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学生经过自 己的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式教学符合学 生认识规律,因为学生要理解知识,使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没有学生的认真思 考,在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方面下一番功夫是不能实现的。同时,学生在教学中的认 识活动又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矛盾转化的过程,要顺 利实现认识上的这一转化,没有学生的积极的能动的作用也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在教学中, 必须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把学生培养成复合型人才, 拓宽视野,全方位发展。
贯彻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熟练地掌握教材的体系,把握着重点、难 点和关键;还要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 ,因势利导地进行教学。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驳论文,要探求“为什么这样 写”,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不要直接讲明文章采用的批驳方式是先驳论证后驳论点,而从内容 和形式的结合下启发学生思考下列问题:作者说“自信其实早就失掉了的”理由是什么?说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理由是什么?第1、2自然段和第3自然段所用论据相 同,却得出相反的结论,双方的根本分歧又是什么?作者批驳敌方论点时,提出了哪些正面 论点,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本文是一篇驳论文,有破有立,哪些段落以“破”为主,哪些段 落以“立”为主?在这样的诱导、启发双边活动的基础上,学生对这篇课文所采用的批驳方 法掌握较牢,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我国历代的教育家都很重视教学中的启发性问题,总结了丰富的经验。孔子曾说“学而不思 则罔,思而不学则贻。”正确地论述了思维与学习的辩证关系,并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 发”的教学要求,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经验。教学中要不断启发学生不断思考,提高其 思维的能力。传统教学中偏重于传授和掌握知识的结果的做法无形中就引导学生去重复别人 的 认识成果,不利于学生自己去探索、体验。只有把指导学生获得知识结果和引导学生循着科 学研究的流向去思维,去探索,才有利于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个合格的教师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去发现真理而不是教会学生什么是真理。
二、讨论式教学
在运用启发式教学的同时,组织小组讨论,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小组讨论可以激发学 生学习的热情和参与意识。它有以下优点:第一,小组讨论使学生动口动脑的机会增加,大 家都可以得到发言的机会,学生的参与面广,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第二,学生之间平等, 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第三,讨论中学生能从正反、纵横等方面进行多向思维,从各种角度 去分析研究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创造性。第四,能消化或消除学 生对教师的依赖性,逐步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新知识的习惯。第五,小组讨论可使学生把大量 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认识,使一些疑点、难点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出正确或近似真理性 的认识。实践证明,小组讨论能充分展现学生的创造力,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达到良好的效果,小组讨论的问题,首先要以突破教学重点为主,量不能太多,且需要 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问题的设计要指向明确,且要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让学生讨论 的问题,必须是既让学生感兴趣,又能符合学生的实际认识水平。这就需要教师事先掌握学 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已经知道什么,还应知道什么。例如《黄鹂》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 文,本文借描写黄鹂,抒发了作者对人生对艺术的感受。关于课文中作者几次见到黄鹂,每 次见到黄鹂时如何描写黄鹂,作者有怎样的情感,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找句子很容易看出来 ,不必进行讨论。而作者通过黄鹂阐述的哲理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于是笔者组织学生 展开小组讨论,学生通过讨论明白了任何事物都有“极致”,包括我们人类也是这样,只有 创造 一个优美、民主、轻松的环境,才能把最美的一面展现出来。课文讨论结束后,为了让学生 能更好地了解托物言志的手法,笔者还让每一个小组联系现实谈一个极致的例子。学生们有 的谈到我们人类要保护环境,生物就能把它们最美的一面表现出来;有的谈到社会为人才创 造一个轻松民主的环境,才会人才辈出;有的谈到学校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就有利于学 生的全面发展。学生们都说得非常精彩,教学效果显著。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和教育的艺术技巧在于发挥每个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使他感到 脑力劳动中取得成功的喜悦。”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要 让学生在交流中思考,在互助中启迪,在鼓励中自信。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心中怀揣着“一 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素质教育的理念,才不会使小组讨论变成为课堂组织形式的一 种点缀,才会使学生拥有一些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
三、加强语文技能训练,提高教学效率
作为传统教学中的精华之一,读写结合无疑是值得珍视的一份遗产。因为它正确地反映了语 文学习的一条规律,体现了语文技能训练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语文教材是 由一篇篇独立成篇的不同文体、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文章组成的。可以说语文教学的实质 就是通过一个个语文“例子”的分析、研究,使学生了解种种语文本质,熟练种种语文技能 。换言之,语文教学的过程是一个由个性到共性的过程,语文教师正是通过对这些各具个性 “例子”的剖析,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最后掌握语文这个工具,完成从读到写的过程 。而目前许多语文课读是读,写是写,阅读不考虑写作,写作不凭借阅读。读和写成了彼此 不相干的两回事,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应把两者相结合,发挥读写的双重职能 ,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说的能力。
读写结合的共同点是思维训练,在阅读中,围绕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促进知识内 化。在此基础上挖掘说写素材,促进知识外化。阅读作品,读者首先捕捉的往往是作者 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当学生内心的体验与作者的理解和感受撞击时,就会产生分析自己经 历或生活的现象,表达自己理解和感受的强烈愿望,于是潜在的“写作激情”便蒙发了。黄 河 浪的《故乡的榕树》是一篇思乡的文章,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就会联想到自己家乡的一些事物 ,人物,这便是写作的契机。这时的结合一是有情,作者对生活的体验,感受转化成学生对 生活的体验感受;二是学生初离故乡,对家乡的亲人,事物有较深的印象。因而教师在上完 这篇课文后,可引导学生作这样的构思训练:(1)你的家乡有什么让你难忘的景物;(2) 家乡有什么令你难忘的人物;(3)家乡有什么特殊的风俗习惯;(4)小时候的你在家乡和 小伙伴玩过什么游戏?这样训练学生说写的能力,学生既训练了思维,又训练了语言。 长期训练,有利于完成从思维到语言的转变。
说话是人类社会应用极为广泛、使用频率极高的一项重要的语言活动,运用口头语言向别人 输出的一切说话活动都必须具有较强的说话能力。而说话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中最薄弱的环 节。造成学生说话水平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心理因素是一个既重要又具普遍性的因素。中 专生毕业后直接面对社会,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一些说话训练,培养能言善 辩,出口成章的学生。教师必须掌握学生说话的心理,运用课文因势利导,排除他们的心理 障碍,千方百计培养他们说话的积极,激发他们的说话冲动,为学生提供说话的气氛,设计 一些情境式的训练,让学生进入角色,畅所欲言,所以教师除可安排课前几分钟固定的说话 训练,还可结合阅读课教学进行说话能力训练。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一篇古文,传统教 学主要是分析字词句,使学生能读懂文章就可以了,而现在教师可利用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 “设喻说理”的方法,在分析完字词句后,设计一些情境,为学生提供说话的气氛。而这篇 文章也涉及到一些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所以教师设的问题可围绕这个中心来完成:如“朋 友受到委屈时,如何去安慰”,“作为班干部,你如何处理好自己与同学的关系”,“讽谏 同学不要沉溺于网吧”,“讽谏教师不要歧视落后生”。这种结合课文的训练,让学生有说 话的欲望,同时又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
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学生经过自 己的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式教学符合学 生认识规律,因为学生要理解知识,使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没有学生的认真思 考,在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方面下一番功夫是不能实现的。同时,学生在教学中的认 识活动又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矛盾转化的过程,要顺 利实现认识上的这一转化,没有学生的积极的能动的作用也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在教学中, 必须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把学生培养成复合型人才, 拓宽视野,全方位发展。
贯彻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熟练地掌握教材的体系,把握着重点、难 点和关键;还要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 ,因势利导地进行教学。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驳论文,要探求“为什么这样 写”,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不要直接讲明文章采用的批驳方式是先驳论证后驳论点,而从内容 和形式的结合下启发学生思考下列问题:作者说“自信其实早就失掉了的”理由是什么?说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理由是什么?第1、2自然段和第3自然段所用论据相 同,却得出相反的结论,双方的根本分歧又是什么?作者批驳敌方论点时,提出了哪些正面 论点,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本文是一篇驳论文,有破有立,哪些段落以“破”为主,哪些段 落以“立”为主?在这样的诱导、启发双边活动的基础上,学生对这篇课文所采用的批驳方 法掌握较牢,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我国历代的教育家都很重视教学中的启发性问题,总结了丰富的经验。孔子曾说“学而不思 则罔,思而不学则贻。”正确地论述了思维与学习的辩证关系,并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 发”的教学要求,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经验。教学中要不断启发学生不断思考,提高其 思维的能力。传统教学中偏重于传授和掌握知识的结果的做法无形中就引导学生去重复别人 的 认识成果,不利于学生自己去探索、体验。只有把指导学生获得知识结果和引导学生循着科 学研究的流向去思维,去探索,才有利于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个合格的教师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去发现真理而不是教会学生什么是真理。
二、讨论式教学
在运用启发式教学的同时,组织小组讨论,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小组讨论可以激发学 生学习的热情和参与意识。它有以下优点:第一,小组讨论使学生动口动脑的机会增加,大 家都可以得到发言的机会,学生的参与面广,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第二,学生之间平等, 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第三,讨论中学生能从正反、纵横等方面进行多向思维,从各种角度 去分析研究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创造性。第四,能消化或消除学 生对教师的依赖性,逐步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新知识的习惯。第五,小组讨论可使学生把大量 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认识,使一些疑点、难点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出正确或近似真理性 的认识。实践证明,小组讨论能充分展现学生的创造力,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达到良好的效果,小组讨论的问题,首先要以突破教学重点为主,量不能太多,且需要 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问题的设计要指向明确,且要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让学生讨论 的问题,必须是既让学生感兴趣,又能符合学生的实际认识水平。这就需要教师事先掌握学 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已经知道什么,还应知道什么。例如《黄鹂》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 文,本文借描写黄鹂,抒发了作者对人生对艺术的感受。关于课文中作者几次见到黄鹂,每 次见到黄鹂时如何描写黄鹂,作者有怎样的情感,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找句子很容易看出来 ,不必进行讨论。而作者通过黄鹂阐述的哲理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于是笔者组织学生 展开小组讨论,学生通过讨论明白了任何事物都有“极致”,包括我们人类也是这样,只有 创造 一个优美、民主、轻松的环境,才能把最美的一面展现出来。课文讨论结束后,为了让学生 能更好地了解托物言志的手法,笔者还让每一个小组联系现实谈一个极致的例子。学生们有 的谈到我们人类要保护环境,生物就能把它们最美的一面表现出来;有的谈到社会为人才创 造一个轻松民主的环境,才会人才辈出;有的谈到学校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就有利于学 生的全面发展。学生们都说得非常精彩,教学效果显著。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和教育的艺术技巧在于发挥每个学生的力量和可能性,使他感到 脑力劳动中取得成功的喜悦。”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要 让学生在交流中思考,在互助中启迪,在鼓励中自信。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心中怀揣着“一 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素质教育的理念,才不会使小组讨论变成为课堂组织形式的一 种点缀,才会使学生拥有一些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
三、加强语文技能训练,提高教学效率
作为传统教学中的精华之一,读写结合无疑是值得珍视的一份遗产。因为它正确地反映了语 文学习的一条规律,体现了语文技能训练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语文教材是 由一篇篇独立成篇的不同文体、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文章组成的。可以说语文教学的实质 就是通过一个个语文“例子”的分析、研究,使学生了解种种语文本质,熟练种种语文技能 。换言之,语文教学的过程是一个由个性到共性的过程,语文教师正是通过对这些各具个性 “例子”的剖析,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最后掌握语文这个工具,完成从读到写的过程 。而目前许多语文课读是读,写是写,阅读不考虑写作,写作不凭借阅读。读和写成了彼此 不相干的两回事,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应把两者相结合,发挥读写的双重职能 ,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说的能力。
读写结合的共同点是思维训练,在阅读中,围绕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促进知识内 化。在此基础上挖掘说写素材,促进知识外化。阅读作品,读者首先捕捉的往往是作者 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当学生内心的体验与作者的理解和感受撞击时,就会产生分析自己经 历或生活的现象,表达自己理解和感受的强烈愿望,于是潜在的“写作激情”便蒙发了。黄 河 浪的《故乡的榕树》是一篇思乡的文章,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就会联想到自己家乡的一些事物 ,人物,这便是写作的契机。这时的结合一是有情,作者对生活的体验,感受转化成学生对 生活的体验感受;二是学生初离故乡,对家乡的亲人,事物有较深的印象。因而教师在上完 这篇课文后,可引导学生作这样的构思训练:(1)你的家乡有什么让你难忘的景物;(2) 家乡有什么令你难忘的人物;(3)家乡有什么特殊的风俗习惯;(4)小时候的你在家乡和 小伙伴玩过什么游戏?这样训练学生说写的能力,学生既训练了思维,又训练了语言。 长期训练,有利于完成从思维到语言的转变。
说话是人类社会应用极为广泛、使用频率极高的一项重要的语言活动,运用口头语言向别人 输出的一切说话活动都必须具有较强的说话能力。而说话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中最薄弱的环 节。造成学生说话水平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心理因素是一个既重要又具普遍性的因素。中 专生毕业后直接面对社会,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一些说话训练,培养能言善 辩,出口成章的学生。教师必须掌握学生说话的心理,运用课文因势利导,排除他们的心理 障碍,千方百计培养他们说话的积极,激发他们的说话冲动,为学生提供说话的气氛,设计 一些情境式的训练,让学生进入角色,畅所欲言,所以教师除可安排课前几分钟固定的说话 训练,还可结合阅读课教学进行说话能力训练。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一篇古文,传统教 学主要是分析字词句,使学生能读懂文章就可以了,而现在教师可利用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 “设喻说理”的方法,在分析完字词句后,设计一些情境,为学生提供说话的气氛。而这篇 文章也涉及到一些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所以教师设的问题可围绕这个中心来完成:如“朋 友受到委屈时,如何去安慰”,“作为班干部,你如何处理好自己与同学的关系”,“讽谏 同学不要沉溺于网吧”,“讽谏教师不要歧视落后生”。这种结合课文的训练,让学生有说 话的欲望,同时又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