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中意建交50周年之际,央视科教频道倾力打造出百集4K高清微纪录片《从长安到罗马》,对比丝绸之路东西两端文明,引发海内外收视热潮.此次纪录片摄制吸纳了中意两国强大的制作团队,并在两国多个头部视听媒体平台同步播出.该片通过五大主题,以“双城记”式的平行视角,精良的画面制作、诗意的独白解说,深入洞察不同文明间的交流、碰撞,激发了两国观众深切的文化共鸣.此次拍摄也是促进中意两国长期对话、交往,增进相互了解的一次重要契机.本文就央视科教频道4K微纪录片《从长安到罗马》的拍摄和传播技巧进行剖析,分析纪录片国际化视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意建交50周年之际,央视科教频道倾力打造出百集4K高清微纪录片《从长安到罗马》,对比丝绸之路东西两端文明,引发海内外收视热潮.此次纪录片摄制吸纳了中意两国强大的制作团队,并在两国多个头部视听媒体平台同步播出.该片通过五大主题,以“双城记”式的平行视角,精良的画面制作、诗意的独白解说,深入洞察不同文明间的交流、碰撞,激发了两国观众深切的文化共鸣.此次拍摄也是促进中意两国长期对话、交往,增进相互了解的一次重要契机.本文就央视科教频道4K微纪录片《从长安到罗马》的拍摄和传播技巧进行剖析,分析纪录片国际化视野传播创新策略.
其他文献
杨培江的乡村绘画是从广东省潮汕地区的饶平惠村开始的.1985年从广州美术学院毕业以后,怀着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他长期待在潮汕这个小山村中写生,这种在地生活体验一直持续到2000年初.在其早期作品中,层峦叠嶂之下的惠村是充满着勃勃生机和原生野趣的,画面也多少还保留着一些传统风景绘画的范式,比如注重空间关系特别是近、中、远景的编排,而人物往往是以一种与情境相互呼应的配景元素出现.在水彩画作《黄昏金贝堂》中,杨培江用大面积的色彩涂抹和繁杂交错的线条定格了那些令他动容的傍晚时刻,在惠村一个叫金贝堂的小山坳中,画友们
2020年是国家脱贫攻坚的决胜年,主旋律电视剧《花繁叶茂》摆脱传统扶贫剧桎梏,通过对基层百姓去脸谱化、干部形象立体化塑造等方式,探索更具真实性的镜头叙事.同时,通过突出真实性的叙事策略,使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得以暴露,叙事的现实感与生活喜剧形式结合,进一步强化了剧中的人文主义基调.
中国画走到今天,真是既“幸”又“不幸”.“幸”的是绵延千年,虽几经危难,甚至命悬一线,却始终未断.其理念、技法以及传承、评价体系不仅完整,甚至早已渗入了这片土地,根深蒂固.“不幸”的是中国画原有的生存环境变了,笔墨纸砚已非中国人生活的必需,而且新一轮的全球化与在地性的文化博弈,乃至虚拟世界的勃发都成为中国画要面对的新课题.这一切并非是将其更名为“水墨画”或将一些传统元素移植到当下新媒介、新方式的创作中就能够解决的.故而,艺术家对艺术未来的预判以及他们的自我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
过去一年,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国际传播按照广电总局“一五一”工作布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大国领袖形象对外宣介为核心叙事,大力实施“视听中国”播映工程,强化重点工程项目引领,推进内容形式创新,加大国际传播主体培育,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服务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创新性发展发挥了应有作用.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将继续发挥视听媒体独特优势,努力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为营造于我有利的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法国艺术评论家尼古拉·布里奥提出“后制品”艺术这一艺术批评概念,阐述了20世纪兴起的一种艺术现象.后制品艺术对现成品的“挪用”源自杜尚的观念,但在信息化时代,“挪用”不再局限于对艺术权威发起挑战,而是使用日常物品介入生活,关注生活,引发人们对生活模式和生存状态的思考.后制品艺术运用现成的形态进行重构和重新编排,这与消费文化的滋生息息相关.消费文化浸透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陷入消费欲望洪流之中的人们面临着精神的匮乏和空虚.后制品艺术在重新编排现有形态的过程中,企图重建被消费割裂开的人类关系,重建人类最真实的生
两汉“动物俑”在汉代墓俑研究中处于相对不被重视的地位.本文通过对现有两汉动物俑研究文献的集中梳理、辨析概念、分类探讨,呈现其总体面貌.笔者考察发现:“动物俑”概念范围厘定存在疑点;现有研究多立足于特定地域或动物种类,有所偏重,缺乏综合性研究;近十年来,地域综合性研究渐趋繁荣,但是动物俑仍未完全从汉墓、俑研究中独立出来,成为独立的研究对象和领域.
围绕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5月31日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有关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近年来中国电视剧走出去工作实践,本文聚焦探讨中国电视剧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独特作用,分析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对以中国电视剧为载体,更好地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提出对策建议.
国际组织是培养传媒领域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的重要舞台.联合国系统机构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国际组织,其人才需求以传播与人事的理念文化与主体结构为基础,关注人才综合和专业两个层面特质要素,即以双语乃至多语能力为基础、沟通能力为核心、传播实操技能为支撑,同时具备开放、协作、负责等价值观,拥有团队组织、领导力等良好素质.而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由于格局、内容、方式上的不足,限制了人才供应.优化国际组织传媒类人才培养路径要多头并举,强化内在动力;多维复合,提升专业水平;多线并行,打造业务优势;多方联动,布局合作网络.
纪录片《王阳明》以“纪实+演绎”的方式梳理王阳明的生平经历和心学思想变迁的历程.该片在叙事上的“间离效果”和可视化达成了叙事手段和视听语言的创新拓展.王阳明诗文的构成“自我叙事”、演员辛柏青以及专家三个视点,在“互文”中建构起王阳明的形象,正是纪录片真实性品格的体现.而地理疆域内容的植入与映照,则为诠释王阳明的文化品格增添了更为厚重的视角,也将纪录片《王阳明》建构成一部流动的地理文化史.
纪录片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认识价值和社会价值,它以影像纪实的方式见证着社会变迁和人生百态.困难儿童题材纪录片是纪录片中非常特别的一种类型,它通过影像语言直观真实地反映困境儿童的生活常态及其精神状态.本文通过梳理儿童纪录片的发展脉络,结合近两年备受关注的作品《我不是笨小孩》《棒!少年》,探讨困境儿童题材成为当下纪录片关注对象的意义、影像修辞策略和社会动员功能等问题,以求把握困境儿童题材纪录片创作理念和影像表达的新态势,从中获得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