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便是美育的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使语文深层的心理、情感教育得到重视。而这次的“送教下乡”活动就始终围绕着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渗透这一主题来展开。这让美育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个必须深入研究与探讨的课题。美育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深远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容小觑。
关键词:美感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渗透
一 、在对比中体会形象美
深入理解课文,是打好审美的基础,而对比又是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的强烈对比,可引导学生对人物的各个方面进行比较,让他们在对比中认识美、体验美和评判美,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二 、 在想象中拓展意境美
因小学生所了解的知识与生活阅历有限,对事物的认识较为肤浅,对美的鉴赏能力不高。因此,教师要鼓励他们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教给他们想象的方法,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意境美,这就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特点,根据事物发展,联系生活实际,借助有关熟悉情景让学生进行合理想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三 、在推敲中欣赏语言美
教师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认真推敲、欣赏语句,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感,还能使其受到美的熏陶
1、推敲传神的词语
通常,诗人和作家都十分注重用词的传神,其精妙之处就在于既形象又饱含丰富的内容。
2 、欣赏优美的句子
散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比例,每一篇散文都是一个培养审美能力的好素材。生动的语言总是依靠优美的句式来表现,有的句式对稱,讲究工整美,有的句式参差,讲究段落美。
3 、琢磨富有个性的对话
人物对话是刻画人物形象的一种方法,可引导学生琢磨人物对话,体会出人物性格特点乃至思想品质之美感,这有助于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四、 在诵读中体验情感美
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也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朗读它是用形象化的口语来表达文章思想感情的艺术手段;是培养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能加强记忆,有益于健康;朗读既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也是体验情感的有效方法。引导学生反复地诵读课文,使其在语文文字的训练中,获得学习语文的能力,受到思想情感的陶冶。
那要怎样读课文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文中的情感美呢?一是范读。它能使学生→老师→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学生在听范读后可模仿教师的朗读技巧,有利于提高朗读水平。二是自读,听了范读后,学生模仿自读,试着去揣摩作者的情感,使他们进一步受到文中的情感熏陶。三是引读,对一些特殊的、对问题说明有承接性和层次性的句、段,可通过引读来直接抒发作者与读者的真情美感。四是议读。通过评议朗读,让学生自己体会怎样诵读更能体验文章的情感。
五、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将传统的语文教学由无声到有声,无形到有形,平面到立体,极大地拓展了教学空间,让学生在听觉和视觉上感受意境美,更准确把握课文。可创造优美的意境来引领学生“入境”(先播放一小段音乐或配上唯美的图画)即刻将他们带入到一个神奇的世界。当然,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法还有很多,还有待于我们去探索。在不久的将来,它将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最大功效。
例如:例如:在教学《丰收的画》例如:在教学《丰收的画》一课时,教师可先进行范读,要求学生在听范读的同时注意一些朗读技巧,把握好文中的生字词语。随后让学生根据范读来模仿,进行自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同时找出课文中的重点语段来进行反复的朗读,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它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去理解和记忆。在朗读中试着去感受课文中的丰收之景,体会丰收的喜悦之情。
对于重点句段(第四段):“高粱举着一面面小红旗,稻穗泛起金黄的波浪,棉花吐出朵朵白云,葡萄像串串紫色的玛瑙……”此时,我们可借助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创造一个优美的意境来引领学生“入境”(播放一组丰收与歉收的图片,让学生从图片中来进行对比学习,了解何为丰收?何为歉收?)即刻将他们带入到一个神奇的世界。让学生在视觉上来感受意境美,从而更能准确的去把握课文,引导他们在对比中认识丰收之美。
同时让学生根据这些图片(红色的高粱、金黄的稻谷、白色的棉花、紫色的葡萄)联系生活实际,鼓励学生来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要表达的田野上那一派五彩的丰收场景,感受丰收的意境之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第四段作为本文的重点段落,且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引导学生认真地去推敲那些生动传神的词语、反复地去朗读语句,这样不但加强了识记感受了句式美,提高了学生的语感,而且还能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受到美的熏陶,进而去体会作者对这一丰收之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美感经验非与生俱来,而是从无到有不断积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给了我们一个发现美并欣赏美,进而创造美的机会。在课堂上,审美的关键就在于学生面对问题时大胆、有创造力地来发表自己的见解。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审美教育,应以知识传授为基础,一定的智力为必要条件,那些忽视传授基本知识的美育是病态的幼稚的教育。语文课既体现着真,又蕴含着善,它们本身就构成了审美教育的深层理性内容。鉴于此,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在狠抓以智育为主要目的的学科教学基础上,施以审美的催化与灌注,利用多媒体恰当的把讲解与欣赏、发展智力与陶冶灵性、知识汲纳与审美享受有机的统一起来,以取得相得益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魏双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思想的策略[J]. 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 2020(10).
[2]杨婷.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J]. 中国校外教育, 2020(16)
[3]孙丽.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和美育[J]. 新课程导学, 2020(1):26-26.
关键词:美感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渗透
一 、在对比中体会形象美
深入理解课文,是打好审美的基础,而对比又是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的强烈对比,可引导学生对人物的各个方面进行比较,让他们在对比中认识美、体验美和评判美,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二 、 在想象中拓展意境美
因小学生所了解的知识与生活阅历有限,对事物的认识较为肤浅,对美的鉴赏能力不高。因此,教师要鼓励他们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教给他们想象的方法,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意境美,这就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特点,根据事物发展,联系生活实际,借助有关熟悉情景让学生进行合理想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三 、在推敲中欣赏语言美
教师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认真推敲、欣赏语句,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感,还能使其受到美的熏陶
1、推敲传神的词语
通常,诗人和作家都十分注重用词的传神,其精妙之处就在于既形象又饱含丰富的内容。
2 、欣赏优美的句子
散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比例,每一篇散文都是一个培养审美能力的好素材。生动的语言总是依靠优美的句式来表现,有的句式对稱,讲究工整美,有的句式参差,讲究段落美。
3 、琢磨富有个性的对话
人物对话是刻画人物形象的一种方法,可引导学生琢磨人物对话,体会出人物性格特点乃至思想品质之美感,这有助于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四、 在诵读中体验情感美
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也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朗读它是用形象化的口语来表达文章思想感情的艺术手段;是培养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能加强记忆,有益于健康;朗读既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也是体验情感的有效方法。引导学生反复地诵读课文,使其在语文文字的训练中,获得学习语文的能力,受到思想情感的陶冶。
那要怎样读课文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文中的情感美呢?一是范读。它能使学生→老师→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学生在听范读后可模仿教师的朗读技巧,有利于提高朗读水平。二是自读,听了范读后,学生模仿自读,试着去揣摩作者的情感,使他们进一步受到文中的情感熏陶。三是引读,对一些特殊的、对问题说明有承接性和层次性的句、段,可通过引读来直接抒发作者与读者的真情美感。四是议读。通过评议朗读,让学生自己体会怎样诵读更能体验文章的情感。
五、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将传统的语文教学由无声到有声,无形到有形,平面到立体,极大地拓展了教学空间,让学生在听觉和视觉上感受意境美,更准确把握课文。可创造优美的意境来引领学生“入境”(先播放一小段音乐或配上唯美的图画)即刻将他们带入到一个神奇的世界。当然,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法还有很多,还有待于我们去探索。在不久的将来,它将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最大功效。
例如:例如:在教学《丰收的画》例如:在教学《丰收的画》一课时,教师可先进行范读,要求学生在听范读的同时注意一些朗读技巧,把握好文中的生字词语。随后让学生根据范读来模仿,进行自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同时找出课文中的重点语段来进行反复的朗读,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它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去理解和记忆。在朗读中试着去感受课文中的丰收之景,体会丰收的喜悦之情。
对于重点句段(第四段):“高粱举着一面面小红旗,稻穗泛起金黄的波浪,棉花吐出朵朵白云,葡萄像串串紫色的玛瑙……”此时,我们可借助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创造一个优美的意境来引领学生“入境”(播放一组丰收与歉收的图片,让学生从图片中来进行对比学习,了解何为丰收?何为歉收?)即刻将他们带入到一个神奇的世界。让学生在视觉上来感受意境美,从而更能准确的去把握课文,引导他们在对比中认识丰收之美。
同时让学生根据这些图片(红色的高粱、金黄的稻谷、白色的棉花、紫色的葡萄)联系生活实际,鼓励学生来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要表达的田野上那一派五彩的丰收场景,感受丰收的意境之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第四段作为本文的重点段落,且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引导学生认真地去推敲那些生动传神的词语、反复地去朗读语句,这样不但加强了识记感受了句式美,提高了学生的语感,而且还能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受到美的熏陶,进而去体会作者对这一丰收之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美感经验非与生俱来,而是从无到有不断积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给了我们一个发现美并欣赏美,进而创造美的机会。在课堂上,审美的关键就在于学生面对问题时大胆、有创造力地来发表自己的见解。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审美教育,应以知识传授为基础,一定的智力为必要条件,那些忽视传授基本知识的美育是病态的幼稚的教育。语文课既体现着真,又蕴含着善,它们本身就构成了审美教育的深层理性内容。鉴于此,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在狠抓以智育为主要目的的学科教学基础上,施以审美的催化与灌注,利用多媒体恰当的把讲解与欣赏、发展智力与陶冶灵性、知识汲纳与审美享受有机的统一起来,以取得相得益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魏双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思想的策略[J]. 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 2020(10).
[2]杨婷.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J]. 中国校外教育, 2020(16)
[3]孙丽.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和美育[J]. 新课程导学, 2020(1):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