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人张岱曾说过,“人无癖,不可交。”
癖,是人的真实表达。收集癖,既是一种癖好,也是人与物的对话,更是人与自己的对话。
专注于物,是因为物更能传递自己的态度,与物相处更自在。专注于自我,是因为我们需要一个只属于自己的世界,来抵御外界纷扰的侵袭。
在“断舍离”盛行的今天,“繁”已成累赘。虽然“舍”可以让生活更清静,但适当的“留”,也能让我们的灵魂更富足。
每个人最为本质和真情的一面,就藏在他的收集癖之中。当高高在上的帝王对一样事物有了痴迷之情时,就显得更平易近人了些,也更可爱了些。
这天底下,只有一个地方,能让乾隆皇帝每天一下早朝就钻进去,留恋不舍直到晚饭时间,那就是他的书房——三希堂。
别看三希堂只有八平方米大小,却是清代皇宫里字画收集量和收集价值最高的地方。这里聚集了共计晋以后历代名家一百三十四人的作品,包括墨迹三百四十件和拓本四百九十五件。
这些藏品中最有名的,便是“王氏三帖”,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和王旬《伯远帖》。听说乾隆尤为珍爱这三帖,就放置在书桌台前,每天都会摊开细细赏味一番。
除此外,乾隆也嗜好收集印章,不但书案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印章,并在每一个触手可得的书画作品上都留下了自己的章印,因此他也被称为“字画杀手”
这些的小小收集之举,却展现了乾隆风雅和虔诚的一面。今天大家再提到这个千古一帝,想起的不仅是他所打造的“康乾盛世”,还有他藏在他喜好下的的独特个性。
收集不仅仅是帝王将相的专属,即便是寻常人,也能在收集之中得到诚挚的乐趣。
“为石痴,为石醉”的林有麟经过十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收录了102种类奇石,石类绘图249幅,编撰成《素园石谱》。浸淫在石头世界中的林有麟,尽管数十年光阴只与石为伴,却也在收集之中享受到了对事物虔诚的热爱所带来的快乐。
当然,字画、石头或是书籍,说到底都是雅致的喜好。但另辟蹊径的收集,也同样是人生一趣。
都说胡适是一个优秀的文人和学者,殊不知他也是一个别致的收集者。胡适的收集有三种:学历证书、火柴盒和怕老婆的故事。但胡适说,自己收集的三十多个学历证书,和五千多个火柴盒都不算什么,来自世界各地的怕老婆的故事才是自己最为珍爱的。提到这些故事,胡适甚至能一时兴起讲上数个小时。
风雅的收集也好,怪诞的收集也好,费钱的收集也好,费心的收集也好,都是人生的小乐趣。只不过有的人将小乐趣养成了小成就,有的人用这些小乐趣来丰富生活。
若一个人喜欢收集,想必他定是个值得交往的人。因为唯有对生活有着足够热忱和好奇之心的人,才会对某样事物产生执着。这份执着,是一个人想要将自己的痕迹深深印刻在世间的证明。
收集者的特殊之处就在于,从不以世俗的价值来衡量所爱之物的价值。一个执着的收集者,为了心爱的事物,是真的可以做到万物皆可抛。
以嗜书闻名的明朝文人王世贞,曾在一书商手中发现了一本宋代原版初刻的《两汉书》。该书曾为元代书法家赵孟頻的所藏,扉页上还绘有赵孟頻的小像。王世贞见到后甚为喜爱,但手头上又没带够足够银两,又怕该书被其他人抢去,不敢改日携银再买,竟同书商协定,用自己的一座庄园来换此书。
此事在当时的文人圈引起了极大轰动,世人皆笑王世贞痴傻,他自己却不以为然。王世贞曾称自己为“尽毁其家以为书”,也算实至名归了。
为藏品一掷千金还不足为奇,对收集者来说,面对真爱之物,是性命也比不上的。宋代书画家米芾又一次,和好友蔡攸乘船游玩时,蔡攸取出了自己收藏的王羲之的《王略贴》给米芾欣赏。米芾见了爱不释手,想以自己藏品与他交换。蔡攸不同意,米芾便一个箭步跃上船舷,大声叫道:“你若不给我,我不如跳江死了算了。”蔡攸见状,只得把《王略帖》送给他。
相比于米芾以性命相挟,家中收藏了上万个印章,被称为“印癖先生”的清人汪讱庵,甚至连古人最为看重的尊严也肯舍弃。
他曾在朋友钱梅溪家见到一方汉代铜印,非常喜爱,便一把夺过讨要。梅溪不许,他就“扑通”一下长跪不起。最后梅溪被汪讱庵的痴情所打动,便将印章赠予了他。
“宁自负抱,与自俱存亡”,对收集者来说,
藏品就是同身体一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宋代文人赵明诚、李清照夫妇在南渡逃难过程中,宁可将细软丢弃,也要保全藏品。清代收藏家吴珍鲁因舍不得家中的藏品,在当地放生寇乱时拒绝逃走,独身守护藏品,最后殉藏。对于他们来说,藏品早已不是外物,更像是具象了的自我。
能耗尽一生来热爱一样事物,实在是人生难得的幸运。说收集者执着也好,迂腐也好,最后说到底都不过是一种痴。是对收集的痴,也是对人世间的痴。正因为有这份超乎于普通人的热爱与激情,他们才能在痴迷之中,体验到了细微之物所带来的快乐,也在这份快乐中为生命寻找到了更高的认知和创造。
世有奇人当如王世襄。
他收集鼻烟壶,便写了《中国鼻烟壶珍赏》;养鸽子,便写了《明代鸽经清宫鸽谱》;斗蟋蟀,便写了《蟋蟀谱集成》再后來,他对中式传统家具起了兴趣,就亲自去街头巷尾收集家具,并撰写了《明式家具研究》,成为继郭沫若和沈从文之后的第三位中国古物收藏和鉴赏大师。
有人说玩物丧志,王世襄却是玩物壮志。
除四旧时,那些精巧的明式家具被人们当成垃圾,随意拆散卖掉或丢弃。眼看着这些时代沉淀,下来的精华就这样被人们毁坏,王世襄坐不住了。他先是写文章呼吁大家抢救古代家具,在响应的人寥寥无几之后,他干脆跑上街头,亲自将有价值的古代家具一件件抢救回来。
为了收藏文物,王世襄散尽家财。以王世襄为偶像的马未都曾讲过,“在北京通县,他看中一张黄花梨方桌,价格仅5元,舍不得运输费,就自己一手扶车把,一手扶桌腿,将桌扣在背上,推着车子一步步运回家。
而如今,王世襄所收集的79件明式家具,却成为了明代家具工艺研究最为珍贵的文物。
“人舍我取,敝帚珍之。”
于别人无用之物,却是王世襄眼中的瑰宝。而这句话,也成了今天收藏家的座右铭。
尽管被称为收藏第一人,王世襄却不曾称自己的行为为收藏。他说,“我过去只买些人舍我取的长物,通过它们来了解传统制作工艺,辨正文物之名称,或是坐对琴案,随手抚弄以赏其妙音,偶出把玩藉得片刻清娱。”
有一种收集者,唯恐自己的珍爱之物被夺走,恨不得将其吞入腹中。他们的收集,只是为了占有。还有一种收集者,通过拥有事物,来理解事物,只有经手,却从不妄图成为事物的主人。
王世襄的收集,最初只是出于个人兴趣,却在苦心钻研中成为了该领域的大师。他的研究成果也好,收藏经验也好,都在启发着更多的人去思考。到了晚年,他更将手中的藏品尽数留给了。上海博物馆。明明是自己割舍千金,甚至丢下颜面才换来的藏品,为了能让它们流传下去,甘愿拱手让人。
伟大的藏家,大概就是在知道这些事物将不再属于自己时,给予它们更好的归宿。清人袁枚嗜好藏书,声称唯妻子与书籍不可外借。但在生命的后期,却把藏书尽数送人,只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读到它们。
收集到极致,想必就是一场循环。到那时,拥有不再是为了占有,而是为了热爱和品味,为了同物进行对话,也为了给自己和世界一份厚礼而已。
知乎上一位网友说,“功夫花在一处,不是高人,也是妙人。
这句话实在概括了收集与收藏的真谛。从兴趣发起,是收集。将“集”发挥到极致,是收藏。它们的不同就在于,收藏的价值不仅仅在事物和自身上,也关乎了一个时代。
癖,是人的真实表达。收集癖,既是一种癖好,也是人与物的对话,更是人与自己的对话。
专注于物,是因为物更能传递自己的态度,与物相处更自在。专注于自我,是因为我们需要一个只属于自己的世界,来抵御外界纷扰的侵袭。
在“断舍离”盛行的今天,“繁”已成累赘。虽然“舍”可以让生活更清静,但适当的“留”,也能让我们的灵魂更富足。
每个人最为本质和真情的一面,就藏在他的收集癖之中。当高高在上的帝王对一样事物有了痴迷之情时,就显得更平易近人了些,也更可爱了些。
这天底下,只有一个地方,能让乾隆皇帝每天一下早朝就钻进去,留恋不舍直到晚饭时间,那就是他的书房——三希堂。
别看三希堂只有八平方米大小,却是清代皇宫里字画收集量和收集价值最高的地方。这里聚集了共计晋以后历代名家一百三十四人的作品,包括墨迹三百四十件和拓本四百九十五件。
这些藏品中最有名的,便是“王氏三帖”,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和王旬《伯远帖》。听说乾隆尤为珍爱这三帖,就放置在书桌台前,每天都会摊开细细赏味一番。
除此外,乾隆也嗜好收集印章,不但书案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印章,并在每一个触手可得的书画作品上都留下了自己的章印,因此他也被称为“字画杀手”
这些的小小收集之举,却展现了乾隆风雅和虔诚的一面。今天大家再提到这个千古一帝,想起的不仅是他所打造的“康乾盛世”,还有他藏在他喜好下的的独特个性。
收集不仅仅是帝王将相的专属,即便是寻常人,也能在收集之中得到诚挚的乐趣。
“为石痴,为石醉”的林有麟经过十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收录了102种类奇石,石类绘图249幅,编撰成《素园石谱》。浸淫在石头世界中的林有麟,尽管数十年光阴只与石为伴,却也在收集之中享受到了对事物虔诚的热爱所带来的快乐。
当然,字画、石头或是书籍,说到底都是雅致的喜好。但另辟蹊径的收集,也同样是人生一趣。
都说胡适是一个优秀的文人和学者,殊不知他也是一个别致的收集者。胡适的收集有三种:学历证书、火柴盒和怕老婆的故事。但胡适说,自己收集的三十多个学历证书,和五千多个火柴盒都不算什么,来自世界各地的怕老婆的故事才是自己最为珍爱的。提到这些故事,胡适甚至能一时兴起讲上数个小时。
风雅的收集也好,怪诞的收集也好,费钱的收集也好,费心的收集也好,都是人生的小乐趣。只不过有的人将小乐趣养成了小成就,有的人用这些小乐趣来丰富生活。
若一个人喜欢收集,想必他定是个值得交往的人。因为唯有对生活有着足够热忱和好奇之心的人,才会对某样事物产生执着。这份执着,是一个人想要将自己的痕迹深深印刻在世间的证明。
收集者的特殊之处就在于,从不以世俗的价值来衡量所爱之物的价值。一个执着的收集者,为了心爱的事物,是真的可以做到万物皆可抛。
以嗜书闻名的明朝文人王世贞,曾在一书商手中发现了一本宋代原版初刻的《两汉书》。该书曾为元代书法家赵孟頻的所藏,扉页上还绘有赵孟頻的小像。王世贞见到后甚为喜爱,但手头上又没带够足够银两,又怕该书被其他人抢去,不敢改日携银再买,竟同书商协定,用自己的一座庄园来换此书。
此事在当时的文人圈引起了极大轰动,世人皆笑王世贞痴傻,他自己却不以为然。王世贞曾称自己为“尽毁其家以为书”,也算实至名归了。
为藏品一掷千金还不足为奇,对收集者来说,面对真爱之物,是性命也比不上的。宋代书画家米芾又一次,和好友蔡攸乘船游玩时,蔡攸取出了自己收藏的王羲之的《王略贴》给米芾欣赏。米芾见了爱不释手,想以自己藏品与他交换。蔡攸不同意,米芾便一个箭步跃上船舷,大声叫道:“你若不给我,我不如跳江死了算了。”蔡攸见状,只得把《王略帖》送给他。
相比于米芾以性命相挟,家中收藏了上万个印章,被称为“印癖先生”的清人汪讱庵,甚至连古人最为看重的尊严也肯舍弃。
他曾在朋友钱梅溪家见到一方汉代铜印,非常喜爱,便一把夺过讨要。梅溪不许,他就“扑通”一下长跪不起。最后梅溪被汪讱庵的痴情所打动,便将印章赠予了他。
“宁自负抱,与自俱存亡”,对收集者来说,
藏品就是同身体一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宋代文人赵明诚、李清照夫妇在南渡逃难过程中,宁可将细软丢弃,也要保全藏品。清代收藏家吴珍鲁因舍不得家中的藏品,在当地放生寇乱时拒绝逃走,独身守护藏品,最后殉藏。对于他们来说,藏品早已不是外物,更像是具象了的自我。
能耗尽一生来热爱一样事物,实在是人生难得的幸运。说收集者执着也好,迂腐也好,最后说到底都不过是一种痴。是对收集的痴,也是对人世间的痴。正因为有这份超乎于普通人的热爱与激情,他们才能在痴迷之中,体验到了细微之物所带来的快乐,也在这份快乐中为生命寻找到了更高的认知和创造。
世有奇人当如王世襄。
他收集鼻烟壶,便写了《中国鼻烟壶珍赏》;养鸽子,便写了《明代鸽经清宫鸽谱》;斗蟋蟀,便写了《蟋蟀谱集成》再后來,他对中式传统家具起了兴趣,就亲自去街头巷尾收集家具,并撰写了《明式家具研究》,成为继郭沫若和沈从文之后的第三位中国古物收藏和鉴赏大师。
有人说玩物丧志,王世襄却是玩物壮志。
除四旧时,那些精巧的明式家具被人们当成垃圾,随意拆散卖掉或丢弃。眼看着这些时代沉淀,下来的精华就这样被人们毁坏,王世襄坐不住了。他先是写文章呼吁大家抢救古代家具,在响应的人寥寥无几之后,他干脆跑上街头,亲自将有价值的古代家具一件件抢救回来。
为了收藏文物,王世襄散尽家财。以王世襄为偶像的马未都曾讲过,“在北京通县,他看中一张黄花梨方桌,价格仅5元,舍不得运输费,就自己一手扶车把,一手扶桌腿,将桌扣在背上,推着车子一步步运回家。
而如今,王世襄所收集的79件明式家具,却成为了明代家具工艺研究最为珍贵的文物。
“人舍我取,敝帚珍之。”
于别人无用之物,却是王世襄眼中的瑰宝。而这句话,也成了今天收藏家的座右铭。
尽管被称为收藏第一人,王世襄却不曾称自己的行为为收藏。他说,“我过去只买些人舍我取的长物,通过它们来了解传统制作工艺,辨正文物之名称,或是坐对琴案,随手抚弄以赏其妙音,偶出把玩藉得片刻清娱。”
有一种收集者,唯恐自己的珍爱之物被夺走,恨不得将其吞入腹中。他们的收集,只是为了占有。还有一种收集者,通过拥有事物,来理解事物,只有经手,却从不妄图成为事物的主人。
王世襄的收集,最初只是出于个人兴趣,却在苦心钻研中成为了该领域的大师。他的研究成果也好,收藏经验也好,都在启发着更多的人去思考。到了晚年,他更将手中的藏品尽数留给了。上海博物馆。明明是自己割舍千金,甚至丢下颜面才换来的藏品,为了能让它们流传下去,甘愿拱手让人。
伟大的藏家,大概就是在知道这些事物将不再属于自己时,给予它们更好的归宿。清人袁枚嗜好藏书,声称唯妻子与书籍不可外借。但在生命的后期,却把藏书尽数送人,只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读到它们。
收集到极致,想必就是一场循环。到那时,拥有不再是为了占有,而是为了热爱和品味,为了同物进行对话,也为了给自己和世界一份厚礼而已。
知乎上一位网友说,“功夫花在一处,不是高人,也是妙人。
这句话实在概括了收集与收藏的真谛。从兴趣发起,是收集。将“集”发挥到极致,是收藏。它们的不同就在于,收藏的价值不仅仅在事物和自身上,也关乎了一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