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新旧会计准则中关于资产减值处理的重要差异,本文已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归纳与总结,并对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必要的分析。
关键词:会计准则资产减值市场经济公允价值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7-0121-02
新的会计准则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为了进一步适应国际化的需求而制定出台的。它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具有我国特色的会计规范体系,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逐步趋同与和谐统一。同时,新的会计准则对现行的1997年~2001年期间颁布的16项具体会计准则也进行了全面的梳理、调整和修订。鉴于原企业会计准则关于资产减值的诸项规定中存在不够严谨之处,从而在企业会计实务中易被企业用来操纵利润。我国于2006年2月15日出台了《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内容上于国际上接轨,制度上封死了上市公司企图操纵盈余的通道,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与决策相关的有用信息,是我国会计理论和实践的一大进步。新准则的资产减值部分引入大量全新理论体系,实践操作性比较强,增加信息可靠性。
资产减值的会计思想萌发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诞生了沿用至今的借贷复式簿记,当时的会计实务当中出现了资产减值的思想。进入70年代,西方国家将“成本与市价孰低法”作为减值的永久性确认标准。80年代的美国和英国在一般行业大力推广资产减值会计的应用。90年代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出台关于资产减值的专门会计规范,标志资产减值会计的全面推行。目前美国学者的研究得出资产减值可以被企业利用操纵利润,以及资产减值在行业中存在差异等结论。
我国的资产减值会计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外部环境的变化改变了企业的经营形式,同时促进了会计的变革。随着会计改革的深入和证券市场的发展,财政部于1998年1月颁布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并于2000年12月颁布了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该制度重新明确的定义了资产,正式引入资产减值概念,并将资产减值计提范围扩大到应收账款、存货、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委托贷款、在建工程等八项资产。将资产减值明细表纳入到报表体系中,作为第一附表。
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在原来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销售净价与预期从该资产的持续使用和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其中,销售净价是指资产的销售价格减去所发生的资产处置费用后的余额。”这一处理,主要是根据对会计信息的历史成本原则的应用。然而,在实际的资产商品买卖市场中,一些资产产品缺乏活跃的销售市价;或者,即使存在销售净价也可能由于价格经过较大的变动后导致历史成本价格已经不能可靠的反映出该资产的相关市场信息。这样,完全依赖销售净价定义可收回金额的规则不能密切的反映出当下信息,而企业拿它作为资产减值的信号就很难体现预测和警示性的作用。
类似于美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中对于“公允价值”这一提法的偏重,在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同样采用了“公允价值”这一概念来重新衡量资产出现减值迹象的标准。其实,对于是否使用“公允价值”这一概念的争论由来已久,这源于在我国以往的会计核算体系中,一直较为偏重的是原始信息,在很多原则的制定上都着重体现了历史成本原则。而从国际上来看,会计核算中偏重于相关性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就我国企业发展的趋势来看,反映现行信息更有利于企业主管做出职业判断和商业决策。就商品本身来说,随着销售形式的多元化,存在销售协议价格的条款已经不能覆盖到所有商品。母子公司,关联方交易,捐赠与受赠,上下游生产之间的资产转移等众多情形往往不具备为资产制定明确的销售净价的条件。公允价值的提出更符合会计核算准则中的重要性原则、谨慎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可比性原则。
在新准则中规定“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换句话说,新准则中规定的可回收金额就是资产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的高者。这里,对未来现金流量要进行折现,强调现值概念。对于资产净额的确定,原则上等于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新准则在资产减值方面作了很多重大变动,在新准则颁发之前,我国没有单独的资产减值准则,表明资产减值已经成为会计改革的中心和焦点。资产减值之所以受到如此重视,是因为其背后隐藏着企业利益争夺分割的实质,在股东和管理层,股东和股东之间,均存在为利益分配而进行的盈余操纵。新准则在这方面出台了更细致更严格的规定,使会计信息更真实透明。我国原企业会计制度引入了资产减值概念,但并未形成体系,只是要求计提八项准备,计提范围为应收账款、存货、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委托贷款、在建工程这八项资产。新准则不但扩大了范围还引入了资产组和总部资产等概念,从会计技术上实属突破。以往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于资产减值处理的规定在实务中常被曲解或不合理操纵的几点。这迫使准则的制定者有必要在资产减值处理上拟定出更加严谨和完整的规定细则,一方面是对我国企业会计处理方法的规范,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也是使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时机。
针对原有准则或制度中的疏漏之处,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了一些变动和修改。我国原有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如果有迹象表明以前期间据以计提资产减值的各种因素发生变化,使得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大于其账面价值,则以前期间已计提的减值损失应当转回,但转回的金额不应超过原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这样的规定使得资产的实际净值与现行市场价值具有最佳对应关系,令资产的实际价值得到真实反映和体现。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中的相应规定是:“在最后一次确认资产减值损失以后,只有确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中所使用的估计发生改变时,才能转回以前年度已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在这种情况下,资产的账面金额应增至其可收回金额,这种增加即为资产减值的转回”,“但由于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而增加的资产账面金额,不应高于资产以前年度没有确认减值损失时的账面金额(减去摊销或折旧)。”可见,对于这个问题上,尽管我国原制度与国际会计准则在规定上有些许差别,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对于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也就是说,承认减值的可逆性。然而,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17条明确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既然原准则对于资产减值准备的可以转回的规定更符合会计核算的原则,为什么还要制定出不得转回的新政策呢?这一点上,我们不得不从我国现实的企业会计实务操作中找出原因所在。从我国企业会计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尽管原制度更符合理论上的标准,但却常常成为企业操纵利润的工具。
新准则的执行,其杜绝了上市公司盈余操纵的机会,使财务信息更具真实可靠性,但是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并且使企业利润缩水,并且可能造成资产低估。新准则的实行,标志我国和国际会计准则接轨,但是其中新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背道而驰的所在,固然有制度设计的无奈,但是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可靠性还是相关性,该如何权衡,是我们需要继续研究探讨的。对于新旧会计准则中关于资产减值处理的重要差异,本文已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归纳与总结,并对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必要的分析。在对比新会计准则较原会计准则的重要改动项目后,我们发现了明显的趋势,即我国会计准则已经大幅度地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这一现象与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剧密不可分。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趋势必然要求着我国在制度上与国际的接轨。虽然在某些方面,新会计准则仍然存在着会被个别企业进行利润操纵的灰色空间,但在我国会计制度体系的形成上已经做出了重大的飞跃。对于新会计准则的逐步规范性操作,还需监管部门与企业的共同互相监督,力图在会计实务中真正能够贯彻到新准则的实质和内涵。
参考文献
[1]财政部译.国际会计准则,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2
[3]黄世忠.资产减值准则差异比较及政策建议,会计研究,2005-01
[4]李荣锦.资产减值准备与利润操纵,财会研究,2005-04
[5]赵丽.《资产减值会计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9,1
[6]任凌玉.“亏损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第2期
[7]孙建国、吴少平.《具体会计准则全书》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9出版
关键词:会计准则资产减值市场经济公允价值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7-0121-02
新的会计准则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为了进一步适应国际化的需求而制定出台的。它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具有我国特色的会计规范体系,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逐步趋同与和谐统一。同时,新的会计准则对现行的1997年~2001年期间颁布的16项具体会计准则也进行了全面的梳理、调整和修订。鉴于原企业会计准则关于资产减值的诸项规定中存在不够严谨之处,从而在企业会计实务中易被企业用来操纵利润。我国于2006年2月15日出台了《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内容上于国际上接轨,制度上封死了上市公司企图操纵盈余的通道,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与决策相关的有用信息,是我国会计理论和实践的一大进步。新准则的资产减值部分引入大量全新理论体系,实践操作性比较强,增加信息可靠性。
资产减值的会计思想萌发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诞生了沿用至今的借贷复式簿记,当时的会计实务当中出现了资产减值的思想。进入70年代,西方国家将“成本与市价孰低法”作为减值的永久性确认标准。80年代的美国和英国在一般行业大力推广资产减值会计的应用。90年代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出台关于资产减值的专门会计规范,标志资产减值会计的全面推行。目前美国学者的研究得出资产减值可以被企业利用操纵利润,以及资产减值在行业中存在差异等结论。
我国的资产减值会计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外部环境的变化改变了企业的经营形式,同时促进了会计的变革。随着会计改革的深入和证券市场的发展,财政部于1998年1月颁布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并于2000年12月颁布了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该制度重新明确的定义了资产,正式引入资产减值概念,并将资产减值计提范围扩大到应收账款、存货、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委托贷款、在建工程等八项资产。将资产减值明细表纳入到报表体系中,作为第一附表。
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在原来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销售净价与预期从该资产的持续使用和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其中,销售净价是指资产的销售价格减去所发生的资产处置费用后的余额。”这一处理,主要是根据对会计信息的历史成本原则的应用。然而,在实际的资产商品买卖市场中,一些资产产品缺乏活跃的销售市价;或者,即使存在销售净价也可能由于价格经过较大的变动后导致历史成本价格已经不能可靠的反映出该资产的相关市场信息。这样,完全依赖销售净价定义可收回金额的规则不能密切的反映出当下信息,而企业拿它作为资产减值的信号就很难体现预测和警示性的作用。
类似于美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中对于“公允价值”这一提法的偏重,在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同样采用了“公允价值”这一概念来重新衡量资产出现减值迹象的标准。其实,对于是否使用“公允价值”这一概念的争论由来已久,这源于在我国以往的会计核算体系中,一直较为偏重的是原始信息,在很多原则的制定上都着重体现了历史成本原则。而从国际上来看,会计核算中偏重于相关性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就我国企业发展的趋势来看,反映现行信息更有利于企业主管做出职业判断和商业决策。就商品本身来说,随着销售形式的多元化,存在销售协议价格的条款已经不能覆盖到所有商品。母子公司,关联方交易,捐赠与受赠,上下游生产之间的资产转移等众多情形往往不具备为资产制定明确的销售净价的条件。公允价值的提出更符合会计核算准则中的重要性原则、谨慎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可比性原则。
在新准则中规定“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换句话说,新准则中规定的可回收金额就是资产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的高者。这里,对未来现金流量要进行折现,强调现值概念。对于资产净额的确定,原则上等于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新准则在资产减值方面作了很多重大变动,在新准则颁发之前,我国没有单独的资产减值准则,表明资产减值已经成为会计改革的中心和焦点。资产减值之所以受到如此重视,是因为其背后隐藏着企业利益争夺分割的实质,在股东和管理层,股东和股东之间,均存在为利益分配而进行的盈余操纵。新准则在这方面出台了更细致更严格的规定,使会计信息更真实透明。我国原企业会计制度引入了资产减值概念,但并未形成体系,只是要求计提八项准备,计提范围为应收账款、存货、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委托贷款、在建工程这八项资产。新准则不但扩大了范围还引入了资产组和总部资产等概念,从会计技术上实属突破。以往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于资产减值处理的规定在实务中常被曲解或不合理操纵的几点。这迫使准则的制定者有必要在资产减值处理上拟定出更加严谨和完整的规定细则,一方面是对我国企业会计处理方法的规范,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也是使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时机。
针对原有准则或制度中的疏漏之处,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了一些变动和修改。我国原有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如果有迹象表明以前期间据以计提资产减值的各种因素发生变化,使得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大于其账面价值,则以前期间已计提的减值损失应当转回,但转回的金额不应超过原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这样的规定使得资产的实际净值与现行市场价值具有最佳对应关系,令资产的实际价值得到真实反映和体现。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中的相应规定是:“在最后一次确认资产减值损失以后,只有确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中所使用的估计发生改变时,才能转回以前年度已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在这种情况下,资产的账面金额应增至其可收回金额,这种增加即为资产减值的转回”,“但由于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而增加的资产账面金额,不应高于资产以前年度没有确认减值损失时的账面金额(减去摊销或折旧)。”可见,对于这个问题上,尽管我国原制度与国际会计准则在规定上有些许差别,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对于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也就是说,承认减值的可逆性。然而,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17条明确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既然原准则对于资产减值准备的可以转回的规定更符合会计核算的原则,为什么还要制定出不得转回的新政策呢?这一点上,我们不得不从我国现实的企业会计实务操作中找出原因所在。从我国企业会计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尽管原制度更符合理论上的标准,但却常常成为企业操纵利润的工具。
新准则的执行,其杜绝了上市公司盈余操纵的机会,使财务信息更具真实可靠性,但是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并且使企业利润缩水,并且可能造成资产低估。新准则的实行,标志我国和国际会计准则接轨,但是其中新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背道而驰的所在,固然有制度设计的无奈,但是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可靠性还是相关性,该如何权衡,是我们需要继续研究探讨的。对于新旧会计准则中关于资产减值处理的重要差异,本文已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归纳与总结,并对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必要的分析。在对比新会计准则较原会计准则的重要改动项目后,我们发现了明显的趋势,即我国会计准则已经大幅度地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这一现象与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剧密不可分。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趋势必然要求着我国在制度上与国际的接轨。虽然在某些方面,新会计准则仍然存在着会被个别企业进行利润操纵的灰色空间,但在我国会计制度体系的形成上已经做出了重大的飞跃。对于新会计准则的逐步规范性操作,还需监管部门与企业的共同互相监督,力图在会计实务中真正能够贯彻到新准则的实质和内涵。
参考文献
[1]财政部译.国际会计准则,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2
[3]黄世忠.资产减值准则差异比较及政策建议,会计研究,2005-01
[4]李荣锦.资产减值准备与利润操纵,财会研究,2005-04
[5]赵丽.《资产减值会计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9,1
[6]任凌玉.“亏损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第2期
[7]孙建国、吴少平.《具体会计准则全书》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9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