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概率考查什么?

来源 :考试·高考文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e31415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概率部分的主要考点
  高考考试说明(文科数学)对概率部分的要求是:
  (1)事件与概率:①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了解概率的意义,了解频率与概率的区别;②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
  (2)古典概型:①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②会用列举法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
  (3)随机数与几何概型:①了解随机数的意义,能运用模拟方法估计概率;②了解几何概型的意义。
  所以概率部分的主要考点有:(1)随机事件的概率;(2)古典概型;(3)随机数与几何概型。而且,考试说明里的每一个要求部分都有可能是命题的来源,包括热点,也包括冷点。
  二、考情分析
  概率在高中新课程中,有一定的知识容量,概率(含统计)授课时数多,是高中六大主干知识之一,在高中新课程中有着突出的地位,高考对本块知识的考查力度也是较大的,从近几年新课程的高考试题来看,概率统计一般是1+1的模式,一大一小。几何概型是高考一个新的热点,并且它是一个重要的知识交汇点,通常会把几何概型与线性规划、解析几何以及其他数学知识综合起来进行考查,且重点考查“长度型”和“面积型”,主要以填空题、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试题难度为中、低档,所占分值为5分左右。古典概型是考查的热点,经常在解答题中与统计一起考查,属中、低档题,以考查基本概念为主,同时注重运算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近年来,背景新颖、知识交汇的题目越来越多,穿插考查合情推理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等,难度可能有所提升,考生应有心理准备。下面以近几年的新课程高考卷或模拟卷为例,对核心知识点的考查举例说明。
  我喜欢纯粹的东西,我不喜欢酒里掺水。我也这样对待我的生活。——杜尚
  我们看似掌握一切,事实上却可能会被任何一种力量击倒。——戴维·罗特科普夫
  三、核心考点例题分析
  1考查随机事件的概率
  【例1】 甲:A1、A2是互斥事件;乙:A1、A2是对立事件,那么( )
  A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B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C甲是乙的充要条件
  D甲既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解析】 若A∩B为不可能事件(A∩B=),那么称事件A与事件B互斥;若A∩B为不可能事件,且A∪B为必然事件,那么称事件A与事件B互为对立事件。因此,互斥不一定对立,对立一定互斥,即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选B。
  【点评】 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是知识,也是解题的基础,应掌握好。
  【例2】现有8名奥运会志愿者,其中志愿者A1、A2、A3通晓日语,B1、B2、B3通晓俄语,C1、C2通晓韩语,从中选出通晓日语、俄语和韩语的志愿者各1名,组成一个小组。
  (1)求A1被选中的概率;
  (2)求B1和C1不全被选中的概率。
  【解析】 (1)从8人中选出日语、俄语和韩语志愿者各1名,其一切可能的结果组成的基本事件空间Ω={(A1,B1,C1),(A1,B1,C2),(A1,B2,C1),(A1,B2,C2),(A1,B3,C1),(A1,B3,C2),(A2,B1,C1),(A2,B1,C2),(A2,B2,C1),(A2,B2,C2),(A2,B3,C1),(A2,B3,C2),(A3,B1,C1),(A3,B1,C2),(A3,B2,C1),(A3,B2,C2),(A3,B3,C1),(A3,B3,C2)}共18个基本事件组成。由于每一个基本事件被抽取的机会均等,因此这些基本事件的发生是等可能的。用M表示“A1恰被选中”这一事件,则
  M={(A1,B1,C1),(A1,B1,C2),(A1,B2,C1),(A1,B2,C2),(A1,B3,C1),(A1,B3,C2)},
  事件M由6个基本事件组成,因而P(M)=618=13
  (2)用N表示“B1、C1不全被选中”这一事件,则其对立事件N表示“B1、C1全被选中”这一事件,由于N={(A1,B1,C1),(A2,B1,C1),(A3,B1,C1)},事件N由3个基本事件组成,所以P(N)=318=16,由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得:
  P(N)=1-P(N)=1-16=56
  【点评】 正面考虑“B1、C1不全被选中”这一事件的情况比较多,其反面“B1、C1全被选中”容易求,所以用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即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变式训练1】 (2013·新乡模拟)一盒中装有12个球,其中5个红球,4个黑球,2个白球,1个绿球。从中随机取出1球,求:
  (1)取出1球是红球或黑球的概率;
  (2)取出1球是红球或黑球或白球的概率。
  【解析】 方法一:(利用互斥事件求概率)记事件A1={任取1球为红球},A2={任取1球为黑球},A3={任取1球为白球},A4={任取1球为绿球},
  则P(A1)=512,P(A2)=412,P(A3)=212,P(A4)=112,
  根据题意知,事件A1、A2、A3、A4彼此互斥,由互斥事件的概率公式,得
  (1)取出1球为红球或黑球的概率为
  P(A1∪A2)=P(A1)+P(A2)=512+412=34
  (2)取出1球为红球或黑球或白球的概率为
  P(A1∪A2∪A3)=P(A1)+P(A2)+P(A3)=512+412+212=1112
  方法二:(利用对立事件求概率)
  (1)由方法一知,取出1球为红球或黑球的对立事件为取出1球为白球或绿球,即A1∪A2的对立事件为A3∪A4,所以取出1球为红球或黑球的概率为   P(A1∪A2)=1-P(A3∪A4)=1-P(A3)-P(A4)=1-212-112=34
  (2)因为A1∪A2∪A3的对立事件为A4,
  所以P(A1∪A2∪A3)=1-P(A4)=1-112=1112
  【变式训练2】 某城市有甲、乙两种报纸供居民们订阅,记事件A为“只订甲报纸”,事件B为“至少订一种报纸”,事件C为“至多订一种报纸”,事件D为“不订甲报纸”,事件E为“一种报纸也不订”。判断下列每对事件是不是互斥事件;如果是,再判断它们是不是对立事件。
  (1)A与C;(2)B与E;(3)B与D;(4)B与C;(5)C与E
  【解析】 (1)由于事件C“至多订一种报纸”中有可能“只订甲报纸”,即事件A与事件C有可能同时发生,故A与C不是互斥事件。
  (2)事件B“至少订一种报纸”与事件E“一种报纸也不订”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故B与E是互斥事件。由于事件B发生可导致事件E一定不发生,且事件E发生也会导致事件B一定不发生,故B与E还是对立事件。
  (3)事件B“至少订一种报纸”中有可能“只订乙报纸”,即有可能“不订甲报纸”,即事件B发生,事件D也可能发生,故B与D不是互斥事件。
  (4)事件B“至少订一种报纸”中有这些可能:“只订甲报纸”、“只订乙报纸”、“订甲、乙两种报纸”,事件C“至多订一种报纸”中有这些可能:“一种报纸也不订”、“只订甲报纸”、“只订乙报纸”,由于这两个事件可能同时发生,故B与C不是互斥事件。
  (5)由(4)的分析,事件E“一种报纸也不订”是事件C的一种可能,故事件C与事件E有可能同时发生,故C与E不是互斥事件。
  2考查古典概型
  【例3】(2013年高考江西卷,文4)集合A={2,3},B={1,2,3},从A,B中各取任意一个数,则这两数之和等于4的概率是
  A23 B13 C12 D16
  【解析】 从A,B中各取任意一个数,共有6种满足两数之和等于4的有(2,2),(3,1)两种,所以两数之和等于4的概率是26=13,选C。
  重要的是与世界保持距离,不再观察本来的世界,而是幻想他它,并在幻想中自得其乐。——皮埃尔·玛里
  尽管坚强勇敢吧。那才是路。随便什么事都要敢作敢为。要有大勇,敢于被人所爱。要胜于寻常男女。——舍伍德·安德森
  【例4】甲、乙二人用4张扑克牌(分别是红桃2、红桃3、红桃4、方片4)玩游戏,他们将扑克牌洗匀后,背面朝上放在桌面上,甲先抽,乙后抽,抽出的牌不放回,各抽一张。
  (1)设(i,j)分别表示甲、乙抽到的牌的牌面数字,写出甲、乙二人抽到的牌的所有情况;
  (2)若甲抽到红桃3,则乙抽到的牌面数字比3大的概率是多少?
  (3)甲、乙约定:若甲抽到的牌的牌面数字比乙大,则甲胜,反之,则乙胜。你认为此游戏是否公平,说明你的理由。
  【解析】 (1)甲、乙二人抽到的牌的所有情况(方片4用4′表示,其他用相应的数字表示)为(2,3),(2,4),(2,4′),(3,2),(3,4),(3,4′),(4,2),(4,3),(4,4′),(4′,2),(4′,3),(4′,4),共12种不同情况。
  (2)甲抽到红桃3,乙抽到的牌的牌面数字只能是2,4,4′,因此乙抽到的牌的牌面数字比3大的概率为23。
  (3)甲抽到的牌的牌面数字比乙大的情况有(3,2),(4,2),(4,3),(4′,2),(4′,3),共5种,故甲胜的概率P1=512,同理乙胜的概率P2=512因为P1=P2,所以此游戏公平。
  【点评】 本题属于求较复杂事件的概率,关键是理解题目的实际含义,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概率模型,联想掷骰子试验,把红桃2、红桃3、红桃4和方片4分别用数字2,3,4,4′表示,抽象出基本事件,把复杂事件用基本事件表示,找出总体I包含的基本事件总数n及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m,用公式P(A)=mn求解。解题时要注意题目中“红桃4”与“方片4”属两个不同的基本事件,应用不同的数字或字母标注,还要注意“抽出的牌不放回”对基本事件数目的影响。
  【变式训练3】(2012高考江西卷,文18)如图,从A1(1,0,0),A2(2,0,0),B1(0,1,0,)B2(0,2,0),C1(0,0,1),C2(0,0,2)这6个点中随机选取3个点。
  (1)求这3点与原点O恰好是正三棱锥的四个顶点的概率;
  (2)求这3点与原点O共面的概率。
  【解析】 (1)总的结果数为20种,则满足条件的种数为2种所以所求概率为220=110。
  (2)满足条件的情况为(A1,A2,B1),(A1,A2,B2),(A1,A2,C1),(A1,A2,C2),(B1,B2,C1),(B1,B2,C2),所以所求概率为620=310
  【变式训练4】(2013·北京朝阳二模)高三年级进行模拟考试,某班参加考试的40名同学的成绩统计如下:
  分数段[70,90)[90,100)[100,120)[120,150]
  人数5a15b
  规定分数在90分及以上为及格,120分及以上为优秀,成绩高于85分低于90分的同学为希望生。已知该班希望生有2名。
  (1)从该班所有学生中任选一名,求其成绩及格的概率;
  (2)当a=11时,从该班所有学生中任选一名,求其成绩优秀的概率;
  (3)从分数在(70,90)的5名学生中,任选2名同学参加辅导,求其中恰有1名希望生的概率。
  【解析】 (1)设“从该班所有学生中任选一名,其成绩及格”为事件A,则P(A)=40-540=78所以从该班所有学生中任选一名,其成绩及格的概率为78   (2)设“从该班所有学生中任选一名,其成绩优秀”为事件B,则当a=11时,成绩优秀的学生人数为40-5-11-15=9,所以P(B)=940所以当a=11时,从该班所有学生中任选一名,其成绩优秀的概率为940
  (3)设“从分数在(70,90)的5名学生中,任选2名同学参加辅导,其中恰有1名希望生”为事件C记这5名学生分别为a,b,c,d,e,其中希望生为a,b。从中任选2名,所有可能的情况为ab,ac,ad,ae,bc,bd,be,cd,ce,de,共10种。其中恰有1名希望生的情况有ac,ad,ae,bc,bd,be,共6种。所以P(C)=610=35所以从分数在(70,90)的5名学生中,任选2名同学参加辅导,其中恰有1名希望生的概率为35
  3考查随机数与几何概型
  【例5】(2013年高考湖南卷,文9)已知事件“在矩形ABCD的边CD上随机取一点P,使△APB的最大边是AB”发生的概率为12,则ADAB=( )
  A12B14C32D74
  【解析】 如图,设AB=2x,AD=2y
  由于AB为最大边的概率是12,则P在EF上运动满足条件,且DE=CF=12x,即AB=EB或AB=FA
  所以AB2=AF2=AD2+DF2,又DF=32x,
  ∴2x=(2y)2+32x2,即4x2=4y2+94x2,
  即74x2=4y2,∴y2x2=716
  ∴yx=74又∵ADAB=2y2x=yx=74,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几何概型,以及逆向推理能力。可见,几何概型的考查已呈多样化。
  【例6】 一只蚂蚁在边长分别为5,6,13的三角形区域内随机爬行,试求其恰在离三个顶点距离都大于1的地方的概率。
  【解析】 由题意,画出示意图(如图所示)
  在△ABC中,由余弦定理,
  得cosB=62+52-(13)22×6×5=45
  于是sinB=1-cos2B=1-452=35
  所以S△ABC=12×5×6×35=9
  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BC的面积减去半径为1的半圆的面积,
  即为S阴影=9-π2,所以蚂蚁恰在离三个顶点距离都大于1的地方的概率为P=9-π29=1-π18
  有些事情你就是不想让别人知道。不是因为它们是坏事,你就是想让它们成为秘密。有那么两三件事,即使是你们,我也不会说的。——卡森·麦卡勒斯
  人的痛苦连过三次当然是种不幸,可是谁也没有想过,快乐重温三次,也是一种悲哀。——安伯托·埃柯
  【点评】 几何概型与其它知识的交汇(向量,算法,数列等),是命题的一个创新点。本题融入了解三角形的知识,以及整体补形的技巧(三个小扇形的面积等于一个半圆的面积),这个小技巧帮你快速求解。
  【变式训练5】(2009年福建卷,理8)已知某运动员每次投篮命中的概率都为40%现采用随机模拟的方法估计该运动员三次投篮恰有两次命中的概率:先由计算器算产生0到9之间取整数值的随机数,指定1,2,3,4表示命中,5,6,7,8,9,0表示不命中;再以每三个随机数为一组,代表三次投篮的结果。经随机模拟产生了如下20组随机数:
  907 966 191 925 271 932 812 458 569 683
  431 257 393 027 556 488 730 113 537 989
  据此估计,该运动员三次投篮恰有两次命中的概率为( )
  A035B025C020D015
  【解析】 该运动员三次投篮恰有两次命中的随机数有191,271,932,812,393,共四组,所以该运动员三次投篮恰有两次命中的概率p=520=025,选B
  【变式训练6】已知向量a→=(-2,1),b→=(x,y)
  (1)若x,y分别表示将一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六个面的点数分别为1,2,3,4,5,6)先后抛掷两次时第一次、第二次出现的点数,求满足a→·b→=-1的概率;
  (2)若x,y在连续区间[1,6]上取值,求满足a→·b→<0的概率。
  【解析】 (1)将一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先后抛掷两次,可用列举法列出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总数为36个;由a→·b→=-1,有-2x+y=-1,
  所以满足a→·b→=-1的基本事件为(1,1),(2,3),(3,5),共3个;
  故满足a→·b→=-1的概率为336=112
  (2)若x,y在连续区间[1,6]上取值,则全部基本事件的结果为
  Ω={(x,y)|1≤x≤6,1≤y≤6};
  满足a→·b→<0的基本事件的结果为A={(x,y)|1≤x≤6,1≤y≤6且-2x+y<0};
  画出图形如下图,
  矩形的面积为S矩形=25,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阴影=25-12×2×4=21,故满足a→·b→<0的概率为2125
  【变式训练7】(2102高考北京卷,文3)设不等式组0≤x≤2,0≤y≤2,表示平面区域为D,在区域D内随机取一个点,则此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大于2的概率是
  Aπ4Bπ-22Cπ6D4-π4
  【解析】 题目中0≤x≤20  总之,概率问题可以单独考查,也常和统计结合在一起考查,要注意热点问题,同时也要注意冷点问题(如例1,变式训练2),全面复习,融会贯通才是提高成绩根本。
其他文献
本文围绕与载人飞船回收系统安全可靠性紧密相关的几个动力学问题进行了研究,包括:降落伞充气性能的计算、物伞多体系统的动力学建模、吊挂系统的建模、流固耦合充气模型的建
目的通过调查女性船员月经病发生特点,探讨影响女性船员月经病高发的中医证候,为日常保健及药物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及中医门诊的方式,共有88名女性船员完成
目的观察比较带神经的异指指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与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掌侧复合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及患者预后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9年4月期间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骨
根据国际法理论和实践 ,结合台湾问题的历史和现实 ,可以得出结论 :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自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 ,中央政府对于台湾领土享有国家主权 ;台湾当局早已不
“科尔”号驱逐舰(USS Cole DDG?67)是美国海军阿利&#183;伯克级驱逐舰的第17艘舰,舰长154 m,舰宽20 m,吃水深度9.4 m,满载排水量8886 t,最高航速30节,1996年6月正式服役于美
目的探讨五酯胶囊对他克莫司在肝移植患者体内药代动力学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行同种异体尸体肝移植的1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