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每天我们都会面对一双双清纯无邪的眼睛,一颗颗天真活跃的心灵,成绩或好或坏,纪律或好或差,犯错误的,获过奖的……我都会想起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请记住,每个儿童都带着好好学习的愿望来学习的,这种愿望像一颗耀眼的火星照着儿童所关切和所操心的情感世界。”学生作为个体的存在,总会有差异,教师的情感也总会有或多或少的倾向性,但无论如何我都要求自己遵守教育规律,因势利导,培育新人。以稳定的心态,以发展的眼光整体地看待每一个学生,评价衡量学生不能局限一时成绩的好坏,也不能随便被他人言论所左右。
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是尊重;把学生的错误视为必然,不过分苛求,这是尊重;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也是尊重。尊重孩子,就要求我们当面对孩子,尤其面对那些被视为“差生”的孩子时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多从孩子的立场想一想,将“你必须如何如何”命令语气,换成“如果我是你,我会怎样怎样”的委婉含蓄,将“你怎么这么笨”的伤害话语换成“再加把劲,你肯定行”的殷切鼓励,让学生从你无痕的批评中感受到你的尊重与关爱,树立起“我能行”的信念,“抬起头来走路”,告别自卑,走向自信。我班曾经有一名同学王某,父母离异,父亲忙于生计挣钱,对他的教育不够,任其自行,他的成绩越来越差,家庭作业经常不做,上课少言寡语,时常走神。同学、老师都埋怨他给班级丢脸,他渐渐地变得自卑起来,排位时总要求自己到最后一排,学习成绩全班倒数第一。观察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这孩子头脑挺聪慧,就是太懒惰,加上疏于管理,所以学习积极性极差。因此我和其他的任课老师协商,凡是答案简单的问题多让他起来回答,答对后或老师适当表扬,或同学鼓掌鼓励。第一次有了老师真诚的赞扬,他脸红了;第一次听到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他眼睛亮了,长吁了一口气。在随后的日子里,我和周围的同学经常主动与他交谈,他笑了,话也多了。我特意为他举行了一个主题为“王某,让我们一起奔向未来”的班会,老师的肯定,同学的表扬,终于融化了他心头郁结的冰块,变得爱学习了,会主动写作业了,成绩也稳步提高了。
一位教育家说过:“要在每个孩子身上发现他最强的一面,找出他为个人发展根源的机灵点。”如果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只因成绩而论定学生的优劣,恐怕会误了很多学生成才的机会。我们要针对学生个性特点、个性差异予以尊重,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找回失落的自信,并使自己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成长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
有了尊重,就需要我们深切地关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近代教育家夏沔尊说过“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如果教育没有了情和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爱学生不仅要关心学生的衣食住行,而且要摸清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做到既是学生的老师,又是学生的朋友。叶圣陶先生有段十分中肯的话:“我如果是小学教师,绝不将投到学校来的儿童认作是讨厌的小家伙,惹是生非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称他为小朋友。那不是假意殷勤,而是真心要他们做朋友的亲切表示。”一个看起来无足轻重的称谓,其实体现了教师在师生关系中对自己的定位。在日常生活中,我就留心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一喜一忧,乐于和学生打成一片,将“小朋友的成长与进步”看做自己的欢乐,将“小朋友的赢弱与拙钝”当做自己的忧虑。与学生在广阔纷繁的情感领域里全方位、多层次地交流,对学生的任何点滴变化都应有所感触,对学生的任何细微差别都应了然于心,并能见微知著,于平淡处品“绚丽”,于无声处听“惊雷”,针对不同的学生或同一学生的不同方面,有的放矢地给予相应的、恰如其分的评价。这样做,看起来婆婆妈妈,琐琐碎碎,但能使“小朋友”感受一种关怀备至、体贴入微的温馨情怀。我班刘某,性格内向,学习相当吃力。别人一读就懂的内容,她却读不明白。针对这种情况,我不只是把关注点放在学习上,还从心理上进行辅导,课间多和她聊天、拉家常,拉近距离,让她觉得老师也可以做朋友。今年“六一”那天,她一进办公室就说:“老师,节日快乐!”听了这句话,我觉得特别欣慰,比获得任何荣誉都让人高兴。她终于变得开朗了,也愿意和同学交朋友了,遇到问题,也敢于和大家交流了。还有什么能比学生的健康成长更让人兴奋的呢?刘某不仅有了性格上的转变,理解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点点滴滴都是爱,一枝一叶总关情。和谐愉悦的师生关系也正是在这一点一滴的关爱与理解中日益形成的。
教师与学生由关心、知心到交心、贴心,最后与学生融为一体也就容易实现了。在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亲近感、信任感,而且还能将这种情感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表现为乐于接受教师的一切。就如魏巍在《我的老师》中描写的“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了上去,就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因此教师要有正确的人生观,高尚的价值观,去教育孩子的一生,处处做孩子的楷模。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如果教师在工作上、知识上、成就上有辉煌卓越的表现时,那你自然会看到所有的学生都会倾向你这边。”由此我们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学习上,都应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丰富自己的内涵,为学生做出表率,当学生看到老师伏案疾书,废寝忘食时,学生自然会受到感染而发奋读书,努力学习,而不是虚度光阴,蹉跎岁月。
教师的人格之光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深刻而久远的。它不仅对学生在校时的健康成长有直接的感染作用,它甚至可以影响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教师如何对待工作,从上课至批改,是一丝不苟,还是敷衍塞责,学生都看在眼里。记得有一次,学校要组织常规检查了,我为了应付检查,批改作业时,没有认真校对,评语书写潦草,出现了多处错误。后来写下次作业时,有好几个同学书写不认真,字迹过于潦草,我生气地批评他们时,一个学生说:“老师,上次评语你写得比我还潦草,这个错了,你还没批出来呢?”听后我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由于我的一丝不认真,就立马立竿见影地影响到了他们,我不由得深深自责:教师的认真与马虎,执着与随意,在学生心中是何等泾渭分明。教师——作为学生心灵的雕塑者,其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就像雕塑家手起刀落时留下的雕痕塑印,都会在学生心灵上留下痕迹,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应时时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做出表率,唯有如此,才能得到学生的拥护爱戴,才能对学生思想品格的形成产生深刻的影响。
在教育实践中,无论对成绩优秀的学生,还是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对男生还是对女生,我都平等对待、一视同仁、严格要求,力求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因而,我得到他们的信任。不论他们在思想上、心理上、学习上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尽力花时间与他们交流,主动帮助解决,心心相印,因而,我成为他们的朋友。无论何时何地,我始终流露出心胸宽广、乐观向上、自强不息、求实致远。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还将一如既往地营建真诚、公正、平等、友爱的教育氛围,努力促使师生间感情融洽,关系和谐,促进教学相长,让学生成为一个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师爱——教育永恒的主题,让我们对学生多一份爱,用爱为学生撑起成长的天空,让这一份爱如春天的雨露永远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吧!
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是尊重;把学生的错误视为必然,不过分苛求,这是尊重;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也是尊重。尊重孩子,就要求我们当面对孩子,尤其面对那些被视为“差生”的孩子时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多从孩子的立场想一想,将“你必须如何如何”命令语气,换成“如果我是你,我会怎样怎样”的委婉含蓄,将“你怎么这么笨”的伤害话语换成“再加把劲,你肯定行”的殷切鼓励,让学生从你无痕的批评中感受到你的尊重与关爱,树立起“我能行”的信念,“抬起头来走路”,告别自卑,走向自信。我班曾经有一名同学王某,父母离异,父亲忙于生计挣钱,对他的教育不够,任其自行,他的成绩越来越差,家庭作业经常不做,上课少言寡语,时常走神。同学、老师都埋怨他给班级丢脸,他渐渐地变得自卑起来,排位时总要求自己到最后一排,学习成绩全班倒数第一。观察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这孩子头脑挺聪慧,就是太懒惰,加上疏于管理,所以学习积极性极差。因此我和其他的任课老师协商,凡是答案简单的问题多让他起来回答,答对后或老师适当表扬,或同学鼓掌鼓励。第一次有了老师真诚的赞扬,他脸红了;第一次听到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他眼睛亮了,长吁了一口气。在随后的日子里,我和周围的同学经常主动与他交谈,他笑了,话也多了。我特意为他举行了一个主题为“王某,让我们一起奔向未来”的班会,老师的肯定,同学的表扬,终于融化了他心头郁结的冰块,变得爱学习了,会主动写作业了,成绩也稳步提高了。
一位教育家说过:“要在每个孩子身上发现他最强的一面,找出他为个人发展根源的机灵点。”如果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只因成绩而论定学生的优劣,恐怕会误了很多学生成才的机会。我们要针对学生个性特点、个性差异予以尊重,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找回失落的自信,并使自己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成长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
有了尊重,就需要我们深切地关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近代教育家夏沔尊说过“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如果教育没有了情和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爱学生不仅要关心学生的衣食住行,而且要摸清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做到既是学生的老师,又是学生的朋友。叶圣陶先生有段十分中肯的话:“我如果是小学教师,绝不将投到学校来的儿童认作是讨厌的小家伙,惹是生非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称他为小朋友。那不是假意殷勤,而是真心要他们做朋友的亲切表示。”一个看起来无足轻重的称谓,其实体现了教师在师生关系中对自己的定位。在日常生活中,我就留心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一喜一忧,乐于和学生打成一片,将“小朋友的成长与进步”看做自己的欢乐,将“小朋友的赢弱与拙钝”当做自己的忧虑。与学生在广阔纷繁的情感领域里全方位、多层次地交流,对学生的任何点滴变化都应有所感触,对学生的任何细微差别都应了然于心,并能见微知著,于平淡处品“绚丽”,于无声处听“惊雷”,针对不同的学生或同一学生的不同方面,有的放矢地给予相应的、恰如其分的评价。这样做,看起来婆婆妈妈,琐琐碎碎,但能使“小朋友”感受一种关怀备至、体贴入微的温馨情怀。我班刘某,性格内向,学习相当吃力。别人一读就懂的内容,她却读不明白。针对这种情况,我不只是把关注点放在学习上,还从心理上进行辅导,课间多和她聊天、拉家常,拉近距离,让她觉得老师也可以做朋友。今年“六一”那天,她一进办公室就说:“老师,节日快乐!”听了这句话,我觉得特别欣慰,比获得任何荣誉都让人高兴。她终于变得开朗了,也愿意和同学交朋友了,遇到问题,也敢于和大家交流了。还有什么能比学生的健康成长更让人兴奋的呢?刘某不仅有了性格上的转变,理解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点点滴滴都是爱,一枝一叶总关情。和谐愉悦的师生关系也正是在这一点一滴的关爱与理解中日益形成的。
教师与学生由关心、知心到交心、贴心,最后与学生融为一体也就容易实现了。在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亲近感、信任感,而且还能将这种情感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表现为乐于接受教师的一切。就如魏巍在《我的老师》中描写的“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了上去,就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因此教师要有正确的人生观,高尚的价值观,去教育孩子的一生,处处做孩子的楷模。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如果教师在工作上、知识上、成就上有辉煌卓越的表现时,那你自然会看到所有的学生都会倾向你这边。”由此我们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学习上,都应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丰富自己的内涵,为学生做出表率,当学生看到老师伏案疾书,废寝忘食时,学生自然会受到感染而发奋读书,努力学习,而不是虚度光阴,蹉跎岁月。
教师的人格之光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深刻而久远的。它不仅对学生在校时的健康成长有直接的感染作用,它甚至可以影响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教师如何对待工作,从上课至批改,是一丝不苟,还是敷衍塞责,学生都看在眼里。记得有一次,学校要组织常规检查了,我为了应付检查,批改作业时,没有认真校对,评语书写潦草,出现了多处错误。后来写下次作业时,有好几个同学书写不认真,字迹过于潦草,我生气地批评他们时,一个学生说:“老师,上次评语你写得比我还潦草,这个错了,你还没批出来呢?”听后我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由于我的一丝不认真,就立马立竿见影地影响到了他们,我不由得深深自责:教师的认真与马虎,执着与随意,在学生心中是何等泾渭分明。教师——作为学生心灵的雕塑者,其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就像雕塑家手起刀落时留下的雕痕塑印,都会在学生心灵上留下痕迹,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应时时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做出表率,唯有如此,才能得到学生的拥护爱戴,才能对学生思想品格的形成产生深刻的影响。
在教育实践中,无论对成绩优秀的学生,还是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对男生还是对女生,我都平等对待、一视同仁、严格要求,力求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因而,我得到他们的信任。不论他们在思想上、心理上、学习上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尽力花时间与他们交流,主动帮助解决,心心相印,因而,我成为他们的朋友。无论何时何地,我始终流露出心胸宽广、乐观向上、自强不息、求实致远。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还将一如既往地营建真诚、公正、平等、友爱的教育氛围,努力促使师生间感情融洽,关系和谐,促进教学相长,让学生成为一个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师爱——教育永恒的主题,让我们对学生多一份爱,用爱为学生撑起成长的天空,让这一份爱如春天的雨露永远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