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6月22日的《中国青年报》刊登了徐国智的一篇《中日两国历史考题比较》的文章,提到日本教师在历史课上给学生出了一道题目: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之。其中有个高中生是这样分析的:
我们跟中国很可能在台湾回到中国以后,有一场激战。台湾如果回到中国,中国会封锁基隆与高雄,台湾海峡就会变成中国的内海,我们的油轮就统统走基隆和高雄的右边。这样,会增加日本的运油成本。我们的石油从波斯湾出来跨过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上中国南海,跨台湾海峡进东海,到日本海,这是石油生命线。中国政府如果把台湾海峡封锁起来,我们的货轮一定要从那里经过,我们的主力舰和驱逐舰就会出动,中国海军一看到日本出兵,马上就会上场,那就打!按照判断,公元2015年至2020年之间,这场战争可能爆发。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做好对华抗战的准备。
其他学生的判断,也都是中国跟日本的摩擦会从东海开始,从台湾海峡开始,时间判断上在2015年至2020年之间。
而我们的历史题目往往是这样出的:“甲午战争是哪一年爆发的?签定了什么条约?割让了多少土地?赔款多少银两?”每个学生都努力做答案。结果,我们一天到晚忙着记忆什么时候割让辽东半岛,什么时候丢了台湾、澎湖,赔款二万万银两,1894年爆发甲午战争,1895年签定《马关条约》。对于这样的内容,学生即使背得滚瓜烂熟,又能怎样呢?最关键的问题应当是将来可能会怎样啊!仅就这一点来比较,人家是培养能力,而我们是灌输知识。
我曾看过这样一则材料,在美国的一节小学美术课堂上,美术老师让全班同学画自己心目中最美丽的苹果。其中有一个小女孩画了方形的苹果,老师紧紧地抱住她,微笑的说:“这是我见过的最棒的苹果!”这种行为不仅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鼓励学生发扬自己的创造思维!若把这样一堂课移到我国,如果出现了方苹果,结果会是怎样呢?很可能老师要么视而不见,要么就会对这名学生嗤之以鼻,甚至还会说出:“你这也叫苹果?”“你会不会绘画?”这样一些带有强烈压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话语,会极大地扼杀学生绘画的热情。这也从另一个侧面映射出中国的教育禁锢了教师的思想。那么,思想源泉枯竭的教师又怎么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呢?教育在此时仅仅是经验的传递,而且不允许出现不同的结论,在经验传递的过程中没有注入基本的爱。这是不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的。
在著名教育家杜威先生的教育理论中,“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是其三个核心命题。杜威的立论是:教育是为了给人们提供一种“新生活”,一种“改造了的生活”。他主张改造不合时宜的学校教育,使学校生活成为社会生活与儿童生活的契合点,从而使其既合乎社会需要又合乎儿童需要;教育应尊重儿童,使一切教育和教学合于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的要求;一切真正的教育是从经验中产生的,经验不仅决定着教材,而且决定着教学和训练的方法。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鲁洁先生认为,教育的主题应是促进、改善受教育者主体自我建构、自我改建的实践活动的过程。她的立论是:人存在着两种发展状态,一种是自然、自发状态下的发展,另一种是通过人的主观世界改造这种有目的实践活动所实现的发展。
我相信,教育的本质除了是满足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更应该是一种爱的传递。除了让人类掌握生存的基本技能,更应该在品质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让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更多恰当的爱,而并非时下家长给予的“溺爱”。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和教师应使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不断提升,更要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以及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育让一代又一代的人学会做人,学会做好人,做文明人,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如果受教育的人都变得文明,对社会有用,那么国家自然会蒸蒸日上,良性循环一旦形成,自然民强国富,国富民强,民强国富……因此,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应是一种人性化的交流,不能仅停留在“即告之,便知之”的层面,还应让学生有更多的感知、感动,在灵魂深处受到触动,被激发出无限的潜能。若将人分为人、人才、人杰、人物,四个层级依次递升,我想,这样的教育培养出的就不单单是人才了!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朱蒙)
我们跟中国很可能在台湾回到中国以后,有一场激战。台湾如果回到中国,中国会封锁基隆与高雄,台湾海峡就会变成中国的内海,我们的油轮就统统走基隆和高雄的右边。这样,会增加日本的运油成本。我们的石油从波斯湾出来跨过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上中国南海,跨台湾海峡进东海,到日本海,这是石油生命线。中国政府如果把台湾海峡封锁起来,我们的货轮一定要从那里经过,我们的主力舰和驱逐舰就会出动,中国海军一看到日本出兵,马上就会上场,那就打!按照判断,公元2015年至2020年之间,这场战争可能爆发。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做好对华抗战的准备。
其他学生的判断,也都是中国跟日本的摩擦会从东海开始,从台湾海峡开始,时间判断上在2015年至2020年之间。
而我们的历史题目往往是这样出的:“甲午战争是哪一年爆发的?签定了什么条约?割让了多少土地?赔款多少银两?”每个学生都努力做答案。结果,我们一天到晚忙着记忆什么时候割让辽东半岛,什么时候丢了台湾、澎湖,赔款二万万银两,1894年爆发甲午战争,1895年签定《马关条约》。对于这样的内容,学生即使背得滚瓜烂熟,又能怎样呢?最关键的问题应当是将来可能会怎样啊!仅就这一点来比较,人家是培养能力,而我们是灌输知识。
我曾看过这样一则材料,在美国的一节小学美术课堂上,美术老师让全班同学画自己心目中最美丽的苹果。其中有一个小女孩画了方形的苹果,老师紧紧地抱住她,微笑的说:“这是我见过的最棒的苹果!”这种行为不仅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鼓励学生发扬自己的创造思维!若把这样一堂课移到我国,如果出现了方苹果,结果会是怎样呢?很可能老师要么视而不见,要么就会对这名学生嗤之以鼻,甚至还会说出:“你这也叫苹果?”“你会不会绘画?”这样一些带有强烈压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话语,会极大地扼杀学生绘画的热情。这也从另一个侧面映射出中国的教育禁锢了教师的思想。那么,思想源泉枯竭的教师又怎么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呢?教育在此时仅仅是经验的传递,而且不允许出现不同的结论,在经验传递的过程中没有注入基本的爱。这是不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的。
在著名教育家杜威先生的教育理论中,“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是其三个核心命题。杜威的立论是:教育是为了给人们提供一种“新生活”,一种“改造了的生活”。他主张改造不合时宜的学校教育,使学校生活成为社会生活与儿童生活的契合点,从而使其既合乎社会需要又合乎儿童需要;教育应尊重儿童,使一切教育和教学合于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的要求;一切真正的教育是从经验中产生的,经验不仅决定着教材,而且决定着教学和训练的方法。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鲁洁先生认为,教育的主题应是促进、改善受教育者主体自我建构、自我改建的实践活动的过程。她的立论是:人存在着两种发展状态,一种是自然、自发状态下的发展,另一种是通过人的主观世界改造这种有目的实践活动所实现的发展。
我相信,教育的本质除了是满足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更应该是一种爱的传递。除了让人类掌握生存的基本技能,更应该在品质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让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更多恰当的爱,而并非时下家长给予的“溺爱”。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和教师应使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不断提升,更要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以及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育让一代又一代的人学会做人,学会做好人,做文明人,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如果受教育的人都变得文明,对社会有用,那么国家自然会蒸蒸日上,良性循环一旦形成,自然民强国富,国富民强,民强国富……因此,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应是一种人性化的交流,不能仅停留在“即告之,便知之”的层面,还应让学生有更多的感知、感动,在灵魂深处受到触动,被激发出无限的潜能。若将人分为人、人才、人杰、人物,四个层级依次递升,我想,这样的教育培养出的就不单单是人才了!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朱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