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替换法品味语言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d1986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很强调语言的品味,要求晓其义,感其情,悟其旨,体其境,在品味中使语言自觉不自觉地内化为自己的语感、语用能力,从而灵活地掌握语言,运用语言。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我国针对农村学困生的研究还不是很充分,造成学生语文课程出现困难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本文以农村为背景,对初中语文课程中学困生的成因进行了探究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 学困生 成因分析  “学困生”的类型各不相同,教师必须及时将学困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重塑或改变,在农村初中阶段的语文学困生成为教育界关注的话题,学困生的存在将影响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在农村环境下,学困生的成因也比较复杂多样,
摘要:一堂灵动的公开课给本人对在诗歌教学中如何把握教学重难点、如何呈现诗歌、如何帮助学生品悟诗歌内在的美等方面以很大的启示。  关键词: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启示与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2-007-2  闻一多先生在20年代就提倡现代诗歌应该具有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新格律诗的代表,具备了闻一多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