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当是个开放的系统。区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局限在课堂里,自我封闭,过分注重分数,强调“以本为本”,割断了语文课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学生智力的发展,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成长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语文;开放式课堂教学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要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按照大纲精神和教材特点,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的指导下,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进行小学语文开放式课堂教学的研究。
一、开放式课堂教学的内涵及其意义
扬弃封闭式课堂教学,采用开放式课堂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促進语文知识的学习,开拓广阔视野在语文学科中实行开放式课堂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积极开展有效的开放式语文教学活动,如:根据课文拓展延伸;根据兴趣选择补充、利用图书馆、阅览室、网络等进行信息的搜集和整理,使学生不仅对课本语文知识有了清楚正确的掌握,更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自然,无形中开拓视野,丰富知识,这是灌输式的传统语文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2、促进语文能力的提高,培养创造能力开放式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填鸭式地教、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让学生积极地思考,主动地探索,在现实生活中去实践,去交际,把“教”建立在“学”上,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更有利于创造精神、创造能力的培养。
3、陶冶学生情操,完善学生人格开放式课堂教学中,教师摒弃了传统教学中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善于抓住课内、课外知识的情感点,以自己饱含的激情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情感因素,在学生心灵上引起共鸣,使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受到美的熏陶,在情感体验中得到升华,从而使人格得到发展和完善。
二、开放式课堂教学的几项措施
1、活用教材,重组教学内容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开放式的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灵活选用教材内容,根据自己的教学所需,可适当地对教材进行删减增补工作。新课程标准下的汉语拼音教学,每一课都配有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情境图”,提供学习字母的情境,用以指导学生观察,同时配有相应的“语境歌”,帮助识记。在教学中,教师要有侧重之分,不能把过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教学生看图说话或背诵儿歌中,而要将声母、韵母和拼读练习作为教学重点。在指导学生看懂情境图的过程中相机学习语境歌,灵活运用生动形象的儿歌,切忌死记硬套,教师更应提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编语境歌,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渗透教材,加强校内外沟通作为教材的语文课本虽然大部分都是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生动形象,但也有少数课文中人物的背景或生平事迹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孩子缺乏那个时代的体验,很难理解和接受课本内容。因此,在开放式课堂教学中,教师选择教学内容不能停留在教材上,不能受课本知识的限制,而应不断补充拓展一些学生感兴趣和喜欢的内容,在激发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丰富学生知识,拓宽学生视野,真正实现教学内容的开放。
3、融合教材,加强学科间联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言文字是载体,教材或具有道德认识的价值,或含着科学启蒙的因素,这使语文学科和思想品德、自然、社会等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常说“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这又使语文学科和音乐、美术息息相通。传统的课堂教学割裂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制造了人为的分科教学。注意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融合,是开放式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改革的必然趋势。
三、开放课堂要注意“度”的把握
1、在教学目标的开放上,不能因为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而忽视“工具性”的作用。所谓“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二者要辩证和谐的存在于课堂。我们不能因为要改变原来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为了体现人文性和开放性,而在教学中对涉及到基础知识的内容便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点,必须通过语文学习和语言实践来体现。
2、在教学形式的开放上,不能因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忽视教师的主导调控作用。比如在实施合作学习时,如果不考虑所教内容是否有必要,就按部就班地让前后排学生围坐在一起展开讨论学习,这样的合作学习就会缺乏真正的有效性。教学活动中没有学生这个主体的主动参与,教学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同样,没有教师的组织和引导,教学活动也不可能正常进行。我们不能因为要避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形式,而在上课时一味地让学生自读、自悟,对教材中必须掌握、理解的知识技能不讲、不导,而是应该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有选择性地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习方式,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
3、在教学内容的开放上,不能因为整合其他资源,而忽视语文课本中的教学内容。在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不把教科书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但教科书仍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课程资源。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中坚持用好教科书,落实教材的基本要求,细读教材,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以及综合性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脚踏实地地学语文,防止出现过多地补充和安排“非语文”的内容或活动,而忽略对语言文字的研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开放式课堂教学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要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按照大纲精神和教材特点,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的指导下,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进行小学语文开放式课堂教学的研究。
一、开放式课堂教学的内涵及其意义
扬弃封闭式课堂教学,采用开放式课堂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促進语文知识的学习,开拓广阔视野在语文学科中实行开放式课堂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积极开展有效的开放式语文教学活动,如:根据课文拓展延伸;根据兴趣选择补充、利用图书馆、阅览室、网络等进行信息的搜集和整理,使学生不仅对课本语文知识有了清楚正确的掌握,更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自然,无形中开拓视野,丰富知识,这是灌输式的传统语文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2、促进语文能力的提高,培养创造能力开放式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填鸭式地教、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让学生积极地思考,主动地探索,在现实生活中去实践,去交际,把“教”建立在“学”上,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更有利于创造精神、创造能力的培养。
3、陶冶学生情操,完善学生人格开放式课堂教学中,教师摒弃了传统教学中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善于抓住课内、课外知识的情感点,以自己饱含的激情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情感因素,在学生心灵上引起共鸣,使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受到美的熏陶,在情感体验中得到升华,从而使人格得到发展和完善。
二、开放式课堂教学的几项措施
1、活用教材,重组教学内容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开放式的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灵活选用教材内容,根据自己的教学所需,可适当地对教材进行删减增补工作。新课程标准下的汉语拼音教学,每一课都配有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情境图”,提供学习字母的情境,用以指导学生观察,同时配有相应的“语境歌”,帮助识记。在教学中,教师要有侧重之分,不能把过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教学生看图说话或背诵儿歌中,而要将声母、韵母和拼读练习作为教学重点。在指导学生看懂情境图的过程中相机学习语境歌,灵活运用生动形象的儿歌,切忌死记硬套,教师更应提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编语境歌,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渗透教材,加强校内外沟通作为教材的语文课本虽然大部分都是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生动形象,但也有少数课文中人物的背景或生平事迹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孩子缺乏那个时代的体验,很难理解和接受课本内容。因此,在开放式课堂教学中,教师选择教学内容不能停留在教材上,不能受课本知识的限制,而应不断补充拓展一些学生感兴趣和喜欢的内容,在激发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丰富学生知识,拓宽学生视野,真正实现教学内容的开放。
3、融合教材,加强学科间联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言文字是载体,教材或具有道德认识的价值,或含着科学启蒙的因素,这使语文学科和思想品德、自然、社会等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常说“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这又使语文学科和音乐、美术息息相通。传统的课堂教学割裂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制造了人为的分科教学。注意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融合,是开放式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改革的必然趋势。
三、开放课堂要注意“度”的把握
1、在教学目标的开放上,不能因为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而忽视“工具性”的作用。所谓“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二者要辩证和谐的存在于课堂。我们不能因为要改变原来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为了体现人文性和开放性,而在教学中对涉及到基础知识的内容便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点,必须通过语文学习和语言实践来体现。
2、在教学形式的开放上,不能因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忽视教师的主导调控作用。比如在实施合作学习时,如果不考虑所教内容是否有必要,就按部就班地让前后排学生围坐在一起展开讨论学习,这样的合作学习就会缺乏真正的有效性。教学活动中没有学生这个主体的主动参与,教学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同样,没有教师的组织和引导,教学活动也不可能正常进行。我们不能因为要避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形式,而在上课时一味地让学生自读、自悟,对教材中必须掌握、理解的知识技能不讲、不导,而是应该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有选择性地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习方式,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
3、在教学内容的开放上,不能因为整合其他资源,而忽视语文课本中的教学内容。在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不把教科书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但教科书仍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课程资源。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中坚持用好教科书,落实教材的基本要求,细读教材,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以及综合性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脚踏实地地学语文,防止出现过多地补充和安排“非语文”的内容或活动,而忽略对语言文字的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