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残守缺·分庭抗礼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v4375560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语故事:抱残守缺
  追根溯源:《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传第六》:及《春秋》左氏丘明所修,皆古文旧书,多者二十余通,臧于秘府,伏而未发。孝成皇帝闵学残文缺,稍离其真,乃陈发秘臧,校理旧文,得此三事,以考学官所传,经或脱简,传或间编。传问民间,则有鲁国桓公、赵国贯公、胶东庸生之遗学与此同,抑而未施。此乃有识者之所惜闵,士君子之所嗟痛也。往者缀学之士不思废绝之阙,苟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烦言碎辞,学者罢老且不能究其一艺,信口说而背传记,是末师而非往古,至于国家将有大事,若立辟雍、封禅、巡狩之仪,则幽冥而莫知其原。犹欲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或坏妒疾,不考情实,雷同相从,随声是非,抑此三学,以《尚书》为备,谓左氏为不传《春秋》,岂不哀哉!
  文本解读: 至于左氏丘明所修的《春秋》,都是古文旧书,多的有二十多篇,藏在秘府,隐秘没有公布。孝成皇帝怜惜学术残缺,与原书相差很大,便公布旧藏,校订旧文,用这三种书(指《古文尚书》、《逸礼》及《左氏传》),校订学官传授的经传,经有的脱简,传有的错编。传令询问民间,有鲁国桓公、赵国贯公、胶东庸生的传学与此相同,受压制没有施行。这是使有识者怜惜,士君子痛心的事。以前做学问的人不考虑书的残缺,苟且因陋就寡,分析文字,言辞烦琐,学者到老不能研究通一艺。相信今文而背离古文,信奉低等的老师而责难以往的古事,至于国家要有大事,如立辟雍、封禅、巡狩的仪式,便糊涂不知应该怎样。仍要抱残守缺,带着怕被戳穿的私心,而没有服从善义的公心,或者心怀嫉妒,不思实情,雷同的便相追随,听声音附和是非,压抑这三种学问,认为《尚书》是完备的,说左氏没有传解《春秋》,不是很可悲的事吗!
  抱残守缺,是指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也指保存价值较低或与当前社会脱节的习俗。
  名家运用:聪明和比较聪明的文人,通常不会抱残守缺,通常不会拿鸡蛋往石头上砸,通常不会只在一棵树上吊死自己,面对明清鼎革而发生的突然变化,这些“活着主义”者,相当程度地不自在了一阵。当最初的躁动不安期过去,随后的徘徊观望期过去,很快也就接受新主子坐稳了江山这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遂有了改换门庭,重觅出路,调头转向,再寻新机的抉择。一个个或认输,或低头,或膺服,或投诚,来不及地向新朝效忠。对这些大多数信奉“活着主义”者的文人,康熙看得透透的,只消诱之以利禄,威之以强权,不愁他们不诚惶诚恐地跪拜在丹墀之下。
  ——李国文《文人的品格》
  学生运用示例:词典的修订应收录时代进步所产生的有新含义的词,而非谐音恶搞或恶俗词汇。如“宅男”、“宅女”便是指随着网络技术进步,部分人乐于蜗居家中,依靠网络完成生活起居,或是沉迷其中而无暇现实的现象。这既是对网络科技发展的褒奖,也应当引起我们对人们心理问题的反思,因此“宅”一词理应被收入词典。而像“有木有”这个词,本身只是一个发泄情绪的感叹词。虽说也是网络空间兴起的产物,但究其根本只不过是一种感叹与震惊的宣泄,并没有深层含义。传统的“有没有”也可以表达它的含义。因此“有木有”就没有必要被收录。
  与其抱残守缺,不如与时俱进。汉语是随时代不断发展变化的语言,深切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变迁。我们应用修订来赋予其恒久的生命力。
  成语故事:分庭抗礼
  追根溯源: 《庄子·渔父》:颜渊还车,子路授绥,孔子不顾,待水波定,不闻拏音而后敢乘。
  子路旁车而问曰:“由得为役久矣,未尝见夫子遇人如此其威也。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礼,夫子犹有倨敖之容。今渔父杖拏逆立,而夫子曲要磬折,言拜而应,得无太甚乎?门人皆怪夫子矣,渔人何以得此乎?”孔子伏轼而叹曰:“甚矣由之难化也!湛于礼仪有间矣,而朴鄙之心至今未去。进,吾语汝!夫遇长不敬,失礼也;见贤不尊,不仁也。彼非至人,不能下人,下人不精,不得其真,故长伤身。惜哉!不仁之于人也,禍莫大焉,而由独擅之。且道者,万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故道之所在,圣人尊之。今渔父之于道,可谓有矣,吾敢不敬乎!”
  文本解读:
  颜渊掉转车头,子路递过拉着上车的绳索,孔子看定渔父离去的方向头也不回,直到水波平定,听不见桨声方才登上车子。
  子路依傍着车子而问道:“我为先生服务已经很久了,不曾看见先生对人如此谦恭尊敬。大国的诸侯,小国的国君,见到先生历来都是分庭抗礼,先生还免不了流露出傲慢的神情。如今渔父手拿船桨对面而站,先生却像石磬一样弯腰鞠躬,听了渔父的话一再行礼后再作回答,恐怕是太过分了吧?弟子们都认为先生的态度不同于往常,一个捕鱼的人怎么能够获得如此厚爱呢?”孔子伏身在车前的横木上叹息说:“你实在是难于教化啊!你沉湎于礼义已经有些时日了,可是粗野卑下的心态时至今日也未能除去。上前来,我对你说!大凡遇到长辈而不恭敬,就是失礼;见到贤人而不尊重,就是不仁。他倘若不是一个道德修养臻于完善的人,也就不能使人自感谦卑低下,对人谦恭卑下却不至精至诚,定然不能保持本真,所以久久伤害身体。真是可惜啊!不仁对于人们来说,祸害再没有比这更大的了,而你子路却偏偏就有这一毛病。况且大道,是万物产生的根源,各种物类失去了道就会死亡,获得了道便会成功。所以大道之所在,圣人就尊崇。如今渔父对于大道,可以说是已有体悟,我怎么能不尊敬他呢?”
  分庭抗礼:原指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现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的关系。
  名家运用:“文人相轻”,成为痼疾,由来已久。从陈琳与张信,“此间率少于文章”的“此间”看,这两个字的涵义,所流露出来的地理位置的疏隔,已非这一个文人与另一个文人的相轻,而是这一群文人与另一群文人的相轻。本是一个文人的小我情绪,发展到一群文人的集体心态,遂造成中国文人地图上的南北分野。这种群体性的分庭抗礼,互不相能,大概从《诗经》《楚辞》起,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文人集团,和以长江流域为中心的文人集团,便开始出现。嗣后,由于地域区隔,疆界划分,战乱阻隔,外族割裂,两大流域的文人之间,或有形的龃龉,或无形的抵触,或明显的较量,或潜在的角力,便成为中国文学的特殊现象。
  ——李国文《文人的南北东西》
  学生运用示例:
  前行的书海低潮不断。消沉中我看到太史公坚毅的双眸。一介书生与威武大帝分庭抗礼,断然接受酷刑又毅然埋头著书。他将“退路”丢在世人冷嘲热讽的眼神中,他将退路丢在令人齿冷心寒的羞辱里。他把执着的信念化作如椽大笔,将自己的英雄梦、男儿志、肝胆心熔铸成颗颗闪光的墨字。我将这种精神化为扁舟前行的动力,面对一次次低潮,不屈不挠。
  (编辑:李跃)
其他文献
儿时古诗中最爱这一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闭上眼,眼前便是一片碧绿的草地,一群归来的孩子放下书包,空中飞扬起五彩斑斓的风筝,手中拽动的细线连着我的心随着风筝一同牵动,渐渐地竟牵出几分心痛。如今的大街小巷,再难看见孩子们玩耍的身影了。学校大门一开,走出来的尽是些“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表情麻木的孩子,或被父母接进轿车,或是迫切地在车站苦等。  在这个到处抵制着“玩”的年代,“玩”这一活泼
“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承诺。这种承诺,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够充实感受到。  现实很丰满,生活中充满幸福感。不信,我们可以到处去看看。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既然心中充满向往,那就赶快行动吧。旅游真好!生活富足之后,人们开始追求心灵上的充实。于是,旅游成为新的时尚。每一处名胜都展示出独特的美,每一种都散发出非凡的魅力。还犹豫什么?还迟疑什么?带上对生活的
李迪华“火”了。不久前,他在网络平台发表演讲《“与人为敌”的人居环境》,几天后,视频播放量就超过了100万次。  这个51岁的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院长喜欢穿双运动鞋,背双肩包,爱笑。在演讲中,看起来很温和的他控诉改造得很窄的人行道、蛰伏在十字路口的报刊亭、横亘在路中间的锋利铁丝……在他眼中,这些都充满危险,有可能绊倒老人、扯住孕妇、让残疾人失去走出家门的勇气。  李迪华把自己的演讲看作一场
因为长相酷似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江西永丰县严辉村的9岁男孩范小勤无意间走红,被坊间称作“小马云”;又因被传“受马云资助”,他连日来持续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2016年11月初以来,各路人马怀着各种目的从四面八方赶往范家,有人真心实意献爱心,有人为自己的商业活动炒作话题;有人要带他去募捐,有人要邀他演电影,有人要带他去“人民大会堂”……不少主播、商人在范家热闹地上演自导大戏,这个贫寒之家成了他
事件背景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开始实施。这个条例之所以引人注目,在于其标志性意义:在进行20多年倡导工作后,上海率先将垃圾分类纳入法治框架。通过立法,上海市明确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4种生活垃圾分类标准,旅店、餐馆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首次明确对生活垃圾全流程进行分类,确立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制度和相应法律责任等。比如,个人如果混合投放垃圾,最高可罚款
我们中国人,大多比较注意面子,然而里子方面,有时注意不够,像有些人在外面绝对光鲜,但是住的地方有可能脏乱到下不去脚。  有一次开青年作家的会议,结束时许多代表陆续走了。宾馆服务员问我,你们真的是作家吗?我说是。她说为什么客房里的公物一点都不爱惜,摔坏了玻璃杯也不賠。而且打了长途电话不付费,查到房间说人早走了。  这不是里子差,是压根就没里子。  康红雷导演跟我说过一件事:拍《青衣》时,剧组解散,演
好书推介:《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余光中亲选全新散文集,书中包涵四大主题:生命的爱与孤独;生活的智慧和意趣;文化的美和体悟;在路上的思考。  作者:余光中(1928—2017),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翻译家,两岸三地广受欢迎的散文大师之一。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驰骋文坛逾半个世纪。摘抄笔记  ☆长寿的代价,是沧桑。  所以在遗物之中竟还保有他常戴的帽子,无异于继承了最重要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多种多样,“归谬法”便是其中之一。归谬法属于“反证法”中的一种,其方法是:首先假设对方的错误观点或推理方式是正确的,然后根据对方的观点或推理方式加以引申、推论,从而得出极其荒谬可笑的结论,以驳倒对方的观点。归谬法主要用于驳论性文章中,当然更多用于日常的口语论辩中。这种论证方法常和泼辣、犀利、讽刺性的语言相配合,产生出辛辣、隽永和富有于幽默感的表达效果,形式活泼,引人入胜。  【摘抄
五四青年,见字如晤。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生在二十一世纪的我,隔着一百年的时光给你们写信,因为我们都有一个爱入骨髓的伟大母亲——中国。  未惜头颅新故國,甘将热血沃中华。一百年前的中国,“山河破碎风飘絮”,三千多名学生无惧血雨腥风,高呼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走上街头,拉开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铁血大幕。没有退缩,没有犹豫,祖国的青年没有听信自暴自弃者的流言蜚语,只是向上走,向前走。他们像萤
适用主题:坚持;毅力;热爱……  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话题,把一件小事坚持十年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知乎上第一个高票答案是这样的:  1  在2009年的时候,陈涤开始学习手工皮具制作,这一个行业非常的冷门,因为现在大部分皮具都是机器制作,而且这个手工皮具制作非常耗时间,如果不是兴趣,真的是很难坚持下来。但是陈涤却坚持了下来。  八年时间,仅仅是坚持了八年,陈涤就成为了这个行业里的大师,而他现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