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爱故生怖”、“近乡情更怯”……这些过分美丽的东西,一旦和我们的生命发生联系,总是有着过分强悍的抨击力。
一位作家在书中写道:“最好看的那件衣服,我没敢买;朋友中最想接近的那个人,我不敢和他多说话。在它们面前,我们总要绕道走,就像在质量过大的天体附近,连光线都要拐弯。”为什么对越是喜欢的人,我们越是想要逃避、绕道而行?
小A的心灵自述: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病。
苗头应该从很小就有。在小学五年级时,我身上就有这样的现象。那就是,我无法面对自己喜欢的人。无论这个喜欢的人是长辈,还是同辈。看到他们,我会本能地转过头。靠近他们十米,心跳得要掉出来。如果不幸非得和对方说话,简直会哭。
这样的情况在长大之后我以为会痊愈,但随着时间推移我发现,更严重了。甚至想到去看心理医生。
比如我喜欢两个名人,因为工作关系不得不和她们联络,得花很久时间做心理建设。我对她们说,对不起对不起,如果是我自己,永远都不会打扰你。因为很喜欢你呀,靠近了,就有可能被讨厌,但是不能不。说着自己就会小崩溃,这种态度大概也会给对方带来困扰,为什么让社交恐惧症的人来做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呢?
又比如几个前同事,我确实很喜欢她们。但总忍不住怀疑对方其实根本不喜欢我,甚至讨厌我。以至于偶尔和她们说话,只要对方痛快地答应我,就觉得,天呀,怎么可能。
有时候一群人聚在一起吃饭,我不能容忍冷场。所以当出现冷场苗头时,我一定是站出来活跃气氛的那个。但是每次结束之后都异常后悔,觉得自己和小丑无异,为什么要说那些废话呢?
想了很久,症结可能就是这个:靠近了,有可能被讨厌,索性不靠近,默默看着。
更深的症结可能是:我不自信,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值得被喜欢的优点。 所以处处在意,甚至是忖度别人的眼光。但是别人都那么忙,谁都在意你呢?你自己演了八台大戏,把自己累得要死,何必!
想知道,这是病吗?如果是,应该怎么治疗?
其实发现这个问题之后,会有意识做一些改变。比如,说话时,放慢语速。观察对方的态度,如果稍有不耐烦,立刻停止。发现自己有可能与某人起冲突时,先果断离开,想清楚了,情绪控制好了,再试着去接触。
但是,最近的进展是,我只有在家里,对着孩子和老公才能自在。一旦身处人群,就好怕好怕……
该怎么办!
心理解析:
小A你好,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因为工作关系而偶尔联络我的人,无论沟通多么轻松、顺畅,都很难留下特别的印象,更不会有亲近的感觉。反过来说,如果某人表现得特别拘谨或是退缩,虽然也会有些讶异,但反而会因此留意到这个人,如果感觉到这份情绪是真实而非做作的,和对方的距离甚至会由此而拉近。所以,在跟我这样的人打交道的时候,拘谨带来的苦恼,其实更多作用于自己。虽然也许麻烦,作为听众的我非但不会感觉到不快,还会因为接受到包藏在拘谨中的认可而开心。
虽说人有百样,不可一概而论,但我也相信有我这样想法的人也有不少。
所以,在我们继续分析这种行为模式之前,我更愿意把它称为一种方式,而非一种病理现象。一种通过苛责自己、妨碍自己来表达心意的特殊方式。总是痛苦,常常错过,却也偶尔惊喜。
理论篇:揭秘小A的认知模式
根据现代认知治疗的理论模型,每个人的情绪反应都和他/她的认知模式有关。认知分为不同的层级,由里及外分别是核心信念、条件化信念,以及自动化思维。一个典型的,有着与小A类似困扰的人(不一定符合小A本人的情况),几个层级的认知可能分别有如下特点:
1.核心信念:我是不好的/没吸引力的/不够优秀的/不值得爱的。
这是很早就已经成型的心理结构,目前的理论倾向于认为跟幼年的成长环境有关。
2.条件化信念:别人一旦看穿我的本质,就会讨厌我,所以我必须小心掩盖这一点。
这样的想法虽然不见得能清楚觉察到,但它就是一组时刻埋藏在心里的教条或规则,它天经地义,很少会被质疑。遇到具体的情境或者事件之后,它就会触发自动化思维。这就好像一个人总在心里怀疑自己的身体不好,那么一旦有了风吹草动,比如心脏跳得快了一点,他就会立刻冒出“心脏病?”这样的念头,而不会想到“咖啡喝多了”。在社交当中,触发“必须小心掩盖,不能让别人看穿我”这种教条的雷区,不要太多了。离别人越近,被别人看到的时候越多,就越有可能触雷。由此又会有一条延伸规则(有的学者会把它看作一个独立的层级):不能离别人太近。
但是免不了又有近距离接触别人的场合或是需求,自动化思维就被触发了。
3.自动化思维:太近了,又没表现好,完了,他们会讨厌我的吧。
自动化思维会引发相应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表现出来就是你会挫败、惊慌、自责。
行动篇:从“接纳”到“不接纳”
虽然在心理咨询当中,也会有很多具体的手法,但是纸上谈兵的话,也只能老生常谈地说:接纳自己。
很多答案也已经提到了这一点,但是——
这句话其实是很讽刺的:明明就是因为不接纳自己,才来提问的。那么,让我“接纳自己”,岂不就是在说,那个“不接纳自己”的我,错了,要改正?甚至于,有病,要治疗?
说服我,让我把自己的社交方式看成“错误”或“有病”的,这会有助于“接纳自己”吗?
所以说有很多不近人情的心理学者,他们习惯于指出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比如他们对低自尊的人说:你自尊太低,这有问题。他们可以找出一百条证据来证明为什么这样有问题。
但证明自己“有问题”,岂不正是低自尊的人惯常使用的模式么?
与“矫正性”建议说再见
人类有多种多样的痛苦。在我的经验中,最难以忍受的痛苦莫过于:
无法成为自己想要的那个样子。
明明想做,却做不到;明明想亲近,却离得更远。——如果硬要贴标签的话,也可以认为是心理不健康的一种。但这种标签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不如,接纳这样“不健康”的自己吧。
正如我一开始所说的,这只是一种特殊的社交方式,虽然痛苦,有时也会有独特的效果。
这种社交方式的核心,在于不接纳自己,认为自己不够好。既然我不接纳自己,那么,我也不接纳这种由“不接纳”而引发的紧张、退缩、敏感。我会想:“不接纳”真是太糟糕了。
或者更准确地说,“我”真是太糟糕了。
我畏缩不前的样子被人看到了,完了,真的很差劲。
这样的我只会让人讨厌吧?别人会觉得我很奇怪。
又失去了一次机会……我真的没办法离人太近啊。
……
咦?前面讨论过的自动化思维又一次被触发了。
所以这种所谓的“矫正性”的接纳,不但对人没有帮助,反而会让人重新陷入旧模式当中。
接纳“不接纳自己”的时刻
那么,试着换一种方式,接纳这个“不接纳自己”的时刻,如何呢?
不妨就大方地承认吧:我就是这么紧张,就不自信,就怕被人讨厌,看看结果会怎么样。如果有人因此而讨厌这样的自己,那也没办法,大大方方地讨厌就好。因为我就是这样啊。
这并不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态度。我对这件事并非没有感受。我很痛苦,也很羞耻。
那么,就痛苦和羞耻着好了。有这些感受的也是我啊,我就是这样啊。
当然,我也不想这样,我想变得更强……
那么,就保留“我也不想这样”的想法好了。有这种想法的也是我啊,我就是这样啊。
停下来,停在现在。让所有的情绪感受、想法,所有的自相矛盾,自我否定,都保留在现在。
把这一刻的状态完整地呈现出来,完整地,连同对它的质疑也包含其中。
然后,接纳它,接纳这一大团乱七八糟的东西,就是此刻的我。
如果真能停下来,全然接纳一个“不接纳自己”的时刻,不做更多挣扎,改变的空间会变得很大。参考开始的理论模型,你会发现这个改变甚至是根本层面上的。
一位作家在书中写道:“最好看的那件衣服,我没敢买;朋友中最想接近的那个人,我不敢和他多说话。在它们面前,我们总要绕道走,就像在质量过大的天体附近,连光线都要拐弯。”为什么对越是喜欢的人,我们越是想要逃避、绕道而行?
小A的心灵自述: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病。
苗头应该从很小就有。在小学五年级时,我身上就有这样的现象。那就是,我无法面对自己喜欢的人。无论这个喜欢的人是长辈,还是同辈。看到他们,我会本能地转过头。靠近他们十米,心跳得要掉出来。如果不幸非得和对方说话,简直会哭。
这样的情况在长大之后我以为会痊愈,但随着时间推移我发现,更严重了。甚至想到去看心理医生。
比如我喜欢两个名人,因为工作关系不得不和她们联络,得花很久时间做心理建设。我对她们说,对不起对不起,如果是我自己,永远都不会打扰你。因为很喜欢你呀,靠近了,就有可能被讨厌,但是不能不。说着自己就会小崩溃,这种态度大概也会给对方带来困扰,为什么让社交恐惧症的人来做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呢?
又比如几个前同事,我确实很喜欢她们。但总忍不住怀疑对方其实根本不喜欢我,甚至讨厌我。以至于偶尔和她们说话,只要对方痛快地答应我,就觉得,天呀,怎么可能。
有时候一群人聚在一起吃饭,我不能容忍冷场。所以当出现冷场苗头时,我一定是站出来活跃气氛的那个。但是每次结束之后都异常后悔,觉得自己和小丑无异,为什么要说那些废话呢?
想了很久,症结可能就是这个:靠近了,有可能被讨厌,索性不靠近,默默看着。
更深的症结可能是:我不自信,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值得被喜欢的优点。 所以处处在意,甚至是忖度别人的眼光。但是别人都那么忙,谁都在意你呢?你自己演了八台大戏,把自己累得要死,何必!
想知道,这是病吗?如果是,应该怎么治疗?
其实发现这个问题之后,会有意识做一些改变。比如,说话时,放慢语速。观察对方的态度,如果稍有不耐烦,立刻停止。发现自己有可能与某人起冲突时,先果断离开,想清楚了,情绪控制好了,再试着去接触。
但是,最近的进展是,我只有在家里,对着孩子和老公才能自在。一旦身处人群,就好怕好怕……
该怎么办!
心理解析:
小A你好,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因为工作关系而偶尔联络我的人,无论沟通多么轻松、顺畅,都很难留下特别的印象,更不会有亲近的感觉。反过来说,如果某人表现得特别拘谨或是退缩,虽然也会有些讶异,但反而会因此留意到这个人,如果感觉到这份情绪是真实而非做作的,和对方的距离甚至会由此而拉近。所以,在跟我这样的人打交道的时候,拘谨带来的苦恼,其实更多作用于自己。虽然也许麻烦,作为听众的我非但不会感觉到不快,还会因为接受到包藏在拘谨中的认可而开心。
虽说人有百样,不可一概而论,但我也相信有我这样想法的人也有不少。
所以,在我们继续分析这种行为模式之前,我更愿意把它称为一种方式,而非一种病理现象。一种通过苛责自己、妨碍自己来表达心意的特殊方式。总是痛苦,常常错过,却也偶尔惊喜。
理论篇:揭秘小A的认知模式
根据现代认知治疗的理论模型,每个人的情绪反应都和他/她的认知模式有关。认知分为不同的层级,由里及外分别是核心信念、条件化信念,以及自动化思维。一个典型的,有着与小A类似困扰的人(不一定符合小A本人的情况),几个层级的认知可能分别有如下特点:
1.核心信念:我是不好的/没吸引力的/不够优秀的/不值得爱的。
这是很早就已经成型的心理结构,目前的理论倾向于认为跟幼年的成长环境有关。
2.条件化信念:别人一旦看穿我的本质,就会讨厌我,所以我必须小心掩盖这一点。
这样的想法虽然不见得能清楚觉察到,但它就是一组时刻埋藏在心里的教条或规则,它天经地义,很少会被质疑。遇到具体的情境或者事件之后,它就会触发自动化思维。这就好像一个人总在心里怀疑自己的身体不好,那么一旦有了风吹草动,比如心脏跳得快了一点,他就会立刻冒出“心脏病?”这样的念头,而不会想到“咖啡喝多了”。在社交当中,触发“必须小心掩盖,不能让别人看穿我”这种教条的雷区,不要太多了。离别人越近,被别人看到的时候越多,就越有可能触雷。由此又会有一条延伸规则(有的学者会把它看作一个独立的层级):不能离别人太近。
但是免不了又有近距离接触别人的场合或是需求,自动化思维就被触发了。
3.自动化思维:太近了,又没表现好,完了,他们会讨厌我的吧。
自动化思维会引发相应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表现出来就是你会挫败、惊慌、自责。
行动篇:从“接纳”到“不接纳”
虽然在心理咨询当中,也会有很多具体的手法,但是纸上谈兵的话,也只能老生常谈地说:接纳自己。
很多答案也已经提到了这一点,但是——
这句话其实是很讽刺的:明明就是因为不接纳自己,才来提问的。那么,让我“接纳自己”,岂不就是在说,那个“不接纳自己”的我,错了,要改正?甚至于,有病,要治疗?
说服我,让我把自己的社交方式看成“错误”或“有病”的,这会有助于“接纳自己”吗?
所以说有很多不近人情的心理学者,他们习惯于指出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比如他们对低自尊的人说:你自尊太低,这有问题。他们可以找出一百条证据来证明为什么这样有问题。
但证明自己“有问题”,岂不正是低自尊的人惯常使用的模式么?
与“矫正性”建议说再见
人类有多种多样的痛苦。在我的经验中,最难以忍受的痛苦莫过于:
无法成为自己想要的那个样子。
明明想做,却做不到;明明想亲近,却离得更远。——如果硬要贴标签的话,也可以认为是心理不健康的一种。但这种标签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不如,接纳这样“不健康”的自己吧。
正如我一开始所说的,这只是一种特殊的社交方式,虽然痛苦,有时也会有独特的效果。
这种社交方式的核心,在于不接纳自己,认为自己不够好。既然我不接纳自己,那么,我也不接纳这种由“不接纳”而引发的紧张、退缩、敏感。我会想:“不接纳”真是太糟糕了。
或者更准确地说,“我”真是太糟糕了。
我畏缩不前的样子被人看到了,完了,真的很差劲。
这样的我只会让人讨厌吧?别人会觉得我很奇怪。
又失去了一次机会……我真的没办法离人太近啊。
……
咦?前面讨论过的自动化思维又一次被触发了。
所以这种所谓的“矫正性”的接纳,不但对人没有帮助,反而会让人重新陷入旧模式当中。
接纳“不接纳自己”的时刻
那么,试着换一种方式,接纳这个“不接纳自己”的时刻,如何呢?
不妨就大方地承认吧:我就是这么紧张,就不自信,就怕被人讨厌,看看结果会怎么样。如果有人因此而讨厌这样的自己,那也没办法,大大方方地讨厌就好。因为我就是这样啊。
这并不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态度。我对这件事并非没有感受。我很痛苦,也很羞耻。
那么,就痛苦和羞耻着好了。有这些感受的也是我啊,我就是这样啊。
当然,我也不想这样,我想变得更强……
那么,就保留“我也不想这样”的想法好了。有这种想法的也是我啊,我就是这样啊。
停下来,停在现在。让所有的情绪感受、想法,所有的自相矛盾,自我否定,都保留在现在。
把这一刻的状态完整地呈现出来,完整地,连同对它的质疑也包含其中。
然后,接纳它,接纳这一大团乱七八糟的东西,就是此刻的我。
如果真能停下来,全然接纳一个“不接纳自己”的时刻,不做更多挣扎,改变的空间会变得很大。参考开始的理论模型,你会发现这个改变甚至是根本层面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