显重要教师的课堂倾听,不完全等同于一般的“听话”,其根本目的是倾听生命和呼应生命,这里的生命并不是一个抽象概念,而应当具体为儿童的鲜活生命,如一位老师在教学《丑小鸭》一课时,一位女生发言:“课文中的‘他,字写错了,因为是鸭子,应该用‘它’。”女生的话音一落,就遭到了部分同学的反对,认为文中有“鸭妈妈”“鸭哥哥”“鸭姐姐”,当然是“他”或“他们”,还有的认为书上怎么会错,于是双方各持己见,这时老师就应跟着学生走,用童心去倾听他们的争论,并予以积极引导。于是这位教师说:“老师觉得这位同学能人胆提出和课文不同的意见,很好。我们应该这样用心地读书,因为是鸭子,应当用‘它’,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这时,持反对意见的同学找出了更多的理山:“因为这篇课文是童话故事,不是真的写鸭子。”“在这个故事里作者一把鸭子当人来写,会说话,当然要用‘他’”“如果一面丑小鸭叫‘哥哥’‘姐姐’,一面又用‘它’来称呼,这就不统一了。”于是争论得到了一致的认可,用“他”没有错,但认识不同的孩子也得到了源于认真倾听的呵护。争论的收获远远不限于取得了一个结论。
一个具有倾听意见和习惯的教师,他还善于倾听言辞背后的思绪和性情、欲望和需求,并加以热情的呵护和细心的引导。这时,当学生发现自己那些隐藏不露的性情被老师认可和爱护时,他们就会与教师建立起更深一层的信赖和乐于交往的关系,同时也使自己更充满自信,真正感受到作为一个独立生命而受人尊重、爱护的喜悦之情。如一次语文课上,一位学生读课文,其中有一句话,一连七次都没有读正确,于是学生失去了信心想坐下。而老师依然亲切地鼓励她说:“你深吸一口气,放松放松,然后一字一字地在心里把这句话默读一遍,第八次准能把漏掉的字读出来。”第八次,她成功了。在老师和同学的掌声中,她的眼泪夺眶而出。试想,如果老师严厉地批评或怕耽误时间而让学生坐下,那么小女孩一颗稚嫩的心就会雪上加霜;正是有了老师的呵护和鼓励才有小女孩的最后成功。
二、老师要保持一颗童心
小学老师都应该具备一颗童心,这不但影响着教学的质量,而且更会影响着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有人评价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是“成人派往儿童精神世界的友好使者”,这形象而有力地说明了于老师的成功首先就在于他拥有一颗不泯的童心,从而赢得了所有孩子的真心
有这样一个事例,在一堂二年级的说话课上,老师让学生说:“我长大了干什么?”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要当警察捉小偷,有的说要当科学家发明东西,有的说要当解放军保卫祖国等等。老师都高兴地表扬他们勇敢有志气。这时,有个小男生举手说:“老师,我长大了要当——爸爸,当爸爸我要对妈妈好!”这个“理想”出乎老师的意料,她愣了一下,显得有些尴尬,忙说:“小小年纪怎么能这样想呢,坐下!”小男生满脸的失落……
我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学感到高兴,更为那个小男生的“理想”所深深触动。在他那稚嫩的回答中透露着清纯、善良和充满的童真。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父母感情的隔膜已经在他的心中留下了隐隐约约的印痕,或许他烦恼过,现在,他信任自己的老师,勇敢地站起来表达出了内心真实的感受和美好的心愿,这是多么率真而又实在的真情表露啊!可以说,我从他的身上看到了大人所不及的“真善美”。可是,这位老师的话却让人深思:为什么“小小年纪”不能这样想?是因为这样想有悖于学理?是因为这样想有早熟的嫌疑?或者是因为这样想根本就不是一个“理想”?这真让我感到惊讶和遗憾,为何这位老师就体会不到其中纯洁无邪的“童真”?她面对的可是一个八九岁富于幻想的孩子啊!但不管什么原因,有一点我是确信不疑的,那就是这位老师少了一颗与孩子心心相印的“童心”。因为没有童心,老师就容易以成人的世俗的所谓“成熟”的目光去看待孩子的一言一行,看到的只是自己内心成人化的意识在孩子身上的投射,而看不到孩子的天真与可爱。于是,简单而干脆的否定就常常轻易地伤害了这些急待呵护的童心。老师这样做不管是否有意,终将会给孩子留下许多负面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蹲下身来,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孩子的世界,用孩子的心灵去体验孩子的喜怒哀乐,允许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思考、发现和表达。无论他们的想法是多么“离题”、荒唐或出人意料,我们都应该给予真诚的理解和鼓励。总之,让我们拥有一颗童心,这无论对老师,还是对学生都将是一种成功和收获。
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和学生达成心灵之约,改造他们的课堂,放飞孩子的想象,那么,学习将会是很快乐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