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接触童话《小王子》的时候,已经算是很晚了。在这之前,我不知道圣埃克苏佩里,当然也不会认为,我这个年纪再看童话,却是一件恰到好处的事情。
但是我庆幸我看了,并且认为这个年纪看,正合时宜。童年正是读童话的时候,阅读条件有限。不过那个时候要是看到,估计也不爱看,还有可能看不懂。童年时候的喜好跟现在孩子们看《熊出没》《喜羊羊》差不多,非常随大流。
而《小王子》,我觉得大人看更合适。但是要看懂,我们得先来了解一下作者——他的全名是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这么拗口的名字,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
就像小仲马的《茶花女》、高尔基的《童年》、张爱玲的《传奇》……这些传世佳作,都跟作家本人经历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小王子》里面塑造的玫瑰,原型其实是作家的妻子——康素罗·桑星,是一位非常奔放的南非美女(和玫瑰给人的印象十分贴切)。作家对美女一见钟情,为了得到她的芳心,也为了证明自己比她的前夫更为出色,他常常是通宵达旦、没日没夜地写作,最终他抱得美人归。但是,在他们成婚的那一天,他的新娘,却穿着一件黑色的丧服嫁给了他!多么像故事里骄傲的玫瑰——她让圣埃克苏佩里饱尝了失恋之苦。他后来在纽约,有一个情人叫西尔维娅,莱茵哈德——这就是故事里的小狐狸。
离开了高傲的玫瑰以后,小王子遇见了小狐狸。小狐狸告诉小王子:“为什么世界上玫瑰有千千万万朵,而你只对那朵玫瑰念念不忘?因为当初,你在那朵玫瑰身上耗费了时间和精力,所以显得她特别重要罢了。”
圣埃克苏佩里除了写作之外,还喜欢驾驶飞机到处飞(听起来就很拉风吧)。他一生飞去过很多地方。早期,他从非洲飞到拉丁美洲,在那条航线上,他看到的沙漠,成为了《小王子》故事里的场景。
繁星满天的场景,则来自一次独自住在摩洛哥的尤比岛上的经历。在那里,他度过了人生中最孤独的一段时光。他把自己幻想成这片土地上的王子。
所以说,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讲述的故事,仿佛就是他的一生经历。当故事完结,小王子不知所踪——为了回到玫瑰的星球上,冒着被蛇咬死的危险。作者本人,也在现实中消失了。
1944年7月31日是一个美丽的夏日。圣埃克苏佩里驾驶着P38型侦察机,从科西嘉岛北边的巴斯蒂亚出发。飞往里昂以东。从此再也没有返航,也再没有人见过他。
七十多年过去了,《小王子》被翻译成250多种语言,圣埃克苏佩里与小王子的肖像,甚至都印在50法郎的票面上。他甚至已经成为了法国人民心目中的骄傲和文化象征。
一篇童话,小学生都可以看懂情节(也许不真懂含义),为什么能有着这么大的影响力?我想,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每个人,从降生起,就像小王子一样——天真、单纯、热情、信任,还有一个觉得一定可以实现的梦想。但是后来,我们长大了。相比较花朵和星空,很多人更关注钱财和利益。但是我相信还是有很多人,明知道自己选定的这条路既艰苦又寂寞,也许就像小王子一样,最终无所得,甚至像圣埃克苏佩里一样付出生命的代价,也愿意继续走下去。
童年的时候,我们围坐一起,畅想未来。读书的时候,我们更是激情万丈,被自己的热血激励得浑身震颤。然而,青丝走到白发,少年很快白首。平淡的现实,柴米油盐的生活,结结实实地把多少人拍在理想的海岸上。
而理想,也就在醉酒以后,午夜难眠之时,在心里缅怀一下,已经羞于对人提起。
谁有空再想这些?!
但是小王子没有忘,还有很多像小王子一样的人,没有忘。
2015年,由好莱坞导演马克,奥斯本执导的电影《小王子》在10月16日公映了。据说,这部电影在戛纳国际电影节公映的时候,两千名观众和媒体记者不约而同地为电影站起来鼓掌。向所有主创表示敬意。在戛纳,能得到这样的礼遇,已经算是电影成功的经典标志了,因为这可是钱买不来的。掌声经久不息,一众主创,包括导演,都泪流满面。
成为了电影,《小王子》依然打动人心。我带着儿子去看,他看完以后比较淡定地说:“为什么我后面的人看哭了?”其实,我想说,我也要哭了。
电影略有改动,没有完全按照原书来,而是设置了一个在母亲安排下,利用假期冲击名校的小姑娘,算得上是个小学霸了。她日常每一天、每个小时,都被母亲分割成必须完成某个任务的时间段。
因为和老飞行员成了邻居,知道了小王子的故事。于是,她决定瞒着母亲,和老飞行员去寻找小王子。电影等于有了两个故事,一个现实中的寻找——小姑娘的善良温暖充满温情:一个是老飞行员的回忆,充满心酸的回忆。
到最后,小姑娘不顾妈妈的反對。终于在老飞行员重病住院的时候,逃离了妈妈的掌控,独自驾驶老飞行员留下的老飞机,惊险万分地到另一个星球,找到了成年以后的小王子——一个被学者用机器打磨以后的唯唯诺诺、墨守成规、生怕被商人解雇的平常年轻人。小姑娘急得上蹦下跳,想要唤起他的记忆。最后,在垃圾场的星星牢笼里,小王子清醒了,他记起了年少时候的梦想。
垃圾场的星星被放飞,光芒四射的场面,让人热泪盈眶,加上配乐,让人仿佛回到了童真时代。
人终究会长大,也终究有很多人抛弃了最初的理想。这就是现实,虽然回忆起来会不胜唏嘘。
但是小王子没有抛弃。
还有很多像小王子一样的人,也没有抛弃!
《小王子》仿佛有一种魔法,它会让很多已经遗忘的人重新记起。我想,这就是作为电影的魅力,也就是《小王子》的魅力吧。
创作谈
还记得你心里的小王子吗?
童年才是读童话的最好的时候,这个时候的我们,天真烂漫,像在一页白纸上书写,总能得到发自内心的真诚的感受。
但是我接触《小王子》的时候,已经成年了,我深深地认识到:优秀的童话作品,成年以后再来读,获益似乎更大。
我小时候就是个爱读书的孩子,那个时候条件有限,我们生活的地方,还只能称之为一个小乡村,连“镇”都算不上。唯一的一条小街上,只有一个供销社,摆放了不到一百本的图书,我只在那里买过一本,为此拿出了我所有的积蓄——五块钱。 大多数时候读的书,都是借来的,从姑姑家借,哪怕是表哥表姐们存放在阁楼里的初中、高中语文教科书;也从大伯家借。记得实在没书看,把一本《家庭生活百科大全》翻遍了,所以我现在还库存了很多民间小偏方,没有成为赤脚医生,行走江湖替人看病,也是一种遗憾。
说到这里,要谢谢我那个大我们十几岁的芙蓉表姐,她那个时候已经在杭州上班了,在一所学校里当老师。因此每个学期都会给我们邮寄一些课外书,成为那些年我们因为家境贫寒而黯淡的童年里最开心的一件事。
读得最多的是《美丽故事》——以动物为主角灌输大家要做有美德的人,还有各种童话故事书。每次书到了,姑姑就会叫我去办公室里拿——她是我就读的那所学校的老师。捧书回到教室的我,成为了全班同学艳羡的对象,我的书,也是阅读率最高的一批书。那个时候学校可没有图书室图书馆什么的,而很多同学家里,别说课外书,就是课本,放了寒暑假,都可能被家里人拿去当引火柴或者是厕纸。
我家里则要不同一些,我的父亲读过高中,对我们三兄妹要求极严,尤其是在课业上。我们家的书烧掉的几乎没有,直到现在,还有我们小时候的作业本留在旧房子里,稚嫩的笔记,记录着我们那令人难忘的童年岁月。
在这种氛围启蒙下,我的写字生涯就这样开始了。小学三年级,我们开始第一次习作,还记得是写《白头翁的故事》,我得到了老师的大力表扬。从此以后,我的习作常常成为班级里的范文。
那个时候,写作文对我来说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小学中学题材规定的那些内容,很多时候都是老调重弹,剩饭炒多了,我开始想要写点不一样的。
少年膨胀的内心里,以为自己应该可以做一个武侠小说家。
后来步入社会,也还是喜欢看看书,写写字。即使后来我开发出了很多别的喜好,这两个习惯还是没有改变。只是随着阅历的增长,我读的书开始有一些变化。
最大的变化就是我尝试着开始读一些艰涩而专业的书。少年时代,因为追求观感上的惬意和轻松,总是选择一些流行的散文来读,只是鸡汤虽香,对一个进行文学创作的人来说,却不是好事。
小时候,大人对我们灌输的教育都是要听话,多读书。却没有告诉我们,话要选择性地听,书要选择性地读。导致的后果就是,很多时候,我们看人看事的时候,往往把前人甚至他人的说法和观点作为依据,常常忘记自己作为一个个体,应该有的谨慎态度以及思考能力。
我们做多了别人眼里的人,忘记了要做自己。
抱着这样的态度,再来看从前读过的很多作品,就体会到“开卷有益”这句话的意思了。从前我们看不懂的,现在有了新的体会,从前我们抱着那样的看法,到今日说不定统统要推翻。
和自己辩驳,甚至打倒过去的自己,这就是进步。
南宋朱熹说过一句话: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就是这个意思,不要对别人的话深信不疑,要抱着时刻不忘思考的态度。
这就像小時候,我们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啊。
所以到了成年以后,再来读童话,那些逻辑错误、形象单一、故事简单甚至道理粗暴的,就会被我们摒除出读书单。而那些即使成年以后。读来都让你大有裨益、引发思考的,才会成为影响我们一辈子的书籍。
就像《小王子》,我最初看它的时候,就觉得庆幸。庆幸之一是我成年以后还能有阅读习惯。庆幸之二是我在成年以后遇见它。
如果说成长注定要让我们在得到很多的时候失去更多。那么。我们能够不忘记内心召唤我们的最初梦想吗?
如果你的回答是“能”,那么你就一定能读懂《小王子》。
愿你我都不忘初心。
作者简介:
张雯哲,女,80后,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第五小学教师。曾在省《创作评谭》《西海》和县级报纸上多次发表作品。代表作《我们都配得上更好的世界》《一个人的西藏行》《我所期待的教育人生》。
但是我庆幸我看了,并且认为这个年纪看,正合时宜。童年正是读童话的时候,阅读条件有限。不过那个时候要是看到,估计也不爱看,还有可能看不懂。童年时候的喜好跟现在孩子们看《熊出没》《喜羊羊》差不多,非常随大流。
而《小王子》,我觉得大人看更合适。但是要看懂,我们得先来了解一下作者——他的全名是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这么拗口的名字,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
就像小仲马的《茶花女》、高尔基的《童年》、张爱玲的《传奇》……这些传世佳作,都跟作家本人经历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小王子》里面塑造的玫瑰,原型其实是作家的妻子——康素罗·桑星,是一位非常奔放的南非美女(和玫瑰给人的印象十分贴切)。作家对美女一见钟情,为了得到她的芳心,也为了证明自己比她的前夫更为出色,他常常是通宵达旦、没日没夜地写作,最终他抱得美人归。但是,在他们成婚的那一天,他的新娘,却穿着一件黑色的丧服嫁给了他!多么像故事里骄傲的玫瑰——她让圣埃克苏佩里饱尝了失恋之苦。他后来在纽约,有一个情人叫西尔维娅,莱茵哈德——这就是故事里的小狐狸。
离开了高傲的玫瑰以后,小王子遇见了小狐狸。小狐狸告诉小王子:“为什么世界上玫瑰有千千万万朵,而你只对那朵玫瑰念念不忘?因为当初,你在那朵玫瑰身上耗费了时间和精力,所以显得她特别重要罢了。”
圣埃克苏佩里除了写作之外,还喜欢驾驶飞机到处飞(听起来就很拉风吧)。他一生飞去过很多地方。早期,他从非洲飞到拉丁美洲,在那条航线上,他看到的沙漠,成为了《小王子》故事里的场景。
繁星满天的场景,则来自一次独自住在摩洛哥的尤比岛上的经历。在那里,他度过了人生中最孤独的一段时光。他把自己幻想成这片土地上的王子。
所以说,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讲述的故事,仿佛就是他的一生经历。当故事完结,小王子不知所踪——为了回到玫瑰的星球上,冒着被蛇咬死的危险。作者本人,也在现实中消失了。
1944年7月31日是一个美丽的夏日。圣埃克苏佩里驾驶着P38型侦察机,从科西嘉岛北边的巴斯蒂亚出发。飞往里昂以东。从此再也没有返航,也再没有人见过他。
七十多年过去了,《小王子》被翻译成250多种语言,圣埃克苏佩里与小王子的肖像,甚至都印在50法郎的票面上。他甚至已经成为了法国人民心目中的骄傲和文化象征。
一篇童话,小学生都可以看懂情节(也许不真懂含义),为什么能有着这么大的影响力?我想,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每个人,从降生起,就像小王子一样——天真、单纯、热情、信任,还有一个觉得一定可以实现的梦想。但是后来,我们长大了。相比较花朵和星空,很多人更关注钱财和利益。但是我相信还是有很多人,明知道自己选定的这条路既艰苦又寂寞,也许就像小王子一样,最终无所得,甚至像圣埃克苏佩里一样付出生命的代价,也愿意继续走下去。
童年的时候,我们围坐一起,畅想未来。读书的时候,我们更是激情万丈,被自己的热血激励得浑身震颤。然而,青丝走到白发,少年很快白首。平淡的现实,柴米油盐的生活,结结实实地把多少人拍在理想的海岸上。
而理想,也就在醉酒以后,午夜难眠之时,在心里缅怀一下,已经羞于对人提起。
谁有空再想这些?!
但是小王子没有忘,还有很多像小王子一样的人,没有忘。
2015年,由好莱坞导演马克,奥斯本执导的电影《小王子》在10月16日公映了。据说,这部电影在戛纳国际电影节公映的时候,两千名观众和媒体记者不约而同地为电影站起来鼓掌。向所有主创表示敬意。在戛纳,能得到这样的礼遇,已经算是电影成功的经典标志了,因为这可是钱买不来的。掌声经久不息,一众主创,包括导演,都泪流满面。
成为了电影,《小王子》依然打动人心。我带着儿子去看,他看完以后比较淡定地说:“为什么我后面的人看哭了?”其实,我想说,我也要哭了。
电影略有改动,没有完全按照原书来,而是设置了一个在母亲安排下,利用假期冲击名校的小姑娘,算得上是个小学霸了。她日常每一天、每个小时,都被母亲分割成必须完成某个任务的时间段。
因为和老飞行员成了邻居,知道了小王子的故事。于是,她决定瞒着母亲,和老飞行员去寻找小王子。电影等于有了两个故事,一个现实中的寻找——小姑娘的善良温暖充满温情:一个是老飞行员的回忆,充满心酸的回忆。
到最后,小姑娘不顾妈妈的反對。终于在老飞行员重病住院的时候,逃离了妈妈的掌控,独自驾驶老飞行员留下的老飞机,惊险万分地到另一个星球,找到了成年以后的小王子——一个被学者用机器打磨以后的唯唯诺诺、墨守成规、生怕被商人解雇的平常年轻人。小姑娘急得上蹦下跳,想要唤起他的记忆。最后,在垃圾场的星星牢笼里,小王子清醒了,他记起了年少时候的梦想。
垃圾场的星星被放飞,光芒四射的场面,让人热泪盈眶,加上配乐,让人仿佛回到了童真时代。
人终究会长大,也终究有很多人抛弃了最初的理想。这就是现实,虽然回忆起来会不胜唏嘘。
但是小王子没有抛弃。
还有很多像小王子一样的人,也没有抛弃!
《小王子》仿佛有一种魔法,它会让很多已经遗忘的人重新记起。我想,这就是作为电影的魅力,也就是《小王子》的魅力吧。
创作谈
还记得你心里的小王子吗?
童年才是读童话的最好的时候,这个时候的我们,天真烂漫,像在一页白纸上书写,总能得到发自内心的真诚的感受。
但是我接触《小王子》的时候,已经成年了,我深深地认识到:优秀的童话作品,成年以后再来读,获益似乎更大。
我小时候就是个爱读书的孩子,那个时候条件有限,我们生活的地方,还只能称之为一个小乡村,连“镇”都算不上。唯一的一条小街上,只有一个供销社,摆放了不到一百本的图书,我只在那里买过一本,为此拿出了我所有的积蓄——五块钱。 大多数时候读的书,都是借来的,从姑姑家借,哪怕是表哥表姐们存放在阁楼里的初中、高中语文教科书;也从大伯家借。记得实在没书看,把一本《家庭生活百科大全》翻遍了,所以我现在还库存了很多民间小偏方,没有成为赤脚医生,行走江湖替人看病,也是一种遗憾。
说到这里,要谢谢我那个大我们十几岁的芙蓉表姐,她那个时候已经在杭州上班了,在一所学校里当老师。因此每个学期都会给我们邮寄一些课外书,成为那些年我们因为家境贫寒而黯淡的童年里最开心的一件事。
读得最多的是《美丽故事》——以动物为主角灌输大家要做有美德的人,还有各种童话故事书。每次书到了,姑姑就会叫我去办公室里拿——她是我就读的那所学校的老师。捧书回到教室的我,成为了全班同学艳羡的对象,我的书,也是阅读率最高的一批书。那个时候学校可没有图书室图书馆什么的,而很多同学家里,别说课外书,就是课本,放了寒暑假,都可能被家里人拿去当引火柴或者是厕纸。
我家里则要不同一些,我的父亲读过高中,对我们三兄妹要求极严,尤其是在课业上。我们家的书烧掉的几乎没有,直到现在,还有我们小时候的作业本留在旧房子里,稚嫩的笔记,记录着我们那令人难忘的童年岁月。
在这种氛围启蒙下,我的写字生涯就这样开始了。小学三年级,我们开始第一次习作,还记得是写《白头翁的故事》,我得到了老师的大力表扬。从此以后,我的习作常常成为班级里的范文。
那个时候,写作文对我来说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小学中学题材规定的那些内容,很多时候都是老调重弹,剩饭炒多了,我开始想要写点不一样的。
少年膨胀的内心里,以为自己应该可以做一个武侠小说家。
后来步入社会,也还是喜欢看看书,写写字。即使后来我开发出了很多别的喜好,这两个习惯还是没有改变。只是随着阅历的增长,我读的书开始有一些变化。
最大的变化就是我尝试着开始读一些艰涩而专业的书。少年时代,因为追求观感上的惬意和轻松,总是选择一些流行的散文来读,只是鸡汤虽香,对一个进行文学创作的人来说,却不是好事。
小时候,大人对我们灌输的教育都是要听话,多读书。却没有告诉我们,话要选择性地听,书要选择性地读。导致的后果就是,很多时候,我们看人看事的时候,往往把前人甚至他人的说法和观点作为依据,常常忘记自己作为一个个体,应该有的谨慎态度以及思考能力。
我们做多了别人眼里的人,忘记了要做自己。
抱着这样的态度,再来看从前读过的很多作品,就体会到“开卷有益”这句话的意思了。从前我们看不懂的,现在有了新的体会,从前我们抱着那样的看法,到今日说不定统统要推翻。
和自己辩驳,甚至打倒过去的自己,这就是进步。
南宋朱熹说过一句话: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就是这个意思,不要对别人的话深信不疑,要抱着时刻不忘思考的态度。
这就像小時候,我们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啊。
所以到了成年以后,再来读童话,那些逻辑错误、形象单一、故事简单甚至道理粗暴的,就会被我们摒除出读书单。而那些即使成年以后。读来都让你大有裨益、引发思考的,才会成为影响我们一辈子的书籍。
就像《小王子》,我最初看它的时候,就觉得庆幸。庆幸之一是我成年以后还能有阅读习惯。庆幸之二是我在成年以后遇见它。
如果说成长注定要让我们在得到很多的时候失去更多。那么。我们能够不忘记内心召唤我们的最初梦想吗?
如果你的回答是“能”,那么你就一定能读懂《小王子》。
愿你我都不忘初心。
作者简介:
张雯哲,女,80后,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第五小学教师。曾在省《创作评谭》《西海》和县级报纸上多次发表作品。代表作《我们都配得上更好的世界》《一个人的西藏行》《我所期待的教育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