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阅读是识字的主要途径,有利于提高识字水平;阅读能够对听、说、写进行综合训练,提高听、说、写的能力。同时,阅读也是孩子相伴终身的精神家园。因此,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但能够加强小学生在阅读中的语感,还能让小学生去理解鉴赏文学作品。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笔者认为需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课前预习,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我们都知道,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的传递给学生,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预习正是知识建构的基本环节。提倡学生在课前开展预习,在预习中运用自己已获得的知识和方法,主动地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记下自己不懂的问题,在课上与老师、同学一起学习讨论,使课堂上的学习活动更加高效、更加深入。
一篇课文,尤其是高年级的课文,长长的篇幅使得通读一遍都要花上好几分钟,如果不预习,完全依赖在课堂上再来解决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解决生字词等,会浪费大量的宝贵时间,降低了课堂效率。如果重视这一环节,很多教学内容可以放在课前,在预习中解决,课堂上花少量时间检查一下预习情况,教师就可以抓住重点、难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课堂教学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二、精心设计导入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俗话说一篇好的文章,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就如遇到了一顿美餐,让你垂涎三尺,美美地享受一番。同样的道理,一段好的导语,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小学生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求知欲望,我就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学《雨》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说:“你们都见过‘雨’,‘雨’对我们大家是再熟悉不过的事物,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就象我们的好朋友,谁也离不开谁,可你们知道下雨时天气怎样,风怎样,庄稼又是怎样的,等等。你们想了解吗?”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地回答:“想。”于是我就说:“好,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写'雨'的课文,课文详细地介绍了这些方面的知识,请你们用自己的能力去阅读课文,并寻求答案好吗?”话音刚落,学生就情绪高昂地朗读起课文来。
三、善于启发学生质疑,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了。教学中,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把不能理解的地方提出来。有的时候,学生确实提不出来,教师就问他们某句话,某个意思懂不懂。这样让学生逐步养成阅读课文时去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且提出问题来的良好习惯。
1.让学生在情境中质疑
学习中,质疑是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一种心理需要,同时学生特别关注自己或同伴提出的问题,讨论时格外投入。因此,创设情境,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才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形成较强的参与意识。学生强烈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使学生勇于发问,勤于发问,善于发问。如《坐井观天》的结尾,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吧!”教到结尾时,我问:“青蛙后来会不会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呢?”这一提问激起了学生想象的浪花。他们经过讨论,个个争着发言。有的说:“青蛙对小鸟说:‘去,我才不信呢!’”有的说:“青蛙听了小鸟的话,想看一看到底谁说得对,就用力一跳,跳出井口一看,惊奇地说:‘啊!天空真的是无边无际,大得很啊!'”同学们想象得多么丰富,既加深了课文的理解,又把作者蕴藏在作品里的意义形象地再现出来,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2.让学生在探究中解疑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不再是简单的知识接受者。学生自己质疑后,再引导学生自己解疑,学生会倍感亲切,乐于合作,勇于探索,从而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因此,在学生质疑后,教师不应简单给个答案,而应把探究获得知识的权利还给学生,教学过程要围绕问题的解决展开,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切磋学问。因此,在质疑后,一目了然的问题,可以抽生互答,重点问题可以分组用讨论法、实验法、画图法、朗读勾画法等,让学生在探究中解决问题,获取知识。
四、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首先在于教师深入剖析教材,把握教材特点,找准学法指导的渗透点、训练点和切入点,这样的学法指导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例如,对《再见了,亲人》一文进行学法指导。首先要对教材进行认真的钻研、深入地剖析,把握了教材具有鲜明的三个特点:一是文情并茂。全文字里行间洋溢着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荡着千万人的心。二是典型动人。作者细腻刻画了主要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表达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友谊比山还高,比海还深这个中心思想,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和动人心魄的感染力。三是结构严谨。课文前三段都采用了基本格局和学法指导的基本程序,即凭借典型段落激情入境,精心指导学法,引导学生剖析文章结构,揭示行文规律,体会文章内容的感情,水到渠成,归纳中心,扎实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五、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可见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古谚中有“江浙出才子,燕赵多壮士”,所表明的就是这个意思。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上的精神负担,使学生在教师的热爱、尊重和期待中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地学,主动地去探索。
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应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研究、争论。教师应是一名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并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学生也正是在互相问答、互相讨论的共同活动中,成为能动的学习主体。教师在教学还要注意倾听同学们的意见,使学生在课上敢说爱说,甚至提出不同想法。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积极地参与。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总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有耐心、循序渐进的训练,去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得到逐步提高。
一、加强课前预习,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我们都知道,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的传递给学生,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预习正是知识建构的基本环节。提倡学生在课前开展预习,在预习中运用自己已获得的知识和方法,主动地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记下自己不懂的问题,在课上与老师、同学一起学习讨论,使课堂上的学习活动更加高效、更加深入。
一篇课文,尤其是高年级的课文,长长的篇幅使得通读一遍都要花上好几分钟,如果不预习,完全依赖在课堂上再来解决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解决生字词等,会浪费大量的宝贵时间,降低了课堂效率。如果重视这一环节,很多教学内容可以放在课前,在预习中解决,课堂上花少量时间检查一下预习情况,教师就可以抓住重点、难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课堂教学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二、精心设计导入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俗话说一篇好的文章,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就如遇到了一顿美餐,让你垂涎三尺,美美地享受一番。同样的道理,一段好的导语,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小学生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求知欲望,我就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学《雨》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说:“你们都见过‘雨’,‘雨’对我们大家是再熟悉不过的事物,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就象我们的好朋友,谁也离不开谁,可你们知道下雨时天气怎样,风怎样,庄稼又是怎样的,等等。你们想了解吗?”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地回答:“想。”于是我就说:“好,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写'雨'的课文,课文详细地介绍了这些方面的知识,请你们用自己的能力去阅读课文,并寻求答案好吗?”话音刚落,学生就情绪高昂地朗读起课文来。
三、善于启发学生质疑,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了。教学中,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把不能理解的地方提出来。有的时候,学生确实提不出来,教师就问他们某句话,某个意思懂不懂。这样让学生逐步养成阅读课文时去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且提出问题来的良好习惯。
1.让学生在情境中质疑
学习中,质疑是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一种心理需要,同时学生特别关注自己或同伴提出的问题,讨论时格外投入。因此,创设情境,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才能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形成较强的参与意识。学生强烈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使学生勇于发问,勤于发问,善于发问。如《坐井观天》的结尾,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吧!”教到结尾时,我问:“青蛙后来会不会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呢?”这一提问激起了学生想象的浪花。他们经过讨论,个个争着发言。有的说:“青蛙对小鸟说:‘去,我才不信呢!’”有的说:“青蛙听了小鸟的话,想看一看到底谁说得对,就用力一跳,跳出井口一看,惊奇地说:‘啊!天空真的是无边无际,大得很啊!'”同学们想象得多么丰富,既加深了课文的理解,又把作者蕴藏在作品里的意义形象地再现出来,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2.让学生在探究中解疑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不再是简单的知识接受者。学生自己质疑后,再引导学生自己解疑,学生会倍感亲切,乐于合作,勇于探索,从而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因此,在学生质疑后,教师不应简单给个答案,而应把探究获得知识的权利还给学生,教学过程要围绕问题的解决展开,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切磋学问。因此,在质疑后,一目了然的问题,可以抽生互答,重点问题可以分组用讨论法、实验法、画图法、朗读勾画法等,让学生在探究中解决问题,获取知识。
四、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首先在于教师深入剖析教材,把握教材特点,找准学法指导的渗透点、训练点和切入点,这样的学法指导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例如,对《再见了,亲人》一文进行学法指导。首先要对教材进行认真的钻研、深入地剖析,把握了教材具有鲜明的三个特点:一是文情并茂。全文字里行间洋溢着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荡着千万人的心。二是典型动人。作者细腻刻画了主要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表达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友谊比山还高,比海还深这个中心思想,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和动人心魄的感染力。三是结构严谨。课文前三段都采用了基本格局和学法指导的基本程序,即凭借典型段落激情入境,精心指导学法,引导学生剖析文章结构,揭示行文规律,体会文章内容的感情,水到渠成,归纳中心,扎实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五、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可见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古谚中有“江浙出才子,燕赵多壮士”,所表明的就是这个意思。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上的精神负担,使学生在教师的热爱、尊重和期待中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地学,主动地去探索。
在阅读教学中,师生应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研究、争论。教师应是一名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并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学生也正是在互相问答、互相讨论的共同活动中,成为能动的学习主体。教师在教学还要注意倾听同学们的意见,使学生在课上敢说爱说,甚至提出不同想法。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积极地参与。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总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有耐心、循序渐进的训练,去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得到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