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对聋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cylh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为语文教学的创新指出了更明确的方向。
  【关键词】 聋生;语文教学;创新能力
  
  在21世纪,在改革开放的今朝,作为素质教育核心的“创造”思维显得格外重要。改革创新需要人才,人才来自教育。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为语文教学的创新指出了更明确的方向。聋校的语文教学也在社会改革的潮流中逐步迈向了新的一页。
  一、聋生语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聋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将来他们走出校门,踏入社会,如何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如何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如何在社会的发展中不被淘汰,这个基础的奠基在学校,聋校的语文教学在这个奠基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由于聋生听力上的障碍,他们的思维较简单,认识较肤浅,在学习过程中,被动接受的知识较多,而主动获取知识,主动学习创新的能力相对较差。在一些问题的回答中全班经常出现千篇一律的答案,在你询问还有没有不同的意见时,举手的却寥寥无几。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从课文中找不到明确答案的问题,很多学生不知道怎么回答,甚至就不去思考。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这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聋校语文教学中一个亟待解决而又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的动脑筋想办法去解决这一问题,使学生的形象思维由直观影像深入到抽象思维,使他们的探究意识逐渐强化起来,创新思维逐渐培养起来,自觉主动的投身于课堂教学之中。
  二、激发求知欲,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求知欲可以使学生不由自主的进入角色,主动参与的意识就可以得到培养。聋生的思维形式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语言表达能力差,对于语言或文字传授难以理解。著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明确指出:“动机与学习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这就是说,动机以增强行为的方式促进学习,而所学到的知识反过来又可以增强学习的动机。我们可以设想,一个人去做某件毫无兴趣的事情,他是很难做出持久努力的。
  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当前学生心态,情绪和承受力考虑不多,这样让学生被动接受,弊多利少。要启发诱导,深化知识,从激发求知欲入手,从发展能力着眼。要让学生懂得知识的可贵,使其自我学习的欲望油然而生,主观愿望便会促使他参与到课堂上来。教师只有充分发挥学科的吸引力,丰富教法,善于把一些单调、枯燥的教材内容讲出新意和乐趣,使课堂上经常有笑声,做到动中有乐,乐中有动,学生才能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显得精神振奋,兴致勃勃。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不越出教科书的范围,不突破传统的教学法,就无法真正培养持久的注意力。在不断的探求与实践中,逐渐改掉语文课陈旧的教学模式,让掌声,笑声充满课堂,让课外知识飞进课堂,让多种教学方法驾驭课堂,利用多媒体的有效形式,将学生的兴趣拉回课堂,提升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三、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
  兴趣是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到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聋生的活动范围、社交关系相对狭窄,客观上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造场景,引导其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比如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经常用这样句式说写句子:“谁天天做什么”或“谁拿什么做什么”等等。学生在说写句子的时候经常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哥哥、姐姐、弟弟、妹妹或课文中出现的几个名字,本班同学的名字来说写句子。特别是看图说写句子时,看见男孩不是用哥哥就是用弟弟,看见女孩不是说姐姐就是说妹妹,如果你让他用名字来说,就需要思考很长时间,有的还想不起一个名字,想起的也是学过得比较简单的名字,比如像“王明,李英”等名字。虽然学生说的符合句子的要求,但缺少自己的创新,为此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教学方案:“改名字”。
  我对学生说:“我们来做个游戏吧!”一听说做游戏,学生立刻来了兴趣。 我把班里的每个同学的姓氏写在一张卡片上,发给他们,然后把每个同学姓氏后面的字写在黑板上,成一竖行,让学生从同学的名字中挑一个自己喜欢的,给自己改一个新名字,挑选好了的同学把同学的名字写在自己的卡片上,立刻学生们指手画脚,议论纷纷,选好了的学生喜笑颜开。我既是对每位学生的表现进行了表扬,然后又引导学生说:“现在你们都有了一个新名字,我们再给别人改个名字好不好?”学生的热情更高了,我把学生以前学过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姓和名分开写成两竖行,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把“李英”改成了“李红”,把“丁军”改成了“丁亮”等等。下课我布置了这样的课后作业,写几个比较常见的姓氏:李、王、张、赵、马、牛等,让学生在后面加上名。学生的作業完成的都很好。从那以后,再练习:“谁……”这样的句式看图说写句子的时候,学生很轻松的就会想起一个名字。他们还能说出“王华阿姨……”这样的句式,这在以前是不曾有过的。以前见到中年妇女不是妈妈就是阿姨或者老师。
  四、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丰富的书本知识,更需要广泛的实践活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实践活动是教学活动的重要方式,没有实践活动就没有学生的创新学习。事实证明,创造性的实践能力与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同等重要,它们是实现发明创造必需的两大能力。
  总之,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的教育要放眼未来,要不失时机地实施以创新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大胆进行创造教育,在语言文字的天地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缔造出一批真正适应社会,服务于社会,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能奉献一份力量,从而实现残而不废的愿望。
其他文献
语文是百科之母,在培养学生的精神文明素质中,起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不仅担负着学生智力开发的任务,同时还要把德育和美育贯穿其中,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期刊
提起作文,人们大多关注如何命题、如何立意、如何选材、如何构思等写作的过程,对作文后的“修改”则往往不够重视。以致一些学生写完作文后,连看都不看一眼就交给了老师,这样的作文训练,即使写得次数再多、花费的时间再长,作文训练的效果也不会好到哪去。  文章修改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而明确文章修改的内容,这是教会学生自改、互改作文的前提。  一、文章的语言方面。文章语言的修改自然要从文章的字、词、句入手。
期刊
语文教学应该是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优化的语文教学应是驰骋与控制的完美结合、疏密有度、节奏张弛适宜,而最佳者莫过于在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中,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力。“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教学的情感因素十分突出,如何披文入情,以情动人,增强感染力,从而使产生一种愉悦,一种共鸣。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揭示语文的审美性质。但是,客体(课文)在审美鉴赏中,是依赖主体(学生)才成为审美对象的。没有主体的能动的审
期刊
说话是一个复杂心理和生理活动过程,也常常是一个人气质、智慧的最直接、最现实的综合表现。高雅的谈吐、幽默的语言,无疑是现代人讲文明、有教养的表现,也是盲生所追求和往的。由于盲生生理上的缺陷,生活知识和社会知识都极为贫乏,再加上自身性格特点,使得一些盲生不爱同别人交谈,甚至产生惧怕同别人交谈的心理。因而提高盲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极为重要的,那么怎样才能提高盲童的口头表达能力呢?我就自己在盲校教学活动中的
期刊
近年,我省初中语文教学领域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改革热点——活动课。在一些中学,初中语文教学正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语文活动课正异军突起。占据一席之地,并以其生动活泼、切实有效而得到学生的欢迎。  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  一、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狀态,个中原因,虽说十分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那么,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谈以下几点浅见。  一、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词句训练  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
期刊
【摘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这一新课程理念强调了学生学习过程是一个亲身经历、动手实践,主动探究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提供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到数学知识的同时,个性得以张扬。只有这样,才能使数学课堂更加精彩。  【关键词】 自主学习;探究;感悟;评价
期刊
教育大讨论的《中学语文教学手记》中说“不关心广阔的社会生活就很难学好语文”。斯言信焉!这不仅是她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真切感受,也是对我国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脱离社会生活现反思。  的确,长期以来,由于片面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别是受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教学模式化,教条化,功利化倾向严重。许多教师眼睛只盯着分数,一门心思抠“知识点”,让学生整天挣扎于题海之中,不愿花精力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观察社会,思
期刊
一直以来,由于受到考试制度的影响,数学课堂中知识教学占主导地位,这种教学方法的显性优势是:学生的基础知识扎实、数学解题能力强,但其成绩是靠大运动量训练取得的,学生无法获得对数学的良好感受,又由于过分强调严格的逻辑推理,侧重于数学的科学性,从而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不能在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下去看待和理解数学。  笔者认为: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
期刊
【摘要】 新课标倡导探究、发现、合作交流为主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探索性学习过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防止探索性学习形式化倾向,防止教师过度干预学生的探索过程,我们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索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创设;探究    新课标实施以来,广大教师积极实践新课改精神,把指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作为改革的重点。一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