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出版的六部现代汉语语法著作综说——纪念现代汉语语法学创立一百周年

来源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qiushi9527118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建忠的《马氏文通》的出版,标志着中国语法学的创立.1920年,一些国语和白话文的语法著作的出版,标志着现代汉语语法学的创立.本文以《马氏文通》为参照,综说吴庚鑫的《国语文典》、蔡晓舟的《国语的组织法》、李直的《语体文法》、陈浚介的《白话文文法纲要》、王应伟的《实用国语文法》、杨树达的《中国语法纲要》等现代汉语语法著作,从内容概况、文法和语法、字和词、词类、语、句和读、句成分、句的分类、复句的分类九个专题入手,探掘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创立时期的学脉源流,纪念现代汉语语法学创立一百周年.
其他文献
在这篇短文中,主要简述了中国古代的海洋文明,认为海洋与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国家统一强大、人民生产生活休戚相关,阐明海洋测量和制图一直是伴随世界强国发展的重要历史主线,建设现代化的海洋测量制图体系是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需要.
荧光高分子是实现可控发光、柔性显示和多功能化等技术的关键材料之一.在特种工程塑料聚芳醚腈分子侧链上,通过酰胺化反应引入聚集诱导发光基团,合成了一种本征型的荧光高分子材料.结果 显示,该聚合物表现出典型的聚集诱导荧光增强特性,聚集态荧光呈明亮的蓝绿光发射,借助羧基反应性,聚合物分子链可在钙离子存在时发生更紧密的聚集,从而提升发光强度.同时,四苯乙烯刚性结构的引入进一步提高了材料耐热性能,聚合物的5%热分解温度为417℃.结果 表明,所制备的耐高温荧光聚芳醚腈作为一种多功能化的高分子材料,可应用于光学显示与可
“双碳”的背景和目的rn据科学研究,在过去上万年的时间里,地球上的平均温度都在一个较为稳定的范围内变化,但在人类开启了工业革命之后,尤其是最近100多年以来,地球的平均温度突然升高了1℃左右.科学家预计,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随着温度的升高,两极的冰川会逐渐熔化,海平面也会随之上升,沿海地区的陆地将被淹没,地球上也会频繁出现各种极端天气,这一切会严重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期刊
泽田瑞穗为研究中国民俗的知名日本学者,访华期间搜集了大量的中国民俗文献,其中包括宝卷、子弟书等在内的中国说唱文学文献.晚年他把这些文献捐献给了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该馆对这些文献进行了整理,其中《风陵文库目录》和数据库“中国民间信仰和庶民文艺”就是成果之一.泽田瑞穗的研究内容涉及宗教学、民俗学等多研究领域,主要贡献在于宝卷的整理和研究,代表作《增补宝卷研究》可谓日本学界研究宝卷的最高水平.其兼顾文学研究和宗教研究的学术研究路径为后来学者提供了示范.
《珍珠塔》作为弹词史上一部较为有影响力的作品,自清代中后期产生以来,至今活跃在舞台荧屏之上.它是一部印证文人参与代言体弹词创作的作品,在产生的阶段上,正值代言体弹词发展的关键时期,上承叙事体下启代言体,在整个弹词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此外,弹词《珍珠塔》变“才子佳人”题材为“人情、世情”的揭露和表现.寓教化与娱乐为一体,开弹词创作的新局面,不仅影响了后来的弹词创作,也将弹词这种文体的地位正式与诗词曲赋相提并论.《珍珠塔》弹词虽是代言体早期的作品,但无论在代言体弹词的发展史上,还是弹词的发展史上,
由中国俗文学学会主办,常熟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常熟市古里镇人民政府承办,《常熟理工学院学报》编辑部、常熟市图书馆协办的“当今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常熟宝卷暨相关民俗学术研讨会”于2021年7月9日至11日在常熟古里红豆山庄召开,会议共收论文30篇,有来自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的4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论文涵盖与常熟宝卷相关的宝卷活态保护、宝卷文本、民间信仰等多个主题.
本文在介绍17世纪到20世纪初西方学者与传教士所编撰的大批汉语描写性语法书的基础上,评价他们的贡献;集中分析西方学者对量词这一欧洲语言中不存在的词类的处理,讨论其理论框架的优劣.本文还分析了在中国本土语言学传统中,对语法理论的关注度长期不足的原因.
核心词是人类语言基本词汇中最为稳定的部分,反映词汇共性.涟水话隶属江淮官话洪巢片,处于北方中原官话和南方吴语之间,与普通话核心词差异较为明显.200核心词中,有95条存在多种不同类型的差异表现,占47.5%.其中普方都是一种说法的有64条,占67%;普通话一种说法对应涟水话两种或三种说法的有31条,占33%.前、后100核心词,普方差异率分别为37%和58%,各占200核心词总差异量39%和61%,后100核心词普方差异程度大于前100核心词.涟水话核心词存留古汉语通语词和方言词相对较多,造词理据和构词方
“自然”作为生命的德性本然,最终目的 是以自然本身的圆融状态进行“复归”.复归的过程即是辩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德性在走出自身、否定自身的同时,也在走向自身、超越自身.人是德性的载体,德性的复归也是人在德性上展现出的成其所是,进而完成对自身的超越,蜕变为完整的人.
与多数分析马克思主义者不同,埃尔斯特并不拒斥辩证法.但是,埃尔斯特对待辩证法的态度遭致了许多学者的误解.事实上,埃尔斯特尽力去为辩证法辩护,他试图采取一种间接的辩护策略,利用形式语言对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进行分析性重建.在埃尔斯特的工作中,辩证法的辩护与现实矛盾理论浑然天成,他对多主体互动的辩证矛盾情境进行分析,以现实矛盾为中介,引入形式逻辑中的模态合成谬误,将辩证推理的一些典型范侧重塑为形式化的论证,从而实现了对辩证法的分析性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