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国内成品油价格目前只是机械地被动跟随国际三地油价,且存在滞后性,其弊端日益凸现。为此,提出完善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建议: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目标与要求以及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政策保障,即:竞争机制的建立、发展石油期货市场、完善石油储备体系及积极寻求替代能源等。
关键词: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期货市场
1 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目标与要求
1.1 反映成品油成本構成
成品油由石油提炼而成,原油在它的成本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当国际油价出现急剧上涨而国内成品油价格不能及时调整时,国内以进口原油为加工对象的炼油企业的成本会大幅上升,必然会推动生产厂商提高价格,以弥补成本增加带来的利润、减少亏损。由于生产厂商没有国内成品油的自主定价权,且管制价格低于国际价格,在此情况下,生产厂商的生产意愿和进口意愿会下降,选择减产、停产和出口的意愿则会增强。
目前国内成品油市场是“南北分治”的寡头市场格局,可以合理的假定在每一区域只有一家垄断企业,具有线性的市场需求曲线
1.2 反映国内成品油供求状况
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对成品油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因而成品油价格的形成必须考虑市场的有效需求。
本文通过选取自1980-2005年共26年的样本观察数据,包括每年GDP增长数据,每年的汽油日均消费量3,建立模型:
可见,成品油消费量的增长和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它也会随着成品油价格的上升受到抑制。因而,成品油价格的提高可以缓和对成品油的消费,促进能源的节约利用。但由于国内经济的显著增长,特别是现在的柴汽比例偏高,相对而言,柴油主要是农机总力销量的,弹性偏小,而汽车的普及会相应拉动对汽油的消费。因而,成品油的需求上涨压力很大。
在成品油的供给方面,受国际油价高企以及我国石油开采增长缓慢的影响,成品油产量难以和消费量保持相应地增长速度,这都需要通过价格机制来有效地平衡供求关系。
1.3 其他因素
成品油除了受供求基本经济面的影响外,还会受到国际地缘政治、局部政治动乱等突发事件的影响,也会受自然灾害、气候条件、替代能源、制度变革等因素的影响。
2 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政策保障
2.1 竞争机制的建立
只有形成了公平竞争和统一开放的市场环境,才能充分发挥价值规律对微观主体和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在微观方面,通过竞争,优胜劣汰,提高效率;在宏观方面,以市场为基础优化资源配置,通过生产要素趋利性的自由流动调节产业和行业结构,协调供求关系。首先,成品油市场竞争的核心是市场准入。我国现有石油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在成品油市场最大限度地引入竞争。然后,鼓励和支持其他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进入勘探、开采和炼制领域。允许具备资质的非公有制企业依法平等取得矿产资源的探矿权、采矿权,鼓励非公有资本进行商业性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再次,要恢复地方炼油厂的生产经营自主权。给地方炼油厂原油开采权和进口权,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国家应从两大集团生产的原油中,调拨出一部分给地方炼油厂生产加工,让其拥有独立的经营权,逐步把他们培育成为市场中合格的竞争主体。
2.2 发展石油期货市场
一般而言,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职能,发展石油期货市场对于完善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当尽快建立并完善石油期货市场。这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完善期货市场法律法规体系,调整监管政策,形成完善的综合监管体系。
期货市场的监管应该充分尊重市场规律,维护“公开、公正、公平”原则,积极借鉴国际成熟期货市场的经验,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为出发点,在规范的前提下积极促进期货市场的发展,为国民经济服务。
(2)加快石油流通体制改革,形成体现市场经济发展所要求的产业组织模式。
第一,加快期货交易所的体制创新。
通过体制创新,完善期货交易所的法人治理结构,才能克服交易所管理方式的弊端,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增强市场应变能力,促进市场的创新与进步,带动期货市场不断向前发展。同时,为了满足交易者的需求、便利交易的顺利进行,期货合约的设计上要体现灵活性和变通性。可以借鉴国际石油期货交易所得交易品种设计。
第二,培育市场主体。
中国目前石油市场的寡头垄断局面,使市场缺乏主体多样性和利益多元化,很容易造成行业合谋或个别主体操纵市场,不利于期货市场的建设。因此,打破三大石油企业的垄断局面,放宽对石油交易的管理势在必行。
2.3 完善石油储备体系
作为石油消费和进口大国,我国目前还缺乏有效调控石油市场的手段,难以对石油市场实施宏观调控。只能被动接受国际市场变动结果,这与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和进口国的状况极不相称。石油储备是当代各国政府调节石油市场的重要手段之一,它的作用不仅在于防止供应中断,还在于可以对其进行日常库存调整从而调节市场供求、平抑价格。
我国建立石油储备体系的建立应注意以下问题:
(1)立法先行。
我国石油储备体系的建立一定要做到法律先行,对我国石油储备的目标、主体、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动用条件与程序等问题做出详细规定。在法律、法规颁布之后,在其指导和约束下,石油储备体系的建立才能够做到高效、有序、低摩擦成本地进行。石油储备的运行与管理才能够才能做到高效率、低成本地运行。
(2)建立清晰的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是石油储备体系运行机制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石油储备体系的运行效率。我国应建立起层次清晰、权责明确的石油管理体系。目前还缺乏位于中间管理层次、专职负责石油储备管理事务的管理主体。应尽快组建石油储备管理体系的中层环节。
(3)建立多渠道的资金筹措模式。
我国的石油储备体系也可以采取政府储备与企业储备相结合的模式。首先要由立法规定石油相关企业包括石油开采、炼制、原油进出口、成品油销售及及其它石油消耗量较大的石油化工企业存储一定量的石油储备,这部分支出应由国家提供部分贴息或低息贷款支持。其次,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税种筹措,针对石油及其制品的消费征收战略石油储备建设专项税。再次,可以将多余的外汇储备作为战略石油储备的购买资金。最后,可以发行国家债券的形式募集资金,待以后财政资金富余时偿还。
2.4 积极寻求替代能源。
我国的石油利用效率仍然非常低下,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促使人们大力节约用油,提高石油利用的效率。同时,努力使用多种能源,有效开发替代能源。石油安全战略不是孤立的,而是国家整体能源战略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要从整个能源战略的角度出发,统筹兼顾石油与其他能源的比例关系,优化能源结构,降低能源结构中的石油比例,大力发展天然气和其他替代能源如核能、风能、水能等,实现能源结构多元化,逐步减少国民经济对石油的依赖,缓解石油供应紧张的局面。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期货市场
1 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目标与要求
1.1 反映成品油成本構成
成品油由石油提炼而成,原油在它的成本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当国际油价出现急剧上涨而国内成品油价格不能及时调整时,国内以进口原油为加工对象的炼油企业的成本会大幅上升,必然会推动生产厂商提高价格,以弥补成本增加带来的利润、减少亏损。由于生产厂商没有国内成品油的自主定价权,且管制价格低于国际价格,在此情况下,生产厂商的生产意愿和进口意愿会下降,选择减产、停产和出口的意愿则会增强。
目前国内成品油市场是“南北分治”的寡头市场格局,可以合理的假定在每一区域只有一家垄断企业,具有线性的市场需求曲线
1.2 反映国内成品油供求状况
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对成品油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因而成品油价格的形成必须考虑市场的有效需求。
本文通过选取自1980-2005年共26年的样本观察数据,包括每年GDP增长数据,每年的汽油日均消费量3,建立模型:
可见,成品油消费量的增长和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它也会随着成品油价格的上升受到抑制。因而,成品油价格的提高可以缓和对成品油的消费,促进能源的节约利用。但由于国内经济的显著增长,特别是现在的柴汽比例偏高,相对而言,柴油主要是农机总力销量的,弹性偏小,而汽车的普及会相应拉动对汽油的消费。因而,成品油的需求上涨压力很大。
在成品油的供给方面,受国际油价高企以及我国石油开采增长缓慢的影响,成品油产量难以和消费量保持相应地增长速度,这都需要通过价格机制来有效地平衡供求关系。
1.3 其他因素
成品油除了受供求基本经济面的影响外,还会受到国际地缘政治、局部政治动乱等突发事件的影响,也会受自然灾害、气候条件、替代能源、制度变革等因素的影响。
2 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政策保障
2.1 竞争机制的建立
只有形成了公平竞争和统一开放的市场环境,才能充分发挥价值规律对微观主体和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在微观方面,通过竞争,优胜劣汰,提高效率;在宏观方面,以市场为基础优化资源配置,通过生产要素趋利性的自由流动调节产业和行业结构,协调供求关系。首先,成品油市场竞争的核心是市场准入。我国现有石油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在成品油市场最大限度地引入竞争。然后,鼓励和支持其他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进入勘探、开采和炼制领域。允许具备资质的非公有制企业依法平等取得矿产资源的探矿权、采矿权,鼓励非公有资本进行商业性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再次,要恢复地方炼油厂的生产经营自主权。给地方炼油厂原油开采权和进口权,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国家应从两大集团生产的原油中,调拨出一部分给地方炼油厂生产加工,让其拥有独立的经营权,逐步把他们培育成为市场中合格的竞争主体。
2.2 发展石油期货市场
一般而言,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职能,发展石油期货市场对于完善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当尽快建立并完善石油期货市场。这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完善期货市场法律法规体系,调整监管政策,形成完善的综合监管体系。
期货市场的监管应该充分尊重市场规律,维护“公开、公正、公平”原则,积极借鉴国际成熟期货市场的经验,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为出发点,在规范的前提下积极促进期货市场的发展,为国民经济服务。
(2)加快石油流通体制改革,形成体现市场经济发展所要求的产业组织模式。
第一,加快期货交易所的体制创新。
通过体制创新,完善期货交易所的法人治理结构,才能克服交易所管理方式的弊端,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增强市场应变能力,促进市场的创新与进步,带动期货市场不断向前发展。同时,为了满足交易者的需求、便利交易的顺利进行,期货合约的设计上要体现灵活性和变通性。可以借鉴国际石油期货交易所得交易品种设计。
第二,培育市场主体。
中国目前石油市场的寡头垄断局面,使市场缺乏主体多样性和利益多元化,很容易造成行业合谋或个别主体操纵市场,不利于期货市场的建设。因此,打破三大石油企业的垄断局面,放宽对石油交易的管理势在必行。
2.3 完善石油储备体系
作为石油消费和进口大国,我国目前还缺乏有效调控石油市场的手段,难以对石油市场实施宏观调控。只能被动接受国际市场变动结果,这与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和进口国的状况极不相称。石油储备是当代各国政府调节石油市场的重要手段之一,它的作用不仅在于防止供应中断,还在于可以对其进行日常库存调整从而调节市场供求、平抑价格。
我国建立石油储备体系的建立应注意以下问题:
(1)立法先行。
我国石油储备体系的建立一定要做到法律先行,对我国石油储备的目标、主体、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动用条件与程序等问题做出详细规定。在法律、法规颁布之后,在其指导和约束下,石油储备体系的建立才能够做到高效、有序、低摩擦成本地进行。石油储备的运行与管理才能够才能做到高效率、低成本地运行。
(2)建立清晰的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是石油储备体系运行机制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石油储备体系的运行效率。我国应建立起层次清晰、权责明确的石油管理体系。目前还缺乏位于中间管理层次、专职负责石油储备管理事务的管理主体。应尽快组建石油储备管理体系的中层环节。
(3)建立多渠道的资金筹措模式。
我国的石油储备体系也可以采取政府储备与企业储备相结合的模式。首先要由立法规定石油相关企业包括石油开采、炼制、原油进出口、成品油销售及及其它石油消耗量较大的石油化工企业存储一定量的石油储备,这部分支出应由国家提供部分贴息或低息贷款支持。其次,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税种筹措,针对石油及其制品的消费征收战略石油储备建设专项税。再次,可以将多余的外汇储备作为战略石油储备的购买资金。最后,可以发行国家债券的形式募集资金,待以后财政资金富余时偿还。
2.4 积极寻求替代能源。
我国的石油利用效率仍然非常低下,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促使人们大力节约用油,提高石油利用的效率。同时,努力使用多种能源,有效开发替代能源。石油安全战略不是孤立的,而是国家整体能源战略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要从整个能源战略的角度出发,统筹兼顾石油与其他能源的比例关系,优化能源结构,降低能源结构中的石油比例,大力发展天然气和其他替代能源如核能、风能、水能等,实现能源结构多元化,逐步减少国民经济对石油的依赖,缓解石油供应紧张的局面。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