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强调,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良好的科学素养不仅指学生获得的科学知识、形成的科学概念,也包括科学方法的掌握与科学能力的提高等。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手脑并用的乐趣,领悟科学的真谛。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功能,注重其趣味性、实践性、科学性,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遵循儿童特点,注重实验教学的趣味性
儿童天性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科学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有趣,因而教师要力求把科学实验课转变为儿童乐于从事的活动,增加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教学“空气占据空间”时,我先给学生表演小魔术:拿一只瓶子,在瓶口塞紧带漏斗的塞子,把水倒进漏斗里,水竟然不往杯子里流,这是为什么呢?对这种奇怪现象,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探究兴趣。此时,教师给出实验提示,让每个学生都动手操作,探讨原因,得出“空气占据空间”这一科学结论。通过激趣、引导、探究、归纳,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理解和掌握了这节课的重点内容,同时也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二、发挥地域优势,注重实验教学的实践性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农村小学开展科学教学,培养实践能力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农村动物、植物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采集、制作标本,使学生在实践中认识自然;帮助和指导学生开展种植、饲养活动,边劳动边观察,让学生在实验天地里掌握知识。如教学“植物的生存环境”这一知识时,根据陶行知先生“先行后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我先让学生到校园花圃、河边、田边等实地考察,然后汇报观察结果:(1)石头下的幼苗总是弯曲朝外长;(2)树根靠河边的一面多而密,另一面则又稀又少;(3)靠近大树的小草长得又黄又细,而远离大树、阳光充足的地方的小草长得十分茂密。老师与学生一起分析观察到的现象,然后归纳出植物生长的一些特性:向光性、向水性。学生明白了每种植物都离不开自己生长的环境,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三、精心设计实验,注重实验教学的科学性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是小学科学学科的重要任务之一。掌握学习的方法,学生终身受益,同时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1.明确实验任务。实验之前,必须使学生明白实验的目的、任务,这样才能保证实验取得预期的效果。五年级上册“研究磁铁”一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理解磁铁的性质。实验任务:(1)磁铁和铁钉哪个能吸住铁屑,为什么?(2)用各种磁铁分别吸取铁屑,会出现什么问题?怎样解释?(3)如果磁铁的磁极互相靠近,会出现什么问题?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分组实验。由于实验目的、任务较明确,实验时学生都能按要求愉快地探究。通过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学生很快归纳出磁铁的性质:有磁性;有两个磁极;指示南北方向;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学生自觉动手实践,动脑思考,提高了归纳概括能力。
2.提供实验材料。材料是学生实践活动的对象,能引起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是学生实验的工具。在科学实验的探究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有结构的探究性材料是学生进行实验的基础和关键。学生通过对材料的观察、操作和思考,才能获取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教师应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研究材料的特点,选择那些与揭示科学概念有关的,能引起学生探究兴趣并与学生的探究能力相适应的材料。准备的材料要丰富多样,可供学生选择,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指导实验过程。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室常常是乱哄哄的。其实这很正常,学生爱玩、好动、乐问,说明他们在实践、思考和创造。教师不要担心课堂会收不拢,而应把握机会,适时引导,使其乱得其所。如教学“物体的沉浮”一课时,我为学生准备了泡沫、橡皮泥、铅笔、铝片、小刀、铁块等不同的材料。学生们在探究哪些物体沉、哪些物体浮时,对铝片的沉浮提出质疑,几个小组争论。这时候,我问道:“在这些材料中,哪种材料可以再使用,可以改变原来的实验结果?”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橡皮泥。”学生再次动手,既拓展了知识,又培养了运用知识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改变物体的形状、体积能改变物体的沉浮。那么,对铝片沉浮的争论也就有了结果。
4.运用实验结论。学是为了用,在儿童接受能力允许的条件下,应尽可能让学生多实践,学以致用。如学习了用根茎繁殖植物后,我发给学生一些未修剪的天竺葵枝条,要求学生回去以后用扦插法种活它,过些日子比一比,看谁的天竺葵活了,长得好。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认真细致、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
科学课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一定要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从而使学生掌握实验方法,扎扎实实地提高科学素养。
(责编 莫彩凤)
一、遵循儿童特点,注重实验教学的趣味性
儿童天性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科学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有趣,因而教师要力求把科学实验课转变为儿童乐于从事的活动,增加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教学“空气占据空间”时,我先给学生表演小魔术:拿一只瓶子,在瓶口塞紧带漏斗的塞子,把水倒进漏斗里,水竟然不往杯子里流,这是为什么呢?对这种奇怪现象,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探究兴趣。此时,教师给出实验提示,让每个学生都动手操作,探讨原因,得出“空气占据空间”这一科学结论。通过激趣、引导、探究、归纳,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理解和掌握了这节课的重点内容,同时也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二、发挥地域优势,注重实验教学的实践性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农村小学开展科学教学,培养实践能力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农村动物、植物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采集、制作标本,使学生在实践中认识自然;帮助和指导学生开展种植、饲养活动,边劳动边观察,让学生在实验天地里掌握知识。如教学“植物的生存环境”这一知识时,根据陶行知先生“先行后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我先让学生到校园花圃、河边、田边等实地考察,然后汇报观察结果:(1)石头下的幼苗总是弯曲朝外长;(2)树根靠河边的一面多而密,另一面则又稀又少;(3)靠近大树的小草长得又黄又细,而远离大树、阳光充足的地方的小草长得十分茂密。老师与学生一起分析观察到的现象,然后归纳出植物生长的一些特性:向光性、向水性。学生明白了每种植物都离不开自己生长的环境,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三、精心设计实验,注重实验教学的科学性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是小学科学学科的重要任务之一。掌握学习的方法,学生终身受益,同时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1.明确实验任务。实验之前,必须使学生明白实验的目的、任务,这样才能保证实验取得预期的效果。五年级上册“研究磁铁”一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理解磁铁的性质。实验任务:(1)磁铁和铁钉哪个能吸住铁屑,为什么?(2)用各种磁铁分别吸取铁屑,会出现什么问题?怎样解释?(3)如果磁铁的磁极互相靠近,会出现什么问题?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分组实验。由于实验目的、任务较明确,实验时学生都能按要求愉快地探究。通过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学生很快归纳出磁铁的性质:有磁性;有两个磁极;指示南北方向;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学生自觉动手实践,动脑思考,提高了归纳概括能力。
2.提供实验材料。材料是学生实践活动的对象,能引起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是学生实验的工具。在科学实验的探究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有结构的探究性材料是学生进行实验的基础和关键。学生通过对材料的观察、操作和思考,才能获取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教师应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研究材料的特点,选择那些与揭示科学概念有关的,能引起学生探究兴趣并与学生的探究能力相适应的材料。准备的材料要丰富多样,可供学生选择,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指导实验过程。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室常常是乱哄哄的。其实这很正常,学生爱玩、好动、乐问,说明他们在实践、思考和创造。教师不要担心课堂会收不拢,而应把握机会,适时引导,使其乱得其所。如教学“物体的沉浮”一课时,我为学生准备了泡沫、橡皮泥、铅笔、铝片、小刀、铁块等不同的材料。学生们在探究哪些物体沉、哪些物体浮时,对铝片的沉浮提出质疑,几个小组争论。这时候,我问道:“在这些材料中,哪种材料可以再使用,可以改变原来的实验结果?”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橡皮泥。”学生再次动手,既拓展了知识,又培养了运用知识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改变物体的形状、体积能改变物体的沉浮。那么,对铝片沉浮的争论也就有了结果。
4.运用实验结论。学是为了用,在儿童接受能力允许的条件下,应尽可能让学生多实践,学以致用。如学习了用根茎繁殖植物后,我发给学生一些未修剪的天竺葵枝条,要求学生回去以后用扦插法种活它,过些日子比一比,看谁的天竺葵活了,长得好。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认真细致、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
科学课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一定要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从而使学生掌握实验方法,扎扎实实地提高科学素养。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