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背景下倍受教师青睐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应用广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合理分工
本文主要对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小学合作学习模式应用进行研讨,以期为广大一线教师实施小组合做学习提高有益参考。
一、设置动态小组规模,合理分配小组成员
以往的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出现组内成员合作程度低、差生边缘化等问题,导致小组合作学习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必须重视小组的组建与优化。小组的规模设定不应是固定的不变的,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内容的难度来设置。相关研究资料表明,小组规模与小组成员的参与度有直接关系。一般3~6人的小组中,每个人都发言的机会,成员参与度比较高;7~10人的小组中,成员参与程度出现差距,有的人发言比较多,有的人发言较少甚至不发言。结合以往教学经验来看,班级教学中4~6人一组最为适合,这样可以保障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成员分配上,教师需要充分考虑个体差异性,这样不仅能够确保各个小组水平平衡,还可以避免差生边缘化。教师需要将不同能力层次的学习,即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均衡分在各个小组。任何一个人都具备优点和缺点,数学基础差的学生可能组织能力强,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能不太善于语言表达,从个体差异性出发分配小组成员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断弥补自身不足之处,通过互相帮助实现共同进步。当然教师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分配组员,如随机分配、学生自主选择等,但是不论哪一种方式都应遵循公平、公正原则。
二、精心布置小组任务,引导小组合理分工
学习任务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学习任务布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以往合作学习中,学生经常独立完成任务,没有与成员进行有效合作,这就说明任务布置存在问题。例如在学习“圆”这部分内容时,笔者组织小组测量活动,要求学生测量不同圆的半径与直径,并经测量数据填入表格中,对数据进行分析,探究半径与直径存在的数量关系。对此,教师应对小组合作进行适当的引导,告知学生先进行成员分工,再开始探究,以此来提高探究效率。在教师的引导下,小组选出两个测量员、一个记录员,一个小组讨论信息整理员以及一个发言代表。合理分工除了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外,还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使其在数学学习中健全品格,促进综合素养提升。此外,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还可以组织社会调查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加深其对数学的认识,逐渐做到以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思维分析问题。
三、培养正确合作学习观念,有效解决冲突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经常会产生意见分歧与冲突。产生冲突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高年级学生已经有自己的思想意识,并且积累了一定知识,在探究问题时会有自己的想法;二是因为现在很多家庭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受宠爱,所以比较以自我为中心,这就导致合作学习中产生分歧时,会坚持自己的想法,使成员之间的关系变得紧致。基于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组织一些有助于增强小组成员信任度与默契度的活动。例如在学习“分数加法与减法”后,教师可以组织小组竞赛,获得分数高的小组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竞赛活动能够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责任感,对日后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具有积极意义。此外,小组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在竞争过程中容易产生冲突,如提问环节过于渴望展示自己直接说出答案,影响其他小组讨论。对比,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合作学习观念,教会学生在公平竞争、遵守规则。
四、注重合作学习成果展示,完善评价机制
成果展示与学习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具有直接影响,并且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对日后数学教学活动开展具有积极影响。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方式展示小组合作学习成果,例如在学习“长方体与正方体”相关知识时,笔者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长方体、正方体。探究活动在课下开展,课堂进行成果展示,有的小组以研究报告形式呈现探究成果,有的小组通过制作的模型进行成果汇报。此外,教师还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成果制作成幻灯片,邀请小组派代表进行讲解。在小组展示结束后,教师组织多元评价,先由小组进行自评,再由小组进行互评,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评价。评价内容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小组合作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另一方面是对成果进行评价。这样学生能够对自身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形成清晰的认知,利于其改正不足之处。并且多元化评价,能够使学生对学习成果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利于进一步理解掌握知识。
综上所述,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认可。这一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良好学习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利于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小学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还存在较多问题,广大教育工作者还需不断加强探究,优化相关教学策略,促使该模式在数学教学中最大程度发挥效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浅谈小学数学中合作学习的策略[J]. 汪文静. 北极光. 2019(05).
[2]把課堂还给学生——简论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策略[J]. 高艳玲. 读写算. 2018(23).
作者简介:
陈玉芳,特克斯县第三小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合理分工
本文主要对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小学合作学习模式应用进行研讨,以期为广大一线教师实施小组合做学习提高有益参考。
一、设置动态小组规模,合理分配小组成员
以往的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出现组内成员合作程度低、差生边缘化等问题,导致小组合作学习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必须重视小组的组建与优化。小组的规模设定不应是固定的不变的,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内容的难度来设置。相关研究资料表明,小组规模与小组成员的参与度有直接关系。一般3~6人的小组中,每个人都发言的机会,成员参与度比较高;7~10人的小组中,成员参与程度出现差距,有的人发言比较多,有的人发言较少甚至不发言。结合以往教学经验来看,班级教学中4~6人一组最为适合,这样可以保障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成员分配上,教师需要充分考虑个体差异性,这样不仅能够确保各个小组水平平衡,还可以避免差生边缘化。教师需要将不同能力层次的学习,即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均衡分在各个小组。任何一个人都具备优点和缺点,数学基础差的学生可能组织能力强,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能不太善于语言表达,从个体差异性出发分配小组成员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断弥补自身不足之处,通过互相帮助实现共同进步。当然教师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分配组员,如随机分配、学生自主选择等,但是不论哪一种方式都应遵循公平、公正原则。
二、精心布置小组任务,引导小组合理分工
学习任务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学习任务布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以往合作学习中,学生经常独立完成任务,没有与成员进行有效合作,这就说明任务布置存在问题。例如在学习“圆”这部分内容时,笔者组织小组测量活动,要求学生测量不同圆的半径与直径,并经测量数据填入表格中,对数据进行分析,探究半径与直径存在的数量关系。对此,教师应对小组合作进行适当的引导,告知学生先进行成员分工,再开始探究,以此来提高探究效率。在教师的引导下,小组选出两个测量员、一个记录员,一个小组讨论信息整理员以及一个发言代表。合理分工除了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外,还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使其在数学学习中健全品格,促进综合素养提升。此外,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还可以组织社会调查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加深其对数学的认识,逐渐做到以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思维分析问题。
三、培养正确合作学习观念,有效解决冲突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经常会产生意见分歧与冲突。产生冲突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高年级学生已经有自己的思想意识,并且积累了一定知识,在探究问题时会有自己的想法;二是因为现在很多家庭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受宠爱,所以比较以自我为中心,这就导致合作学习中产生分歧时,会坚持自己的想法,使成员之间的关系变得紧致。基于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要组织一些有助于增强小组成员信任度与默契度的活动。例如在学习“分数加法与减法”后,教师可以组织小组竞赛,获得分数高的小组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竞赛活动能够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责任感,对日后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具有积极意义。此外,小组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在竞争过程中容易产生冲突,如提问环节过于渴望展示自己直接说出答案,影响其他小组讨论。对比,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合作学习观念,教会学生在公平竞争、遵守规则。
四、注重合作学习成果展示,完善评价机制
成果展示与学习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具有直接影响,并且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对日后数学教学活动开展具有积极影响。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方式展示小组合作学习成果,例如在学习“长方体与正方体”相关知识时,笔者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长方体、正方体。探究活动在课下开展,课堂进行成果展示,有的小组以研究报告形式呈现探究成果,有的小组通过制作的模型进行成果汇报。此外,教师还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成果制作成幻灯片,邀请小组派代表进行讲解。在小组展示结束后,教师组织多元评价,先由小组进行自评,再由小组进行互评,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评价。评价内容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小组合作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另一方面是对成果进行评价。这样学生能够对自身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形成清晰的认知,利于其改正不足之处。并且多元化评价,能够使学生对学习成果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利于进一步理解掌握知识。
综上所述,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认可。这一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良好学习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利于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小学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还存在较多问题,广大教育工作者还需不断加强探究,优化相关教学策略,促使该模式在数学教学中最大程度发挥效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浅谈小学数学中合作学习的策略[J]. 汪文静. 北极光. 2019(05).
[2]把課堂还给学生——简论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策略[J]. 高艳玲. 读写算. 2018(23).
作者简介:
陈玉芳,特克斯县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