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是构建“三全育人”格局的重要环节,但目前二者在教学内容统筹、教学管理衔接、教学评价与激励措施等方面各自为阵,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为此,需要各类教学和管理主体形成协同意识,达成协同管理,实现内容协同,促进教师协同,健全协同评价机制,以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效应形成,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育人效果。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机制;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16-0026-04
Abstract: Developing the education mechanism to leverage synergy betwe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PC) and generaliz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education (GIPT) is necessary to the reinforcement of ideology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o act in accordance with socialist ideological education rules and internalization rules. However, at this stage most sides have not been fully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synergistic education effect between IPC and GIPT. This has caused the split in teaching activities carried out within two parties, which exists in teaching material coordination, teaching management coherence,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and incentive plans. The divergence has influenced the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refore, it is critical to engage all parties involved in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activities and raise their awareness of the synergy effect. We need innovate the reform of tertiary institutions to achieve the uniformity of teaching management. The teaching content should be delved, summarized and refined scientifically to ensure its consistency. Teaching resources should be improved and more qualified teachers are needed to strengthen the synergy. We shall also burnish the incentive plans and build a sound evaluation mechanism. These measures should contribute to the rise of synergy effect between IPC and GIPT, and consequently lead to a better outcome in moral education.
Keyword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ll cours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cooperative education mechanism; construct
思想政治教育是實现培养青年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教育任务的重大战略工程,但由于传统思政课传播渠道狭窄、内容较呆板、教学时间间断、教师力量和教学资源有限,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受限。为强化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协同效应,又称增效作用,是指构成事物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要素协调配合产生大于各种要素单独应用的效应总和,即“1+1>2”的效应。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是指在教育目标、理念、功能一致的前提下,以实现“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课程思政在教学和管理方面与思政课程结盟,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必然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基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是巩固、发展与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必然要求。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要求
意识形态是支配整个社会的最高统治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巩固和发展,但“同时要看到,意识形态领域仍不平静,斗争和较量有时十分尖锐。”[2]尤其是部分青年对主流意识形态冷漠、怀疑、动摇,理想信念迷失,这种情况严重威胁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永续性。为扭转这种局面,必须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意识形态建设目标是获得大众认同,而“民众对一种意识形态是接纳还是拒斥,既与这种意识形态本身有关,又与维护和传播这种意识形态的手段方法、以及承载这种意识形态的载体的形式有关”。[3]故,意识形态建设包括“理论创新和宣传灌输活动”两个方面。当前,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理论创新方面重点就是“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4]宣传方面重点是“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建设形成协同效应”。[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涵盖了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教育、党建等各个领域知识,学懂弄通它单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难以完成的,需要其他专业课程作理论支撑和渠道补充。所以,高校意识形态建设,需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机融合。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规律的要求
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意识形态领域。意识形态教育要获得实效,必须遵从其内在规律:
一是累积性原则。意识形态教育实质是说服性教育,即传授者用主流意识以疏导方式对受者心理进行政治加工,促使其思想、政治态度、价值观发生变化。受者要信仰主流意识形态,需传授者久久为功地反复教育,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是个持续不断、往复不已的过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课排课的学期间隔性,会中断思政教育连续性,使学生前期累积渐强的信仰可能会松懈,需要课程思政接力跑式继续实施教育,从而产生强化效果。
二是广泛性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让青少年形成政治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群体意志。群体意志形成离不开三大要素:第一,人数要广。心理学证明,群体人数越多,规模越大,心理暗示越强,思想趋同性更强。如果所有课程所有教育工作者联合起来对大学生进行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必然形成强大的意识形态气场,统一个体意志;第二,内容要广。意识形态是由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教育、艺术、哲学等内容构成的有机思想体系。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利用课程思政不同学科的学理依据,从不同角度论证意识形态内容的必然性和正当性,课程思政门数越多,提供的证据越多,越有说服力;第三,渠道要广。视觉和听觉记忆是基本的记忆形式,如果参与感知事物和现象的感觉器官越多,记得也越好。因此,思政课与课程思政协同,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不同课程老师可利用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材料,齐头并进,直通受者感官意识,强化记忆,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
三是反复性原则。记忆心理学认为,记忆——经过掌握选择以后所呈现的材料——导致产生相应的判断,如果再从情绪上加强,这些判断就转变为信仰。[5]人的记忆有个遗忘曲线,人对某个信息刚开始的记忆都是短期的记忆,只有不断的重复,不断的创造新的遗忘曲线,就可以把短期记忆变成长期记忆。思政理论课教学片段化,易形成短期记忆,为了形成长期记忆,需要课程思政协同,让主流意识在各种课程中以各种方式反复宣传论证,使受教者的记忆从短期变成长期,最终使得主流意识在人们的记忆中稳固并转化为信仰。
(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化规律要求
意识形态教育成功的关键是内化。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符合意识形态内化规律要求:一是能满足受教者信息需要。青年对社会局势的各种紧张关系与冲突充满忧虑不安,期望了解相关政治信息,而互联网信息真假难辨,为寻求权威答案,他们把目光转向课堂。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减少相互抵牾,易帮助青年获得广泛、一致信息,形成正确判断。二是满足个体社会化身份认证的需要。人们要融入一个既定的社会,在社会中维持自己生存并从事各类实际活动,他必须认同这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所以,接受意识形态是个体社会化的身份认证。通过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产生的强势教育效应,让个体自觉不自觉地以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为圭臬,成为一个有见解并能行动的主体。三是符合受者心理内化机制。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可达到加强情感效应,增大心理暗示,增加意识疏导,强化潜意识教育等效果,让受者内心自觉地内化、认同主流意识形态。
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困境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各高校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政课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该如何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该如何协同还缺乏整体规划。大多数学校的工作重心、精力、资源、政策还没有彻底转到课程思政建设上,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这一关键工作还没落实,基础性制度还不健全。部分专业课教师思政意识不强、责任意识不高,缺乏与思政课和其他课程合作意愿;部分思政教师也不关心课程思政。正是由于校方和教师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问题尚未达成共识,影响了相关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管理衔接机制不健全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是由诸多相互适应、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要素构成的有机统一体,涉及到的部门多、课程多、内容多、教师多、学生多,面对众多因素,该如何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效率是管理者应当关注的问题。由于历史和客观的原因,目前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主体部门互不隶属、相互独立,以致无法相互协调统一。因此,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该如何同时发力、协同配合,育人元素如何挖掘、育人功能如何发挥、激励保障机制如何建立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和模糊,要求高校急需建立统一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管理队伍,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推进提供保障。
(三)教学内容整合不够
教育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重要元素,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的具体化,它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多种要素按照特定层次结构而组成。当前,大量思政元素零散、孤立、无序的沉寂在专业课程中。由于部分专业课教师重知识性轻思想性,没有针对性地挖掘整合这些思政资源,未使其成为有效的思政教育内容,即使部分教师有思政培育的理念,在课堂上也作了契合性的价值引领,但这种自发的思政教育与其他课程思政元素的衔接性也较弱。课程思政内容与思政课内容互不印证、各说各话,未形成教育合力。
(四)评价与激励机制匮乏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评价机制内含双重评价功能:一是课程思政教学评价。该类教学评价能够充分发挥导向和激励作用,促进教师转变重智轻思观念,按照课程思政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充实思政知识储备,深入挖掘内容,精心设计课堂;二是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评价。该类评价主要考察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在“同向同行”进程中教学管理部门间协作、教师间合作、教学内容融合、学生获得感等情况,目的是改进协同育人中存在的问题,激励各方齐心协力以最佳方式提高协同育人效果。由于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是新命题,目前尚处在试点阶段,相关的教学评价也处于摸索阶段,尚未形成规范评价机制。 为调动教师开展思政教育的积极性,激发其创造力,增强人才队伍建设,还需要构建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目前高校多采用评选并用物质重奖教学名师等单一方式激励教师热情,但受益面较小,功利性强,挫伤多数课程思政教师积极性,需创新完善覆盖面较大的教学激励措施。
总之,以上几方面关键问题的存在影响和阻碍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机制的建立,急需从现实着手进行破解。
三、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机制构建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机制形成,需从高校实际出发,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关键问题,形成协同育人格局。
(一)实施思想动员,形成协同意识
首先,学校层面认识深化。以党委为首的领导管理层要以全局视野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调配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学校要实施思想总动员:深入机构和基层调查研究,了解实施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的困难所在;洞悉全体教师认知课程思政以及与思政课程协同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学校党委召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推进会,从思想、行动上动员全体老师,逐步消除思政课与非思政课教师之间的顾虑,鼓励他们积极结对结团,相互学习共同探究,形成教师、教学和管理的协调联动。
(二)创新机构改革,达成管理协同
基于学校专属管理资源的不可分性,为减少协同衔接环节,降低管理成本,完善、建立相关机构及职能,形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管理和工作协同格局,需注意两大环节:
1. 构建上下贯通的多层级纵向协同的管理体制。构建集学校党委、行政、教务部门、相关职能部门、各二级学院等于一体的多层级管理体制,确保不同管理主体及管理层级之间科学分工、各司其责,有机统一、协同育人。一是在原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管理资源基础上设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机制”改革领导小组,继续实施党委书记是协同机制建设第一责任人;二是校长、分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副书记、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負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严肃政治纪律,强化监督机制,强化政治意识和底线意识;三是教务处重在组织领导,做好顶层设计、规划部署,健全督导、督政、督学、评估监测等具体职责;四是各二级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建沟通渠道,履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改革的具体责任。
2. 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横向协同工作机制。
一是注重以平台建设为载体的协同机制创新。建立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作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改革的牵头机构,在方案设计、人员调配、组织保障、环节运行等方面做好顶层设计。搭建跨院系、跨部门的协同育人平台:如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名师工作室,专门负责给课程思政老师提供理论指导;各二级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立教研室对口联络制度,共同参与课程思政的规划、设计以及教材的二次开发。二是注重以课程建设为载体的协同创新。课程思政教师与思政课教师通过组团、课程结对等方式手拉手集体备课,共同探索,在学生思想观念资源、课程建设资源、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共建共享。
总之,各部门分清责任,各司其责,相互补台,打通课程思政系列课程之间、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之间的学科壁垒和体制藩篱,构建起立体、系统的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管理工作机制。
(三)加强师资建设,促进教师协同
办好思想政治教育关键在教师。一方面,依据“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6]六项要求进行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广大教师育人意识,提升育人能力。另一方面建立健全教师协同机制:一是搭建大思政建设交流平台,向所有思政课和课程思政教师开放,分区域、分层级、分类开展经常性的现场教学观摩、典型经验交流等活动,促进各高校思政课教师与课程思政教师互帮互学互助合作;二是校内建立各类教师协同学习共同体。如建立“思政课教师分院承包学习组”,遴选理论扎实、政治觉悟高的思政老师,分别联系各二级学院课程思政教师,在思政要素挖掘、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大纲、教学设计、考核等方面进行交流辅导;也可以建立“相近专业学习互助组”,将与几门思政理论课专业相近的课程筛查出来,组建互助学习组,定期进行教研活动;还可以建立“名师+团队”学习组等。通过各类联系各种方式创建思政课教师与课程思政教师协同育人教学、研究平台,建设一支信仰坚定、敢于奉献、能力强的思政育人队伍。
(四)科学挖掘凝练,实现内容协同
课程思政的内容必须与思政课程教学内容同向同行,才能相互佐证、巩固、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课程思政内容应根据“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6]相统一的要求进行挖掘筛选,“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为重点”,[4]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培养爱国主义情怀。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思政教师和课程思政教师建立集体备课制度,课程思政以思政课为政治引导和价值引领,思政课以课程思政为支撑,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之间、各门课程思政之间蕴藏的思政内容科学分工、各有侧重、互相补充、相互印证,在此基础上进行整合,探索制订具体的课程思政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形成一个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五)完善激励措施,健全评价机制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是一项周期长、见效慢的改革举措,要坚持改革创新与建设并重、管理与激励并进的理念,制定系统完善的评价机制,实现“以评促建”的效果。
一是加强督查工作,高校要组建专门机构,形成定期或不定期的教学检查和督导工作机制,确保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机制实施在教学环节和管理渠道能畅通无阻。二是优化评估体系,把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及实施状况作为考核评估各二级学院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三是注重激励引导,通过构建具有激励功能的多元主体参与的分类多元评价机制,以此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提供导向。对实施成效显著的学校和部门,进行表彰和奖励。在学校教师岗位聘任、绩效考核中补充设置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业绩和要求,对付出改革取得实效业绩的教师在培训、职位晋升、职称评定、评优评先和薪酬福利等方面予以奖励;对协同育人工作出色的合作平台、团队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机制构建与实践,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新生复杂工程。需要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党委、行政、教务、各二级学院和所有教师全面配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凝练成制度,才能真正形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9(1).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140.
[3]张耀灿,李辽宁.试析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规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4):7.
[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5][波]列·沃伊塔西克.政治宣传心理学[M].邓本中,钱树德,译.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78.
[6]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3-19.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机制;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16-0026-04
Abstract: Developing the education mechanism to leverage synergy betwe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PC) and generaliz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education (GIPT) is necessary to the reinforcement of ideology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o act in accordance with socialist ideological education rules and internalization rules. However, at this stage most sides have not been fully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synergistic education effect between IPC and GIPT. This has caused the split in teaching activities carried out within two parties, which exists in teaching material coordination, teaching management coherence,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and incentive plans. The divergence has influenced the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refore, it is critical to engage all parties involved in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activities and raise their awareness of the synergy effect. We need innovate the reform of tertiary institutions to achieve the uniformity of teaching management. The teaching content should be delved, summarized and refined scientifically to ensure its consistency. Teaching resources should be improved and more qualified teachers are needed to strengthen the synergy. We shall also burnish the incentive plans and build a sound evaluation mechanism. These measures should contribute to the rise of synergy effect between IPC and GIPT, and consequently lead to a better outcome in moral education.
Keyword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ll cours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cooperative education mechanism; construct
思想政治教育是實现培养青年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教育任务的重大战略工程,但由于传统思政课传播渠道狭窄、内容较呆板、教学时间间断、教师力量和教学资源有限,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受限。为强化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协同效应,又称增效作用,是指构成事物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要素协调配合产生大于各种要素单独应用的效应总和,即“1+1>2”的效应。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是指在教育目标、理念、功能一致的前提下,以实现“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课程思政在教学和管理方面与思政课程结盟,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必然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基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是巩固、发展与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必然要求。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要求
意识形态是支配整个社会的最高统治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巩固和发展,但“同时要看到,意识形态领域仍不平静,斗争和较量有时十分尖锐。”[2]尤其是部分青年对主流意识形态冷漠、怀疑、动摇,理想信念迷失,这种情况严重威胁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永续性。为扭转这种局面,必须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意识形态建设目标是获得大众认同,而“民众对一种意识形态是接纳还是拒斥,既与这种意识形态本身有关,又与维护和传播这种意识形态的手段方法、以及承载这种意识形态的载体的形式有关”。[3]故,意识形态建设包括“理论创新和宣传灌输活动”两个方面。当前,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理论创新方面重点就是“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4]宣传方面重点是“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建设形成协同效应”。[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涵盖了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教育、党建等各个领域知识,学懂弄通它单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难以完成的,需要其他专业课程作理论支撑和渠道补充。所以,高校意识形态建设,需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机融合。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规律的要求
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意识形态领域。意识形态教育要获得实效,必须遵从其内在规律:
一是累积性原则。意识形态教育实质是说服性教育,即传授者用主流意识以疏导方式对受者心理进行政治加工,促使其思想、政治态度、价值观发生变化。受者要信仰主流意识形态,需传授者久久为功地反复教育,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是个持续不断、往复不已的过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课排课的学期间隔性,会中断思政教育连续性,使学生前期累积渐强的信仰可能会松懈,需要课程思政接力跑式继续实施教育,从而产生强化效果。
二是广泛性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让青少年形成政治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群体意志。群体意志形成离不开三大要素:第一,人数要广。心理学证明,群体人数越多,规模越大,心理暗示越强,思想趋同性更强。如果所有课程所有教育工作者联合起来对大学生进行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必然形成强大的意识形态气场,统一个体意志;第二,内容要广。意识形态是由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教育、艺术、哲学等内容构成的有机思想体系。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利用课程思政不同学科的学理依据,从不同角度论证意识形态内容的必然性和正当性,课程思政门数越多,提供的证据越多,越有说服力;第三,渠道要广。视觉和听觉记忆是基本的记忆形式,如果参与感知事物和现象的感觉器官越多,记得也越好。因此,思政课与课程思政协同,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不同课程老师可利用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材料,齐头并进,直通受者感官意识,强化记忆,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
三是反复性原则。记忆心理学认为,记忆——经过掌握选择以后所呈现的材料——导致产生相应的判断,如果再从情绪上加强,这些判断就转变为信仰。[5]人的记忆有个遗忘曲线,人对某个信息刚开始的记忆都是短期的记忆,只有不断的重复,不断的创造新的遗忘曲线,就可以把短期记忆变成长期记忆。思政理论课教学片段化,易形成短期记忆,为了形成长期记忆,需要课程思政协同,让主流意识在各种课程中以各种方式反复宣传论证,使受教者的记忆从短期变成长期,最终使得主流意识在人们的记忆中稳固并转化为信仰。
(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化规律要求
意识形态教育成功的关键是内化。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符合意识形态内化规律要求:一是能满足受教者信息需要。青年对社会局势的各种紧张关系与冲突充满忧虑不安,期望了解相关政治信息,而互联网信息真假难辨,为寻求权威答案,他们把目光转向课堂。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减少相互抵牾,易帮助青年获得广泛、一致信息,形成正确判断。二是满足个体社会化身份认证的需要。人们要融入一个既定的社会,在社会中维持自己生存并从事各类实际活动,他必须认同这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所以,接受意识形态是个体社会化的身份认证。通过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产生的强势教育效应,让个体自觉不自觉地以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为圭臬,成为一个有见解并能行动的主体。三是符合受者心理内化机制。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可达到加强情感效应,增大心理暗示,增加意识疏导,强化潜意识教育等效果,让受者内心自觉地内化、认同主流意识形态。
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困境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各高校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政课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该如何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该如何协同还缺乏整体规划。大多数学校的工作重心、精力、资源、政策还没有彻底转到课程思政建设上,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这一关键工作还没落实,基础性制度还不健全。部分专业课教师思政意识不强、责任意识不高,缺乏与思政课和其他课程合作意愿;部分思政教师也不关心课程思政。正是由于校方和教师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问题尚未达成共识,影响了相关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管理衔接机制不健全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是由诸多相互适应、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要素构成的有机统一体,涉及到的部门多、课程多、内容多、教师多、学生多,面对众多因素,该如何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效率是管理者应当关注的问题。由于历史和客观的原因,目前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主体部门互不隶属、相互独立,以致无法相互协调统一。因此,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该如何同时发力、协同配合,育人元素如何挖掘、育人功能如何发挥、激励保障机制如何建立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和模糊,要求高校急需建立统一的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管理队伍,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推进提供保障。
(三)教学内容整合不够
教育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重要元素,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的具体化,它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多种要素按照特定层次结构而组成。当前,大量思政元素零散、孤立、无序的沉寂在专业课程中。由于部分专业课教师重知识性轻思想性,没有针对性地挖掘整合这些思政资源,未使其成为有效的思政教育内容,即使部分教师有思政培育的理念,在课堂上也作了契合性的价值引领,但这种自发的思政教育与其他课程思政元素的衔接性也较弱。课程思政内容与思政课内容互不印证、各说各话,未形成教育合力。
(四)评价与激励机制匮乏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评价机制内含双重评价功能:一是课程思政教学评价。该类教学评价能够充分发挥导向和激励作用,促进教师转变重智轻思观念,按照课程思政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充实思政知识储备,深入挖掘内容,精心设计课堂;二是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评价。该类评价主要考察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在“同向同行”进程中教学管理部门间协作、教师间合作、教学内容融合、学生获得感等情况,目的是改进协同育人中存在的问题,激励各方齐心协力以最佳方式提高协同育人效果。由于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是新命题,目前尚处在试点阶段,相关的教学评价也处于摸索阶段,尚未形成规范评价机制。 为调动教师开展思政教育的积极性,激发其创造力,增强人才队伍建设,还需要构建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目前高校多采用评选并用物质重奖教学名师等单一方式激励教师热情,但受益面较小,功利性强,挫伤多数课程思政教师积极性,需创新完善覆盖面较大的教学激励措施。
总之,以上几方面关键问题的存在影响和阻碍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机制的建立,急需从现实着手进行破解。
三、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机制构建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机制形成,需从高校实际出发,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关键问题,形成协同育人格局。
(一)实施思想动员,形成协同意识
首先,学校层面认识深化。以党委为首的领导管理层要以全局视野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调配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学校要实施思想总动员:深入机构和基层调查研究,了解实施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的困难所在;洞悉全体教师认知课程思政以及与思政课程协同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学校党委召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推进会,从思想、行动上动员全体老师,逐步消除思政课与非思政课教师之间的顾虑,鼓励他们积极结对结团,相互学习共同探究,形成教师、教学和管理的协调联动。
(二)创新机构改革,达成管理协同
基于学校专属管理资源的不可分性,为减少协同衔接环节,降低管理成本,完善、建立相关机构及职能,形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管理和工作协同格局,需注意两大环节:
1. 构建上下贯通的多层级纵向协同的管理体制。构建集学校党委、行政、教务部门、相关职能部门、各二级学院等于一体的多层级管理体制,确保不同管理主体及管理层级之间科学分工、各司其责,有机统一、协同育人。一是在原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管理资源基础上设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机制”改革领导小组,继续实施党委书记是协同机制建设第一责任人;二是校长、分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副书记、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負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严肃政治纪律,强化监督机制,强化政治意识和底线意识;三是教务处重在组织领导,做好顶层设计、规划部署,健全督导、督政、督学、评估监测等具体职责;四是各二级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建沟通渠道,履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改革的具体责任。
2. 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横向协同工作机制。
一是注重以平台建设为载体的协同机制创新。建立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作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改革的牵头机构,在方案设计、人员调配、组织保障、环节运行等方面做好顶层设计。搭建跨院系、跨部门的协同育人平台:如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名师工作室,专门负责给课程思政老师提供理论指导;各二级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立教研室对口联络制度,共同参与课程思政的规划、设计以及教材的二次开发。二是注重以课程建设为载体的协同创新。课程思政教师与思政课教师通过组团、课程结对等方式手拉手集体备课,共同探索,在学生思想观念资源、课程建设资源、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共建共享。
总之,各部门分清责任,各司其责,相互补台,打通课程思政系列课程之间、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之间的学科壁垒和体制藩篱,构建起立体、系统的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管理工作机制。
(三)加强师资建设,促进教师协同
办好思想政治教育关键在教师。一方面,依据“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6]六项要求进行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广大教师育人意识,提升育人能力。另一方面建立健全教师协同机制:一是搭建大思政建设交流平台,向所有思政课和课程思政教师开放,分区域、分层级、分类开展经常性的现场教学观摩、典型经验交流等活动,促进各高校思政课教师与课程思政教师互帮互学互助合作;二是校内建立各类教师协同学习共同体。如建立“思政课教师分院承包学习组”,遴选理论扎实、政治觉悟高的思政老师,分别联系各二级学院课程思政教师,在思政要素挖掘、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大纲、教学设计、考核等方面进行交流辅导;也可以建立“相近专业学习互助组”,将与几门思政理论课专业相近的课程筛查出来,组建互助学习组,定期进行教研活动;还可以建立“名师+团队”学习组等。通过各类联系各种方式创建思政课教师与课程思政教师协同育人教学、研究平台,建设一支信仰坚定、敢于奉献、能力强的思政育人队伍。
(四)科学挖掘凝练,实现内容协同
课程思政的内容必须与思政课程教学内容同向同行,才能相互佐证、巩固、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课程思政内容应根据“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6]相统一的要求进行挖掘筛选,“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为重点”,[4]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培养爱国主义情怀。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思政教师和课程思政教师建立集体备课制度,课程思政以思政课为政治引导和价值引领,思政课以课程思政为支撑,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之间、各门课程思政之间蕴藏的思政内容科学分工、各有侧重、互相补充、相互印证,在此基础上进行整合,探索制订具体的课程思政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形成一个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五)完善激励措施,健全评价机制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是一项周期长、见效慢的改革举措,要坚持改革创新与建设并重、管理与激励并进的理念,制定系统完善的评价机制,实现“以评促建”的效果。
一是加强督查工作,高校要组建专门机构,形成定期或不定期的教学检查和督导工作机制,确保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机制实施在教学环节和管理渠道能畅通无阻。二是优化评估体系,把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及实施状况作为考核评估各二级学院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三是注重激励引导,通过构建具有激励功能的多元主体参与的分类多元评价机制,以此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提供导向。对实施成效显著的学校和部门,进行表彰和奖励。在学校教师岗位聘任、绩效考核中补充设置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业绩和要求,对付出改革取得实效业绩的教师在培训、职位晋升、职称评定、评优评先和薪酬福利等方面予以奖励;对协同育人工作出色的合作平台、团队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机制构建与实践,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新生复杂工程。需要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党委、行政、教务、各二级学院和所有教师全面配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凝练成制度,才能真正形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9(1).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140.
[3]张耀灿,李辽宁.试析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规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4):7.
[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5][波]列·沃伊塔西克.政治宣传心理学[M].邓本中,钱树德,译.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78.
[6]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