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一直是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最为重要的疾病之一。本文介绍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柏林定义,较为全面地综述了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非机械通气治疗,包括注意避免各种易患因素、加强营养支持、注意坚持保守补液、探制输血指征及防止输血相关性肺损伤;对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吸入一氧化氮及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方面近年的进展作了简要介绍;提出在重症ARDS中应坚持俯卧位通气等。
【机 构】
:
210008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急诊医学科/重症医学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一直是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最为重要的疾病之一。本文介绍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柏林定义,较为全面地综述了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非机械通气治疗,包括注意避免各种易患因素、加强营养支持、注意坚持保守补液、探制输血指征及防止输血相关性肺损伤;对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吸入一氧化氮及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方面近年的进展作了简要介绍;提出在重症ARDS中应坚持俯卧位通气等。
其他文献
目的加强对女童糖尿病合并外阴阴道炎的认识。方法对9例糖尿病性外阴阴道炎患儿的病史、临床表现、化验检查进行分析。结果6例糖尿病患儿合并真菌性外阴阴道炎,分泌物涂片均可见真菌孢子及假菌丝,其中3例患儿初诊时不知患有糖尿病;3例女童为细菌性阴道炎,外阴分泌物培养可见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色链球菌群、大肠埃希菌,药敏全部对红霉素耐药,均对氧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敏感。所有患儿经治疗后均痊愈,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间质性肺疾病。近年来IPF患病率逐年增加、诊断过程复杂、治疗效果欠佳,儿童病死率超过50%。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证实,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及抗纤维化药物对IPF的治疗效果不确定。吡非尼酮是目前唯一被临床试验证明疗效显著,作为抗纤维化剂用于肺纤维化治疗的药物。过去10年中,治疗IPF的新药快
目的观察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儿童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39例SAP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19例)和治疗组(20例)。对照组患儿在维持内环境稳定下,发病后的48 h内给予等热卡、等氮源的早期肠内营养(EEN),治疗组加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疗程为2周。检测患儿第1、7、14天血清脂肪酶、二胺氧化酶(DAO)、C-反应蛋白(CRP)、血浆内毒素、尿乳果糖与甘露醇的比值。观察并
目的通过对心率变异性的分析,了解心脏神经症患儿的自主神经功能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3年2月以"胸闷、叹息样长叹气"为主诉,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心血管内科病房住院诊治,但各项检查均正常,未发现器质性改变的心脏神经症患儿22例(试验组),以及发育儿科门诊健康体检儿童20例(对照组)的心率变异性指标。结果除外年龄、性别干扰因素影响,试验组患儿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SDAN
目的通过分析2个月内小儿舌甲状舌管囊肿(lingual thyroglossal duct cysts,LTGDC)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23例2个月内的小儿LTGDC与对照组20例1~7岁小儿颈部甲状舌管囊肿(thyroglossal duct cysts,TGDC)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3例2个月内小儿LTGDC的临床表现与对照组TGDC患儿明显不同,LTGDC以喉喘鸣为主要
目的评估持续静脉滴注可乐宁1 μg/(kg·h)对机械通气新生儿和婴幼儿芬太尼及咪达唑仑需求的影响。设计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多中心试验。网址:Controlled trials.com/ISRCTN77772144。场所28家德国三级儿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对象机械通气新生儿和婴幼儿。分层研究:Ⅰ层(1~28 d),Ⅱ层(29~120 d),Ⅲ层(121 d~2岁)。干预措施气管插管后第4天予患儿
目的探讨儿童直立倾斜试验(HUTT)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身高、体重及体质量指数(BMI)的关系。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12年8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童晕厥专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不明原因晕厥、头痛、头晕、胸闷、叹气等儿童1 906例,男964例,女942例,年龄2.00~17.92岁,平均10.84±2.97)岁。测量身高、体重,计算BMI。在取得受试者或监护人书面知情同意后,进行HUTT。根据H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坏死性脑病(acute necrotizing encephalopathy of childhood,ANEC)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以期早期诊断及治疗,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方法对2014年4月深圳市儿童医院PICU收治的2例ANEC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患儿共同表现为急性起病,有前驱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均有皮疹;急性脑病期无发热;均有惊厥发作;惊厥发作后24 h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