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上,学生所学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课文中的语言如沙滩上的贝壳那么丰富;又如颗颗发光的钻石那么精湛;更像一杯杯香气浓郁的龙井茶耐人寻味。语文课就应该是语文教师引领学生把课文煮熟、煮透、煮香的过程。从中让学生去品尝醇香的语文味,享受学习语文的情趣,提升语文的素养!
如何让语文课煮出醇香的语文味来,我想借用郑板桥《竹石》来阐明我的观点:“咬定语言不放松,立根原在词句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下面具体谈谈我的策略:
一、书声琅琅,读出“语文味”
1.正确,流利地读。每学习一篇文章,首先要做的就是给足学生时间,正确、流利地读。试想一篇文章都读不正确,读不流利,那么该怎样引导学生去理解,去感悟,更别谈运用了,接下来的阅读都是缘木求鱼。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反复读的基础上,有重点地读,重点读难读的地方,精彩的地方。这样在初读中,既做到正确、流利地读,又能有较深的印象。特别是中、低阶段犹为重要,因为他们的阅读能力不强,朗读习惯正处于养成阶段,一旦他们朗读的好习惯形成了,到高段乃至以后,在学语文上,都将终身受益。语文味就从好的读书习惯开始。
2.有感情地读。在对课文产生了独特感受、体验、理解的基础上,还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表现。首先,教师要认真地钻研教材,恰当把握教材的情感,用丰富的语言,饱含的情感,创造一种与课文情调相一致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融于其间。其次通过刚才的一次又一次的口诵心维后,情感得到升华,产生一种朗读的激情与冲动,有一种不读不快的感觉。最后让学生大胆地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自己的深情。
二、咬文嚼字,品出“语文味”
1.联系上下文品词赏句。因为语言文字内在的隐藏的情味意蕴、理趣等,事实上存在于语言文字前后左右之间的关系中。因此,联系上下文是品词赏句的一个好方法。
2.在比较中品词赏句。在比较中的品词赏句,这是我们常做的一个方法,因为学生只在不同词语、不同句式、不同语序的比较当中,才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这样才能充分暴露语言的精湛之处,语文味才能得以体现。
例如《孔子拜师》中有这样一句话: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短短一句话,每个字,每个词无不渗透着大教育家老子谦逊、恭敬的人品。其间“迎候”一词用得那么传神,于是,我采用了比较的方法来品词。
①“迎候”你可以把它换成什么词?(等候)。
②“迎”字与“等”比,你从中又感受到了什么?“等”字显得较随意、自由。
学生通过比较,体味到了“迎”字的味儿。“迎”则看出老子对学生孔子到来的重视与热情,反映出老子作为一个长者对晚辈不远千里来拜师的关心和爱护。因此,学生品出了用词的准确感,描写的形象感,蕴含的情味感。长期这样训练,学生运用词语的能力也特别强。语文味不知不觉得从这里滋生。
3.在想象中品词赏句。孩子们想象力是那么丰富,我们的语文味本身就有一个特点:意象性特强,总会留下空间给人以想象。通过想象可以化估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通过想象可以使深奥难懂的内容显得通俗易以懂,令人回味无穷。
4.在拓展中品词赏句。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经验,自觉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把语文的触角延伸到课外。但语文课堂里的延伸应放在深入理解和把握课文中。以此,来帮助学生品词赏句,给品词赏句更宽广的天空。
三、勤动笔墨,写出“语文味”
1.在模仿中写。模仿是孩子们的天性。再说每篇文章其实都是写作的范文,作者的遣词造句,构段谋篇的方法,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都是学生模仿和待以迁移的对象。
如《秋天的雨》中有这样一个比较有趣、特殊的句式: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啊扇啊,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我是这样设计的:
①仔细读读这两句话,小朋友发现了什么?(他们的结构是一样的,读起来朗朗上口。)②多有意思的句式呀:______的_______像______,______啊_____啊,_____。你能选择秋天的一样事物,用同样的方法写一句吗?
生1:“紫红的葡萄像一座座倒垂的宝塔,摇啊摇啊,向着勤劳的人们点头微笑。”
生2:“洁白的棉花像一朵朵白云,飘啊飘啊,送来了秋高气爽。”
生3:“火红的高粱像一把把火炬,烧啊烧啊,映红了大地。”
……
学生将书本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并运用着,这是“煮书”的结果,我们要的语文课就要这样煮出语文味。
2.在想象中写。文学有着间接性、概括性。有较多的地方需要读者发挥想象去填补它的空白处,丰富当时的情景,使人物形象更丰满。那儿就是学生最好的练笔之处——在想象中写。
3.在情感升华处写。一篇文章学到有味儿时,文之情上升为我之情时,自然会产生一种感觉——不写不快。这时就是训练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好时机。
“书富如入海,百货尽有之。”读书使人知识丰富,“煮书”更能使人睿智豁达。让我们语文教师都成为一盏明灯,在语文课中引领学生煮出各种醇香的语文味,同时也让学生在“煮书”中饱蘸深情,去体验语言美、意象美、情境美,获取信心、勇气、力量。
如何让语文课煮出醇香的语文味来,我想借用郑板桥《竹石》来阐明我的观点:“咬定语言不放松,立根原在词句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下面具体谈谈我的策略:
一、书声琅琅,读出“语文味”
1.正确,流利地读。每学习一篇文章,首先要做的就是给足学生时间,正确、流利地读。试想一篇文章都读不正确,读不流利,那么该怎样引导学生去理解,去感悟,更别谈运用了,接下来的阅读都是缘木求鱼。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反复读的基础上,有重点地读,重点读难读的地方,精彩的地方。这样在初读中,既做到正确、流利地读,又能有较深的印象。特别是中、低阶段犹为重要,因为他们的阅读能力不强,朗读习惯正处于养成阶段,一旦他们朗读的好习惯形成了,到高段乃至以后,在学语文上,都将终身受益。语文味就从好的读书习惯开始。
2.有感情地读。在对课文产生了独特感受、体验、理解的基础上,还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表现。首先,教师要认真地钻研教材,恰当把握教材的情感,用丰富的语言,饱含的情感,创造一种与课文情调相一致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融于其间。其次通过刚才的一次又一次的口诵心维后,情感得到升华,产生一种朗读的激情与冲动,有一种不读不快的感觉。最后让学生大胆地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自己的深情。
二、咬文嚼字,品出“语文味”
1.联系上下文品词赏句。因为语言文字内在的隐藏的情味意蕴、理趣等,事实上存在于语言文字前后左右之间的关系中。因此,联系上下文是品词赏句的一个好方法。
2.在比较中品词赏句。在比较中的品词赏句,这是我们常做的一个方法,因为学生只在不同词语、不同句式、不同语序的比较当中,才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这样才能充分暴露语言的精湛之处,语文味才能得以体现。
例如《孔子拜师》中有这样一句话: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短短一句话,每个字,每个词无不渗透着大教育家老子谦逊、恭敬的人品。其间“迎候”一词用得那么传神,于是,我采用了比较的方法来品词。
①“迎候”你可以把它换成什么词?(等候)。
②“迎”字与“等”比,你从中又感受到了什么?“等”字显得较随意、自由。
学生通过比较,体味到了“迎”字的味儿。“迎”则看出老子对学生孔子到来的重视与热情,反映出老子作为一个长者对晚辈不远千里来拜师的关心和爱护。因此,学生品出了用词的准确感,描写的形象感,蕴含的情味感。长期这样训练,学生运用词语的能力也特别强。语文味不知不觉得从这里滋生。
3.在想象中品词赏句。孩子们想象力是那么丰富,我们的语文味本身就有一个特点:意象性特强,总会留下空间给人以想象。通过想象可以化估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通过想象可以使深奥难懂的内容显得通俗易以懂,令人回味无穷。
4.在拓展中品词赏句。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经验,自觉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把语文的触角延伸到课外。但语文课堂里的延伸应放在深入理解和把握课文中。以此,来帮助学生品词赏句,给品词赏句更宽广的天空。
三、勤动笔墨,写出“语文味”
1.在模仿中写。模仿是孩子们的天性。再说每篇文章其实都是写作的范文,作者的遣词造句,构段谋篇的方法,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都是学生模仿和待以迁移的对象。
如《秋天的雨》中有这样一个比较有趣、特殊的句式: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啊扇啊,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我是这样设计的:
①仔细读读这两句话,小朋友发现了什么?(他们的结构是一样的,读起来朗朗上口。)②多有意思的句式呀:______的_______像______,______啊_____啊,_____。你能选择秋天的一样事物,用同样的方法写一句吗?
生1:“紫红的葡萄像一座座倒垂的宝塔,摇啊摇啊,向着勤劳的人们点头微笑。”
生2:“洁白的棉花像一朵朵白云,飘啊飘啊,送来了秋高气爽。”
生3:“火红的高粱像一把把火炬,烧啊烧啊,映红了大地。”
……
学生将书本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并运用着,这是“煮书”的结果,我们要的语文课就要这样煮出语文味。
2.在想象中写。文学有着间接性、概括性。有较多的地方需要读者发挥想象去填补它的空白处,丰富当时的情景,使人物形象更丰满。那儿就是学生最好的练笔之处——在想象中写。
3.在情感升华处写。一篇文章学到有味儿时,文之情上升为我之情时,自然会产生一种感觉——不写不快。这时就是训练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好时机。
“书富如入海,百货尽有之。”读书使人知识丰富,“煮书”更能使人睿智豁达。让我们语文教师都成为一盏明灯,在语文课中引领学生煮出各种醇香的语文味,同时也让学生在“煮书”中饱蘸深情,去体验语言美、意象美、情境美,获取信心、勇气、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