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古汉语词类活用中因不明活用的类别而存在大量误用现象。本文从因表面语法结构相似而导致的一般用法与特殊用法易混、特殊用法的类别易混两个方面分析词类活用的误用现象。
关键词: 古汉语 词语活用 类别 误用研究
192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陈承泽所著的《国文法草创》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词类活用”说。此后很多学者都表达了自己对词类活用独特的见解。如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提到:“在上古汉语里,词类活用的现象比现代汉语更多一些,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黎千驹先生在《古汉语教程》中把词类活用定义为:“古代汉语里的某些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往往会出现灵活性的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而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这种现象就叫做词类活用”。虽然他们对词类活用的定义不同,但是异中有同的是“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表现尤为突出,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种语言现象。它是为了适应语言的表达需要,解决上古词汇贫乏且使语言简洁生动的一种手段”词类活用属于词语运用的特殊用法。古汉语词类活用存在大量因不明活用的类别而产生的误用现象。提到词类活用的类别,就会涉及词类活用的范围。词类活用的范围一直以来都是语法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应该说,古代汉语词类活用通常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和数量词的词类活用四种类型。本文从因表面语法结构相似而导致一般用法与特殊用法易混、特殊用法的类别易混两个方面分析词类活用的误用现象。
一、一般用法与特殊用法易混
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表示一般用法与特殊用法的动宾短语在形式上完全一样,然而它们的实际语言结构却是不同的。
1.一般用法和为动用法易混。例如:《中山狼传》:“求救于我,我实生之;今反欲咥我,力求不免,我又当死之。”《史记·陈涉世家》:“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以上两例中的“生之”、“死之”和“死国”的结构形式完全一样,但“生之”是使动用法,“死之”是动补结构,“死”后面省略了介词“于”,“死之”即“死于之”,就是“死在狼口里”的意思,是一般用法。例中的“死国”则是动宾结构,就是“为了国事而死”,是为动用法。
2.一般用法和使动用法易混。例如:《送东阳马生序》:“余朝京师。”《孟子·梁惠王上》:“欲辟土地,朝秦楚。”两例中的“朝秦楚”都是动宾结构,并且动词相同,然而“朝京师”是一般的动宾结构,“朝秦楚”则是使动用法,就是“使秦国和楚国来朝拜”。
3.一般用法和意动用法易混。《左传·隐公三年》:“桓公立,(石碏)乃老。”《汉书·赵充国传》:“时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两例中的“老”都是形容词用作动词,但前一个“老”是一般用法,是“告老”的意思;后一个“老”是意动用法,“老之”就是“认为他老了”。总之,我们需要辨明形式上一样的一般用法与特殊用法,避免出现词类活用的误用现象。
二、特殊用法的类别易混
因不明活用的类别而导致的误用有时体现在不明特殊用法的类别这一情况中。在古代汉语里,有时同样是动宾短语,其语法形式完全一样,并且其中的动词同样是特殊用法,然而它们的实际语言结构却是不同的。
1.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易混。例如:《吕氏春秋·知度》:“人主自智而愚人,自巧而拙人。”例中的“愚人”可理解为“认为别人愚”,是意动用法。《老子》:“古之为治者,将以愚民。例中的“愚民”可理解为“使民愚”,是使动用法。“愚人”和“愚民”都是动宾短语,但它们的实际语言结构却是不同的。表面完全相同的用法却有不同的特殊用法。如:《老子》:“甘其食,美其服。”例中的“美其服”可理解为“认为其服美”,是意动用法。《国语·越语上》:“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例中的“美其服”可理解为“使其服美”,是使动用法。
2.意动用法和为动用法易混。例如:《老子》:“安其居,乐其俗。”例中的“安其居”可以理解为“认为他们的住房很安逸。”是意动用法。《五代史记一行传序》:“……安其禄而立其朝,充然无复廉耻之色者,皆是也。”例中的“安其禄”可以理解为“对俸禄心安理得”,是为动用法。“安其居”和“安其禄”都是动宾短语,在句中都是特殊用法,但它们的语言结构是不相同的。
3.为动用法和使动用法易混。例如:《病梅馆记》:“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例中的“泣之”可理解为“为(病梅)哭泣”,是为动用法。《赤壁赋》:“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例中的“泣孤舟之嫠妇”可理解为“使孤舟中的寡妇哭泣”。《诗经·小雅·伐木》:“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舞我”可理解为“为我起舞”。“舞幽壑之潜蛟”可理解为“使深壑中的蛟龙起舞”。从表面上看“泣之”、“泣孤舟之嫠妇”,“舞我”、“舞幽壑之潜蛟”都是动宾短语,但它们的实际语言结构却很容易弄混淆。
总之,我们需要分清因表面形式相似或相同而导致的容易混淆的一般用法和特殊用法及容易混淆的特殊用法,避免出现词类活用的误用现象。
关键词: 古汉语 词语活用 类别 误用研究
192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陈承泽所著的《国文法草创》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词类活用”说。此后很多学者都表达了自己对词类活用独特的见解。如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提到:“在上古汉语里,词类活用的现象比现代汉语更多一些,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黎千驹先生在《古汉语教程》中把词类活用定义为:“古代汉语里的某些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往往会出现灵活性的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而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这种现象就叫做词类活用”。虽然他们对词类活用的定义不同,但是异中有同的是“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表现尤为突出,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种语言现象。它是为了适应语言的表达需要,解决上古词汇贫乏且使语言简洁生动的一种手段”词类活用属于词语运用的特殊用法。古汉语词类活用存在大量因不明活用的类别而产生的误用现象。提到词类活用的类别,就会涉及词类活用的范围。词类活用的范围一直以来都是语法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应该说,古代汉语词类活用通常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和数量词的词类活用四种类型。本文从因表面语法结构相似而导致一般用法与特殊用法易混、特殊用法的类别易混两个方面分析词类活用的误用现象。
一、一般用法与特殊用法易混
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表示一般用法与特殊用法的动宾短语在形式上完全一样,然而它们的实际语言结构却是不同的。
1.一般用法和为动用法易混。例如:《中山狼传》:“求救于我,我实生之;今反欲咥我,力求不免,我又当死之。”《史记·陈涉世家》:“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以上两例中的“生之”、“死之”和“死国”的结构形式完全一样,但“生之”是使动用法,“死之”是动补结构,“死”后面省略了介词“于”,“死之”即“死于之”,就是“死在狼口里”的意思,是一般用法。例中的“死国”则是动宾结构,就是“为了国事而死”,是为动用法。
2.一般用法和使动用法易混。例如:《送东阳马生序》:“余朝京师。”《孟子·梁惠王上》:“欲辟土地,朝秦楚。”两例中的“朝秦楚”都是动宾结构,并且动词相同,然而“朝京师”是一般的动宾结构,“朝秦楚”则是使动用法,就是“使秦国和楚国来朝拜”。
3.一般用法和意动用法易混。《左传·隐公三年》:“桓公立,(石碏)乃老。”《汉书·赵充国传》:“时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两例中的“老”都是形容词用作动词,但前一个“老”是一般用法,是“告老”的意思;后一个“老”是意动用法,“老之”就是“认为他老了”。总之,我们需要辨明形式上一样的一般用法与特殊用法,避免出现词类活用的误用现象。
二、特殊用法的类别易混
因不明活用的类别而导致的误用有时体现在不明特殊用法的类别这一情况中。在古代汉语里,有时同样是动宾短语,其语法形式完全一样,并且其中的动词同样是特殊用法,然而它们的实际语言结构却是不同的。
1.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易混。例如:《吕氏春秋·知度》:“人主自智而愚人,自巧而拙人。”例中的“愚人”可理解为“认为别人愚”,是意动用法。《老子》:“古之为治者,将以愚民。例中的“愚民”可理解为“使民愚”,是使动用法。“愚人”和“愚民”都是动宾短语,但它们的实际语言结构却是不同的。表面完全相同的用法却有不同的特殊用法。如:《老子》:“甘其食,美其服。”例中的“美其服”可理解为“认为其服美”,是意动用法。《国语·越语上》:“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例中的“美其服”可理解为“使其服美”,是使动用法。
2.意动用法和为动用法易混。例如:《老子》:“安其居,乐其俗。”例中的“安其居”可以理解为“认为他们的住房很安逸。”是意动用法。《五代史记一行传序》:“……安其禄而立其朝,充然无复廉耻之色者,皆是也。”例中的“安其禄”可以理解为“对俸禄心安理得”,是为动用法。“安其居”和“安其禄”都是动宾短语,在句中都是特殊用法,但它们的语言结构是不相同的。
3.为动用法和使动用法易混。例如:《病梅馆记》:“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例中的“泣之”可理解为“为(病梅)哭泣”,是为动用法。《赤壁赋》:“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例中的“泣孤舟之嫠妇”可理解为“使孤舟中的寡妇哭泣”。《诗经·小雅·伐木》:“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舞我”可理解为“为我起舞”。“舞幽壑之潜蛟”可理解为“使深壑中的蛟龙起舞”。从表面上看“泣之”、“泣孤舟之嫠妇”,“舞我”、“舞幽壑之潜蛟”都是动宾短语,但它们的实际语言结构却很容易弄混淆。
总之,我们需要分清因表面形式相似或相同而导致的容易混淆的一般用法和特殊用法及容易混淆的特殊用法,避免出现词类活用的误用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