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素养是新课标的一个核心概念,要不断努力提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最好方法是从阅读和积累开始。
【关键词】语文素养;阅读;积累
The exaltation language cultivated manners of high school student want to value reading and backlog
Xu Guo-jing
【Abstract】Language cultivated manners' ising a new lesson object is a core concept and want to be continuously effort the exaltation language cultivated manners of high school student of had better method from reading and backlog beginning.
【Key words】 Language cultivated manners;Reading;Backlog
语文素养,是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适应时代发展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标的一个核心概念,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在慨叹中学生语文素养偏低的同时,也在不断努力探索提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好方法。我认为:每天早上,那熟悉的朗朗读书声不应销声匿迹,那“关关雉鸠,在河之洲”更不该从我们的生活中淡去。提高中学生语文素养应该重视,要从阅读和积累开始。
1. 重视学生课内、课外的阅读 “字里乾坤大,文中日月长”。只有读才是准确而深刻的体味、领略语言文字意蕴和情味的好方法。教有千法,读为上策。一定要培养学生对文本的兴趣,产生对文本的亲切感、认同感,让学生有强烈的诵读意识,尤其是讲读课文至少要读三遍以上,养成自我诵读的良好习惯: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好的句段应熟读成诵。在此基础上,再把读与思结合起来,才能对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把握,妙处的赏析,自然而然迅速做出直觉的感受,这种感觉,是死记硬背所达不到的,也是老师替代不了的。
语文水平的高低,与是否重视课外阅读有很大的关系。实践证明: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是阅读广泛的学生。现代文学家邹韬奋先生说过:“我所看到的书当然是不能都背诵得出的,看过了就好像和它分了手,但是当我拿起笔来写作的时候,只要用得着的任何文句或故事,它竟会突然出现在我的脑际;用不着它的时候,它在我的脑子里毫无踪影”。“从理论上讲”开卷是有益的,但在具体的实践中,还应区分该读什么,不该读什么;先读什么,后读什么。清代的教育家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把书分为五类,他认为“有当读之书,有当熟读之书,有当看之书,有当再三细看之书,有当备以查考之书”。我国台湾的陈占卿把中学阶段课外阅读的书籍归为12类:本国名人传记、外国名人传记、中国文学名著、外国文学名著、历史故事、古今名人书信、社会科学论著、自然科学论著、学术思想性论著、名人札记、古今名人言论、其他学科论著。从每一类中选择若干本有代表性的作品去读,养成良好的习惯,语文水平就会慢慢提高。
宋代朱熹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古人是聪明的,他们懂得抓住 “读”,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他们并不多谈理论,也不越俎代庖,而是让学生老老实实地去抄,去读,去背,一篇又一篇,慢慢地脑中渐富,运用时就得心应手了。叶圣陶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初指出:“现在国文教学,在内容和理法上比以前注重多了,可是学生吟诵的工夫太少,多数只是看看而已。”其实学习语文首先要出声朗读,熟读,以至背诵。在这个过程中,文章的风采格调、层次脉络、表达方式、思想感情都会在无形中影响读者。久而久之,语文水平就会提高。
2. 重视语文学习中的积累
2.1 积累的重要性。积累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基本义项是:逐渐聚集。“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所有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一个逐渐聚集的过程。事实上,学习就是一个不断积累,形成技能的过程。在语文学习中,积累就是不断丰富语言,形成语感和读写技能的过程。积累在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清:孙洙)”,说的就是不断积累,形成熟练技能的道理。当代作家叶文玲在谈到第一次写作成功的体验时说,“我深深明白:假如不是读过几百部真正的小说,我决不可能写出那800个字”,这些话说出了阅读积累在提高中学生语文素养中的至关重要性。
2.2 积累的具体途径
2.2.1 在阅读、诵读中积累。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化名著,是学生提高积累、丰富语言的有效途径。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化名著,是学生提高积累、丰富语言的有效途径。
2.2.2 在搜集中积累。第一是接触搜集。学生把在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语言媒介和载体显现的语言现象、语言信息搜集起来。这种搜集活动发生在随时随地,形式比较灵活,学生积累到的是鲜活灵动的生活语言。
第二是分类搜集。学生按一定的专题从各种语言载体中搜集语言信息,如在学习诗歌《在山的那边》时让学生搜集有关人生理想的格言,学习散文《紫藤萝瀑布》时搜集吟咏花草的有关诗词。
2.2.3 在语文游戏中积累。我一般是让几个同学将各自选的词语以互无联系的词语经联想串联成一段有中心有意思的话。(通常是选八个词,至少用其中六个来串)写在小纸条上,再汇总到一起。写在黑板上让大家来串词成句。如“无以伦比”、“猫妖”、“薰衣草”、“雪地”、“杀气”、“耳朵”、“重生”、“豁达”、“垂钓”。以此为例,来看一则联想短文:
美人鱼捧着薰衣草,拿着刚炸好的猫耳朵,准备去听周杰伦的“无与伦比”演唱会。路过雪地时,碰见了正在垂钓的猫妖。猫妖看见了美人鱼的尾巴。就杀气腾腾地挡在她面前。美人鱼吓得转身就想跑,一下子把“猫耳朵”掉在地上。猫妖猛地看到自己同类的耳朵都被炸了。吓得他一溜烟就跑了,一边跑还一边庆幸自己的劫后余生。
总之,“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在语文学习中,我们只有“积跬步”——不断地阅读、不断地积累,才能“致千里”——形成良好的语言素养。
收稿日期:2010-03-26
【关键词】语文素养;阅读;积累
The exaltation language cultivated manners of high school student want to value reading and backlog
Xu Guo-jing
【Abstract】Language cultivated manners' ising a new lesson object is a core concept and want to be continuously effort the exaltation language cultivated manners of high school student of had better method from reading and backlog beginning.
【Key words】 Language cultivated manners;Reading;Backlog
语文素养,是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适应时代发展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标的一个核心概念,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在慨叹中学生语文素养偏低的同时,也在不断努力探索提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好方法。我认为:每天早上,那熟悉的朗朗读书声不应销声匿迹,那“关关雉鸠,在河之洲”更不该从我们的生活中淡去。提高中学生语文素养应该重视,要从阅读和积累开始。
1. 重视学生课内、课外的阅读 “字里乾坤大,文中日月长”。只有读才是准确而深刻的体味、领略语言文字意蕴和情味的好方法。教有千法,读为上策。一定要培养学生对文本的兴趣,产生对文本的亲切感、认同感,让学生有强烈的诵读意识,尤其是讲读课文至少要读三遍以上,养成自我诵读的良好习惯: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好的句段应熟读成诵。在此基础上,再把读与思结合起来,才能对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把握,妙处的赏析,自然而然迅速做出直觉的感受,这种感觉,是死记硬背所达不到的,也是老师替代不了的。
语文水平的高低,与是否重视课外阅读有很大的关系。实践证明: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是阅读广泛的学生。现代文学家邹韬奋先生说过:“我所看到的书当然是不能都背诵得出的,看过了就好像和它分了手,但是当我拿起笔来写作的时候,只要用得着的任何文句或故事,它竟会突然出现在我的脑际;用不着它的时候,它在我的脑子里毫无踪影”。“从理论上讲”开卷是有益的,但在具体的实践中,还应区分该读什么,不该读什么;先读什么,后读什么。清代的教育家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把书分为五类,他认为“有当读之书,有当熟读之书,有当看之书,有当再三细看之书,有当备以查考之书”。我国台湾的陈占卿把中学阶段课外阅读的书籍归为12类:本国名人传记、外国名人传记、中国文学名著、外国文学名著、历史故事、古今名人书信、社会科学论著、自然科学论著、学术思想性论著、名人札记、古今名人言论、其他学科论著。从每一类中选择若干本有代表性的作品去读,养成良好的习惯,语文水平就会慢慢提高。
宋代朱熹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古人是聪明的,他们懂得抓住 “读”,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他们并不多谈理论,也不越俎代庖,而是让学生老老实实地去抄,去读,去背,一篇又一篇,慢慢地脑中渐富,运用时就得心应手了。叶圣陶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初指出:“现在国文教学,在内容和理法上比以前注重多了,可是学生吟诵的工夫太少,多数只是看看而已。”其实学习语文首先要出声朗读,熟读,以至背诵。在这个过程中,文章的风采格调、层次脉络、表达方式、思想感情都会在无形中影响读者。久而久之,语文水平就会提高。
2. 重视语文学习中的积累
2.1 积累的重要性。积累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基本义项是:逐渐聚集。“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所有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一个逐渐聚集的过程。事实上,学习就是一个不断积累,形成技能的过程。在语文学习中,积累就是不断丰富语言,形成语感和读写技能的过程。积累在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清:孙洙)”,说的就是不断积累,形成熟练技能的道理。当代作家叶文玲在谈到第一次写作成功的体验时说,“我深深明白:假如不是读过几百部真正的小说,我决不可能写出那800个字”,这些话说出了阅读积累在提高中学生语文素养中的至关重要性。
2.2 积累的具体途径
2.2.1 在阅读、诵读中积累。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化名著,是学生提高积累、丰富语言的有效途径。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化名著,是学生提高积累、丰富语言的有效途径。
2.2.2 在搜集中积累。第一是接触搜集。学生把在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语言媒介和载体显现的语言现象、语言信息搜集起来。这种搜集活动发生在随时随地,形式比较灵活,学生积累到的是鲜活灵动的生活语言。
第二是分类搜集。学生按一定的专题从各种语言载体中搜集语言信息,如在学习诗歌《在山的那边》时让学生搜集有关人生理想的格言,学习散文《紫藤萝瀑布》时搜集吟咏花草的有关诗词。
2.2.3 在语文游戏中积累。我一般是让几个同学将各自选的词语以互无联系的词语经联想串联成一段有中心有意思的话。(通常是选八个词,至少用其中六个来串)写在小纸条上,再汇总到一起。写在黑板上让大家来串词成句。如“无以伦比”、“猫妖”、“薰衣草”、“雪地”、“杀气”、“耳朵”、“重生”、“豁达”、“垂钓”。以此为例,来看一则联想短文:
美人鱼捧着薰衣草,拿着刚炸好的猫耳朵,准备去听周杰伦的“无与伦比”演唱会。路过雪地时,碰见了正在垂钓的猫妖。猫妖看见了美人鱼的尾巴。就杀气腾腾地挡在她面前。美人鱼吓得转身就想跑,一下子把“猫耳朵”掉在地上。猫妖猛地看到自己同类的耳朵都被炸了。吓得他一溜烟就跑了,一边跑还一边庆幸自己的劫后余生。
总之,“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在语文学习中,我们只有“积跬步”——不断地阅读、不断地积累,才能“致千里”——形成良好的语言素养。
收稿日期:2010-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