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足动态的竞争环境
打造相应的战略组合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各级政府的积级推动下,中小企业积极筹措资金,投入人财物力,构建技术创新战略,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由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起步晚,创新能力弱,所以存在诸多问题:
人才匮乏:我国中小企业的整体技术创新能力弱,高素质人才匮乏。另外,企业中的技术人员常常忙于日常技术性工作,责任心不强,缺乏创新动力,很难开展技术创新工作。
资金投入过少:我国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本身就存在融资难的问题,加上自有资金的严重不足,大大地制约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有的企业即使安排了技术开发费用,但于种种原因常常会被挪作他用,根本无法得到必要的保障。
外部环境的动力不足:(1)政府支持不够。(2)技术、商务和市场风险的制约。(3)科研和企业脱节,缺乏行之有效的技术创新体系。
这些“显性的”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也引起了企业和社会的关注,但对我国中小企业而言,还有一个较为“隐性”的病根尚未被找到或者说找到了而未引起企业的充分重视:技术创新在战略思维模式方面的滞后,未能从动态竞争的角度来考虑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我国很多中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小打小闹的小农经济思想和意识,企业管理者很难跟上市场经济的大潮。对动态竞争环境认识不够充分,即使企业构建了技术创新战略,但是由于思维模式仍然停留在过去的静态战略思维模式中而无所作为。
动态竞争环境对技术创新战略的影响
企业面对的动态竞争环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从企业自身来讲,企业要经历创业、成长、成熟和停滞等几个阶段;从企业外部环境来讲,其动态性呈以下几个特征:(1)企业的每一个竞争对手都不断地建立竞争优势和削弱对手的竞争优势,竞争强度越来越高;(2)竞争对手之间的战略互动明显加快;(3)任何竞争优势都是暂时的,而不是可以长期保持的;(4)竞争战略的有效性不仅仅取决于时间在先,更取决于预测竞争对手反应和改变需求或者竞争规则的能力。
在动态的竞争环境里,市场越来越完善,影响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越来越多,竞争更加激烈;竞争者学习、模仿和改变规则的速度加快;竞争优势的可保持性相对越来越低。因此,在动态条件下,制定战略的思维模式也应作出相应调整:(1)培养预测竞争对手的能力,削弱和限制竞争对手的能力;(2)竞争优势都是暂时性的而非长期性;(3)更注重企业的能力、核心竞争力以及企业战略的作用。
技术创新战略的目标定位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目标就是通过建立新的竞争优势来实现长期利润的最大化。企业决策者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企业的价值链上,对企业价值链的每个环节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劣必须认真分析,从思想上、观念上高度重视技术创新战略,注重技术创新战略的制定、选择、实施,并不断创新。
制定生态技术创新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生态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核心。为进行生态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首先应围绕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在技术创新的全过程引入生态观念,遵循生态规律,进行资源优化配置。
其次是营造良好的生态技术创新环境。中小企业应把握对生态创新影响较小的环境因素,注重外部环境在企业生态创新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将生态创新思想纳入企业目标。
最后,建立生态技术创新的两层次创新系统,即“技术——管理”。
制定前卫的技术创新跨越战略,站在技术创新的前沿
动态环境中的中小企业应以制定技术创新跨越战略为目标。一方面,中小企业应依靠自身的各种优势,通过实施巧妙的创新战略,使自己的技术水平真正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另一方面,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实现稳定一代、投产一代、储备一代和研制一代的产品开发链。跳过发展的几个阶段,直接上升到较高的水平。
制定全方位的技术创新战略,强中小企业竞争实力之身
全方位技术创新战略应在竞争目标、创新对象、创新人才、创新管理等多方面开展。
竞争目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竞争目标表现为降低产品成本,实施产品差异战略,进行特定技术、产品创新。制定降低产品成本战略,以“廉”取胜;制定产品差别战略,以“新”取胜;制定特定目标战略,以“独”取胜。
创新对象:选定有竞争优势的技术和产品,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创新人才:技术创新人才是制定技术创新战略的关键,中小企业应重视培养和引进人才,培育企业创新文化,鼓励技术创新,崇尚与支持创业精神。
管理创新:通过结合自身的特点,创造出具有特色的管理体系,从而提高管理效率。
技术创新的战略方式选择
企业根据自身不同发展阶段的状况以及对企业现有的及潜在的竞争对手的图谋与未来行动方向的分析,制定适合自己的技术创新战略:
进攻型技术创新战略:运用创新技术开发出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迅速占领市场,成为市场技术领先者。其主要特征是企业以自身研究开发为基础,依靠自己的能力,独立完成本企业的主导技术。
中小企业在创业阶段,企业规模小,人心齐,企业经营者具有成本意识、担当风险的勇气和强烈的开拓精神,其办企业的基本源在于具有某种特殊的技术。此时竞争对手实力强大,一般会采取排斥,消除异已的策略。中小企业在此阶段宜采取进攻型战略技术创新。进攻是最好的防守,通过进攻,可以削弱竞争压力,使企业取得竞争优势,有利于企业在初期内迅速立足市场,站稳脚跟。
进攻防御型技术创新战略:中小企业以从外部获取技术为主,在他人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的示范和利益诱导下,通过合资、合作、专利许可证贸易、技术转让等合法手段,从国内大型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或者国外引进于己有利的专利、专有技术、技术情报以及关键设备、成套设备等,在吸收、消化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的战略。进攻防御型技术创新战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从而有效地回避技术风险,另外它又能在已开辟的市场中享受率先者开辟市场投入的外溢效益,降低了市场风险。
进攻防御型技术创新战略兼具进攻与防御两种特点,是防御中的进攻。一般适用于企业成长时期。这一时期,企业先前的技术已不再成为市场的领先者,竞争者已基本掌握了这一技术,并开发出了新产品,企业的竞争优势遭到挑战,不再成为市场的主导。企业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以加强自己的竞争力。而此时企业如果采取单纯进攻的创新战略,由于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研究开发力量薄弱,又缺乏率先创新的技术源,必然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中小企业是在此阶段只能以进攻防御型技术创新战略为主。
防御型技术创新战略:在企业的成熟阶段,中小企业有了一定规模,经济实力增强,产品知名度高,信誉好,但同时也处于竞争激烈时期。竞争者相互间优势处于互补时期,同时要面对新的进入者。因此,通过合作创新,形成战略联盟,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金和技术力量互相取长补短,在短期内迅速提高创新的技术档次和效率,防御外来竞争者的侵入。
防御型技术创新战略可以采取纵向合作防御战略和横向合作防御战略两种形式:
纵向合作防御战略是指中小企业与地方科委、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由企业出资金、场地、设备,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出人才、技术,地方科委协调成立专门技术开发小组,以推动区域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
横向合作防御战略是以行业为依托,充分利用本行业的资源、人才、技术优势组成技术开发小组。可以采取弱弱合作防御的形式。各行业之间的中小企业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地域优势、后发优势和政策优势,共同出资组建研发中心,共同承担风险,共同受益。一般适用于产品及规模较为接近的中小企业;也可以采取强弱防御的合作形式。即中小企业充分利用自身创新机制灵活、市场反应快的优势,与大企业合作,充分利用利用大企业的技术、设备和资金优势,通过技术积累,进行技术创新,快速开发出具有工艺创新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新产品、新技术。
反击型技术创新战略:企业出于创新目的,对掌握了行业内重大创新所需要的核心技术或关键技术的企业实施兼并的战略。这一战略有利于消除重复性工作,减少行业间的不信任而引起的机会成本,降低技术合同引起的不确定性,避免技术合作、技术引进的高交易费用。
这是中小企业发展到停滞阶段,为了继续发展壮大,最终成为大中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的目标而进行的战略抉择。这一战略要求企业具有极强的经济实力,同时也要求经营管理者具有远大目标和过人的魄力。企业在此阶段,规模效益稳定,对市场有更充分的认识,竞争者的技术处于率先境地。因此企业采取反击竞争策略技术创新是首选方案。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加入WTO后,中小企业应制定适合自己发展的技术创新战略
加入WTO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谋求可持续发展空间,技术创新必然成为核心问题。大量技术含量高的产品、设备涌入我国市场,给我国中小企业带来了很大的竞争压力,但同时也为中小企业吸收其先进技术提供了机遇。中小企业应抓住机遇,发挥自身“小、快、灵”的优势,制定前沿的技术创新战略。
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中小企业在经营上要有技术创新的前卫意识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已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中小企业要有前卫意识,其倾斜点即技术创新。中小企业应围绕国家对西部巨大的基础设施投资,善于发现和抓住市场机遇,通过技术创新,改善自身现状,创造条件,不失时机地积极发展有市场需求前景的产业和产品。
东北老工业区的改造为中小企业提供契机。
大企业对规模效益的追求和社会化分工与协作为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合作成为可能。如日本的松下电器公司,与它协作的中小企业就有1200多家,所需的零部件的70%--80%都是由中小企业提供。东北老工业区的改造,要求中小企业能提供大量质量优良、成本低廉、技术含量高的产品。这就需要中小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在产品、材料、工艺等方面具有差别化优势,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打造相应的战略组合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各级政府的积级推动下,中小企业积极筹措资金,投入人财物力,构建技术创新战略,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由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起步晚,创新能力弱,所以存在诸多问题:
人才匮乏:我国中小企业的整体技术创新能力弱,高素质人才匮乏。另外,企业中的技术人员常常忙于日常技术性工作,责任心不强,缺乏创新动力,很难开展技术创新工作。
资金投入过少:我国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本身就存在融资难的问题,加上自有资金的严重不足,大大地制约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有的企业即使安排了技术开发费用,但于种种原因常常会被挪作他用,根本无法得到必要的保障。
外部环境的动力不足:(1)政府支持不够。(2)技术、商务和市场风险的制约。(3)科研和企业脱节,缺乏行之有效的技术创新体系。
这些“显性的”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也引起了企业和社会的关注,但对我国中小企业而言,还有一个较为“隐性”的病根尚未被找到或者说找到了而未引起企业的充分重视:技术创新在战略思维模式方面的滞后,未能从动态竞争的角度来考虑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我国很多中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小打小闹的小农经济思想和意识,企业管理者很难跟上市场经济的大潮。对动态竞争环境认识不够充分,即使企业构建了技术创新战略,但是由于思维模式仍然停留在过去的静态战略思维模式中而无所作为。
动态竞争环境对技术创新战略的影响
企业面对的动态竞争环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从企业自身来讲,企业要经历创业、成长、成熟和停滞等几个阶段;从企业外部环境来讲,其动态性呈以下几个特征:(1)企业的每一个竞争对手都不断地建立竞争优势和削弱对手的竞争优势,竞争强度越来越高;(2)竞争对手之间的战略互动明显加快;(3)任何竞争优势都是暂时的,而不是可以长期保持的;(4)竞争战略的有效性不仅仅取决于时间在先,更取决于预测竞争对手反应和改变需求或者竞争规则的能力。
在动态的竞争环境里,市场越来越完善,影响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越来越多,竞争更加激烈;竞争者学习、模仿和改变规则的速度加快;竞争优势的可保持性相对越来越低。因此,在动态条件下,制定战略的思维模式也应作出相应调整:(1)培养预测竞争对手的能力,削弱和限制竞争对手的能力;(2)竞争优势都是暂时性的而非长期性;(3)更注重企业的能力、核心竞争力以及企业战略的作用。
技术创新战略的目标定位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目标就是通过建立新的竞争优势来实现长期利润的最大化。企业决策者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企业的价值链上,对企业价值链的每个环节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劣必须认真分析,从思想上、观念上高度重视技术创新战略,注重技术创新战略的制定、选择、实施,并不断创新。
制定生态技术创新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生态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核心。为进行生态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首先应围绕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在技术创新的全过程引入生态观念,遵循生态规律,进行资源优化配置。
其次是营造良好的生态技术创新环境。中小企业应把握对生态创新影响较小的环境因素,注重外部环境在企业生态创新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将生态创新思想纳入企业目标。
最后,建立生态技术创新的两层次创新系统,即“技术——管理”。
制定前卫的技术创新跨越战略,站在技术创新的前沿
动态环境中的中小企业应以制定技术创新跨越战略为目标。一方面,中小企业应依靠自身的各种优势,通过实施巧妙的创新战略,使自己的技术水平真正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另一方面,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实现稳定一代、投产一代、储备一代和研制一代的产品开发链。跳过发展的几个阶段,直接上升到较高的水平。
制定全方位的技术创新战略,强中小企业竞争实力之身
全方位技术创新战略应在竞争目标、创新对象、创新人才、创新管理等多方面开展。
竞争目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竞争目标表现为降低产品成本,实施产品差异战略,进行特定技术、产品创新。制定降低产品成本战略,以“廉”取胜;制定产品差别战略,以“新”取胜;制定特定目标战略,以“独”取胜。
创新对象:选定有竞争优势的技术和产品,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创新人才:技术创新人才是制定技术创新战略的关键,中小企业应重视培养和引进人才,培育企业创新文化,鼓励技术创新,崇尚与支持创业精神。
管理创新:通过结合自身的特点,创造出具有特色的管理体系,从而提高管理效率。
技术创新的战略方式选择
企业根据自身不同发展阶段的状况以及对企业现有的及潜在的竞争对手的图谋与未来行动方向的分析,制定适合自己的技术创新战略:
进攻型技术创新战略:运用创新技术开发出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迅速占领市场,成为市场技术领先者。其主要特征是企业以自身研究开发为基础,依靠自己的能力,独立完成本企业的主导技术。
中小企业在创业阶段,企业规模小,人心齐,企业经营者具有成本意识、担当风险的勇气和强烈的开拓精神,其办企业的基本源在于具有某种特殊的技术。此时竞争对手实力强大,一般会采取排斥,消除异已的策略。中小企业在此阶段宜采取进攻型战略技术创新。进攻是最好的防守,通过进攻,可以削弱竞争压力,使企业取得竞争优势,有利于企业在初期内迅速立足市场,站稳脚跟。
进攻防御型技术创新战略:中小企业以从外部获取技术为主,在他人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的示范和利益诱导下,通过合资、合作、专利许可证贸易、技术转让等合法手段,从国内大型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或者国外引进于己有利的专利、专有技术、技术情报以及关键设备、成套设备等,在吸收、消化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的战略。进攻防御型技术创新战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从而有效地回避技术风险,另外它又能在已开辟的市场中享受率先者开辟市场投入的外溢效益,降低了市场风险。
进攻防御型技术创新战略兼具进攻与防御两种特点,是防御中的进攻。一般适用于企业成长时期。这一时期,企业先前的技术已不再成为市场的领先者,竞争者已基本掌握了这一技术,并开发出了新产品,企业的竞争优势遭到挑战,不再成为市场的主导。企业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以加强自己的竞争力。而此时企业如果采取单纯进攻的创新战略,由于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研究开发力量薄弱,又缺乏率先创新的技术源,必然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中小企业是在此阶段只能以进攻防御型技术创新战略为主。
防御型技术创新战略:在企业的成熟阶段,中小企业有了一定规模,经济实力增强,产品知名度高,信誉好,但同时也处于竞争激烈时期。竞争者相互间优势处于互补时期,同时要面对新的进入者。因此,通过合作创新,形成战略联盟,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金和技术力量互相取长补短,在短期内迅速提高创新的技术档次和效率,防御外来竞争者的侵入。
防御型技术创新战略可以采取纵向合作防御战略和横向合作防御战略两种形式:
纵向合作防御战略是指中小企业与地方科委、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由企业出资金、场地、设备,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出人才、技术,地方科委协调成立专门技术开发小组,以推动区域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
横向合作防御战略是以行业为依托,充分利用本行业的资源、人才、技术优势组成技术开发小组。可以采取弱弱合作防御的形式。各行业之间的中小企业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地域优势、后发优势和政策优势,共同出资组建研发中心,共同承担风险,共同受益。一般适用于产品及规模较为接近的中小企业;也可以采取强弱防御的合作形式。即中小企业充分利用自身创新机制灵活、市场反应快的优势,与大企业合作,充分利用利用大企业的技术、设备和资金优势,通过技术积累,进行技术创新,快速开发出具有工艺创新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新产品、新技术。
反击型技术创新战略:企业出于创新目的,对掌握了行业内重大创新所需要的核心技术或关键技术的企业实施兼并的战略。这一战略有利于消除重复性工作,减少行业间的不信任而引起的机会成本,降低技术合同引起的不确定性,避免技术合作、技术引进的高交易费用。
这是中小企业发展到停滞阶段,为了继续发展壮大,最终成为大中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的目标而进行的战略抉择。这一战略要求企业具有极强的经济实力,同时也要求经营管理者具有远大目标和过人的魄力。企业在此阶段,规模效益稳定,对市场有更充分的认识,竞争者的技术处于率先境地。因此企业采取反击竞争策略技术创新是首选方案。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加入WTO后,中小企业应制定适合自己发展的技术创新战略
加入WTO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谋求可持续发展空间,技术创新必然成为核心问题。大量技术含量高的产品、设备涌入我国市场,给我国中小企业带来了很大的竞争压力,但同时也为中小企业吸收其先进技术提供了机遇。中小企业应抓住机遇,发挥自身“小、快、灵”的优势,制定前沿的技术创新战略。
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中小企业在经营上要有技术创新的前卫意识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已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中小企业要有前卫意识,其倾斜点即技术创新。中小企业应围绕国家对西部巨大的基础设施投资,善于发现和抓住市场机遇,通过技术创新,改善自身现状,创造条件,不失时机地积极发展有市场需求前景的产业和产品。
东北老工业区的改造为中小企业提供契机。
大企业对规模效益的追求和社会化分工与协作为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合作成为可能。如日本的松下电器公司,与它协作的中小企业就有1200多家,所需的零部件的70%--80%都是由中小企业提供。东北老工业区的改造,要求中小企业能提供大量质量优良、成本低廉、技术含量高的产品。这就需要中小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在产品、材料、工艺等方面具有差别化优势,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