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程对教师素质和教育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要想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导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可能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形:一本好的小说有一个扣人心弦的序言,我们就会手不释卷,一部好的电视剧有一个激动人心的序幕,我们定会目不离屏。同样,一堂好课,有个引人入胜的开场,自然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讲课中来,使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 导入 职教语文教学 重要性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学生来说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兴趣能使这个“开端”变得相对美好。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这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毫无疑问,这个关键就在于如何导入。导入得法,好比响鼓的第一槌就击中学生的心扉,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或者是思维和心理的杂念,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从而使整堂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职教语文教师,我在实际教学中就如何利用课堂导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总结了以下一些可行性较强的导入方法,以及在运用中的一些注意点。
一、导入方法
(一)直接导入法
直接导入法,是一种开门见山、直接入题的导入方法,如教学《天上的街市》时,教师可直接讲:今天,我们学习郭沫若先生写的诗《天上的街市》,接着就板书课文标题及作者。
(二)设疑导入法
如学习《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一文时,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我提出了三个问题:一是既然杜十娘与李甲已经做了夫妻,那么杜十娘为什么还始终不肯告诉李甲有关百宝箱的秘密呢?二是杜十娘身边有百宝箱,她还可以选择走别的人生道路,为什么还要投江自尽呢?要知道人生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难道她真的无路可走了吗?三是《琵琶行》中的琵琶女曾经让无数的读者洒下过同情的泪水,琵琶女与杜十娘都是风尘女子,两人都有过不幸的遭遇,那么相比较而言,琵琶女与杜十娘谁更值得我们同情,谁的形象更光彩照人呢?三个问题,言之凿凿,切中肯綮。在问题得以一一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对学习课文有了很浓厚的兴趣,激发了他们对作品更深刻的洞察力。
(三)情感迁移法
我特别喜欢《斑羚飞渡》这篇课外散文,每每讲授该篇文章时,都会采用美国大片《垂直极限》:一家三口人在攀登悬崖时突然发生意外,绳索的钉子从悬崖缝里崩落,随时都有可能脱落;一家三口危在旦夕,为了减轻绳索上的重量,保住一对儿女的性命,父亲毅然命令儿子割断绳索,把生的希望留给孩子。学生往往都很安静地沉浸于对那位父亲的怀念中,从而更好地理解其实人类和动物一样,自然而然地感受到那个非常美好的主题——爱。
(四)由面导点导入法
在教学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课前我设计了以下导语:“一提到‘秋’,硕果累累、天高气爽、风霜高洁、落叶萧萧等景象仿佛就出现在我们眼前,不仅会给人丰富、充实的想象,而且会给人愁苦、萧条的感受。请同学们想想,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是如何描绘抒写秋景的?比如说,杜甫在《登高》中是如何描绘秋景的?王维在《山居秋暝》中又是如何描绘秋景的?欧阳修在《秋声赋》中如何展示了秋天的萧条的?而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又是如何描绘秋天的生机的?”随着这一串提示,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背诵了一首又一首的诗文,唤起了对已学知识的回忆,千姿百态的秋景仿佛就呈现在眼前。这时我因势利导,要求学生朗诵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看作者是如何描绘故都的秋景的。
(五)语感传送导入法
在教《荷塘月色》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还记得朱自清先生写父亲的《背影》吗?那是一个怎样的背影,承载着悲凉,惆怅与沉重,那无言的父爱压得我们心痛;还记得他老人家的《春》吗?那刚出生的婴儿,那花枝招展的姑娘,那健壮的青年,留在我们心中的美丽是无法阻挡和抗拒的生活活力。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进朱先生的心灵荷塘,去解读,去品味那淡雅朦胧的‘美、喜、哀’。”说到这儿,学生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望,急切地想一睹朱先生的《荷塘月色》,自然而然地认真品读起文章。好的气氛激发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就产生于所营造的环境中。
(六)现代多媒体技术导入法
如在讲授《胡同文化》时,我搜集了一些北京旧胡同幻灯片,让学生先从外观上了解胡同,从胡同奇特的建筑样式引发他们思考居住在里面的人的思想、文化,从而更好地了解胡同文化真正的内涵。这种“幻灯投影”导入法能够“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繁为简”,强化视觉,增强学习兴趣。
又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我通过听录音朗诵,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徐志摩那唯美、秀丽的笔调,更好地感受他诗中所呈现的音乐美与建筑美。
(七)历史导入法
历史是风,从远古吹来,吹到今天,也吹向明天。过去的每一天都成为历史,历史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每一寸光阴里。教师可让历史作载体,让历史作纽带,让历史见证昨天,让历史启迪今天,从而借助历史作语文课堂的导入,再现历史,既加深学生的印象,又激活课堂。
如有关战争题材的文章,或许现在的中学生接触得并不多,但从历史课本上他们都了解到了古今中外的许多战争,从现在的新闻上也了解到了还在进行的战争,战争场面大多是刀光剑影,血流成河,是硝烟,是战火,是哀嚎,大部分学生都知道这样的战争场面。如教学《荷花淀》那课时,我先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战争的场面和自己对战争的看法,让他们说说战争的场面是不是总是那样:烽烟滚滚,枪声四起等。而后进入文章,让他们领略与他们的想象相距较远另一种战争的场面,从而启发他们思考,进入新的文章。既要善用昨天的历史,又要善用今天的历史,让历史的风吹醒沉睡在旧模式下的语文课堂,让历史的风吹出语文课堂导入的新意。
(八)直观教具导入法
如在讲授贾祖璋的《南州六月荔枝丹》时,我从超市买来了新鲜荔枝,上课时人手一颗,让学生围绕白居易的描述“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从荔枝的颜色、外形、口感上去了解荔枝,一堂课下来,学生不仅非常直观地认识了荔枝,而且从荔枝特有的结构和果实特性上了解了作者所要传达的众多知识点。这样的课学生觉得很有新意,用学生的话来讲:“头一次能在上课时吃水果。”
二、注意点
另外,我觉得在课堂导入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导入”与“整个课堂”的关系
“导入”不能淹没整个课堂的教学,只能是“导火线”。时间方面亦应控制在5分钟左右,不能太长。
(二)注重导入的新颖性
课堂教学不能有固定的套路,导入也不能千篇一律、要常“新”。只有“新”,才能营造良好的师生互动。
(三)注重导入的针对性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可接受的程度,教师可采用不同的导入法,但不能生搬硬套,而要灵活机动,不刻板,不单一。
(四)注重导入的主体性
在课堂导入上,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选择学生普遍感兴趣的、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学生直接面临的社区问题或学生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作中介,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拨动学生的心弦。
总之,导入新课是一种教学艺术,它因时、因地、因人、因事、因境、因景而生,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巧妙地使用好开课几分钟,无论是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还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都是大有益处的,往往能明显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红.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景创设.
[2]魏书生.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十三法.
[3]郑丽莲.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
关键词: 导入 职教语文教学 重要性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学生来说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兴趣能使这个“开端”变得相对美好。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这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毫无疑问,这个关键就在于如何导入。导入得法,好比响鼓的第一槌就击中学生的心扉,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或者是思维和心理的杂念,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从而使整堂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职教语文教师,我在实际教学中就如何利用课堂导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总结了以下一些可行性较强的导入方法,以及在运用中的一些注意点。
一、导入方法
(一)直接导入法
直接导入法,是一种开门见山、直接入题的导入方法,如教学《天上的街市》时,教师可直接讲:今天,我们学习郭沫若先生写的诗《天上的街市》,接着就板书课文标题及作者。
(二)设疑导入法
如学习《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一文时,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我提出了三个问题:一是既然杜十娘与李甲已经做了夫妻,那么杜十娘为什么还始终不肯告诉李甲有关百宝箱的秘密呢?二是杜十娘身边有百宝箱,她还可以选择走别的人生道路,为什么还要投江自尽呢?要知道人生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难道她真的无路可走了吗?三是《琵琶行》中的琵琶女曾经让无数的读者洒下过同情的泪水,琵琶女与杜十娘都是风尘女子,两人都有过不幸的遭遇,那么相比较而言,琵琶女与杜十娘谁更值得我们同情,谁的形象更光彩照人呢?三个问题,言之凿凿,切中肯綮。在问题得以一一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对学习课文有了很浓厚的兴趣,激发了他们对作品更深刻的洞察力。
(三)情感迁移法
我特别喜欢《斑羚飞渡》这篇课外散文,每每讲授该篇文章时,都会采用美国大片《垂直极限》:一家三口人在攀登悬崖时突然发生意外,绳索的钉子从悬崖缝里崩落,随时都有可能脱落;一家三口危在旦夕,为了减轻绳索上的重量,保住一对儿女的性命,父亲毅然命令儿子割断绳索,把生的希望留给孩子。学生往往都很安静地沉浸于对那位父亲的怀念中,从而更好地理解其实人类和动物一样,自然而然地感受到那个非常美好的主题——爱。
(四)由面导点导入法
在教学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课前我设计了以下导语:“一提到‘秋’,硕果累累、天高气爽、风霜高洁、落叶萧萧等景象仿佛就出现在我们眼前,不仅会给人丰富、充实的想象,而且会给人愁苦、萧条的感受。请同学们想想,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是如何描绘抒写秋景的?比如说,杜甫在《登高》中是如何描绘秋景的?王维在《山居秋暝》中又是如何描绘秋景的?欧阳修在《秋声赋》中如何展示了秋天的萧条的?而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又是如何描绘秋天的生机的?”随着这一串提示,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背诵了一首又一首的诗文,唤起了对已学知识的回忆,千姿百态的秋景仿佛就呈现在眼前。这时我因势利导,要求学生朗诵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看作者是如何描绘故都的秋景的。
(五)语感传送导入法
在教《荷塘月色》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还记得朱自清先生写父亲的《背影》吗?那是一个怎样的背影,承载着悲凉,惆怅与沉重,那无言的父爱压得我们心痛;还记得他老人家的《春》吗?那刚出生的婴儿,那花枝招展的姑娘,那健壮的青年,留在我们心中的美丽是无法阻挡和抗拒的生活活力。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进朱先生的心灵荷塘,去解读,去品味那淡雅朦胧的‘美、喜、哀’。”说到这儿,学生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望,急切地想一睹朱先生的《荷塘月色》,自然而然地认真品读起文章。好的气氛激发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就产生于所营造的环境中。
(六)现代多媒体技术导入法
如在讲授《胡同文化》时,我搜集了一些北京旧胡同幻灯片,让学生先从外观上了解胡同,从胡同奇特的建筑样式引发他们思考居住在里面的人的思想、文化,从而更好地了解胡同文化真正的内涵。这种“幻灯投影”导入法能够“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繁为简”,强化视觉,增强学习兴趣。
又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我通过听录音朗诵,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徐志摩那唯美、秀丽的笔调,更好地感受他诗中所呈现的音乐美与建筑美。
(七)历史导入法
历史是风,从远古吹来,吹到今天,也吹向明天。过去的每一天都成为历史,历史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每一寸光阴里。教师可让历史作载体,让历史作纽带,让历史见证昨天,让历史启迪今天,从而借助历史作语文课堂的导入,再现历史,既加深学生的印象,又激活课堂。
如有关战争题材的文章,或许现在的中学生接触得并不多,但从历史课本上他们都了解到了古今中外的许多战争,从现在的新闻上也了解到了还在进行的战争,战争场面大多是刀光剑影,血流成河,是硝烟,是战火,是哀嚎,大部分学生都知道这样的战争场面。如教学《荷花淀》那课时,我先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战争的场面和自己对战争的看法,让他们说说战争的场面是不是总是那样:烽烟滚滚,枪声四起等。而后进入文章,让他们领略与他们的想象相距较远另一种战争的场面,从而启发他们思考,进入新的文章。既要善用昨天的历史,又要善用今天的历史,让历史的风吹醒沉睡在旧模式下的语文课堂,让历史的风吹出语文课堂导入的新意。
(八)直观教具导入法
如在讲授贾祖璋的《南州六月荔枝丹》时,我从超市买来了新鲜荔枝,上课时人手一颗,让学生围绕白居易的描述“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从荔枝的颜色、外形、口感上去了解荔枝,一堂课下来,学生不仅非常直观地认识了荔枝,而且从荔枝特有的结构和果实特性上了解了作者所要传达的众多知识点。这样的课学生觉得很有新意,用学生的话来讲:“头一次能在上课时吃水果。”
二、注意点
另外,我觉得在课堂导入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导入”与“整个课堂”的关系
“导入”不能淹没整个课堂的教学,只能是“导火线”。时间方面亦应控制在5分钟左右,不能太长。
(二)注重导入的新颖性
课堂教学不能有固定的套路,导入也不能千篇一律、要常“新”。只有“新”,才能营造良好的师生互动。
(三)注重导入的针对性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可接受的程度,教师可采用不同的导入法,但不能生搬硬套,而要灵活机动,不刻板,不单一。
(四)注重导入的主体性
在课堂导入上,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选择学生普遍感兴趣的、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学生直接面临的社区问题或学生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作中介,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拨动学生的心弦。
总之,导入新课是一种教学艺术,它因时、因地、因人、因事、因境、因景而生,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巧妙地使用好开课几分钟,无论是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还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都是大有益处的,往往能明显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红.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景创设.
[2]魏书生.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十三法.
[3]郑丽莲.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